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疏之 子路第十三 第26章|总第328章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循理,故安舒而不矜肆。小人逞欲,故反是。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泰,是安舒自得的模样。

○骄,是矜高放肆的模样。

孔子说:“君子,小人,其存心不同,故其气象亦自有辨。君子以道德润身,是以内和而外平,心广而体胖。但见其安舒自得而已,何尝矜己傲物,而或涉于骄乎?小人以才势自恃,是以志得而意满,心高而气盛。但见其矜夸自足而已,何尝从容不迫,而有所谓泰乎?”

盖泰若有似于骄,而有道之气象与逞欲者自殊;骄若有似于泰,而负势之气习,与循理者迥别。欲知君子小人之分,观此而已矣。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泰,安舒义。骄,矜肆义。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故不骄。然心地坦然,故常舒泰。小人矜己傲物,惟恐失尊,心恒戚戚,故骄而不泰。然亦有不骄而未能泰者,亦有泰而或失之骄者。求不骄易,求能泰难,此又不可不知。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舒泰,但不骄矜。小人骄矜,但不舒泰。”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注释】

:安详舒泰。

:骄傲凌人。

 

【疏解】

○泰是舒坦安和之貌,骄则是逞强作气之貌。君子所以总是舒坦安和,乃因他整个生命的重心在公不在私,他早已超越了对一己有限气质的廽护,时时通连到与他相干的对象,而予以一体的关顾了。因此,人有一善,若己有之,而与之同感欣幸,所谓“乐取诸人以为善”;人有一过,也若己有之,而与之同感忧惕,所谓“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纳诸沟中。”那么,一己的荣辱得失,还有什么值得介怀的呢?小我的所谓自尊,又还有什么必要去强调呢?君子之泰然,就是由于他已开拓了一个人格的、精神的、理想的领域而达致的。至于小人,无此理境可以自托其身,便只好在小我上与别人斤斤计较得失,遂不免时时强调自我,骄矜做作,反而显其窘迫、猴急、小家气之状了。

 

注:以上选自《论语义理疏解》(台湾鹅湖出版社印行)之主题四【气质的成全】(曾昭旭)第九条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0)
知世分子的头像知世分子编辑
上一篇 2021年5月27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