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注疏之<公孙丑章句下>第13章

孟子(qù)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而来,七百有(yòu)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chí)天下也;如欲平治(chí)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wéi)不豫哉!”

孟子(qù)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路问,于路中问也。

,悦也。

,过也。

此二句实孔子之言,盖孟子尝称之以教人耳。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前日。

,今日。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自尧舜至汤,自汤至文武,皆五百馀年而圣人出。名世,谓其人德业闻望,可名于一世者,为之辅佐。若皋陶、稷、契、伊尹、莱朱、太公望、散宜生之属。

 

而来,七百有(yòu)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谓文武之间。

,谓五百年之期。

,谓乱极思治可以有为之日。

于是而不得一有所为,此孟子所以不能无不豫也。

 

夫天未欲平治(chí)天下也;如欲平治(chí)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wéi)不豫哉!”

夫,音扶。

舍,上声。

言当此之时,而使我不遇于齐,是天未欲平治天下也。然天意未可知,而其具又在我,我何为不豫哉?然则孟子虽若有不豫然者,而实未尝不豫也。盖圣贤忧世之志,乐天之诚,有并行而不悖者,于此见矣。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孟子(qù)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不豫,是不喜欢的意思。

孟子至齐,不遇而去,其忧世之心,有不觉见于颜面者。门人充虞在途间问说:“夫子自去齐以来,忧形于色,似有郁郁不乐的模样,虞窃有疑焉。前日虞曾闻夫子说:君子之心,无入而不自得,就是不得于天,也不怨天,不合于人,也不尤人。今夫子不遇于齐,便似有怨尤的意思,与前日之言不合,此则弟子所不识也。”孟子晓之说:“不怨不尤这两句,是我平时诵法孔子的言语,我何尝有怨天尤人之心。但我今日之不豫,所以异于前日者,亦自有说。盖君子守身之常法,与用世之微权,各自有一种道理,我前日不见诸侯,不曾想着用世,只是居仁由义,不愧于天,不怍于人,便欣然有以自乐,彼固一时也。其在今日,却要得君行道,辅世长民,然而遭际不偶,则上畏天命,下悲人穷,于心自有不能恝然者,此又一时也。时之所值不齐,而心之忧乐亦异,岂可以一律论哉!”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而来,七百有(yòu)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名世,是德业闻望可名于一世的贤人。孟子告充虞说:“我之所以不豫者为何?盖当此之时,圣王不作,吾道不行,有不能释然者耳。大抵圣君贤相,其遇甚难,其出不偶。自来天地间的气运,到五百年贞元会合,则必有继天立极的圣人,受命而兴,在天子之位,以开一世之太平。如自尧舜以至于汤,自汤以至于文武,都是这等年数。那其间建功立业,也不是一个人做的,又必有德业闻望超出一世的贤人,出来辅佐他以成王者之治。如尧舜之有禹皋,汤武之有伊吕,也都是这等凑合。此可见天运而人从,君倡而臣和,是乃气数之必然而不可易者也。今自文武造周以来,到于今,七百有余岁了。以五百年的常数算之,已过二百,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矣。且天运循环,无往不复,以当今战国之时考之,正是乱极思治,可以有为之日,兴道致治,未有易于此时者矣。于此而不得一佐圣王,以成辅世长民之业,仅见一齐王,足用为善,而又不遇而去,虽有名世之具,亦终无以自见矣。忧天命而悲人穷,安得无不豫之色哉!”

 

夫天未欲平治(chí)天下也;如欲平治(chí)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wéi)不豫哉!”

孟子又说:“当今之世,数过五百之期,时值可为之日,乃使我不遇于齐,或者天意还未欲平治天下故耳。有如世道不可终否,天心有时而厌乱,将使天下治平,复蒙王者之泽,则辅佐于下者,毕竟要有德业闻望可名一世的人,才做得拨乱反正的事业。当今之世,独我一人足以当之耳,舍我其谁用哉?夫天意未定,则平治尚有可望;其具在我,则遭际亦必有期。吾惟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耳,又何为而不豫哉?”是可见孟子自任之重,故去国而不能无忧,自信之深,故处困而不失其乐,圣贤之存心如此,众人固不识也。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编辑排版:其嘉

 


 

【本站推荐】

 

长期招生 |乐习书院乙巳(2025)招生简章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0)
郑其嘉的头像郑其嘉管理员
上一篇 2025年1月25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5年1月27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