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滴水不漏教学法

为什么会累,有两种情况会让人累:一种是体力的——体力耗得多就会累;一种是心理的——心里不顺畅也会累。而心里不顺畅的累远比体力活动的累更累人、更不容易恢复。

时间:2014年7月29日上午

地点:苏州

 

方老师(按:方哲萱)要我向各位讲一讲我近来提倡的一个新的教学法。其实,如果说出来,你会发现这个新法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发明,其中也没有什么新的意思。只是因为有些学堂的堂主和老师,说他们在私塾里,要长时间陪孩子读经,并且要照顾孩子的生活细节,感觉很累,于是堂主很同情老师,老师自己也很同情自己,难免有些倦怠感;这相当出乎我的意料,才讲了这个“新法”。本来,我以为教学是不会累的,尤其是教读经,简单地说就是陪孩子读书,而且陪孩子读这种可以教学相长的书,一个好学的人自己如果想要读书也要这样读……或许,不是你陪着孩子读书,而是孩子陪着你读书,又可以领薪水过生活,教读经的老师可应是很幸福的一群啊!何以感觉累?

 

教室管理的艺术

 

我想,为什么会累,有两种情况会让人累:一种是体力的——体力耗得多就会累;一种是心理的——心里不顺畅也会累。而心里不顺畅的累远比体力活动的累更累人、更不容易恢复。教学工作,不像农夫、不像苦力;教学如果累,应不是筋骨劳动的累,而是心理负担的累。心理负担的累是因为带着孩子读书陪着孩子读书而累吗?或许不是,而可能是心里不顺畅、不舒坦的累。

 

不顺畅、不舒坦,首先可能是一个人对他的工作没有什么兴趣,他把工作当做是应付——不得已要去面对它,不得已要去完成它。如果这样,我们就是在耗费我们的生命去做一件我们所不甘愿的事,这种生活状况,我称为“卖血”——医院里有人要输血,有人就去卖血,因为他没有别的工作,只好去由人抽血。血就是生命,他把生命卖掉,得到一点钱,去过“生活”。其实,不是过“生活”,而是过“死活”。他是不愿意做这种事的,但他不得已。如果一个人去做工作的心情是这样的,那他的心里一定很空虚、很茫然、很无奈,这样地活着,活得是很累很累的。所以如果教读经的老师本来并不喜欢做这工作,只是为了找一份“职业”,于是他只是来应付,而“应付”的时间又那么长,当然很累很累了。

 

但是一般来讲,读经老师首先应该对读经教育稍微有了认识,而且是有些理想的人。如果凭着这种认识、这种理想做教育,教读经应该是不会太累人的。因为这是他喜爱的工作,跟他的生命是合一的。这时虽然也在燃烧自己,但他是心甘情愿的,甚至一直觉得自己的力量还没有用尽,希望尽量做得更好。像这样精神昂扬、热情洋溢、活力充沛,是不会感觉累的。

 

如果说虽然我有热情理想,我做我愿意做的事,但是时间总是太长,事情总是很多,还是会累啊。我想,时间的长,如果是喜欢的事,便不觉长;而所谓事情的多,可能不是因为带孩子读经而感觉事情多,而是因为要“管孩子”——做“教室管理”而感觉“烦”。心里一“烦”,就感觉事多了。读经,如果就单纯地一直读书,至少是比较不会累的,甚至是可喜可悦的。但是要去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要维持一个班级众多学生的秩序,是很累的。如果老师常常要做“教室管理”,要安抚孩子的情绪,要纠正他的姿势、他的行为……如果老师又要教学又要管秩序,一心两用,而当你在管秩序时就荒废了教学,教学效果差,学生更提不起兴趣;学生没兴趣,教室越难管理,恶性循环。有些老师心理上怕学生、怕进教室,这可能是老师最大的累的来源。

 

那么,可不可以让老师几乎不需要管秩序,也就是如何让班级管理顺当一点,才可减轻老师大部分的烦累呢?我们可以这样看:一般体制内的老师也要花费精神去做教室管理,所以“教室管理”是师范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科目。老师们虽然都修了教室管理的课,但并不见得每个老师都做得好,有的是因为总体环境的关系。譬如,十多年前,有一位美国来的教授跟我说,他们公立中小学的老师上一堂课,要花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来管秩序,才能勉强维持课堂的进行,这是美国“个性开放”的大环境造成的普遍现象。另外,教室管理容易不容易,也有教师个人的因素。有些人似乎天生就有教师的特质,他往讲台上一站,学生就依顺听从;有些老师不具备这种特质,用尽手段还是束手无策,孩子东倒西歪、乱七八糟,老师不管也不行。那时,老师的心灵和学生的心灵在拉锯,所以很累。如何改善这种拉锯式的教学管理,是教学艺术化的第一步。

 

其实读经的孩子读的是圣贤书,私塾的教室秩序已经比一般的学校好多了,但是我们希望更好。怎样才能更好?我们想:如果孩子的学习状态好一些,教室就好管理一些。如果孩子们都不需要管,那岂不是轻松自在了吗?要状态好,甚至不需要管,有两种条件:一种是学生好学,他主动想学习。但这种情况是不多的,十个里面没有一个是主动好学的;所以需要第二种“善巧的夹持与管理”。怎么夹持呢?就是不要让他东倒西歪——不是姿势上的不东倒西歪,是学习心理上的不东倒西歪。怎么让他的心理不东倒西歪?《庄子·达生》有一句话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个志就是意志,起心动念叫意,用心的方向叫志;不分,有的人写成“不纷”,起意用心不分散、不纷乱,就是专注于一件事情上,这叫“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是说他的精神就会凝聚在一起,精神凝聚了,有如神明那样的清澈通透。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好学,他全心都在学习上,就是用志不分,他便能凝敛其精神,他的心灵便“清明如神”,他学习的效果便“如有神助”。

 

如果个个学生都主动好学,整个班级自然“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但如果学生并不都是主动好学的,我们是否可以营造一个氛围,让他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本来,如果有一个孩子他的心不在学习上,就会出神,或东张西望,或者做些小动作,于是他的心越分散了,完全不在状况中,而这种状态太过份了,也会产生“负能量”感染其他同学;这时老师心里便会不安,就要管他,想把他拉回来,于是老师在心理上和行动上跟他拉锯。当你费心和他拉锯的时候,别的孩子就被你闲置了,他们一时没事情做,他们的心志也纷纷地离散了。老师管东顾不了西、管西顾不了东,于是眼看着全班涣散了,解体了,教室不像教室了,老师不像老师了,老师心慌了,要用很大的精神和力气,甚至要动怒,疾言厉色一番,才能把整个教室重新凝聚起来。这不是很累人吗?所以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一种方式,让纵使没有“教师特质”的教师,也能依着操作而达到不必管理的境界?

 

经声不断,滴水不漏

 

我想,如果能从一开始就营造一个不会涣散的氛围,然后,接着一直维持着这片凝聚的气息,不就成了?而读经教育,是很容易做到这点的。其要领是:老师自己先“用志不分”。不要做太多的工作,不要讲太多的话,以免分学生的心。你要知道,你所要做的,只有“读经”这一件事。什么叫做“一件事”呢?从上课开始一直到下课之前这一个多小时,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读经。你怎么营造这种只有一件事的氛围而且使之持续不断呢?就是要做到”滴水不漏”。滴水不漏,就是所有的时间段没有一刻让老师、学生分心的机会,仿佛满缸的水,没有一处缺口、没有一滴遗漏。从上课一开始,如果是老师带读,老师就说:小朋友,限我念。你带一句,他念一句,一句念完又一句又一句又一句……让课堂上经声不断,直到下课。如果是齐读,老师一上来,就说:小朋友,打开书,子曰:预备,齐。课程就启动了,一句接一句,念完一段再从头,循环往复,让课堂上经声不断,直到下课。这样,不论老师和学生,就几乎没有分心的机会了。这样,一个班级只要配备一个老师就够了,不必两个。两个老师管一个班,是很浪费的。这个老师坐在那里,二三十个学生,哪个人心不在学习上他都看得清清楚楚,尤其一个有教师特质的人,坐在那里,全部学生的精神都集中在老师身上,老师跟孩子念书就好了,十几二十几个孩子,怎么还需要两三个老师呢?台湾有个学堂堂主说:“很奇怪怎么老师都觉得教学很难呢,而且一个班不能给太多学生,他们带不动。”她说她一个人可以教一百个学生。当然一直没有机会让她试试,但她就有这个信心。我们希望每个老师都要有这个信心才好。你就是不能教到一百个学生,你也不可以说三个以上就管不了。你有了可以教一百个学生的自信,这样你的精神便提得起来,你的面貌仪态就会不一样,神采奕奕,光辉照人。孟子所谓“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老师一进教室,整个教室就被他的精神所笼罩。说精神能“笼罩”,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而是一种真实的感觉。

 

我做演讲也有这种心得。如果像这样面对十几个人的场合,我是一种心态;像前几天听众八百多人,就需有另外一种力度;如果数万人呢,又将要有另外一种精神。总之,面对越多人,整个神情要提得越高,才能笼罩全场。假如你没有笼罩全场,只对着前面这几个说,后面就乱。所以老师的特质是不容易养成的,一个精神力不够的人,平常就无精打采的人,你做什么事也不行,当然也不能当老师。要做老师,就是要信念饱满,精神昂扬,你要自觉你是来教孩子的,你是要带领孩子生命成长的,你要念兹在兹,有这样的自我觉醒。如果你还不能够像菩萨一样,所谓“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诸佛菩萨随着众生的因缘而感应亲切;靡不周,没有不周到的,要不怎么叫观世音,怎么说闻声救苦呢?但他的有感斯应,救苦救难,却不需要跑来跑去,他永远只是端坐在菩提座上,也唯有他永远坐在那里如如不动,才能应感四方无不周到恰好。一个老师教学,能做到教这样不动声色而应感全班,应该是最高质量了。但是这很难得的,这是个理想。所以我劝老师要走动走动,游走于教室的桌椅之间,学生的行列之间,看到哪个孩子志气分散了,神采萎靡了,不在学习上了,你就想办法提醒一下。不用叫全班停下来,专门教训这个孩子。他坐姿不端,你就拍拍他的背;他出神了,你就点点他的桌子;他做小动作,你就摸摸他的头……大家依然继续读书,经声依然不断。

 

《中庸》所谓“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一个越不大吼大叫的老师,愈有威严;学生的心,很容易被威严的小提示所收拾,一个个孩子的心收起来了,全班的心就聚起来了。在这“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诵读声中,整个“气场”便见一片厚实沉静,祥和光明,这也是一种“师严然后道尊”的现象。每个孩子都是神,你以你的神带领他的神,还有什么不好管的呢?每个人的心笃定了,学习效果好了,老师的心灵反而受到很大的鼓舞。这样的教学,便不是你在耗散生命,而是你在回收宇宙的能量。到了傍晚下课了,你还精神抖数,怎么会累呢?心态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这就叫“滴水不漏”教学法。

 

不要常停下来讲废话,语文教育就要让他一直念一直念。要让他聪明、只要让他动口舌,口舌一直动一直动;要提升他的记忆力、也只要让他反复再反复;要扎实文化教养,也只要让他把一句句圣贤之言沉浸再沉浸;要包本背诵,要进书院,要成人才,也只是趁他还小的时候带着他督导他背诵再背诵…这是天下最简单的事了,如果连这种事都不能做的话,还能做什么事呢?但这也可以说这是天下最艰难的事,因为一般人不知道这样简单就有效,大家都拼命去做繁难而无效的工作,简单的事,他反倒做不来了。

 

有个学堂的堂主和老师们说,孩子总是东摸西摸、左顾右盼,两个推来推去,有手上玩东西的、有折纸的、有画图的,老师管东顾不了西,管这边那边又出乱子,他们很累,我就让他们用这种教学法。隔天,老师进教室二话不说,只说:“小朋友!‘子曰’,预备,齐!”每节课就这样,一直到下课。经过两天,有个孩子跟他妈妈说:“我这两天读书越读越高兴,我现在读很多呢!”孩子读多了、充实了,他是快乐的;你若让他放松了,他这边动一动,那边动一动,心灵是纷乱的、浮躁的、空虚的、他生命没着落,他没有安全感,他是快乐不起来的。所以我们老师要为孩子营造避风港,要为孩子营造一个靠山,老师就是他的靠山。

 

我们要对人性了解透彻一点,你不要怀疑:只教他这样“死读书”会不会太严格了呢?你该管严格的时候就严格啊,这样该放松的时候才可能放松啊!所以我建议大课时上课,大课时下课。譬如一上课一个半小时,一下课三十分钟,让上课下课都尽情尽兴。上课了,一读书,读书的强度很大,老师和学生都不会无聊,心静下来,虽然一个多小时,但感觉很快就下课了,就好像僧人入定一样。我看过有一个和尚说他在年轻参加打七,有一次,坐下去几分钟,“当”一声,磬就响了,要下座了,他醒过来,问旁边的人“今天不坐香了吗?”一炷香大约四十五分钟到一个小时,是初学打坐的一次份量,旁边的人说:“我们坐了一炷香啦。”“不是两分钟而已吗?”这叫入定,这叫“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你没听说读经也有入定的效果吗?你在教孩子读经的时候,你心里面应该想——我这样教是爱孩子的,这经典就是给孩子最恰当的教育内容,念读背诵就是对孩子最适合的教育方法。你这样的爱是很深的,孩子会感受到的;孩子是用他深沉的心灵和你的心灵相感应,而不是你表面上表现多么呵护他,多么尊重他。教师应该对人性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才有信心从事教学,这叫做“教育的心法”!

 

在教学现场的老师要有笼罩全场的精神,所谓“全场”,包括空间的全场和时间的全场。空间的全场就是这整个教室和所有学生;时间的全场,就是这一节课一个多小时;你的精神要两面完全笼罩。如果你萎靡了,学生就萎靡了;你如果分散了,学生就分散了。总之,这个“滴水不漏教学法”,就是:第一,经声不断,第二,随时提醒。记住:宁收勿散,宁拙勿巧。提供此法给各位老师试看看,应该有效。

 

好,谢谢各位。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二辑《语文教育新典范》。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思想与教育理论,请关注本站,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

(0)
王财贵(季谦)的头像王财贵(季谦)作者
上一篇 2022年7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公益】欢迎加入儒学与经典入门共学群……
(加小乐老师微信号: lexi-xiao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