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之老学⑦|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二卷第五章王弼之易学与老学第三节

王弼以玄理注易,虽有不相应、不谛当之处,而其注老,则能得老子之玄旨。兹依王弼对老子之了解,分为三项以略说老学之基本义旨。

 

一、本体论的体悟

 

(一)形式的区分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王弼指出,可道可名之道,是定名,是道之名号。不可道不可名之道,则非定名,而是对道(形上之道、道本身)的称谓。如道、玄、微、大,皆称谓之词。

 

《老子》又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始”与“母”皆指道而说,前句是向后返以显本,后句是向前伸以见用。“无”与“有”乃道之两相,亦可说是道之双重性、对偶性。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非定名,乃不得已而用之的、言不尽意的称谓之词(强字之曰“道”的道,亦同)。它既非定名,故亦不可定于一玄,而必须说“玄之又玄”,乃能导生众妙之有。

 

(二)道之三性

 

1主宰性——道为万物之宗主

 

此所谓宗主,并非有意之主,乃不主之主,故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此三语表示,道之为宗主,乃是不生之生,无为之为,不主之主,它是以冲虚妙有之“玄德”,而为万物之主,此是境界形态之宗主(非实有形态之宗主)

 

2常存性——道永存而不可变

 

道,似有而非有(故曰无),似非存而实存(故又可曰有)。盖道乃超乎存与不存之常存,是冲虚玄德之永存。此种存,乃系境界形态之存。

 

3先在性——道在一切物象之先

 

道之玄德,先于天地。然此所谓先,乃是境界形态之形上的先在,而非实有形态之实体的先在。在此,道只是一片冲虚无迹之妙用,故其先在性是消化一切实有形态而透示出的先在性;若说它是形上实体,亦是境界形态之形上的实体。此是作用地显示道之境界(以玄智玄理开显之境界)。

 

(三)道之自然义

 

《老子》以“自然”规定道。第一序的自然,是依条件而存在的自然物(现象)。这种自然,实只是依他而然,乃“他然”而非“自然”。而道之自然,则是冲虚境界上之第二序的自然,此乃“不定着于物”者(不依条件而存在,乃本自如此,自然而然)。故王弼曰“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连称谓之词都没有,何况名乎?故曰无称之言,穷极之词。)

 

这是直下认取“道”以“自然”为性(由自而然,自存)。道非独立之实物,而是冲虚之玄德,故又曰“道法自然”——无意念造作加于其间,故能“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随物性而显现之),而显示“无为而无不为”之妙用。(否则,损方以成圆,或损圆以成方,皆是造作,不合自然。

 

二、宇宙论的体悟

 

(一)道之自然,乃“实现”义,非“创生”义

 

《老子》云:“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凡有皆始于无,“有”由“无”而开出,而“无”即是“道”。道之生物,是“无生之生”,只表示实现性,不表示创生性。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即表示是实现原理。

 

(二)遮有为、显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开“无不为”,“无不为”以“无为”为本,有“无为”之本,自有“无不为”之用。王弼以“不塞其源”注“道生之”,以“不禁之性”注“德畜之”,甚为恰当。不塞其源则物自生,不禁其性(万物以自然为性)则物自济。济,成也。德,得也,自成自得也。自得自在,乃能自生自养。此是“德畜之”一语之真意。冲虚无为之道,只是“不塞不禁”以开源畅流,让物自生。此仍然是“无生之生”。

 

(三)道是境界形态的实现原理

 

《老子》言道之“生”万物,不同于柏拉图之“造物主”之制造,亦不同于耶教之“上帝”的创造,亦不同于儒家“道体、仁体”之生化。在道家:道,只是畅开万物之“自生自济”之源的冲虚玄德。而德之为体,亦非实有形态之实体,而只应就“冲虚玄德”而言。故道之“实现性”,亦只表示是境界形态之实现原理。其宇宙论乃“不著于物”之宇宙论,乃不宰制、不操纵的观照的宇宙论。不同于实有形态之创生的宇宙论。

 

三、实践进路的体悟

 

(一)为道日损——损之又损的实践之路

 

老子之道,本是由遮而显。遮拨“有”以显“无”,遮拨“有为”以显“无为”。此即所谓“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以为,人间之大弊,是由于人为造作,干扰把持。王弼注“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曰:“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矣。”必须遮此“为”与“执”,而后乃能畅通而自然。

 

(二)“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的实指

 

依老子,即使“圣、智、仁、义”亦是“有”,故需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王弼曰:

 

既知不圣为不圣,未知圣之为不圣也。既知不仁为不仁,未知仁之为不仁也。故绝圣而后圣功存,弃仁而后仁德厚。

 

常人只知“不圣、不仁”者为“不圣、不仁”;却不知有“圣、仁”之名号者,亦往往徒有虚名而无“圣、仁”之实,故必须弃绝“圣、仁”之名号,乃能保全圣功与仁德。这表示一切工夫,皆在“遮有为、显无为”以达“无不为”。可见“圣、仁”皆只是功、德,而道(无)方是(成就功德)之母(本源)。故主张“守母以存子”(守道以保全万物)

 

于此,亦可见儒道宗趣之异。(见下段)兹只先提几句。儒家以道德为虚位,以仁义为定名,此乃彰显仁义以成就道德,而不能(如道家之)离仁义而讲道德(仁义乃道德之根,不可诬也)

 

(三)“作用地保存”与“真实地实现”

 

对于道德价值——

 

(1)道家是“作用地保存”:诡辞以通无,而即视无为体。此乃玄理玄智。道家以此接引佛教之“般若”(般若亦是“荡相遣执”是“诡辞为用”之精神)

附按:所谓“大德不德,大仁不仁”,亦是诡辞为用。通过“不德、不仁”(无为的作用),以保存“大德、大仁”的价值。但道家只在作用层上说话,故显诡异相。又儒家讲“寂感”,由感应感通见其生生之用。而道家言寂照,佛家言止观,一体而现,一体而化,在观照中表现,在如如中保存(空法性,不空万法)。两家类型有相似性,虽思路不同,但皆不能讲创生。故熊十力氏乃有佛家以空如与乾坤生生之流相搏斗云。

 

(2)儒家是真实地呈现。仁是实体,不只是功。仁在现实世界中曲曲折折(随顺事宜)之表现,是“功”,而不安不忍、愤悱不容已的仁心,则是“体”。践仁以成圣,同样亦无“意、必、固、我”,无适无莫,无为无执,此亦同样是冲虚之德(自然、玄、远、深、微)。但儒家以生生之仁为本,而不以冲虚之无为本,故重在呈现真实之仁体,以承体起用,创造道德价值,而不走作用地保存之路,亦不走宗教救赎之路。

 

 

⑦汤用彤氏有《魏晋玄学论稿》。此书甚有价值而未达完整。至牟宗三先生之《才性与玄理》,方彻底疏导了魏音阶段之玄理,亦同时表示了魏晋之玄学。精审明透,文字亦美。本节即顺其义理以论述王弼之老学。

 

编辑排版:其嘉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1)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