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疏之 雍也第六 第20章|总第139章

樊迟问知(zhì)。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yuàn)之,可谓知矣。”
问仁。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知、远,皆去声。

民,亦人也。

获,谓得也。

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先其事之所难,而后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也。此必因樊迟之失而告之。

程子曰:“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知矣。”

又曰:“先难,克己也。以所难为先,而不计所获,仁也。”

吕氏曰:“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樊迟,是孔子弟子。

○务,是专用其力的意思。

○民义,是人所当为的道理。

○难,是切己难尽的工夫。

○获字,解做得字。

樊迟问于孔子说:“如何叫做智。”孔子答说:“所谓智者,见理之明而已。盖人生日用,自有当为的道理,若鬼神之福善祸淫,虽与人事相为感通,然其事则幽昧而难知者也,不可知而谄事以求之,惑之甚矣。今惟用力于人道之所宜,凡伦理所当尽,职分所当为者,一一着实去做。至于鬼神,则惟敬以事之而已,却不去亵近,而谄渎祷祀以求福也。这是他心有定见,故祸福之说不足以动其念,幽远之事不足以眩其明,岂不可谓之智乎?”樊迟又问:“如何叫做仁。”孔子答说:“所谓仁者,存心之公而已。盖为人之道,本是难尽,若为之而有所得,虽功效相因,理之自然,然不可有心以预期之也。有心以期之,则涉于私矣。今惟先其事之所难,凡身心之所切,性分之所关者,只管上紧去做。至于后来的效验,则惟俟其自至而已,却不去计较,而有意以期必之也。这是他心有定守,故能纯乎正谊明道之公,而绝无计功谋利之念,岂不可谓之仁乎。”

按夫子此言,虽是分言仁智,其实只是一理,盖媚神之念,即是望效之心。先难之功,即是务民之义,人能用力于人道之所难,而祸福得失,皆置之于不计,则仁智之道,兼体而不遗矣。此又学者之所当知。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务民之义:专用力于人道所宜。用民字,知为从政者言。

○敬鬼神而远之:鬼神之祸福,依于民意之从违。故苟能务民之义,自能敬鬼神,亦自能远鬼神,两语当连贯一气读。敬鬼神,即所以敬民。远鬼神,以民意尤近当先。《左传》随季梁曰:“民,神之主也。”与孔子此答大意近似。

○先难而后获:此句可有两解:治人当先富后教,治己当先事后食。《诗经》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是也。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亦仁者之心。又一说:不以姑息为仁,先令民为其难,乃后得其效。后解专主为政治民言,前解乃指从政者自治其身言。两义皆通,今姑从前解。

《论语》樊迟凡三问仁,两皆兼问知,而孔子所答各不同。解者每谓弟子问同而孔子答异,乃因材施教。然一人同所问,何以答亦各异。盖所问之辞本不同,孔子特各就问辞为答。记者重在孔子之答,略其问辞之详,但浑举问仁问知之目,遂若问同而答异。樊迟本章所问,或正值将出仕,故孔子以居位临民之事答之。

 

【白话试译】

樊迟问如何是知,先生说:“只管人事所宜,对鬼神则敬而远之,可算是知了。”又问如何是仁,先生说:“难事做在人前,获报退居人后,可算是仁了。”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0)
知世分子的头像知世分子编辑
上一篇 2021年5月20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