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书院日常礼》讲解

(2022 年新校版)

 

今天给大家讲书院的常礼。现在我所列的,是目前先想到的。我们先看看,如果还顺当,就照着做。当然礼有损益,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再增减。譬如目前书院的规模还小,以后人多了,或许情况不大一样,那时如果觉得不顺当了,也可以再改一下。或许以后的礼数还会更多,更详细,因为每一个地方都可以讲礼。

 

昨天上午,我们举行了释菜礼。同学们可能是第一次行这样的大礼,但一切都很好,所谓“周旋中礼”,我很高兴,相信以后还会更好。释菜礼之后,我跟家长和嘉宾们聚会,因为大部份人都观了礼,所以顺便也谈到行礼的意义。

 

其实行礼,也不是太奇怪的事。《礼记》论礼之来源,所谓:“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礼不是从天降下来的,老天没有降下一个礼给我们;礼也不是从地上生出来的,土地从没有长出一个礼给我们。所以用《易经》的话来说,礼不是“天文”,它完全是“人文”。而这人文呢,皆本于人情,是从“人的情”而发。那什么叫“情”呢?情者——实也。“情”这个字呀,一个“心”一个“青”,凡是从“青”得声的字,都有洁凈、光明、美好的意思。你看,水如果美好,那就是“清”;草若美好,就是“菁”;日子加青就是“晴”;那“心”加上“青”,就是“情”了。所谓“情者,实也”,这个字代表心灵的充实、饱满,乃至于是心灵本色的发现。《孟子》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这句话中的“情”,就用得很恰当,它就是本来而实在的意思,它是从心里面发出来的实在的一种感受和动力,那是道德之所以为道德的本源所在。

 

而我们平常说“感情、情感”,如果是真的感情、情感,则那感,是对人生的真实之感,那情,是从真实之感而发的真实之情。而所谓的礼,是“人情而已”,都本于人生的真实感受和表现。什么是人的真实感受呢,人的心理,受外物或自己内在的影响,会产生感受——由感而受,这些感受是很真实的,于是便会产生应对的行动,而有所作为,有所表现。譬如音乐之产生,也是从感受而来。《乐记》里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人的心,天生是静态的,在环境中,有所感,有所触动,那就是情。因着此情,会有所表现,在声音的表现上,会先发而为“声”;如果其情很真很深很广,便进一步会协和为“音”;最后,则会衍生为“乐”。而在行为的表现上,首先表现为神态、容貌,其次表现为动作、仪节,就是礼。礼也是由于人心对生活中的事物有所感,人生的事务纷然杂陈,我们的心想要对这些事物给予一种有序的安排和恰当的行动,从那求有序求恰当的态度来讲,就是义,从安排和行动的表现来讲,就是礼,所以礼是一种行动。这种行动尤其需要有节制,有节奏,所以才说成“礼制、礼节”。人之情而有所节制,这个节制,其实就是恰到好处的意思,并不是要用礼来限制人。一般人听到“节制”,都会想是在放肆的情况下,把你匡限的意思。其实,如果你不够,而推你一把,也是节制呀。这样上下调理一下,才能恰到好处,所谓“发而皆中节”,人情而表现得中节,就是礼。

 

但是谁能表现得中节呢?于是就要有所谓的“制礼”,礼既本于人情,人心大体类似,那真实的人之“感情”,本来应该是客观而相似的。但一般人很难达到客观而真实的感应。譬如我对某一件事,想要有所表达,但是我又不知道这样表达恰当不恰当,于是就需要有善于感受,且又善于表达的人,来作出规范。就是所谓的“制礼”。而谁能够来制礼呢,谁能够把人在某种情况下大体共同的感受,用一种恰当的仪态、合仪的动作,而能够让人的心情恰如其分地抒发出来,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中庸说:非圣人不敢作礼乐,非天子也不敢作礼乐。——刚才说了乐,它和礼一样,也是心中感受的一种表达——非圣人不敢作礼乐,只有圣人才能善感善应,所以只有圣人能作出合乎人性之常的礼乐,那为什么又说非天子不敢作礼乐呢?因为礼乐既作出来,就是要全民共同遵守,如果不是天子,作了礼乐,也没有人去推行,所以制礼作乐是一件治国的大事。

 

孔子为什么这么重视礼乐呢?是有道理的,因为礼乐一制作好推行好,人心都得以舒畅表现,它对人的内在,就起容易引发善心,对人的外在,随时随地的行动都有次序有节度,自己满心都表达得很恰当。人与人之间都感受到互相的诚意,礼尚往来,人间一片和祥。世界当然是幸福的,自己也幸福了,所以礼是很可喜可爱的。当礼崩乐坏的时候,你纵使有诚意,也表达不出来,而诚意一不表达,二不表达,所谓“巧言令色”“放纵恣肆”的不恰当的表现就出来了。人间都在不恰当的表现中,整个社会大环境小环境都在一种躁动的、杂乱的、无序的无礼无乐当中,世界是不和祥的,人生是不安而痛苦的。何况广土众民长时处在不安不祥的氛围中,会成为习惯,以不安不祥为常态,更难令人有反省修养的机会。这样的社会风气便每况愈下,本来应该有的善性循环,就变成了恶性循环,这个社会就不是蒸蒸日上的社会,而是日渐败退的社会。所以孔子当年在那天下礼渐崩乐渐坏的阶段,他一心想要复礼,是一种深度的忧患悲悯之情。我们现在在书院里面讲究一点日常生活的礼,也算作一种复礼的区区之意。

 

我草拟了几条书院的日常礼,跟大家讲讲看。我是跟各位商量而不是规定,我不是圣人,我不敢规定。我只想,这样的表达,是不是能够尽我们师生的情,而合乎我们的书院的目的,也就是是否能合乎或激发一个人的实感,能辅助他平正性情,养成品德,维持他的向学之志。假如违背了这些目的,那我们的礼要改的。礼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身心的调理才是最重要的。

 

以下请大家一起考量,如果大家没有意见,就照这样先执行,如果有意见,可以提出来讨论。

 

《书院日常礼》,这是我初拟的草案:

 

书院日常礼(院长初拟草案):

 

一、课堂晨夕拜圣礼:每晨始夕毕,皆有礼,依赞(轮值)所引,赞称:晨始拜圣,举礼(夕则称夕毕拜圣,举礼),起座(众从座上起,面向圣像),整顿衣冠,肃立,拱手,高揖,(赞唸为天地立心)拜,兴,(赞唸为生民立命)拜,兴,(赞唸为往圣继絶学)拜,兴,(赞唸为万世开太平)拜,兴,礼毕,复坐。(若先生参礼,则于先生到时,赞称先生到,诸生自动起座。由先生带领行拜圣之礼,礼圣既毕,赞称请先生升座,待先生升座立定,赞称向先生行礼,肃立,拱手,拜,兴,诸生齐声问:先生好(夕拜则齐声诵:谢谢先生),待先生回礼,并答各位好(夕拜则答谢谢各位),示意上课(夕拜则示意下课),赞称礼毕,上课(或下课)。若先生有训,则先生请诸生复手,始训,诸生立聆,训毕,先生示意上课(或下课),先生移步,赞称恭送先生,待先生出门约十步,赞称复坐,上课(或下课,诸生始散)。(平时日中上下课只行上下课礼。)

 

二、上下课礼:每听闻上下课钟声,诸生即各自座上调息定心。赞(值日)称:行上课礼(或下课礼)起座(如有先生在,面向先生,先生亦起座,面向诸生。如先生不在,诸生面向圣像或讲台之中),肃立,拱手(诸生拱手),拜(诸生一揖),兴,(如有先生在,诸生齐声问:先生或某先生某教授好。先生受礼后,自拱手拜兴。答:各位好,示意复坐)赞称:复坐。下课礼同。

 

三、晨夕出入课堂礼:各人每晨初入课堂,自至堂前向圣像一揖,次向先生座一揖,再向同学座一揖(不管是否有人在,在座者不必回礼),始入座。晚课终了离课堂,亦个别如序揖礼,乃离去。在课中,若单独出入课堂,皆需于门口向室内一揖,始出入。

 

四、日敬先生礼:一日之初,望先生居处一揖。

 

五、入见先生礼:获传见先生,门外一揖,入门向先生一揖(问好),静候,先生命前,趋前,先生命坐,一揖,入坐(不命坐,不揖不坐)。先生示意谈话结束,则起立,一揖先生,称:谢谢先生指教。出至门外,回转,再一揖,方离去。(两人以上,动作自然调齐)

 

六、先生视课堂礼:引赞者获通知,出迎,引先生至堂外,称:先生到(如另有尊长,则称:先生暨某某先生或某某教授或某某老师到),诸生自动起座,静候,引赞导先生(与尊长)至课堂之前,先生等向孔子像一揖,升座,面向诸生,立定。课堂赞者(学长或值日)称:肃立,拱手,拜,兴,(众问:先生好),(先生答礼),先生或有训,则命诸生复手或复坐,始训,或无训命坐,赞称:礼毕,复坐,众乃坐。引赞随侍先生及师长左右(先生或师长示免,乃复位)。先生(或师长)将离去,引赞称:恭送先生(如另有尊长,加称尊长),诸生自动起座,面向先生,赞称:肃立,拱手,拜,兴(众齐声:恭送先生,某某先生),诸生目送引赞者引领先生出,待先生出门约十步,赞称:复坐,众乃坐。(此视课堂礼,如先生示免,则免,诸生用功如常。)

 

七、会讲礼:引赞者或一人或二人出迎,引至课堂外,引赞称:某(姓)教授某某(名)先生到,众自动起座恭候。赞引教师入至课堂前(教师或礼圣或不礼赞引教师升座面向诸生),课堂赞者称:肃立,拱手,拜,兴(众齐声问:先生好)。待师者回礼,命坐,赞称:复坐,众乃坐。上课时恭聆教示。若有疑难,本“侍师无隐无犯”原则,可举手请问,得教师示意,起立,发问陈意简明,态度虔敬。教师表示授课毕,赞称:起座,肃立,拱手,拜,兴。众齐声称:谢谢先生。待教师答礼(或不答礼),赞称:礼毕。如教师即要离去,赞随即称:恭送某教授或某先生。引赞者步至堂前为导引,众保持站立,目送教师出课堂约十步之后,方自由。(如教师欲暂留课堂,赞则称:下课,众即可自由,引赞者随侍左右,待教师欲离去时,引赞即称:恭送某教授或某先生,众随所在处肃立,目送引赞引教师离去,方自由)。

 

八、归省礼:去来书院十日以上。离去时,先自至先生书房前,行跪拜礼(一跪一拜)。若先生招入,则入见先生,行跪拜礼(一跪三拜),先生或加训勉,后如常礼出。向诸师辞行。入至课堂,向同学课座一揖,向讲座一揖。出课堂,向同学或总一揖,或向各人多揖,乃离去。回至时,堂外初遇同学,作揖问好,省见先生、诸师,如归去礼。入至课堂,揖拜如归去礼,乃就座复常。

 

九、进餐礼:入餐厅,取食,就位端坐,闭目调息。执事与赞者先对揖,复位,赞称:进餐礼开始,端身正坐,举祭,主礼者起立,执事奉盘进(齐胸),至主位,置盘案上,与主礼者(或先生,或最长老师,或最长学长)对揖,主礼者举祭(一饭二菜),举毕,复对揖,执事者奉盘(齐眉)出,置别案,复位。赞称:祭毕,诵词,众诵敬餐词(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唯艰;或加歌咏,末诵王艮乐学歌),赞称:请用餐,众称:先生请用餐(或老师或学长请用餐),主礼者答:大家一起用,众称谢谢。待主礼者进食一至二口,执事与赞者对揖,退,众始 进餐。(若迟到不及与礼者,立门外待至礼毕,始入餐厅,于门口一揖,始入座)餐时不语,若必语,宜轻声。先毕餐者,整理碗筷残肴,起身,向同桌鞠躬,称:大家请慢用,众和谢谢。退席,洗餐具,置定位。

 

十、称呼:称院长曰先生。称会讲讲师曰某教授。称助教曰某老师,称服务人员等皆曰某老师。称同学,以齿叙,年歳小者称大者,面称曰学长或某学长,对他称曰某学长或某某学长(能辨以姓者,称姓,不能辨者,称某字学长或某号学长,择其一),年长对年幼,称字或号。同学间自称名,互称他称皆不名。然对诸先生、诸老师称自或称他时,皆以名。

 

十一、平时仪态:按时作息,毋懈毋怠,诚敬自持,不躁不疾,常怀孝弟,亲师取友,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有所表现,不起骄矜,有所不足,不生闷愤。爽朗宽容,与人为善,乐观坦荡,直谅大方。温恭安和,不訾人短。常觉受益于人,感念恩份如有不及。与人议论有不合者,则曰:再谈,更有商量,容我再思等。若觉有负于人,立即施礼致歉。凡生活中若有疑难意见,应报告助教,转呈先生,勿私下窃论作小人之态也。

 

以上的意思,我大略解说一下:

 

第一项是“课堂晨夕拜圣礼”:(因为我们是来求学受教,教化本于圣人,所以我们最重要的一项是礼圣。晨夕,早晨跟傍晚,开始上课跟上课结束的意思)。每晨始夕毕(早晨功课开始,晚上结束功课),皆有礼(都要行礼)。依赞(轮值)所引——(赞是赞助、协助、引导的意思,行礼时有“赞者”协助礼仪的进行,就是公西华“愿为小相焉”的“相”。较大的礼有一个通赞,总控全局,又有多个引赞,引导行主礼者行礼。较小的礼则可由一人担任。班级上下课的赞者大概是班上值日或值周轮流,担任赞者的人到时间要先到前门附近,向诸生作一个揖,这样,他的身份就变了,变成下口令的人。赞者要自己先到适当的位置,每个场合的位置不很一样,但大体是在众人的前方,譬如在课堂上行礼,赞者最好的位置应该是在课室的前方门边,门在左边就左前方,门在右边就右前方——这样好像比较顺当。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不知礼仪的话,站在什么地方都无所措手足,所以行礼的,可以让人体会一种恰当的次序。)

 

赞称(赞者到了要行礼时就称说,他就发号施令,或者提高嗓门拉长声音“诵唱”,这时音调大概提高三度到五度,而且要有笼罩全场的“气势”——礼节层级越高,场面越大,音调要越高,分贝要越大,拖的尾音要越长):晨始拜圣~,举礼~(“晨始拜圣礼”,开始了——晚上则称“夕毕拜圣,举礼”,开始了),起座~(众从座上起,先生在呢,他也要起座,面向圣像。),整顿衣冠~,肃立~,拱手~(拱手的意思是两手在胸前抱圆合围,拱字是“手、共”会意,“共”就是架在一起,合起来是圆的,譬如有些门的上头是圆形的,叫拱门。两手在胸前拱圆,手腕自然平直,手掌相叠,男左掌在外,女右掌在外,手指不张不弛,很自然。郑曼清先生说打太极拳时的手要这样自然,叫“美人手”——就是中国古画中的美人,那手的姿态是很自然的,手指也不用力张开,也不凹缩起来。两个大拇指也很自然微微相柱——相顶),高揖~(两手高举过头,是行比较恭敬的揖礼,因为是拜圣,所以要高揖,一般对尊长或送至友远行时才高揖)。

 

赞唸“为天地立心”,众人随唸。拜~(众作深揖。本来真正的拜是要跪拜的,行大礼的拜,是要跪姿并叩首的,现在我们行日常礼,以揖代替就可。揖就是手带领上身向下弯。弯度并不一定,要看恭敬的程度,对平辈,一面点头,一面把拱着的两手上下摆动就可以,一般的揖,最少要有点鞠躬——弯身,更恭敬的时候要揖到90度),兴~(上身复原,拱手胸前)。赞唸“为生民立命”,众随唸。拜~,兴~。赞唸“为往圣继绝学”,众随唸。拜~,兴~。赞唸“为万世开太平”,众随唸。拜~,兴~,(念四句,拜四拜——拜的次数表示礼的大小,用四拜,就比一般要重了。)礼毕~(众复手,复手即是把手放下,恢复自然肃立),复座~,众坐下。(早上4:30早课,行晨始礼,下午5:30最后一节下课,行夕毕礼。)

 

若先生参礼,则于先生到时,赞称先生到~,诸生自动起座。赞所称行礼仪节一样,只是由先生带领一起行拜圣之礼,礼圣既毕,接着诸生向先生行礼,赞先称请先生升座~,待先生升座立定,赞称向先生行礼~,肃立~,拱手~,拜~,兴~,诸生齐声问:先生好(夕拜则齐声诵:谢谢先生),待先生回礼,并答各位好(夕拜则答谢谢各位),先生示意大家上课(夕拜则示意下课),赞称礼毕~,上课~(或下课~)。若先生有话要训勉,则先生会请诸生复手,才开始训勉。因为拜圣之礼后的训勉,大体是“随机指点”,时间不会太长,所以诸生站立聆听,若先生觉得要讲比较长的时间,应该会命众人坐下听讲。先生训毕,会向赞者示意上课(或下课),然后下座移步,这时赞者要唱:恭送先生~,待先生出门约十步,赞者才称复坐~,上课~,诸生乃坐,用功。若是夕毕拜圣结束,则称下课~,诸生始散)。(平时日中上下课只行上下课礼。)

 

第二项是“上下课礼”:每听闻上下课钟声,诸生即各自座上调息定心。赞称:起座~(如有先生在,面向先生,先生亦起座,面向诸生。如先生不在,诸生面向圣像或讲桌,或讲台中央),肃立~,拱手~(诸生拱手),拜~(诸生拜),兴~(如有先生在,诸生齐声问:先生或某先生或某教授好。先生受礼后,自拱手,拜,兴。答:各位好,请坐),赞称:复座~(先生说的“请坐”,是对赞者说的,所以赞者要再称:复座,众乃将手放下,自坐)。下课礼同,唯问好改为致谢(下课礼在打钟后或上课之教师示意下课后行之,赞者称:起座~,拱手~,拜~,兴~,如有师在,则拜兴之后,齐致谢称:谢谢先生或老师,犹拱手正立,待先生回礼示意下课后,赞称:下课~。众方复手,自由。如系“自习课”,因为长时间读书,容易伤眼,所以每节自习课下课前,都需由助教或值日带领团体做保眼功——暂以“易筋保眼功”为主——做完保眼功,才行下课礼。若非自习课,则视情况,由助教或值日决定要不要于下课前或下课后做保眼操——尽量争取练功为尚)。

 

第三,晨夕出入课堂礼(课堂是学习的地方,进课堂就要恭敬,才能定心学习,所以也要有礼):各人每晨初入课堂,自至堂前向圣像一揖,次向先生座一揖,再向同学座一揖(不管是否有人在,都要三有礼,在座者不必回礼),始入座。晚课终了离课堂,亦如序揖礼(晚上休息前离开课堂,揖圣像,揖先生座,揖同学座),乃离去。在上课的时候,若有事单独出入课堂,皆需走到门口时,向室内一揖,才出或入。

 

第四,日敬先生礼:一日之初,望先生居处一揖。(古代书院都是山长所主持。韩愈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山长有道,诸生才来受教,求学的主题就是求道。但是所谓“道”,在圣人之后,每个人各有不同的体会。山长是什么学问,当然他就传什么学问,叫做“讲学宗旨”,因此才有许多学术的派别,但最后都以“圣人”为依归,以 “道”为标准。所以书院里面以先生的道为整个书院的灵魂,来书院,以先生为师,自应敬重之,敬师其实就表示敬道,叫做尊师重道,所以对先生也要有礼,而且要日敬。)一日之初,望先生居处一揖(每天一早,出寝室之门,就代表你一天的学习要开始了,能望到先生的居处就应该作揖。书院规模小,就朝先生的办公室一揖就可以了。书院的地方大,知道先生住在哪里,就望先生住处一揖,以对先生的礼敬表示求学的真诚)。

 

(再来)第五项“入见先生礼”:获传见先生(假如你求见先生,获准了,或者先生主动要见你,要有一种礼。这个礼是我年青时在掌老师那边学到的),门外一揖(到门外,先一揖),入门,向先生一揖(并问:先生好),静候(等待先生有什么吩咐),先生命前(说你过来),趋前(趋有比较快步的意思,不要大摇大摆,要带着恭敬趋前),先生命坐,一揖,入坐。(如果不命坐,譬如先生今天要教训你,不命坐,就不揖,也不坐,原地站立受教)。先生示意谈话结束,则起立,一揖先生,称:谢谢先生指教。出至门外,回转,再一揖,方离去。(两人以上,动作自然调齐)

 

第六,先生视课堂礼:引赞者获通知,先出迎,引先生至堂外,引赞称:先生到~(如另有尊长,则称:先生暨某某先生或某某教授到),诸生自动起座,静候。引赞引先生(与尊长)至课堂之前,先生等向孔子像一揖,升座,面向诸生,立定。课堂之赞(班长或值日)称:肃立~,拱手~,拜~,兴~(众兴,齐问:先生好。譬如有一天,先生陪同一个王姓的先生来,则问:先生好,王先生好…),(先生答揖),礼毕~(手放下),先生命坐,赞称:请坐~,众复座。引赞随侍先生左右(先生示免,乃复位)。先生将离去,引赞称:恭送先生~(如另有尊长,加称尊长),诸生自动起座,面向先生,赞称:肃立~,拱手~,拜~,兴~(众齐声:恭送先生,某某先生),诸生目送引赞者引领先生出,待先生出门约十步,赞称:复手,复座~,众乃复手,坐下。(就是《弟子规》中所讲“过犹待,百步余”。此视课堂礼,如先生示免,则免。)

 

第七,会讲礼:(就是有书院外学者或教师前来讲课之礼),引赞者或一人或二人出迎(视其与书院熟稔度,越陌生,越须礼数周到,迎逆愈远),引至课堂外引至课堂外,引赞称:某(姓)教授某某(名)先生到~(如先生作陪,则称:先生暨某教授或某某先生到~),众自动起座恭候。引赞引教师入至课堂前(教师或礼圣或不礼,待教师面向诸生),课堂赞者称:肃立~,拱手~,拜~,兴~(众齐声问:先生好)。待师者回礼,命坐,赞称:复座~(手放下),众乃坐(仪节越多,越繁复,就代表越恭敬)。上课时恭聆教示。若有疑难,本“侍师无隐无犯”原则,可举手请问,得教师示意,起立,发问陈意简明,态度虔敬。教师表示授课毕,赞称:起座~,肃立~,拱手~,拜~,兴~。众齐声称:谢谢先生。待教师答礼(或不答礼),赞称:礼毕~(手放下)。如教师即要离去,赞随即称:恭送某教授或某先生~。众保持站立,目送引赞前导引教师离去十步之后,方自由。(如教师欲暂留课堂,则赞称:下课~,众即可自由,待教师欲离去时,引赞即称:恭送某教授或某先生~。引赞者步至堂前为导引,众保持站立,目送教师出课堂约十步之后,方自由。

 

(再来)第八项就是“归省礼”:去来书院十日以上。离去时,先自至先生书房前,行跪拜礼(因为要离开很多天,所以这个礼比较重,先生在也可以,不在也可以,都要到先生书房前,行跪拜之礼,在门口是一跪一拜)。若先生招入,则入见先生,行跪拜礼(这时大概是一跪三拜),先生或加训勉,后如常礼出(如先生不在,则只在门外行礼,免入见礼。所谓跪拜之礼,视礼之轻重,有一跪一拜,一跪再拜,一跪三拜,或一跪四拜不等。跪拜之礼仪大略有:整顿衣冠,肃立,跪,拱手,拜,兴,平身等七个节目。若一跪多拜,则跪后连续多拜多兴,隆重一点的,是每一跪一拜,平身,再跪再拜。怎么跪呢?如果事态紧急,往往是双膝噗通一齐跪下。若优游的行礼,那就左脚向前一步,屈右膝先跪,左脚随后退与右脚膝齐。古人没有椅子,椅子是汉末以后才渐渐有的。日常生活中的“坐”,其实都是跪着的,所以古文写了“坐”字,往往是指“跪坐”。家居读书谈话用餐,一般都是跪坐的。即使是君王天子上朝的时候,君臣都是跪坐着的。孔子讲学的时候,师生也都是跪坐着的。一般是跪坐在席上,如要用餐,则在席前再添加一席,摆设餐肴,这种“延长”出去的席,便叫做“筵”,所以飨宴又称为“筵席”。跪坐的姿势是两只小腿并拢贴地,脚掌并拢向上,大腿从竖立慢慢下放,让臀部坐在脚后跟上。这也是瑜伽很重要的体位之一,叫“金刚坐”。常金刚坐,可以按摩阳明胃经,调理消化系统,减少腹部和小腿的肥肉。古人从小这样“练功”,可以坐很久。中国一直到宋朝才普遍流行坐椅子,自从习惯坐椅子之后,人类就失去了很多“练功”的机会。现代人要这样跪坐,还要慢慢锻鍊。所以行跪拜礼,也可以健身,佛教徒就有人专门以跪拜礼佛来兼练功的。

 

古人一般相谈的时候都是跪坐着,如要表示恭敬,就把大腿竖起来,称为“长跪”或 “高跪”,这一种从跪坐转为高跪的动作叫做“作”,――“天油然作云”的作――作就是兴起的意思。譬如老师跟学生讲话,学生表示恭敬一点,就要把大腿竖起来,成为长跪。《论语》中:“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因为他本来跪坐着,琴放在他的大腿上弹着。听孔子点了他的名,他就“舍瑟”,把琴搁在一边,“而作”,高跪起来,恭敬地回话。现在,如果要行跪拜之礼,就在最初跪下时,保持着高跪姿势,然后拱手,然后下拜,然后兴。要看礼之轻重,几拜几兴。跪着的拜礼,先拱手胸前,然后上身屈身向前,下身自然坐下,两掌随拱手的姿势向下按,成为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手心朝下,双手重叠平放席上,头低下去,额头伏在手上。随礼敬的程度,有好几种俯首的方式,最常见的有稽首,顿首,和空首三种。什么是稽(qǐ上声)呢,也就是稽(jī阴平),留的稽。稽首就是把头额触留在手背上,停几秒钟,这是最尊敬的跪礼,在祭祀的时候常要用到的,谢罪的时候也用这种大礼。什么叫顿首呢,就是一般的叩头,头一碰到手就可以起来,又叫“拜手”,是比较普通的拜礼,平辈相见大体是行这样的礼。什么叫空首呢,就是头身屈一下,头在空中,手不触地,头不碰到手,就兴起,是简便的拜礼,长辈对晚辈拜礼的回礼,可以只用这种空首礼――总之,你的头不踫手,叫空首;你的头点一下手叫顿首;你的头保留在手上叫稽首。兴,就是上身慢慢起来,恢复高跪拱手。拜完,然后复手。如果尊长要训勉,则保持长跪,如尊长命“坐”,则从长跪姿势,缓缓下坐。如尊长命“平身”,才平身起立。平身的动作,是在长跪姿势下,左脚先向前一步,然后两脚齐力,起立,然后收左脚。如果是个人行礼,则自行举礼。如果是两三人,则动作相互协同。如三人以上,则须有一人轻声唱口令,如“整顿衣冠、肃立、跪、拱手、拜、兴,等等。如小众行礼,则唱赞的这个人,也做同样动作,如属大众行礼,则唱赞之人立于众人前方一侧,先向大众一揖,然后唱仪节,自己不动作,礼毕时,再向大众一揖)。

 

向诸师辞行(一来向班导师辞行,二来向相关的任课老师辞行)。入至课堂,向同学课座一揖,向讲座一揖。出课堂,向同学或总一揖,或向各人多揖,乃离去(要离开书院,有依依不舍之情,表现于此)。回至时,堂外初遇同学,作揖问好,省见先生、诸师如归去礼。入至课堂,揖拜如归去礼,乃就座复常(回到书院,也如同离开时行礼一遍。这就是所谓“周到”,“周”,是周密的意思,有如圆周,有去有回,往复行礼一周,才算圆满。归省礼,是为了表达师生之情,若学生对师长没有恭敬感怀之心,师长对学生没有提携教导之诚,行起这比较重大的礼节时,不论学生或师长都是很不愉快的,但如果师生平日情深意厚,则非这样行礼,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情意。我在拟定这大礼时,心中曾想到,如果学生对书院对师长没有感怀之情,那不行礼也就算了。但又想回来,书院是个教育的地方,学生情意单薄,也是需要引导的,礼教,正是引导一个人性情敦厚的好方法。孔子说“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书院在寒暑两季,也各有十几二十天的放假,但我们不叫“放假”,叫“归省”——归去是省亲,归来是省师。归去与归来时,全体学生要行全体的归省礼,其仪节另有规范)。

 

第九,进餐礼:入餐厅,取食,就位端坐,闭目调息(团体进餐时,各人取食后,不可先自进食,宜端坐、调息。不仅练习静坐定心,待进食时,将觉饭菜更香。)(待众人取食已齐,坐满)执事与赞者先立于适当位置,对揖,复位,赞称:进餐礼开始~,端身正坐~,举祭~(我们读《论语》“虽蔬食菜羹瓜祭,必斋如也。”祭是致敬的意思,敬食物的来源也可以,敬天地鬼神也可以。虽然只有简单的仪式,也要用“斋如”的态度)主礼者起座,执事奉案进,(案中有盘、筷,端捧齐胸)至主位,置案于主礼者餐桌上,与主礼者对揖(先生在,则先生主礼,先生不在,则座中尊长,或师长,或学长,一人主礼),主礼者举祭(以筷取主食、菜肴两三样各少许,一一高举示敬,而后放置案中盘内),举毕,复对揖,执事奉案(齐眉,也就是高捧过眼睛与约与额头平齐)出,置定位。赞称:祭毕~,诵词~,众诵敬餐词(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唯艰。——暂时先这样唸,随机会有改变,有时会加上一些歌曲或唱诵,最后要唸一遍王艮的《乐学歌》),赞称:请用餐~,众称:请先生(或请老师,或请学长)先用餐,先生答:好,大家一起用,众称:谢谢。主礼者先进食一至两口,执事与赞引相对一揖,各退回自己座位,大众始进餐。注意:若迟到不及与礼者,需立于门外待至礼毕,始入餐厅,于门口一揖,始入座进餐。凡餐时不语,若必语,宜轻声。先毕餐者,整理碗筷残肴,起身,向同桌鞠躬,称:大家请慢用,众和:谢谢。毕餐者才退席,洗碗筷,置定位。

 

第十,称呼:称院长曰先生。称会讲讲师曰某教授(或某先生)。称助教曰某老师,称服务人员等皆曰某老师。称同学,以齿叙,年岁小者称大者,面称曰学长或某学长,对他称曰某学长或某某学长(能辨以姓者,称姓,不能辨者,称某字学长或某号学长,择其一),年长对年幼,称字或号。同学间自称名,互称他称皆不名。然对诸先生、诸老师自称或称他时,皆以名。(名,是小名,是小时候的本名,那是小时候父母及尊长叫着长大的,自己一辈子也这样自称。但一个人到了年纪稍长,譬如男子二十弱冠,女子十六及笄,则有字,字者“孳”也,就是多生出来的意思,也就是第二个名字。那是一个人长大的象征,所以在社会上行走时,除了叫惯他的小名一些尊长之外,众人都不再叫他的本名,而都称其字,表示尊重。谁如果被别人叫他的名,就表示被侮辱了——被认为是没有长大的,不识好歹,没有见识的家伙。一直要到死了以后,坟头上才又刻上本名,表示全归父母,复还天地,永远存于本真。在论语中,孔子叫弟子都叫本名,弟子间相称,都称字。譬如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嘴里常说“由也”“由也”,就是仲由啊仲由啊,是叫着他的小名,而同门的记录则都用“子路”或“季路”。不过,取字的习俗现在被抛弃了,大部份的人只有名,没有字。总是说“名字”,“名字”,名和字都混用了,大家能注意就注意一下,不注意也没关系了)

 

第十一,平时仪态(礼是诚于中,形于外,生活无处不是礼的范围,孔子对克已复礼的解释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视听言动,也就是生活上所有一切表现,都有礼存焉。古人说和顺积中,英华发外。礼固然由内而发,但孟子说:“五谷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又说:“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由于外在有礼的讲究,约束一下行动,也可以调理人的心性,所以我们对日常的生活仪态有些要求,随时提醒此心,也是应该的):按时作息,毋懈毋怠,诚敬自持,不躁不疾有这样笃定恒常的心,做学问才有希望),常怀孝弟(《论语》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人在书院,要常心怀父母,愈怀念父母,愈知尽心向学,以不负父母之期盼),亲师取友(对师要能够亲,这个亲一方面是表面上亲近的意思,实际上是希望得到教导,肯受教、愿受教,所谓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甚至在生活上,视老师为亲长,愿随侍左右,代为劳动,叫亲。取友,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应该善交朋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共学适道,互相观摩取益。孔子所谓而亲仁,所谓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这叫亲师取友),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我读《论语》第一次从心里面有所得的就是这一句,掌老师说光这一句就可以终身奉行。一个人真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很快就会有长进。因为别人贤于你的地方很多,见别人有贤,你不会眼红,不会嫉妒,而想向他看齐;遇到别人有不贤的地方,你不是要讥笑,不要要轻视,而是要自省。孔老夫子是很有意思,他都知道人的毛病,他反其道而行,专门说反话,一般人遇见别人好就嫉妒,孔子说不能嫉妒,要思齐;一般人看别人不好,会讥笑,孔子你说不能讥笑,要自己警愓反省)。

 

有所表现,不起骄矜(有时候因为读书,或听讲,或省思,有所领悟,觉得自己进步了,这固然是值得庆幸的事,心里喜滋滋的,很想到处表现一下。但当知学问无穷,不可以有了一点心得就自满,更不足以夸耀。古人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凡是自满带骄气的人,我们马上可以判定这个人连入门都还没呢。还有,如果天生有些小聪明,或者多读了几本书,跟周遭的人比起来,显得聪明秀出胆识过人,确实有些本事,也往往只是没见过世面,蜀中无大将而己,根本不值得傲气张狂。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果真学养深厚智慧高超的人,必定不会自大骄人,露轻浮之相。而且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聪明智能德行学问都不是拿来撑场面以高人一等为乐的,是拿来造福自己,造福天下的,所以,纵使才德已至圣贤地步,也丝毫没有可以骄矜的地方),有所不足,不生闷愤(不管是功课不好还是讲话不好,还是一时没有把事情做好,总之,表现不好的时候,甚至被别人误会的时候,不要在心中有一种沮丧,甚至有一种郁郁不平之气。

 

其实,如果是自己做得不好,那就悔过,改善,那悔过改善的意义,不是叫你在那生闷气。许多人在这个地方弄错了,他有做得不好的时候,他犯错的时候,别人责备他的时候,他在那里憋着一股污浊之气,甚至有人自己打自己嘴巴。这都不是真悔过。悔过是一种很光明的心理,是像颜渊一样,“复其见天地之心”。像复卦,看到天地的心。天地之心在哪里?冬至的时候,一阳生,太阳回头了,阳气冲破群阴,从地底生起了。所以悔过是让你的心中的阳刚之气再重新升起来,而不是叫你在那里灰头土脸地生闷气。生闷气,用骂人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窝囊”,窝囊,就是“窝”在那里,像个“废”人一样——一点用也没有!那样的“悔过”不是悔过的本意。不过,一般人常把“悔过”用错了,尤其有些女生,爱生闷气。从今起,我们女生不要生闷气,女生要学男生样子,要有阳刚之气,光明、爽朗。而男生呢,如果不能时常充满阳刚之气,让生命随时一片光明、爽朗,也枉费你做个男生了。《论语》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个很重要,因为这是一般人常犯的毛病。众人相处的时候,尤其要保持一股清明光辉的形象。所谓“一人向隅,满座为之不欢”,本来大家都在这里谈笑,气氛很融洽,你一个人对着墻角,生闷气,大家看了,也高兴不起来。有的人就是抓到机会,想要这样而引人注目,讨人关怀,要人安慰他。这不像一个没长大的小孩耍赖吗?一个生命等同于一个宇宙,生命光明轻快,你的宇宙光明轻快;生命重浊黑暗,你的宇宙重浊黑暗。你那么重浊黑暗的宇宙不自我调理干净,整个想赖在别人身上,别人哪受得了哇,一次两次别人或许可以忍受,三番五次,谁还理你啊?这就是“罔之生也幸而免”,到了免不了时,痛苦就自作自受了。所以,每一个人要学习长大,有君子之风,坦荡大方。)

 

(所以做人,本来是很容易的,与人相处,也是很容易的。你就自己幸福起来,然后带给周遭的人一起幸福就是了,谁不愿意自己幸福呢?谁不愿意带给人幸福呢?因此,接下去要说人生的幸福之道:)爽朗宽容(爽朗是对自己说,宽容是对别人说。别人就是有过错,对你不恭敬,你也要宽容啊),与人为善(与人,就是跟着人,跟着人一起做善,这个与也有称赞、赞美的意思。人家有善就赞美,两个意思合起来就是别人有善,我也学他,那别人会受到鼓舞,这叫与人为善,这叫“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曾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与人以为善。”这个与人为善,是非常高明的修养方法,早上还有人问我佛家道家都有修行法门,儒家修行法门在哪里?我说儒家的修行法门散在每一个当下的每一件事,每一个当下的每一件事,都依良知而行,便是“入法之门”。譬如这与人为善,就是修行法门。你们常要与人为善,别人有善赞赏他,学习为善,跟着他一起做善,所谓好问好察尔言,都是与人为善。与人为善,要时常发现别人的好处,面对所有人所有事,都很乐观,很坦荡,这样的一种生机畅旺的生命情状,叫做“仁”。“仁”这一个字说起来容易,要做到是很难的,尤其要维持,更不容易。随时乐观坦荡,随时让心中的阳光普照自己和周遭,你就是有仁德的人。你在那生闷气,就是不长进;在那里沮丧、忧郁,就是不仁。现在不是有很多学生得忧郁症吗?听说有许多小学生都忧郁了,这是社会的危机。仁者怎么会忧郁 呢?仁者的心就像天地,仁者的情就像春天,天地怎么会忧郁呢,春天怎会忧郁呢?不过,你不可以说你学天地,你也可以学秋天的忧郁,学阴天的忧郁。纵使是阴天秋天,你也不可以忧郁。日子有阴晴雨雪,天地有春夏秋冬,人心可以没有阴晴雨雪春夏秋冬,仁心永远是晴天,永远是春天,这就是人文,超越了天文。孔子的教导,颜渊三月不违仁,你说他的三月,大概是春天那三个月罢。不然,他秋天也三月不违仁,结果他随时三月不违仁,结果他一年都不违仁)。

 

乐观坦荡,直谅大方(友直友谅,所谓直心为道场,人之生也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谅”是直截了当的意思,坦率的意思,也有体谅包容的意思。那这个直截,不是很 “冲”的意思,而是正直,坦率,大气、不别扭)。温恭安和(这个很不易做到,一个人遇事容易急躁,这不行;说话太尖锐,也不行,要养成温厚安和的情操。“温”的构字很有意思,这边一个“水”字,这边上头“囚”,下头一个“皿”。这个囚是被监禁的受刑人,对于受刑人,你用盘子装着水,让他喝。对一个犯罪者都还同情他,人心不是很温暖,又给人温暖吗,古人造字,这个“温”是这样会意的。所以“温”的意思是做人厚道,时常对人好,时常想要奉献自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给人温暖。这样的人,他的性情自然恭敬安定和祥,叫温恭安和),不訾人短(这也很重要,不要挑人家毛病,不计较人家短处,对人不要批评,更不可讥笑。大家一辈子都要这样为人处世哦。人有短处,要替人隐藏三分,人有长处,要替人宣扬十分,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所以我们书院这里是不准有人打小报告的)。

 

守己安分,不歆羡,不攀比(这里最主要的是教我们向内求,只要尽心尽力了,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天地,这就是每一个人最大的成就。要在当下安身立命,不要在外在的诸种条件上,生出一种不正常的贪求奢望的心理。这样就能在任何境遇之下,过幸福的日子。本来,人生应该是内外都完满的,但追求内在的完满,是孟子所谓“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而外在的完满,是孟子所谓“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内在的完满,只要各人站在自己当下的份位上,各自尽心尽力了,就可自我满足;而外在的完满,是有许多现实条件的限制的。虽然在现实中羡慕别人的幸福,向往别人的优裕,而起愿乐期盼之心,也是一种长进的动力,不一定是坏事。但如果心灵脆弱,汲汲而求,很容易扭曲自我,不能自安,而变成攀援、比较、猜忌、争胜。这种心理很细微,不容易被发现,也不容易克服。尤其表面上它可以装得很积极,使自己和外人都不容易看出它的错误。我们自己反省一下,在平常生活中,看到有谁长得好看,谁聪明,谁学问好,谁讨人喜欢,谁家有钱有势,谁家有贤父兄,等等,心中不是会有一种希慕向往之情吗?但往往很快会流到歆羡攀比的路上去,于是对人是“眼红”了,见不得别人好,对己则顾影自怜,自怨自艾——这样能长进吗?这样是在浪费生命!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别人的幸福也当作自己的幸福呢?为什么非得我们也得到别人的幸福才算幸福呢?《大学》说:“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这才是正常的心态,唯有如此,自己的心灵才能太平,天下才能太平。《弟子规》说得很简单,它说:“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也是讲的这种道理。)

 

常觉受益于人,感念恩份如有不及(人家对你一点点的恩惠,你要常常感念,所谓受人一滴,涌泉以报。何况父母的恩惠呢?何况老师同学的恩惠呢?常常有这种感觉,你是很愉快的,因为你会感觉天下人对你很好,太好,好得超乎你的需求,这叫幸福之杯满溢。有的人做人相反,就是常感到不够,天天不满足,天天抱怨。你这是在自找麻烦,天天都在痛苦当中,你是活该。所以你要常常记得,常常感念别人的好,你就感觉人间真的充满温情,人间真的很有味道,这叫“情味”。越能感恩的人,他越幸福。所以我们要常觉受益于人,感念恩份,如有不及──你连报答都不知道何时报答得了,你还有何可抱怨的呢?希望你常常这样想)。

 

(再来呢,也很重要,大家读书有学问了)与人议论有不合者(你与他讨论学问,意见不一样,不要面红耳赤),则曰(你就说):再谈(吧),更有商量,容我再思等等(以前我推广读经,有些人攻击读经,说:你看,读经的孩子背了一些书,就贡高我慢起来,看不起父母,看不起老师。我在各地行走、在家里网络上,天天被骂,骂我推广读经不对,这些孩子太骄傲都是我害的。我真冤枉啊,我没有提倡贡高我慢啊,或许有些孩子“爱现”吧。不过,各位书院的同学,你已经不是孩子了,不要再爱现了。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豀,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做人要谦卑,伊川说:“尧舜事业,如一点浮云过太空。”纵使你有了一点学问,那点学问又算什么呢?更何况你还没有什么学问可言,面对浩浩学问天地,怎可不谦卑。所以与人论学,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与人有不合处,要退一步,先不做定论,说:再谈罢,再商量罢。甚至说:可能是我错了,请容我再想一想。本来学问是客观的真理,别人跟你不一样,你也不必要面红耳赤。我希望我们读经的孩子长大了,连有了学问的人,都不自以为有学问,就不会贡高我慢了。

 

有一个故事,听说山东泰山脚下有一块石头,写了“泰山”两个字。有两个人在争论,一个是当地不识字的农夫,他说是泰山,另一个远地来的读书人,说是秦川,争论不息。说泰山的人说我从小住在泰山脚下,这两个字就念泰山,另外一个说我是读书的,我能不认识字?这两个字明明是秦川。他们请一个有学问的人评理,两个人又辩论起来,一个说是泰山,一个说是秦川,这个有学问的人就告诉他们:那两个字是秦川呢。那读书人高兴走了,这农夫很受委屈,就很不服气地问道:这两个字是我们的泰山,你怎么也说是秦川?有学问的人就说:他自以为是,不听别人的意见,让他秦川一辈子去罢。这叫“满招损,谦受益”。)

 

若觉有负于人(假如是你反省到是你不对,或者是你的学问不对,或者是你的做人不对,都辜负了别人),立即施礼致歉(在眼前就是跟他道歉,如果在远方呢,就是写信给他道歉等等,要快,想到时候就要做,以免人间留下遗憾。当然,如果有负于父母,想到了,也要立即施礼道歉呢。刚才说时常想感念父母的恩份,山高海深,你怎么报得完?而如果你有过,就应道歉)。

 

(接下来总结,因为说之不尽,所以随时可以有补救之方。)凡书院生活中若有疑难意见,(内部的意见,你觉得哪个地方不好,哪个地方还要改善)应报告助教,必要时转呈先生(相信整个书院是大家的,助教与先生都是能体谅各位,愿意协助各位的),勿私下窃论作小人之态也(或愠怒在心,或几个人在一起咬耳朵,窃窃私语,真是小人姿态啊,来书院就是要学做堂堂君子,怎可做成了扭扭捏捏的小人?)

 

本站编辑:澤之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三辑第五本《永恒的理想—文礼书院》。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与教育思想,请关注文礼书院,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

(1)
王财贵(季谦)的头像王财贵(季谦)作者
上一篇 2023年9月12日
下一篇 2023年9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