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旭:犯错时就是做爱人功课的契机(《让孔子教我们爱》之二十)


导航:本文选自曾昭旭《让孔子教我们爱》一书,点击查看目录。点击查看更多儒家在线学习资料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篇》7章

 

只要是人就难免犯错。因此,要避免犯错或者犯错后能及时改过,当然也该对人会犯的过错先做一番研究与认识,以便对症下药,制敌机先。

 

据孔子的观察或者体验,人会犯的过错可以分成两类,就是软心肠的过(仁之过)与硬心肠的过(不仁之过)。

 

所谓软心肠,就是心地太仁慈善良,不忍心见人受苦受难。于是他最容易犯的过就是太容易相信别人,遂也因此非常容易被别人装出来的苦相谎言所骗。不但自己破财失身,也助长了别人的贪心恶行,成为犯罪者的帮凶。

 

而所谓硬心肠则刚好相反,他们理性冷静,不动情绪,尤其见多了社会上的邪恶诡诈事例,更不会被区区的金光党、一刮就中的彩券或手机退税等伎俩所骗。但他们却容易犯另外一种过,就是太容易怀疑别人,以致偶然遇到真正有急难的求助者,也容易被他的疑心类化为骗子而拒绝而错过了。

 

既然这两种相反的形态都是过——或者称为“过失”或“过与不及”,软心肠过于相信别人是过,硬心肠都不相信别人是失或不及——要从容中道,无过不及才是对,那么是否这两种过都一样要不得呢?

 

依孔子的语意:“观过,斯知仁矣!”(看他会犯哪一种过,就知道他还保留有人性中的几分纯良。)孔子应该是认为犯软心肠的过虽然也是过,但相对而言,还是比犯硬心肠的过稍胜一筹。

 

为什么这样认为呢?乃因软心肠之过来自涉世未深,不了解人间凶险。他主要的后果是不懂得保护自己以致被骗受伤。而硬心肠之过却是来自涉世太深,太了解人间凶险。因此他主要的错是过分保护自己以致伤了别人。

 

换言之,软心肠的人,他的心基本上还是柔软善良开放而愿意去爱人的,他差的只是一厢情愿,不知道怎样去爱罢了!但硬心肠的人,他的心却已经逐渐封闭僵硬,不想或者不敢再去爱人了,因为他上当太多次了,受的教训与打击也够了,如今他只想保护自己不再被骗被欺负受伤就好了!

 

孔子所以会认为犯软心肠之过还稍胜一筹,当然是站在疼惜生命的立场而不是站在批判是非的立场。所以会认为与其失诸精明(而无情),不如失诸愚味(而善良)。而我们则希望从这项人性现象的分析中,了解人是为什么逐渐丧失爱人能力的?以期能有效地把这流失的能力再找回来。

 

真的,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曾热情而无私地付出过他(她)的爱。是什么使人心变得冷硬多疑?无非就是人心的受伤未愈,尤其是因坦诚爱人而受的伤更难痊愈。乃因此时人会感到更意外、更不平、更愤恨。(在权力斗争中输了,只怪自己学艺不精。在我一片真诚、毫无防备的心态中被出卖、被恩将仇报,这真叫人情何以堪!)因为这不只伤害了我,也伤害了天理(那以公平、合理、相爱为内涵的天理)!遂令人不只对别人失望,甚至对天理失望了!这才是真正的伤心啊!

 

对这种几乎人人都有过的伤心经验,我们当然是要同情的。但因伤心而死心就过分了!因自己的受伤遂怨天尤人,说这个世界的人太坏不值得爱,老天也太没天理不值得信仰,就太歪曲了!我们的正确反应应该是正视自己受伤的事实,不遮掩逃避迁怒,而平心反省为什么我的爱会传不出去。这时,我们才会发现爱不只是一厢情愿的热诚(仁),还要加上对别人对这世界的认识、理解与尊重(智与礼),才能圆成。爱的能力本来需要学习,爱的果实也从不免费。而犯过就正是我们做爱人功课的契机,又哪能轻率以关闭心门,不再去爱,以致让心肠变硬来糟蹋这契机呢?

 

本站编辑:澤之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曾昭旭,转载自:《让孔子教我们爱》。更多生命哲学、爱情学文章请关注曾昭旭老师个人微信公众号:TSENG_CHAO-HSU

(0)
知世分子的头像知世分子编辑
上一篇 2022年1月7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