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我的父亲

 

每次回忆到我的父亲时,感情多少有些复杂,和回忆到母亲时有点两样。

 

我曾从界河的总祠堂外面经过一次,从黄泥嘴小镇附近眠牛地的分祠堂经过无数次,但没有在祠堂里面参加春、秋二祭的资格。堂屋供“天地君亲师位”的神龛的一旁,有个竖立的木箱,里面装着好几十册《徐氏宗谱》。十二岁时,曾好奇地偷偷拿几册出来翻过,只见上面印着徐复观:我的父亲

这类东西,莫名其妙,赶快归还原处,怕被发现时挨大人的骂,等于不曾看过。以后出门读书、做事,在家的时间很少。所以对我们这一支徐氏,除了偶然从大人口中听到些片断外,没有正确的了解。据说,从江西迁到蕲水县的第一代,是住在县城东面约五十里的洗马畈。再由洗马畈分一支到蕲水、罗田交界的界河。这一支又分为“军分”、“民分”,我们是属于“军分”。把老百姓分为军、民两分,应当来自明初的屯卫制。由此推测,从江西迁到蕲水、洗马畈,可能是元代的事情。在传说中,我们的故里,实沉埋着一段惨烈的战争历史。距我们村二三里的地方有一山村名金鼓冲,相传在山冲里埋着有金犁金耙,一直传到我小时的民谣是“金犁金耙,挖到的人可得天下”。住在金鼓冲的老百姓姓陈,但一般人说,他们的祖宗牌有前后两层,前面一层是“陈氏门中宗祖”,后面一层却是“金氏门中宗祖”。另一距我们村子约二里有一不太高的山岗,名“杀二万”,相传在这里杀过两万人。我在十七八岁时放暑假回家,有一天和几个朋友游山游到这里,偶然在草丛中发现一块露出的岩石,上面刻着“金小姐殉难处”六字。大家惊疑之下,又在山上寻找,在离此石约十多丈的地方,又在一块岩石上,刻着“金将军殉难处”。而刻石字迹粗劣,乃仓卒中所成。把上面的几个片断传说与两石刻结合起来,可以推定我的故里当时曾经受过一场很大的劫难。这可能和徐寿辉在蕲水起义有关。

 

徐氏由洗马畈分到界河的一支,大概是在此次劫难之后。界河分一支到我们现住地的“徐琂坳”,开支的祖人徐琂(我们称为琂祖),有六个儿子,称为六房。我们便是第六房的子孙,前面说到的眠牛地祠堂,即是六房的祠堂。琂祖下来的辈分,是用从一到十来分别。我父亲的辈分是“十”,由此推测,琂祖应当是明末清初的人。

 

父亲辈分的名字我不记得。学名执中,号可权。祖父弟兄三人,伯祖是一个优贡,曾在下巴河闻一多的上两代教过书,听说八股作得很好。我年幼时在旧书柜中,曾发现他手抄的几厚册诗;字写得很秀,但由他老人家抄诗的取材,及有一册后面附录的自作的几首诗来看,在诗的造诣上并不太高明。

 

我的祖父行二,和行三的叔祖,都是种田的。曾祖父听说是个举人。曾祖父以上,便更不清楚。在我十多岁时,伯祖父的三个儿子,即是我的大伯、二伯、六叔,已经很穷困。大伯读书连秀才也不曾考到,却不事家人生产,更是穷得顾不了“书香门第”。有一次,我清理七八个破旧书柜,除了有一柜完全是医书外,其余的都是八股文、试帖诗;虽然有的被蠹虫吃得一塌糊涂,但都印得相当讲究,有的还是套色版。大概从康熙时代起,一直到废八股以前,都收罗得有。我约了几个年龄差不多的堂兄弟,仅把医书保留下来,此外都抬到河边烧掉了。

 

有一次修补屋漏,在屋梁上发现有两部书,一部是明版讲律吕的(名字记不清楚),一部是吕晚村的集子,这不知是哪一代留下的比较有意义的两部书。其所以放在屋梁上,当然和吕晚村所遭文字之祸有关。这两部书以后也一齐丢掉了。由上述情形推想,曾祖父以上,大概有好几代是与八股有关系的。但我们的“世代书香”,却与学问并没有什么关系。

 

 

当时的风气,一个中人之家如有两个以上的儿子,总尽可能地让一个儿子读书。伯祖三个儿子,伯父读书。我祖父两个儿子,我父亲读书,叔父种田。我小时听到母亲和其他伯叔们说,父亲读书非常用功。整天坐在书桌边,椅子脚下面的地磨成了四个小洞。到二十岁左右,吐血吐得很厉害;全靠非常能干的祖母的照顾,才不曾死去。但天分大概很低,八股文一直作不好;考来考去,考不到一名秀才,只好靠教蒙馆为生。种田的叔父耐不住,吵着分了家。

 

蒙馆的收入是正月元宵后第一天上学时的“见师礼”,这只等于香港过年时的“利是”。再便是年终时的“学钱”。收入的多少,决定于学生人数的多少、年龄的大小及家长的经济情形。

 

蒙馆的地方,多半借用祠堂、庙宇及人家的空宅。起一个蒙馆,先要有一两位热心的人士发起借地方,邀学生。我父亲连秀才的头衔也没有,大概有很长一段时间,教的是不到十个穷苦的儿童。但他做人很正派,不“管闲事”,教书很认真,讲解得很清楚。到我发蒙的一年,即是辛亥革命的这一年,设馆在白杨河东岳庙里,已经有近二十名学生;其中有几个已经有十七八岁,作整篇的文章,在当时便称为“大学生”。后来有一年,县里“劝学所”(后来的教育局)举行全县师资考试,我父亲考了第一名,他自己高兴得不得了,邀学生时比以前更容易,他的蒙馆应当称为“私塾”了。及民国六年县中学招考,我正在县城住高等小学,也私自报名投考(当时并不严格限定资历),头一场考了个第一名。当时考中学的年龄都在二十岁上下,我年十三岁,又矮又瘦,在旁人眼睛里,是地道的穷孩子。高小的同学,给我取了两个浑名:一是“逃水荒的”。鄂中沔阳县一带,遇着大水灾时,便成群结队,向外县逃亡乞食,称为“逃水荒”。一是“卖油果子的”。我们县内只有县城里才有油条卖,城里人称油条为“油果子”;穷苦的小孩子,提着竹篮里装的上十根油条,在小巷里大声喊着“油果子呵!”“油果子呵!”地叫卖。但一旦由我考了个第一名,在科举气氛还十分浓厚的情形下,简直哄动了。

 

下巴河的闻、陈(陈沆的后人)两大世家及暴发户汤化龙家的子弟们,联合起来要和我打架。因为这些关系,父亲教书的行情也提高了,虽然不是教书中的“大先生”,但学生人数增加,收入也增加。到民国七、八年以后,家庭生活,渐由春季缺粮而进到谷麦相接;再进到只吃谷,不吃麦,可以称为富农了。民国十五年以后,公立的初、高级小学,慢慢发达起来,社会也把科举的观念转向到大、中、小的学校教育,私塾受到自然淘汰。但我父亲的私塾教书生活,一直继续到抗战末期。

 

 

科举改八股为策论,同时提倡数学,数学好的也可以“进学”为秀才。我不知道我父亲从什么时候起,练习起数学来。到我七八岁时,他已经不常练习了。但我还发现厚厚的竹纸算草本子,保留了十几二十册,用的不是阿拉伯数字,而是用的中国数字,但零和点都已用上了。除了加减乘除外,还有一两册是勾股(三角)的算草。这一切,都是为了考试。考试不用了,我父亲也就放弃了。但他教书时,也教一点数学。

 

我父亲一生精神上最大的压力,是科举中考试的失败。自己没有完成的志愿,当然寄托在儿子身上。开始是我哥哥上学,但因生活的紧迫,哥哥到十一二岁时便改学种田。我四五岁时,父亲在小河口的一间空下的铺房里教师,离家只有两里路,有时便带我去玩。有一次,一个小孩背《三字经》,背了两句接不下去,我一面玩,一面替他接下去。这时还未教我认字,大概听到旁的小孩读,便和儿歌一样地记下了。隔壁的屠户老板跑过来再要我背,我也胡乱地背下去,我父亲开始发现我有点聪明。但一连两三年,蒙馆改在较远的地方,所以直到辛亥年才正式发蒙。父亲开始有了点“新”的观念,从“人”、“山水”、“耳目”、“手足”的教科书第一册教起。第一册读完后,读第二册及《小学韵语》和《论语》,而没有读《龙文鞭影》及《幼学琼林》这类的故事入门的书,因为考试时不消作诗赋的原故。当时儿童在开始作文以前,先教联字。两字一联时,老师在写出的一个字的上面或下面,画一个圆圈,教学生填进一字,看与老师所写的字,在意义上是否联得上。再进一步便是四字一联,以成一句。这大概要发蒙一年以后,才作这种训练。我发蒙后的三四个月,有一天大家围在一张圆桌子边,我父亲写“日入”两字,再圈上两个圈,让大家填。有的说“过夜”(我们乡下,吃晚饭称过夜),有的说“困醒”(称睡觉为困醒)等等,我父亲都不满意。我挤进去说“而息”,我父亲和几位大学生都大吃一惊,因为并没有教我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两句话;追问起来,我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来的。这年下季,便开始作文,几十个字写得承接清楚。这样一来,把自己害苦了;我父亲把两代没有达到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恨不得能“一锄头挖一口井”。

 

回忆起来,我从小就是任天而动、毫无志气的孩子。不仅要我立志做官,使我发生反感;实际是懵懵懂懂,什么志向也没有。

 

假定当时诱导向做学问的路上去,情形可能两样;但在长期八股迷的家庭里,这是不可能的事。父亲用科举鼓励我的千言万语,只当作耳边风。这越发使父亲焦急起来,逼得越紧。我每早背完《论语》、《孟子》、《论说入门》这类的东西以后,都要讲一遍给他听,错一点,轻则用手纠脸皮,重则在头上打“栗壳”。字的好坏,和考试有关系,每天练字时,他站在旁边,一笔不对,便一栗壳打下来,打得我泪眼模糊,越写越坏。有时我被打得性起,把纸笔一丢,索性不写,这样便要大打一顿,我就大哭一场,他再百样地哄我。晚上带我睡觉,在我睡意正浓时,突然考我某一句书或某一段文章;若是睡着不醒,或答得不对,便用手扭小腿肉。旧历年放假,但我没有假放。除日村中儿童从事大扫除,我非常想参加,却不准我参加。有时母亲看到我坐呆了,叫我出去溜一溜。我前面走出去,父亲便从后面追出来,逼着我回到书桌边去。大年初一,可以玩一天;有一次,我挤在一群孩子中间,也陪着“跌钱”玩,父亲来了,就是几栗壳。在旧书柜中找到一部板本精美的《聊斋志异》,惊为奇书;还未看完,被父亲发现了,投之于火。小时非常喜欢读诗,十岁左右便弄清楚了平仄。但因此时考试不出诗题,也不准读。在十二岁进县城高小以前,所读的是四书、五经、《纲鉴易知录》、《东莱博议》、《古文观止》、闱墨(选印考举人进士所作的策论)等。父亲听到举人高锦官姻长说《困学纪闻》、《廿二史劄记》很有用,买回给我看,我一点不感兴趣。一直到前年(一九七一年)偶然在《困学纪闻》中找一项材料,方惊叹王伯厚氏以抄书为著书中的鸿裁卓识,欲写一文加以发明而无暇进一步用力。总之,父亲教我的都是以应付他所经历、所想象的考试为目的,此外不准旁骛。

 

 

十二岁送到县城住高等小学,把我拜托给一位国文教员高少庵先生。他和我的伯父是儿女亲家,虽然此时伯父及三堂兄已死,高小姐并未过门,但总算有点亲戚关系。高先生在当时很有点名望,听说他的诗、古文词作得很好;但性情傲慢而懒散,人一提到“高八先生”或“高八麻子”,总有几分敬惮之意。父亲带我到他的房间里,首先磕了一个头,说了一番恳笃拜托的话,看到有旁的客人来,便走了。高先生回头给我一枝铅笔、一张十行纸,叫我作一篇《学而时习之》的作文;我站在他的桌子头边,大概写了两三百字,把铅笔放下,站在原地不敢动。客人走了,高先生问:“你为甚么还不作?”我说:“已经作好了。”把写好的一张纸送到他面前,他看完后,向抽屉里一放,不说一字的好或坏,只指着窗子下的一张小长方桌说:“你可以在这里坐。”过了几天,有位相当有名的拔贡严恩露先生来看高先生,高先生从抽屉里拿出我的作文给严拔贡看,并小声说:“这个小鬼比徐味三强。”徐味三是离我们十五六里路的一个大地主,又是举人,做了几任知县(县长),在我们族中,威灵显赫,家里曾听人多次讲到。突然听了高先生这句话,心里感到莫名其妙的自负:“原来我比他强呀!”这句话,再加上第二年在中学招考时考了个第一,还有位亲戚私下向人说:“这孩子在科举时代已经是举人了。”可以说,把我的幼年时代完全葬送掉了。

 

我到了县高小后,吃饭是由哥哥送米送菜,把米用饭碗量给学校请的厨手,菜交给厨手回锅,再算点柴钱给他。同学们的菜有很大的差别。我家里除了偶然送点豆腐乳以外,实在送不出甚么菜来,零用钱更少。我经常的菜,是一块豆腐剖做两边,上面洒点盐,在饭上蒸一蒸,作午晚两餐之用。我不在乎吃得好和坏,只是一脱离了父亲的掌握,除了每次回家把没有读完的《左传》按照指定的页数,背给他听以外,完全过糊涂日子,并不好好做功课。开始有点怕高先生,以后发现他并不管我,玩的胆子越米越大。回想起来,没有进高小以前,我虽然也有些调皮,但是一片纯朴、真诚,没有丝毫的坏念头。一进了高小以后,除了不用功外,各种坏习惯、坏念头,都慢慢沾上了。我常常想,受不够水准的学校教育,完全是人生堕落的过程。

 

在家里不准看《聊斋志异》,此时便放胆地看章回小说。所有小说都是手掌大小的本子,油光纸上印着小得不可再小的字。有一次,晚上自习的时间,我把功课摆在桌面上,抽开抽屉,把小说放在抽屉里偷偷地看。突然一只手从我背膀上伸了下来拿住我的小说,回头一看,原来是高先生,真把我吓坏了。他一言不发地把其余的三本一起拿走。过了几天,他又一言不发地归还给我,大概他知道我是向人借的。好像黄梨洲不反对人看小说,今人也多鼓励看小说。住三年高小,把可以找得到、借得到的章回小说,几乎看完了。我在小说得到了甚么好处,真是天晓得。

 

不久,有另外四位同学,在一块儿玩得最好,结拜成兄弟,这是当时的风气。一位姓陈的是老大,他专门出些坏主意。有位李鼎同学,后来大学毕业,当中学校长当得不错,但当时文字不通,是一个小地主的独生子。他父亲来送东西给他,穿得相当地破烂;但这位李同学告诉我们,他父亲的钱,都是装在瓦罐里放在床底下,床底下的钱罐子简直塞满了;陈老大便出主意叫他偷,偷来我们“打平和”(此间所谓“打牙祭”,我们县里称为“打平和”),我们都赞成。自此以后,李同学回去一次就偷一次。有一天,我们在李同学房里,关着门开始大花脸来大蹦大跳,突然校监来拍门,我们藏在门后,李同学把门一开,我们便一冲而出,逃到烧热水的地方洗脸。洗完后,回头伏在窗子外面窥看,监学扭着李同学的耳朵,扭到房内每一脏乱的地方便打上几栗壳,总打了十多次,我们忍不住又哄笑起来逃掉了。

 

其中有位王同学步云,年龄和我不相上下。功课方面,我只有作文一样出色,他的作文,绝不在我之下;但我的字写得乱七八糟,他的大小字已经有个样子;此外英文、数学等科,无一不行。人生得很秀气,一看就是小说中的才子乃至是天才型的人物,读书又比我用功。高小毕业后,我们便分了手。一直到我住国学馆,有一次放假特别绕道从兰溪去看他。沿路经过秋风岭等景物绝佳的山地,到他的风景如画的村子里住了两天。他的祖父是位进士,留下有印的诗集,曾送我一部,早已丢掉;父亲早死,母亲守节抚养他成人。家境应当是小地主,家里藏有不少的书。他感叹地对我说:“你已有点名气了(其实并没有),但我在家里也读了不少的书,只是没有方法出外去闯闯。”说后把《皇清经解》他看过的地方翻给我看。我对学问完全外行,对他除了少年时的一番怅惘之情外,也说不出点甚么。再过几年,知道他因到县城狎妓等等,不到三十岁便死去了。在一个沉闷腐烂的旧社会中,像我和王步云这种有希望的孩子,不知不觉中都糟蹋掉了。

 

我虽然在中学入学考试时考了个第一,但为了避免纠纷,由县长路孝植出一面告示,把我夸奖一番,结语说因我年龄太小,应俟高小毕业后再进入中学。但我在高小越来越不像话了。中学和高小都在莲池校舍之内。中学有位潘临淮学监,因为人很和善,学生便送他一个浑名叫“潘糍粑”,糍粑即是由糯米所做的年糕。有一天,我和一个同学打了玩,潘学监从旁经过,我说:“不要打,漫打出黑糍粑来了。”加一个“黑”字是讥笑他不通文理的意思。潘学监气急了,告到我们校长前面,校长的意思,打两下手板,敷衍潘学监一下面子也就算了。谁知我连校长也骂起来,弄得下不了台,挂牌把我开除学籍。这时已快放寒假,离毕业只有一学期。我回到家后,当然不敢直说,只在父亲面前把学校批评得一钱不值,认为没有住毕业的价值,不如在家自己用功。父亲看到我进高小后,并没有一点进步,觉得我的话也不错,我便安心“过年”了。哪里知道,过年以后,父亲从一位亲戚口中,知道我是被开除掉的,气得要死,对我说:“现在也不打你,你过了十五(元宵)后,要回到学校去。回不去,再狠狠地打。”这样一来,只有再去,点名册子上根本没有我的姓名,但我依然嘻嘻哈哈地跟着同学一起上课。一直到毕业考试的前两个月,册子上又突然有了我的姓名。以最优秀的学生入校,以倒第六名毕业。这是民国七年的六月初的事情。

 

 

小学毕业的时候,父亲已成为我乡横直三四十里内有数的教书先生。但对我毕业后应做甚么,实在说不出一个办法来。升学,经济情形绝对不许可。教蒙馆又年龄太小。我便提议学中医,并约一位姓陈的同学打伙开中药铺,父亲都赞成,并把药柜也买好了。我对药柜的许多抽屉是早已感到兴趣的。七月初到县城去拿毕业文凭,听说武昌有个省立第一师范,五年毕业,住食等项都由公家供给,回家后告诉父亲,父亲便四处为我借盘费,这样便在民国七年考进武昌省立第一师范。

 

师范校长是黄陂刘凤章(号文卿)先生,讲阳明之学,提倡知行合一,校规严肃,读书风气很盛。同时,同学的国文水准很高,图书馆藏书也相当丰富,请的教师也相当整齐;这样,在精神上不知不觉地把我向上提了一步。这时我看的书,乃至写文章的能力,可能比父亲要高一点了。但寒假回家,还一定要我每星期作一篇文章给他改。我虽不敢反抗,但总是作他最不喜欢的翻案文章,父亲看了也无可奈何。

 

父亲在学问上没有成就,对时代一点也不了解(乡下从来没有报纸),精神上始终脱不了科举的枷锁。但在家庭内,孝弟出乎自然的本性。对儿女的慈爱和教养,用尽了他的心血。他虽然常常打我,有的是来自我的蹩扭,有的是来自他的希望太切,有的是来自他的识见所限;他爱我,和爱我的姐姐、哥哥、弟弟,完全没有两样。在乡里间,除了竭心尽力教书以外,绝无旧式读书人喜欢干预农村他人生活,从中讨便宜的心理与行为。二十岁左右吐血,四十、五十岁之间,经常患头风,发时痛得直叫唤。加以生计寒苦,营养不足,所以身体很瘦弱。但五十以后,反而非常健康。生于一八七一年(同治十年),死于一九五六年,以高年身经巨变,依然活了八十五岁。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他生活非常有规律,凡医生认为不应吃的东西,便绝对不吃。不抽烟,不沾一滴酒。在我全村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是起得最早的一个人。第二,除教书所消费的时间外,勤于体力劳动。一有空,便村前村后,收捡猪粪牛粪,作农田的肥料。一生没有沾一分不义之财,没有做一件败德之事。他很希望我能升官发财,这一点,也隐伏着父子思想与感情的差距。但有几个旧式读书人真能跳出千余年的科举遗毒呢?从某一方面说,我父亲是旧社会中的牺牲者。从另外方面说,他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农村里的读书人、教书人。

 

癸丑旧历正月三日于九龙

一九七三年三月《明报月刊》第八卷第三期

 

编辑排版:其嘉

 


推荐阅读

 

徐复观先生传略

徐复观我的读书生活

徐复观春节怀旧

牟宗三悼念徐复观先生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徐复观《无惭尺步裹头归·生平》
(0)
郑其嘉的头像郑其嘉编辑
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