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作者
-
牟宗三:宋、明儒之课题
如上节所述,宋、明儒是把《论》、《孟》、《中庸》、《易传》与《大学》划为孔子传统中内圣之学之代表。此五部经典,就分量方面说,亦并不甚多。但此中当有辨。据吾看,《论》、《孟》、《中庸…
-
牟宗三:所谓“新儒学”:新之所以为新之意义
宋、明心性之学,西方学者一般亦称之为“新儒学”(neoConfucianism)。中国以前并无此名,儒学即儒学耳,何“新”之有?宋、明儒者亦不以为其所讲者是“新儒学”,彼等以为其…
-
牟宗三:正名:宋明儒学之定位
宋、明六百年之儒学通常亦名“宋明理学”。“理学”之“理”字固有实指,但人可就表面只想其通泛之意义。平常有词章、义理、考据之分,就《易经》言,有象数、义理之别。若如此使用“义理”,则…
-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序
王龙溪有言:悟道有解悟,有证悟,有澈悟。今且未及言悟道,姑就宋、明六百年中彼体道诸大儒所留之语言文字视作一期学术先客观了解之,亦是欲窥此学者之一助。 了解有感性之了解,有知性之…
-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全集本编校说明
蔡仁厚、林月惠 《心体与性体》共分三册,起草于1961年先生任敎香港大学之时,至1968年5月,由台北正中书局出版第一册,10月出版第二册,次年6月出版第三册。十年后由台湾学生…
-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一)》目录及原文链接
《心体与性体》全集本编校说明 序 第一部 综论 第一章 宋明儒学之课题 第一节 正名:宋明儒学之定位 第二节 所谓“新儒学”:新之所以为新之意义 第三节 宋、明儒之…
-
牟宗三:纵贯系统的圆熟
假如我们对儒、释、道三家的基本观念有确定的了解,知道其最后的问题所在,便知这三个系统都指向最后的、究竟的层次。这即是说,这三个系统在层次上并无高低之分,它们同属于终极的型态之层次。…
-
牟宗三:宋明儒学概述
我曾写了一册书,来讲魏晋时代的哲学;又以两册书来讲南北朝、隋、唐的佛教,以四册书来讲宋明理学,其量最多。首先写成的是关于魏晋玄学的部份,就是《才性与玄理》这本书。然后再写宋明这个阶…
-
牟宗三:圆教与圆善
上一次我们谈分别说与非分别说(注一),以了解说法的两个方式。我们由分析哲学的“分析”(analysis)一层一层往上讲,探究到广义的“分解”。不但西方哲学重视分解,就是中国哲学和印…
-
牟宗三:分别说与非分别说以及“表达圆教”之模式
上一讲,我们曾提到要了解天台宗所说圆教的意义,必须先了解《般若经》的特殊性格;也就是说必须先了解分别说与非分别说的观念。分别说与非分别说,这个问题,西方哲学并未考虑过,它是从佛教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