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疏之 述而第七 第23章|总第170章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mǒu)也。”

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几及,故疑其有隐,而不知圣人作、止、语、默无非教也,故夫子以此言晓之。

与,犹示也。

程子曰:“圣人之道犹天然,门弟子亲炙而冀及之,然后知其高且远也。使诚以为不可及,则趋向之心不几于怠乎?故圣人之教,常俯而就之如此,非独使资质庸下者勉思企及,而才气高迈者亦不敢躐易而进也。”

吕氏曰:“圣人体道无隐,与天象昭然,莫非至教。常以示人,而人自不察。”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二三子指众弟子说。

○隐是隐讳而不言。

○与字解做示字。

昔孔门弟子专以言语求圣人,以为夫子之道本自高深,而其教人则甚平易,必有秘而不传者,故以有隐为疑。孔子乃教之说:“二三子之学于吾门久矣,其将以我为吝教,有所隐讳而不言乎?不知吾之于尔初未尝有所隐也。盖道理在人,本自明白简易,固不待言而显,亦不可执一而求。我今一动一静,一语一默,凡身之所行都依着道理,这是二三子所共见共闻的。则是以身立教,无一事不以昭示于二三子者,此乃丘之为人也,何尝有隐于尔哉?二三子不能随处体认,而徒以言语求之,非惟不知我,抑亦不善学矣。”

然孔子之道,不但晓然昭示于门人,而亦灿然大明于万世。善学圣人者若能反之身心之间,而不徒泥于言语之末,则何圣道之不可及哉?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二三子以我为隐:二三子,指诸弟子。隐,匿义。诸弟子疑孔子或有所隐匿,未尽以教。

○无隐乎尔:尔指二三子。孔子言,我于诸君,无所隐匿。或云:乎尔,语助辞。孔子直言无隐。今不从。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此重申上句意。孔子谓我平日无所行而不与二三子以共见。诸君所共见者,即丘其人。学于其人,其人具在,复何隐?此处孔子特地提出一“行”字,可谓深切之教矣。盖诸弟子疑孔子于言有隐。孔子尝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又曰:“天何言哉?”“予欲无言。”不知天虽无言,时行物生,天道已昭示在人,而更何隐?诸弟子不求之行而求之言,故孔子以“无行而不与”之道启之。

本章孔子提醒学者勿尽在言语上求高远,当从行事上求真实。有真实,始有高远。而孔子之身与道合,行与学化。其平日之一举一动,笃实光辉,表里一体,既非言辨思议所能尽,而言辨思议亦无以超其外。此孔子之学所以为圣学。孔子曰:“默而识之”,其义可思矣。

 

【白话试译】

先生说:“诸位以为我对你们有所隐匿吗?吾对诸位,没有什么隐匿呀!我哪一行为不是和诸位在一起?那就是我了呀!”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注释】

二三子:称诸弟子。

:有所隐瞒。

 

【疏解】

这一章,更进一步谈到学生自反自得的重要。真的,老师再尽心尽力,也还只是一种助缘,学习的主体毕竟还是自己。对同样的学习内容,主动性强的便感受体会的多,主动性弱的便感受体会得少,全不主动的浑浑噩噩之辈,也许便全无所得。

从这一章所显示,孔子平素教学生真是全心全力了。无奈孔子所教的不是可以量化的抽象知识而是生命人格的境界精神,而这些却是无法以肉眼明察而只能靠心灵的体验与行为的实践去印证的。所以对践履恳挚的学生来说——如颜渊、曾子,孔子的学问真是全幅朗现;但对只凭感官大脑来捕风捉影的学生来说,孔子的学问便总像是语焉不详,难以确实把握。学生间既有“老师藏了一手”之疑,孔子只有以光风霁月之怀直道胸臆,说:我是没有任何德性的践履体受不与诸位共享的。但问题是,你也得拿出同样恳挚笃实的践履精神来,才可能了解啊!

 

注:以上选自《论语义理疏解》(台湾鹅湖出版社印行)之主题五【师友的交遊】(曾昭旭)第十四条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1)
知世分子的头像知世分子编辑
上一篇 2021年5月22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