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专题 对儒学、人生、教育、中国哲学等传统文化中的重大议题,进行集中深入学习…… 更多专题
-
置顶 开启经典教育时代,让无数家庭走出教育困境!——《一场演讲 百年震撼》(视频+文字稿)
视频可全屏放大观看(如不能,请更换浏览器),总时长123分钟。 建议找一个整段时间、安静的环境,最好夫妻或者更多的朋友一起观看。 编辑导语:这篇演讲距今已经整整二十年了,其振聋发聩…
-
季谦先生:《启发原创心灵·相约论语一百》活动宣言
2010 《论语》,曾是两千多年来中国读书人必诵之书,然近九十年来,老、中、青三代的中国人,已渐渐连古文都读不懂,更不用说如《论语》般的经典了。而中国人是不是因此更理性了?中国…
-
唐君毅:永恒的真理与真理宫中的梦
但是科学家的预言,可是真理?人类事业的前途,究竟怎样? 真理,真理,我忘了我上想之一切,而注意于真理。 什么是真理?一切什么之所以然,是真理。 我问什么,那是为要知其所…
-
牟宗三:康德论善与圆满的善
Ⅰ 善是实践理性底直接对象——直接所欲之对象 道德底目标是善,而善系属于道德的行动,而道德的行动系属于善的意志,依孟子,是发之于性,是性分之不容…
-
季谦先生:《书院日常礼》讲解
(2022 年新校版) 今天给大家讲书院的常礼。现在我所列的,是目前先想到的。我们先看看,如果还顺当,就照着做。当然礼有损益,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再增减。譬如目前书院的规模还小,以…
-
季谦先生:正视世界中文热潮 更张台湾语文教育
2005 基督教旧约中有一个故事: “那时,全世界只有一种语言,大家说同样的话语。他们向东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发现一块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说:‘……来,我们建一座城,…
-
唐君毅:事业中之永生与人类末日的杞忧
为求名而求名,是人生的虚幻。只在为扶助事业而求名,是可容许的。 然而当我们为事业而求名时,我精神的重心,已不是在求名而在求实。为求实而求名者,如果在名誉可以妨碍他所求之实时,便…
-
牟宗三:所欲、所乐与所性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尽心上…
-
诗词吟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国风·蒹葭》(赵伯毅、范李彬老师吟唱)
泽之按:昔在白羊沟读书时,整个校园一到下课便用大喇叭播放(季谦)先生和伯毅老师的吟诵,其时,白羊沟的读经师资培训中心在北京市昌平区的群山环绕之中,虽在山中却四下辽阔,先生的声音清澈…
-
季谦先生:举办“千人背诵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活动的意义
2004 在推广中文读经的第四年(一九九八),我开始加入外文读经的观念,就有某些读经班(如台北永春图书馆读经班,台中崇华读经学园)和学校(如台北薇阁中小学)陆续编了教材(如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