墨辩中的哲学性理论|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一卷第七章名家与墨辩第四节

“墨辩”指《墨子》书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文献。其时代在名家之后,而成篇则在庄子天下篇之前,乃后期墨家之理论。(请参阅陈癸淼《墨辩研究》(台北:学生书局)与蔡仁厚《墨家哲学》下卷。)

 

一、同异交得

 

惠施有“合同异”的思理,是名理之谈;而墨辩论及同异问题,则是质实的观点而近乎常识。

 

墨辩以为万事万物有同有异。普遍性上之同(毕同),不碍个体之异;个体之异(毕异),亦不碍彼此有某些条件之同。如说“世上没有两滴水是相同的”但这两滴水终究同为水。可见各类事物,都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墨辩又以为同异本由比较而得(同异交得),故须立比较之标准。但不同类之事物,不可同用一种标准。如曰“木与夜孰长?”“智与粟孰多?”之类。

 

二、坚白相盈

 

公孙龙有“离坚白”的思理,而墨辩则以为坚白相盈不相外,坚白石重合而不离。虽说“视不得坚,拊不得白”,但事实上“坚白域于石”而不离。又以为“白马”与“马”乃小类与大类之别,两类之关系,只能“是”而不能“非”,故曰“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假若要在两类之间用非字连接,则须用加词以成为“是而不然”之方式:如“盗,人也(是);爱盗,非爱人也(不然)。”其意在为“白马非马”此一命题提供一正确之使用法。

 

三、三名与三谓

 

墨经上七十九、八十两条言及“三名”与“三谓”,兹略作说明。

 

1三名:(1)达名——是全类之名,如“物”包举一切,是最普遍之名,故曰“达名”。荀子正名篇所说的“大共名”,便相当“达名”。(2)类名——小类之名,如“马”为“物”中之一类,类有很多层级,由“马”向上推,有“兽类”“动物类”“生物类”“物类”;由“马”向下推,有“白马”“黄马”之分,还有“此白马”“彼白马”一一之个体。(3)私名——即个体之名。如“藏”本为人名,如“春香、秋香”本为人名,后来才演变为奴仆通用之名。

 

2三谓:(1)移谓——狗是犬。表示类与类之包含关系,移狗类于犬类之中,故谓之移谓。(2)举谓——狗是未成豪之犬,此表示定义关系。举述某物所具之条件以定其名义,故谓之举谓。(3)加谓——这是狗。意在将个体归类,加一个类名于个体物上,故谓之加谓。

 

3谓词与类:同一谓词,常不能同时用于包含关系之小类或个体。例如小取篇云“车,木也;乘车,非乘木也。”“船,木也;入船,非入木也。”“盗,人也;多盗,非多人也。无盗,非无人也。

 

四、条件关系

 

墨经所谓“小故”“大故”,即逻辑上所说的“必要条件”与“充足必要条件”。

 

(1)“小故”的界定语,是“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用普通语句来说:有了它不一定行(因它不是充足条件),没有它却一定不行(因为它是必要条件),这就是小故。

 

(2)“大故”的界定语,是“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用普通语句来说:有了它一定行,没有它一定不行(因为它是既充足而又必要的条件),这就是大故。

 

至于“小故”举“体也若有端”为例,是表示端(点)是体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足条件(有端不必能成体,但无端必不能成体)。所以小故只是“部分因”,必要而不充足。“大故”举“若见之成见”为例证。上见字指“能见”一面,谓有所视;下见字指“所见”一面,谓有所睹。如有所视,必有所睹(虽在黑夜,犹睹乎黯黯者然);反之,目无所视,必无所睹。所以“大故”是“全部因”,充足而又必要。

 

还有一种“充足条件”,其界定语是“有之必然,无之不必不然”。如下则地湿,不下雨不一定地不湿。(墨辨未论及充足条件。)

 

五、知识问题

 

1能知与所知——(1)“知、材也”。材、指人能知的才具(感官之能)。此是能知(所以知)一面,是认知的主观条件。(2)“知、接也”。接、谓与外物接触以知外物之形色大小长短。此是所知的一面,是认知的客观条件。(以能知接于所知,即可成知识。)

 

2求知之目的——“虑、求也”。求、表示正面扑着于物的认知之动机(有所求即是目的。)

 

3理解的能力——“上知下心、明也”(知+心、古智字)。以其知(理解能力)论物(对物作解析、推论、综合、判断),则其认知可达于精审明晰。

 

4获得知识的途径——(1)闻(传言之):由传授而得的知识。(2)说(方不障):比类推论而无碍,是由推论而得的知识。(如,室外人说:我看见一匹马。室内人问:什么颜色?答:和你的床单同一颜色。曰:噢、是白马。)(3)亲(身亲焉):由直接经验而得的知识。

 

5感觉以外的知识:时空——(1)久(时间),弥异时也。合古今旦莫。(弥、遍也、满也。)(2)宇(空间),弥异所也。蒙东西南北。久与宇,皆不由五路(五官)而知。

 

6以单位点之观念,辩驳无限分割之说——认为“斫半”必须有单位计算其半,但到达一不可再分之单位点(端),便不可斫矣。故反对“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之说。

墨辩中还有“辩说”、“道德观”,以及有关“力学、光学、几何学”之科学知识,皆请参阅蔡仁厚《墨家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下卷第五、六、七各章之讨论,兹从略。

 

编辑排版:其嘉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

(1)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2年1月16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