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疏之 子罕第九 第08章|总第213章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夫,音扶。

○凤,灵鸟,舜时来仪,文王时鸣于岐山。

○河图,河中龙马负图,伏羲时出,皆圣王之瑞也。

○已,止也。

张子曰:“凤至图出,文明之祥。伏羲、舜、文之瑞不至,则夫子之文章,知其已矣。”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凤鸟、河图都是盛世的祥瑞。昔虞舜时凤凰来仪于庭,文王时风凰鸣于岐山,伏羲时河中有龙马负图而出,其数自一至十,伏羲则之以画八卦。盖圣王在上,则和气充溢于天地之间,故其祥瑞之应如此。

○已矣夫是绝望之词。

春秋之时,圣王不作,孔子之道不行,故有感而叹说:“吾闻圣王之世,凤鸟感德而至,河图应期而出,今凤鸟不至,则非虞舜、文王之时矣。河不出图,则非伏羲之时矣,时无圣王,谁能知我而用之?则吾之道其终已矣夫,不复望其能行矣。”

此可见圣人之进退,关世运之盛衰,以春秋之世,有子生于其间,而终莫能用,此衰周之所以不复振也。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凤鸟至,河出图,古人谓乃圣人受命而王之兆。《尚书·顾命》篇有河图,与大玉、夷玉、天球并列东序,则河图亦当是玉石之类,自然成文,而获得于河中者。河指黄河。

○吾已矣夫:或曰:孔子伤时无明王,故己不见用。或曰:孔子自伤不得王天下,故无此瑞应,则世无太平之象,而孔子所欲行之道,其前途亦不卜可知矣。

今按:本书着重在第三句,不在第一第二句。孔子乃叹无此世运,非必信有河图风鸟之瑞。读者当取“乘桴浮海无所取材”章同参齐玩。

 

【白话试译】

先生说:“凤鸟不来,河中不再出图,大概我是完了吧!”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注释】

凤鸟不至:古代传说,凤凰是一种象征祥瑞的神鸟。出现就是表示明君在位,天下太平。

河不出图:相传古代帝主伏羲看见龙马负图而出现于黄河,于是就根据图上的文理画成八卦。所以黄河出现图画,也是天下清平的象征。

已矣夫:表示绝望之辞。“夫”音fú,句末语助词。

 

【疏解】

○孔子心中的愿望,当然是要行道的,也就是说,是愿让超越普遍的真理,能透过礼乐制度、政治教化而实现于世间的。但一要求落实,便不得不有待于现实的条件。就人文理想而言,则所待的自然更是政治条件。政治条件很多,但在封建世袭的时代,明君在位却是一切政治条件中最具关键性质的条件。因此,也就可以直接用明王在位来作一切政治条件的总象征。“凤鸟不至,河不出图”,便意指无明王在位,也就是意指无有利的政治条件可资以行道。这就是孔子处身当世的最深沉慨叹。他的慨叹便是“吾已矣夫!”意思就是说:“就目前的政治环境来说,我想实现我的政治理想,大概是不可能了罢!”

不过,孔子虽然对命限有如此深沉的慨叹,却并不表示他对人生的灰心丧志。他只是对政治上的“行道”——这一有特定内涵的实践形态——作如实的描述罢了。而正因他对此路之不通有如此诚实的认取,所以他反而可以善加转化,而在一番努力试探,证实此道确实不可行之后,转移他的精神到整顿旧文、教育后学之上。而成就他删诗书、订礼乐、赞易、作春秋,以及教化三千,成万世师表的事业。所以,就其无限性或理想性的呈现而言,孔子依然是没有委屈的。而所以能如此,则仍因他对命能有如实的认取啊!

 

注:以上选自《论语义理疏解》(台湾鹅湖出版社印行)之主题二【存在的命限】(曾昭旭)第三条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0)
泽之的头像泽之编辑
上一篇 2021年5月24日 下午7:40
下一篇 2021年5月24日 下午7:4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