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读《论语》的态度兼谈所谓“糟粕”

 

在讲《论语》之前,我们先讲讲用什么态度来读《论语》。

 

有人做《论语》的学士、硕士、博士论文,我的老师牟宗三先生就说,《论语》怎么可以用来写论文?圣人的话怎么可以去讨论?《论语》是要你去读,要你沉浸于其间的。在讲《论语》之前,我们讲讲用什么态度来读《论语》。

 

我在读经的教材上首推《论语》,小朋友第一本书读《论语》,后来又说中国人要读的第一本书是《论语》。牟宗三先生说《论语》是床头书,是随时要拿来翻的。《论语》也有这种性格,每一章不连贯从哪一章开始读都可以。有人睡不着觉读一读可能就打磕睡了,有人读读《论语》他的梦乡就更甜美。《论语》是人人必须读,随时可以读的书。

 

现在我还推动“全民读经·论语一百”的活动,让全民都来读经。经是智慧的记录,想要开拓智慧就必须读经。很多人认为经典是宰治我们,控制我们,限制我们的。像这些人是不了解人生,不知道什么是智慧。智慧是广大无穷的,哪有一个广大无穷的东西会去限制你呢?如果把《论语》当成普通的一本书,看成某一家的思想,把孔子当作与你差不多的人物,那么让自己或是孩子多读《论语》就会受到限制。但是《论语》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孔子不是一般的人物。读《论语》接受孔子的教导,这时孔子是在开发你而不是限制你。

 

批判的真正精神

 

有人说:“每一家都有其特色有其观点,对于古人的思想是要做批判的。”是的,我们要有批判的精神。不过什么是批判呢?西方康德的哲学被称为批判哲学,康德对“批判”有相当好的解释。批判原本在古希腊是法官断案的意思。法官断案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法官要听各种意见才能兼听而明,不偏袒一方;第二孰是孰非必须有根据,法官只能根据比他更客观更高度清明的法律,而不能以自己的情绪、学派或与双方的关系为依据。法官根据法律做公正的判断叫批判。现在一般人讲批判是这件事我不满意就批评。批判应该是者还其为是,非者还其为非。我们不应随便去批判,而要用虔诚、恭敬、平稳、高明的心来做批判。

 

五四以来很多的学者批判中国文化,是怀着一颗愤恨的心、批斗的心。面对古人的智慧是不能怀抱这种“小人”之心的。心地光明、态度诚恳才能接近圣人的智慧,我们对传统要有信任感,先相信几千年来大家的说法,当然不是一头钻进去墨守成规。如果没有真正的批判精神就是一竿打翻一船人,认为“所有的学者都有其观点,有观点就不完全,所有的学派都有其限制,有限制就不完整。”但是,你安知道古今往来有一种学者不只是学者而是圣人?有一些学派不只是学派而是超越一切学派?所以,“《论语》是一个学者的意见,儒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这种观点是不是要重新衡量衡量,是不是要真的“批判”一下?

 

《庄子 · 天下篇》是一篇很精短的学术史,它考察并评论了当时包括庄子学派在内的各个学派。奇怪的是庄子的评论里没有儒家,庄子没有把儒家与其它家做比较。庄子把儒家融入在最先的说明里,开篇说“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道术将为天下裂。”天下专攻自己认为对的学问的人很多,都认为自己的学问是天下第一,是别人不能超越的,庄子说其实他们只是“方术”——一方之术。这就好像“耳目口鼻,皆有所明,不能相通”,各个方术都出来表现的时候,导致“道术将为天下裂”。方术是一方的学问,是易变的、片面的,庄子在方术背后有一个“道术”的思想,即道的思想,他说“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有一种学问从天而降,往内讲求内圣往外讲求外王,这才是学问的整全,庄子认为天下本来有这种学问,只是后来的学者就像耳目口鼻一样,把自己的方术讲得非常特出,分裂了原本整全的天地之道。庄子认为这是人间的悲哀、社会的不幸,庄子向往的是回归道术,就是回归“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外王”一词本来出自庄子心目中的理想,之后“内圣外王”一词被儒家所专用——不是儒家抢着用,而是儒家之徒在客观上就是讲求这种学问的人。所以庄子心中有没有儒家?怎么看待儒家?我们何不读读《庄子》来真正了解?连庄子心中的儒家都是如此,我们后代人有多少能耐、高明,居然把儒家列为诸子百家之一,还要任意地加以批判——批评!

 

其实,如果真的深入地了解儒家学问是依归于人类的理性,而理性是人人本具万古如斯的。陆象山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乃至于“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又说“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这种圣人之道是不是跟一般的学问一样,不是要考虑考虑吗?一个人心中若没有圣人,不是圣人的悲哀,而是这个人的悲哀。因为他不知道人性之光辉可以通于天地,不知道天地之间有一种包涵一切学问的学问可以追求。他只有一偏之见,认为所有学问都是互相冲突的。

 

中国古来的知识分子大部分信儒,魏晋以后有很多人信佛,信儒与信佛,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个人生道路的岔口。有人曾经问我“佛学是天下第一等学问,佛家包罗万象,儒家应该是在佛家之内,为什么牟宗三先生一直推崇儒家,你也一直推崇,难道佛家就不值得推崇吗?”我说“如果都是智慧,那么不管是哪一家,都是相通的,值得推崇的。只是现在我认为读《论语》给我很多启发,孔子一生的言行一直对我是一种崇高的典范,我跟着孔子走都来不及,所以我只好一直跟着孔子走。等到我与孔子平起平坐甚至超过孔子了,那我再看世界上有什么学问孔子还在孔子之上,我自会往那里追求。我跟着孔子走一辈子,已经走不完哪,没超过孔子之前,何必左顾右盼?”我说我尊崇孔子之教,但并不代表我就排斥别的信仰。但我尊重你,也希望你尊重我,这是儒家做人的基本态度。天地之间大家互相尊重,而每个人都尽力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学习、长进,这也是我们推广《论语》的态度。推广《论语》并没有限制其它学问的发展,只是我们都要诚心诚意放下偏见执着。孔子说见贤思齐焉,并没有说他是天下唯一的贤者。你如果信佛、信道、信各种的学派甚至信西方的哲学,认为对你的生命有所开展,你就是在见贤思齐,你也是孔子之徒。儒家并不是固定的一家,儒家没有家,没有家就处处为家。因此儒家是最好学的,只要有一颗诚恳的心,对人性进行自我开发的,他就是儒家。

 

读《论语的态度》

 

《论语》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古人写书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往往把最重要的摆在最前面。你读《老子》,最重要的是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你读《庄子》,庄子向往的境界就是第一篇《逍遥游》;你读《荀子》,荀子一直苦苦劝导世人要好学,它的第一篇就是《劝学篇》。朱熹在《四书集注》说,《论语》以“学”而开篇的这十六章,“皆有务本之意”,尤其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更是本中之本,应该是因为孔门弟子认为这是孔子教学的理想,是孔子一生的写照,才把它摆在一书的开头。“学而时习之”的“学”后来开拓出荀子的《劝学篇》,孔子没有说一定要跟他学,他要我们见贤思其齐。凡是人类所有的理性我们都应该去开发,凡是人类理性开发的成果都是我们应该去继承的,所谓“传不习乎”。“不亦说乎”的“说”后来孟子就说“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从理义而学是人生最可喜悦的事情,不仅是你的应当,也是你的幸福,谁能够达到这个境界,谁就是圣贤的境界。“悦”是多么重要,孔子赞叹颜渊“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感受在心中叫做悦,表现出来就是乐,颜回是从心中的悦表现出来连外表都乐,颜渊是了不得的人物,他对孔子的教导,无所不悦,如果一个人有这样的见识和学习的态度,他会随便去批判吗?他是学习都来不及了。

 

每个人依自己的程度去读《论语》。你的智慧与书中的智慧相遇,让高明的智慧引导你的智慧。千万不要认为你的程度低,也不可以骄傲自己的程度高。你就以智慧去比照智慧,在智慧之海中去悠游、去扩展。当你读《论语》读到某一章,觉得这智慧真高啊!这就是你智慧长进的时候,你的心中充满智慧,以智慧来充满你的生命,你以智慧来过生活,这就是仁者的境界。每个人去读《论语》都会有这种感受,只不过这种感受有时持续一小时、有时持续一天或二天。越有智慧、心灵越清明的人,就感动得越深越久。在孔子的学生中,被智慧所感动得最深远长久的是颜回,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颜回感动三个月,三个月整个生命都在充实、饱满、光辉之中,在非常的清明纯净当中。三个月啊!各位,当你读到这一章,难道不会起一种恭敬之心?这实在是太伟大的人物了!你曾经有这种感动吗?假若没有,你就好好地学吧!不要再批判了,不要再说“颜渊三十二岁就死了,没有做出一点功业,他算什么”!

 

每一个人读《论语》,要依照自己当下的程度去读,要在每个当下去体会。并不是学问大的人读《论语》所得就多。读《论语》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改善、提升我们内在的境界。所谓提升境界,有各种不同的层次,程子把读《论语》分为四等人。第一是读后“全然无事者,便是不曾读”;第二是“得其中一两句喜者”,读到其中一二句觉得很欢喜,说不定你就终身奉行受用不尽,因为它触动了你的智慧;从这一点触动往前开拓出去,你就会通于所有的篇章。第三是读《论语》后“有知好之者”。发现《论语》真好,立志要永远读下去;第四是读《论语》后“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读到手舞足蹈、读到满心欢喜、读到法喜充满、读到起来唱歌跳舞。每一个人可以想一想自己是哪一种人。

 

知道读《论语》可以有个人的心得,这本书不是就很有趣味了吗?小朋友读来有他的体会,大人读来又有他的体会,读一遍有一遍的体会,读二遍有二遍的体会,这本书就变成天下间最活泼、最有趣味的书了。

 

所以我们在读《论语》的时候,还要有一种态度就是,你不要太过的担忧、恐惧。虽然孔子是圣人,《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但我们读它的时候把它当作亲切之书,把圣人当作你的朋友,当作可亲近的师长,用这种态度去读,你就可以平心静气地开放心胸来接受智慧的呼唤。而且,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我们读《论语》读到感动之真切的地方,就自然会立志去实践。你把读书的心得落实在生命中,你就改变了生命的现实状况,所谓“变化气质”。《论语》是一本赞天地化育的书,一个人要使自己的生命回归天地,上通千百世下开千百世,我认为能够读到《论语》真是有福气的人,福气大的人能多读,没有福气的人多少读一点也会增长他的福气。让我们共同来读《论语》!经过我们这样大力的呼吁,读《论语》已经渐渐在国内形成了风气。我们希望小孩读,大人也读,希望中国人读,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来读,希望《论语》成为世界之人共同爱读的书,就好像基督教新旧约一样,已经成为全世界人必读之书。

 

其实凡是智慧都是相通的,在相当的高度以上,各民族各宗教的圣贤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我们作为平常人虽然没有这样的生命状况,但是要有这种向往。假如我们都有这种向往,我们能够互相尊重讲信修睦,这样世界就平和安乐了。做人也是这样,我们以诚恳的心来面对他人,不仅人际关系归好,而且你本身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你是一个幸福的人呢?因为你的眼光远大了,境界提升了,我们以智慧来开拓我们的清明,以我们的清明来面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转化现实的困境,一个有智慧、心量大的人是绝对幸福的。为什么称为绝对?因为幸福的时候幸福,不幸福的时候还是幸福,就没有人拿你有办法了。孔子周游列国厄于陈蔡,孔子的生命还是清净的,他是永远幸福的。颜渊在陋巷,他的生命还是清净的,他是永远幸福的。我们读《论语》就是要学这样的心量,至少我们的心灵有所向往,我们怀着向往的心就渐渐能接近圣贤的境界。

 

《论语》过时了吗?

 

以上讲我们读《论语》之先要有的心理的预备,第一是要有广大的心胸,第二个是恭敬的态度,有了这两种态度,便可以去读《论语》了。在读的时候,又要领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体悟,并且有一种知行合一愿意付诸实践的向往之情。以下接着就《论语》本身讲所谓“《论语》的糟粕”,《论语》有“糟粕”吗?我们怎么看待《论语》的糟粕?

 

五四前后有一些学界名流教导国民,说:“我们民族的文化是害人的,应该把中华文化打倒,中华民族才有救。”这种论调现在渐渐没人再讲了。如今常听到的是:“经典是不错的,儿童大人读它都有好处,但不免有一些糟粕吧!”他们认为:“读《论语》,有的章节是不要读的,要么不合时代,要么孔子讲错了,圣人也有糊涂的时候啊!”其实这也是我们推广读经教育最常遇到的一个难题,如何面对?他们所谓的糟粕大概就是《论语》里有不合时宜的地方,或者认为有宰制人性的主张。首先,我教大家一个聪明的办法,如果有人对你说:“你教《论语》?那里面有糟粕,你要选择选择啊。”他还是不错的,大体上已经赞成你教读《论语》了,只是要小心它的糟粕。你可以回他说:“老兄啊!请原谅,我没什么学问,请你把糟粕指出来,以免我也被它所害。”他往往就顾左右而言他了,因为他也不知道糟粕在哪里。我往往用这招就解除了这种疑难,这种人不负责任,让他回去好好反省。要是你烦恼他如果真的讲出了一些糟粕,又怎么办呢?也有办法,你问他,是自己真的读了《论语》这样体会的?还是听别人说的?你告诉他:道听途说的不算,请他自己至少把《论语》读一两百遍以上了,有了自己的心得了,再来说话。等到他真读了一两百遍的时候,他或许就非常尊重《论语》、向往《论语》,没有问题了。

 

常见人提的《论语》糟粕有多少呢?其实也不多,就只有那几句,翻来覆去,传个不停,八股得很,有时也很烦人。今天我们且一一举出来讨论一下。譬如有人举出“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不在《论语》中;有人说“食色,性也”,孔子没说“食色,性也”,是孟子书中的告子说的。这些人道听途说,不负责任。希望大家好好读书,不要受这些莫须有的指责所影响,这是第一层。至于有人说:“《论语》是记录二千多年前孔子的言行,时代是变迁的,读古书不能面对时代。”这个问题稍有意思了,我们怎么看待?

 

《论语》是二千多年前言行的记录这没错,但《论语》中大部分讲理,小部分才讲事,理应只问其对不对,不问过时不过时,至于讲事的部分,吾人读《论语》,重要的是通过事件来领悟其中的道理。事是表现出来的,理含蕴其中;事可以变化,理是不必变化的。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十个世代的事情我们能不能预先来把握?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礼有事上须损益的部分,有理上无所谓损益的部分。那时周朝没有灭亡,孔子就说必定有朝代继周朝而起,继周而起的后代也应该这样两面兼顾。有的东西是变的,有的是不变的,孔子不是一个很开朗的人吗?谁说孔子是一个顽固分子?

 

什么是百世?“世”字是三个十用一条线连起来,即一世三十年,百世就是三千年。孔子的口气很大,一开口就是三千年。孔子出生至今二千五百五十七年。假如这三千年是实际的三千,那么孔子说的还涵盖到我们现在,而且还要涵盖下去五百年,你逃不出孔子的掌心,你就做孔子的徒孙吧!何况百世并不是真的一百世,这百世就是千秋万世,千秋万世也不是千和万,而是永恒。所以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什么叫时代已经过去了!

 

《论语》与基督教《圣经》不同,《圣经》更多的是事件的记录,读它更需要从事情里去追究它的理,西方人都知道这种道理,后来发展成解释学,认为可以从神话中追索它背后所含藏的意义。为什么一直喊着要全盘西化的人在这里反而不西化了,抓着《论语》的“事”猛批它过时呢?《论语》固有记载事件之处,但《论语》中百分之八十是记载原则和道理。即使重视记载事件也应该从中体会它的道理,何况它大部分只记载道理,为什么说《论语》过时呢!“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些会过时吗?理是理想,事是现实,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人生的意义在于用理想来转动现实。在扭转现实的过程中,让理想日渐落实,从中显出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孔子没有平天下,有人讥笑孔子的道不行,以为合时宜的有功业的英雄好汉才值得敬佩。但孔子不做英雄好汉,这境界太低了。假如一个社会里,大家都敬佩英雄好汉,那必定是一个人欲高张的社会、放肆的社会、百姓痛苦的社会,所以糟粕不糟粕是不可以从是否合乎时代是否有用来看的!

 

当然,社会上还昰有些人真读了书,有些学问,有点思考,他居然明白指出《论语》哪些章节有问题,他讲得也头头是道入情入理,遇到这情形,我们怎么面对呢?我们读圣人之书,学的就是要明理服善,不可以迂腐地想要维护圣人而强辩,所以请我们跟他一起思考,假如发现他的认识是错误的,他的理是低级的,甚至是假的,那我们可以诚恳地和他商量。但假如他果真是有理的,那我们应拜他为师。据我听到一般学者常引用到的《论语》的糟粕,大概有三章,其实,假如那三章真的是糟粕,真的过了时,《论语》一共四百九十八章,号称五百章,如果其中有三章是糟粕,你就一直宣传《论语》有糟粕,气急败坏地呼喊:孩子要读经,一定要把糟粕拿掉,甚至说因为其中有糟粕,所以孩子不可以再读经。我常想:读《论语》,四百九十五章都是精华,为什么两眼只盯着这三章糟粕,这人岂不是生来受苦的吗?

 

民国初年,有一位少年将军徐复观,很好学,听说熊十力先生有道——古人讲学问是讲道,所有的书院都是传道,不是授业,解惑也是为了传道——于是就去拜访熊先生,熊先生听说这人有治国平天下的雄心,他就建议徐复观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读通鉴论》是王船山以《资治通鉴》来论时代的兴衰、人物的忠奸的历史哲学论著。王船山论史也学了孔子做《春秋》的手法,见微知著,一字褒贬。几个月后,徐复观又来见熊先生,熊先生问心得如何,他在熊先生面前就大剌剌数说王船山书中哪一个地方好,哪一处说得不对,哪里又有矛盾,话未讲完,熊老先生桌子一拍,骂道:“你这个笨蛋!我叫你读书,你不去寻古人好处,专门挑古人的毛病,你还能长进吗?”从此徐复观就知道怎么做学问了。

 

《论语》四百九十八章你为什么专门挑那三章,讲得咬牙切齿,讲得愤恨难平,你就因此长进了?你就比圣人强了?你不是自找苦吃吗?有人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糟粕总是要不得的吧。”一般人如果发现一锅的粥里有老鼠屎,他会怎么做?有人说把这一锅粥全部倒掉,这是真实情况吗?尤其是一家都快要饿死的情况下,他会把一锅粥都倒了吗?还是挑掉那一颗老鼠屎之后,一家人照常吃那一锅粥?五四的文化运动就是认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于是把那锅粥全部倒掉,只好全家挨饿度日,这种人可算是聪明吗?何况如果我们再仔细一看,这颗老鼠屎真的是老鼠屎吗?说不定是你眼花,那原来是一颗枸杞子啊,枸杞子吃了是会明目的,这锅粥放了许多枸杞,还有强身补脑的作用呢!

 

学者常引《论语》中的“糟粕”之一

 

现在我们来看他们所指出的几颗老鼠屎。第一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他们说,政府要人民跟着他走,却不能让他知道政府在干什么,这岂不是愚民政策吗?在现代的时代里,这么封建、不现代化、反民主,这章肯定是糟粕了。

 

有人怕孔子下不了台,就把文句的断句改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人民赞成的,那就做;人民不赞成,就应该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梁启超就这样解释的,他把孔子“封建愚民”的思想巧妙地变成现代化民主的思想了。当然,出于维护圣人的立场,可以这样做,但其实也不必这样做。我们把圣人之书当作智慧来读,如果你以诚恳的心来体会经典文句,你的智慧与经典相互碰撞,激出火花,有自己特别的心得,纵使你的解释与古人的解释都不同也可以,甚至“郢书燕说”也可以的,因为都对自己有益,就都是可喜的,所以我们说梁启超这样解释也可以。

 

“郢书燕说”是韩非子里的故事,讲的是楚国一位大夫写信给燕国上卿,写到傍晚了,要点蜡烛了,就叫他的仆人“举烛”——把蜡烛点着拿起来,写着写着一时糊涂了,把“举烛”两个字也写到信上。燕国的宰相收到信,展开来读,觉得是很好的文章,但忽然夹有“举烛”两个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过,他想,或许有弦外之意吧,于是他就自做解释了:“烛者,明也,举烛就是举明,举明就是推举天下贤明的人来治国。哦!这是真的好教训。”于是他就依此教训遍寻天下贤明,举而用之,结果燕国大治。韩非子说了这故事然后评说:“大治”则是也,“举烛”则非也。燕国大治是好事,但是举烛的解释不对。

 

各位,假如这种不对,我也宁可不对。我认为读《论语》解《论语》,只要我们觉得这样解释对我们有好处,对整个世界有好处,不就可以了吗?

 

几年前我到美国巡回演讲,最后一站到了洛杉矶,那里也有人推广读经,见到我很高兴:“啊!你来得正好,晚上我们有《论语》读书会,请你来指导。”

 

我说:“读《论语》怎么需要指导呢?”

 

“我们如果讲得不对的,你可以指正啊。”

 

我说:“讲《论语》没有讲得不对的,都对啊!”

 

“但是我们不是学者专家,我们学问不够啊!”

 

我说:“学问不够也可以讲得对呀!只要不把孔子讲成坏人就可以了。”

 

所以说读《论语》,是何其简单!

 

梁启超为了避免糟粕的质疑,于是就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变成现代化思想,原来孔子也很民主啊!他在读《论语》中受益了,也让国民受益了。但是我觉得并不必这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可”与“不可”是现实上的“可”“不可”,是客观的做不到,而不是主观的故意不要。所以不是孔子有意怂恿政府实行愚民政策。不必说古代的资讯不发达了,就是现在资讯发达了,治国之事本来就是很复杂的;近代更复杂了,虽然民智大开了,信息发达了,但百姓越不可能去了解国家的政策了。我们国家不是有所谓“宏观调控”的政策吗,这种“宏观”,只有政府才做得到,所以“调控”的意思,不就是只可以让人民跟着走,不可以、现实上也根本不可能让他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不过,这里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存心”问题。假如韩非子讲这句话,或者独裁的政府用这一句话,便是愚民政策;而孔子讲这句话,就不一定是,甚至根本不是。为什么?因为孔子的背后是仁德仁政。一个有仁德者施行政务怎么会变成故意的“民皆使由之,‘绝不’使知之”呢?

 

孔子不是法家,你要对学派有大体的了解。你找孔子的茬,把孔子的思想用法家的思想来套说这是愚民政策,我们应该告诉他孔子不会这样想,他说为什么不会这样想,因为儒家的义理系统本就不是这样的。我们读书要用清楚的来了解不清楚的,不要用不清楚的来问难那些清楚的。什么是清楚的?“我欲仁,斯仁至矣”是清楚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清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清楚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是清楚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是清楚的;只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在你看来不清楚,你应该用清楚的来解开不清楚的。这才是一个读书人的态度。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孔子警告为政者:人民都归你引导了,你引导于幸福,他们就有幸福的日子;引导于不幸,他们将遭致痛苦。政治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所以孔子要警告为政者负起责任,因为人民只能跟着你走,你怎么可以轻易地来决定你的政策?你凡下一个决断,立一个政策,都要好好地思考清楚,因为人民只是跟着你走,人民是无辜的。

 

各位,难道这种自我警惕的态度也是封建吗?即使家长对孩子,也有些是可以跟孩子商量的,有些是不能跟孩子商量的。大体是孩子能自我决定的,要跟他商量,譬如买冰淇淋,要尊重他的口味。但要孩子学钢琴,难道要孩子知道学钢琴的意义吗?那是你要知道的,这件事只能由父母决定,让孩子由之。如果父母想到民主,要使孩子知之,对他解释了学钢琴的诸多道理,难道孩子能领会吗?当然是不可能的,孩子不能领会,但难道为人父母的就要放弃吗?不要自欺欺人了。我们对父母说,子女“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说这样是教父母去宰制他的儿女愚弄他的儿女吗?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啊!我们整个中国有一亿六千万孩子上小学!他们自动去的吗?他们了解了上学的意义了才上学的吗?是“民可使由之”啊!我们的体制规定要学数学,孩子们就要学数学了,有哪一位老师说:“小朋友,我来告诉你为什么要学数学,我们来商量一下,学数学好不好?”等孩子赞同了,才开始教数学的?没有的!不可能的!孔子讲实情实话给你听,你还要说这是一颗老鼠屎,你才是老鼠屎呢!

 

大到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领导,一个家庭的父母,都要替你所领导的人负责啊!因为“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啊!当然有些事情是可以讨论,应该讨论的,那就另当别论,难道孔子会在那可以讨论的地方不容许人讨论吗?孔子讲话一向是非常诚恳,非常合情合理的,也是很轻松自在的。我们如果平平实实地体贴之,应该可以领悟他话中的指向,你为什么要执着于自己所关注的一点上去钻牛角尖呢?

 

或许是现代的中国人因为被政治愚弄怕了,见景生情,借机发挥。但我认为读书归读书,关心国事归关心国事。我们可以正面地讨论政府愚民之可恶,但不必因此诬蔑了圣人之言。学者们愈诬蔑圣贤,百姓们就愈没有智慧,就愈会出现不合理的政府。因为百姓都胡涂了,政府也就利用了你的糊涂来欺骗你。

 

程子说,《论语》句句是自然,《孟子》句句是真实。孔子在讲学时是这样的“悠哉游哉”,“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你为什么要去扭曲孔子,说孔子有这个不良居心,你不是以小人之心来度君子之腹吗?孔子自然地讲,我们就自然的去体会好了。

 

这是我所听到的第一个被质疑的章节。

 

学者常引《论语》中的“糟粕”之二

 

再来看第二章。叶公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章所遭受的攻击最多了,总说孔子不合法治精神,叶公才是对的!

 

叶县有一位父亲偷了羊,他的儿子去告发,叶公认为儿子是正直的人。孔子就说正直的人不是这样的,应该是父亲替儿子隐藏,儿子替父亲隐藏,正直就含藏在其中了。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言语是一五一十地记载,用词用字都非常讲究,表达得非常清楚。在这一章记孔子的话,不是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谓之直。”或“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也。”没有这样说,而是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让我们像话剧一样,来重建这场景,就可以发现这一场对话中包含了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孔子周游到了叶城,叶公见到孔子,就说:“老夫子啊!我们国家有很正直的人物,父亲偷羊,他大义灭亲来告发了,你看这不错吧?”什么意思呢?叶公在夸耀他的政绩。原来他以此政绩骄傲啊!孔子一听,坏了!假如为政者这样,这里的人民一定是无情的痛苦的,这不是“正直”的真正意义啊,所以孔子就用反面的话来激他。孔子这时并不是一个原则性的宣布,说治民有这样一个原则:“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孔子是针对叶公这种不良夸耀,堵他的嘴,给他一巴掌,孔子是艺术性地表达。孔子的意思应该是说:我们对“直”、“不直”的认定不是这样直接的,希望叶公好好反省这个“直”的深层意义,不能用那种表面直接的心态来治国。这不是圣人悲天悯人的态度吗?为什么还要有些说孔子讲这话是糟粕!孔子说话的背景是叶公不良的夸耀啊!

 

如果你所处的国家政府跟叶公一样,鼓励大家互相告发,儿子告父亲,妻子告丈夫,学生告老师,朋友相互举报,这是你所希望的直吗?这样天下就幸福了吗?这样就天下大乱了,你知道吗!有的人到现在还不知道孔子反驳叶公观点的重要,也难怪要有浩劫了——当政者可以这样以父子相告发为骄傲吗?孔子遇到这种情景才用反话表示当政者最重要的政绩是提升国民的爱心仁德,要护持百姓的爱心仁德。“哎哟!父亲犯罪了,怎么办?我要赶快保护他。”这是一般人第一个念头,孔子就从这里指点人的爱心仁德。虽然孔子这里没有说以后该怎么办,在《论语》也没有其他地方告诉我们怎么办。

幸好孟子好辩,他的学生也喜欢故意找茬问难,有一次桃应问孟子:假若舜为天子,他的父亲瞽瞍杀人了,请问舜会怎么办?舜不是很仁慈的国君吗?他有一个臣子皋陶,是“最高法院院长”,执法非常严格。现在问孟老夫子这个问题,你老会辩就辩吧!孟子的想法是:舜啊!会“窃负而逃”,想办法去接应父亲,背着父亲一起逃走!“遵海滨而处”,逃到海边去生活,再去过野人的生活;“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舜可以不要天下而保护父亲。很多人又会说怎么可以这样呢?是的,这样处理好像有问题,不过请问,要不然你想怎么样?

 

这种问题,在伦理学上,叫做“道德冲突”,两方面都有道理,两方面都是道德,但所谓忠孝不能两全,你只能选择一边。怎样处理这件事就看当事者的居心和智慧了。你只有用现代化的法治就能掌握人生的全体价值吗?就能够使人民幸福吗?“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谁敢说这样大义灭亲就是法治精神?这样就能够真的治国吗?许多学者所崇拜的西方人,他们的法治也不是这样无情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是“民免而无耻”啊!当人民是只想免于刑罚而无耻的时候,你的法律有效吗?这些是人生的大问题。假如不懂,你就不要去讨论,不要以非常肤浅的心说孔子这样不合法治,何况孔子还非常温柔敦厚地说“直在其中矣”。

 

圣人面面俱到,不是你所能够批评的!在圣人面前我们最好谦卑一点,不要表现出你的浅薄。

 

学者常引《论语》中的“糟粕”之三

 

再来一章,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是天下闻名的一章了。

 

有人引用这一章呼吁女同胞:起来,起来,起来抗议!说: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还大男子主义!这章保证是糟粕了吧?这种人不论是男是女,看起来都蛮有正义感的,为弱势团体争地位啊,似乎很可敬。我倒认为这种人啊,不读书,肤浅!

 

各位,读书要读得全啊!郭沫若先生曾经说:“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现代人是不读书好求甚解。”孔子不是没有理由地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你要把整句读完,孔子接下来还说了:“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为什么不把整章读完再批评呢?

 

这里说一个我的故事,没听过的人听一听,很有趣。我有一个朋友建筑师李祖源先生,台湾最高的101大楼设计者,他发现中国大学里的建筑科系所学的建筑理论几乎都是西方的,然而东方的建筑在哪里呢?所以他很年轻就立志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之路。他知道一切艺术创发的灵感要来自哲学才有根柢,于是开始要研究中国哲学,我介绍他跟我一起去听牟宗三先生的课。

 

后来,他也希望他的建筑师事务所里的职员都有这种见识和志愿,他就办了一系列的学术演讲,要我帮他邀请了牟先生和其他几个老师讲儒释道等中国哲学问题。牟先生讲了第一场,我是第二场,我的讲题是《论语》,我在那时也提到了“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这一章。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里的女子是谁呢?有人说孔子的母亲也是女人,应该不会批评一切的女人,所以这里的女子是专指女仆;有的人甚至说这女子两字应该读成“汝子”,说要注意你家里的小孩的教养,不要溺爱等等。其实不需要这样委委曲曲地想把不通讲得通,女子就女子,指一切的女人。有人说:“这样怎么可以?怎么可以看不起女人,这不是性别歧视么?”我说,孔子也没有只批评女人,孔子明明说“女子与小人”啊,既然已经说了女子了,那小人不就是指男人而言吗?而男人中有多少是小人呢?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男人都是小人啊,所以孔子不只是骂了女人,也骂了男人,他是一起骂的啊!所以我请女子们不要生孔子的气,如果有男子对你说:“孔子说了‘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你这女子啊,你真是难以相处啊!”你就回答他:“孔子也说小人难养也啊。”

最要注意的是孔子说“女子与小人难养”,并不是凭空说的,他是有附加理由的,孔子接着说:“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所以不是女子或小人难养,而是近之则逊远之则怨的人难养。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因素,一般来说,女子的情绪反应是比较强烈直接的,只要稍微对女子好一点,亲近一点,她就拿鸡毛当令箭了,就恃宠而娇,狐假虎威了,各种撒娇都来了,这叫“近之则不逊”,不再恭敬你了。你发现她这样没大没小,不识大体的,情况有点不对了,开始疏远她,她就马上反头过来抱怨你,恨你,这不是“远之则怨”吗?这个怨恨的方式有多少种?我不知道,女子们应该知道,“一哭、二闹、三上吊”。

 

那么小人呢?其怨恨起来就更糟糕了,小人原来是到处巴结你,说你好话,现在到处中伤你,说你坏话,如果他还有点力量,他会想尽办法报复你,把你拉下来,甚至置你于死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就是小人“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心态。这种人难道好养吗?所谓养就是跟他接近,让他在你的左右。因为女子、小人的心灵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所以说他是很难亲近,很难共事的。请问,你能与这种人在一起吗?你要跟这种人共事吗?

 

古代的女子没有接受过教育,没有见识,没有经济地位,她是附属的。女子没有独立的人格,你近之,她就以为得到靠山;远之,她就没有安全感。这种自己不能自立,必须有靠山才有安全感是女人的特色,尤其是古代没有受过教育的女人的特色。现在的女性,假如没有这些客观的限制了,你接受教育了,你有经济能力了,你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了,虽然有人近之,你还是逊,他远之,你也不会怨,那恭喜你,你是一个“女君子”,女君子就不是女子,也不是小人。你有阳刚之气,你有大丈夫的风范,这种人孔子不会骂的,这种人是“好养”的。好养的意思是她有独立的人格,你跟她接近,信赖她,把事情交给她做,她也不会恃宠而娇,自作主张,胡作非为;你如果是疏远她,把她调到另一个职位,她也能够在那个地方尽其本分。像这种人不是很好相处吗?从国家政府到私人企业,最难处理的是人事问题,人事最难处理是人的情绪,你看老板们、领导们是多么地苦心焦虑地思虑人事关系,只要身边有几个难养的人,他会有多少精神来处理他的正经事啊!管理学里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说“带人要带心”,如果身边都是君子,就不必带他们的心了,因为他们的心地本来就是光明的。

 

所以,我们要儿童读经,也鼓励人人读经,就是希望人人变化气质,如果人人都养成光明正大的人格,大家都很好相处,孔子也就不必讲这句话来讨人厌了。所以大家都摸摸自己的良心想一想,自己好养不好养,如果你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人,你就要接受孔子的责备,接受孔子的启发,让你的人格因此成长一点、成熟一点。这样,《论语》这一章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有意义。

我讲完那场演讲之后,一位他们相关企业的夫人来找我,说要跟我读书,当时我在读博士,没有开课。她说能不能给她开一个家教?我问为什么要跟我读书呢?她说刚才听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一章的讲解,她忽然发觉自己就是一个小人的女子、女子的小人,才明白一切烦恼都是自找的,一下对她很有启发,希望跟我读更多的书。我说我不敢教你,有空大家可以交流交流。第一堂课我建议她读书的方法,很简单,回去把《论语》读一百遍。她真的读起《论语》来,第二个星期,我教她看了一下王阳明的《传习录》,结束的时候,她给我一个红包,说孔子“自行束脩以上”,要给我学费。我说我们是朋友啊,不需要这样,而且我不是孔子。但她非常坚持,说我还是学生,可以买书什么的啊。我打开一看,不是钱,是一张支票——台币二十万。当时是一二十年前,台币二十万就是人民币四万。我吓一跳,说这也太多了——我很少看到这么多钱的。她说不要紧,她付得起,我也就勉强收下了。所以我告诉大家,读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一章可以值二十万。

 

面对《论语》中“糟粕”的态度

 

不会读书,就不要随意曲解。不懂圣人,不要随便说圣人有糟粕。糟粕是在你的心里,糟粕蒙住了你的眼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非常自然的,天地间本来就如此,孔子讲了实话。“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其中又有多少人间的血泪啊!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能这样讲吗?你的境界要提高一点啊!不要说这不合法制,法制不是一切。西方的法制也来自于对上帝的尊重,他们立法的基础也是爱。不像我们中国人,学法制就是一刀切,阴狠、猜忌、刻薄、寡恩。再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你自己难养就先承认,不要认为孔子在骂人,在骂女子。所有的女人,对这章更要有警觉,因为女子更容易这样,不是吗?

 

最后,我还要说,如果你认为有糟粕,或许认为有哪一章文义模糊,令你置疑,或许是你解错了文句,或许是没有整句、整篇地读,更由于没有整本地读,没有以整个儒家的大背景来了解。所以,西方解释学说:“要了解全体才能了解部分”,你必须了解整个孔子,甚至整个儒家心灵,才能够了解《论语》的一句话。当然,什么时候才能了解整个孔子和儒家呢?解释学还有一句话说:“要了解部分才能了解全体”。这两句话在语言上是矛盾的,但在你的读书的现况上是不矛盾的。你读书的时候,一方面要从部分来建构全体,另一方面要用全体的眼光来体贴部分。部分解释全体,全体解释部分,两方面同时并进。这需要深入经藏,需要自己定下心来,不要着急。这样你才能在解释一章一节中提升自己的程度,慢慢地你就能够形成一个孔子的形象。所谓“如有所立卓尔”。怎么做呢?“得一二句喜者”,先达到这第一个境界,从你忽然有心得的一二句开始,慢慢渗透进去,触类旁通,申展开来,久而久之,它又会慢慢凝聚起来,心中若有若无地有一个孔子的形象,眼前恍然地有一个圣人的境界。又回过头来细细品味,那时候,每一句话都似乎是全体智慧的展现。如果有了这种体会,那就真的读了《论语》。

 

不过,如果你在读书的过程中,真的看到了糟粕,遇到疑难,请你不要紧张,不要急。你先从你有心得的地方开始吧,那些疑难就暂时放着,等到你有境界、有能力了,再去解决吧!千万不要两眼盯着那不顺眼的几句话,自己没程度,还说圣人不高明;自己心胸狭窄,还说圣人有糟粕;自己没有眼光,还说圣人不合时宜。你是自己把自己推到地狱去了,你是活该,一辈子不得长进!放着吧,不要急,得一二句高兴的,努力地保存吧,赶快实践吧!

 

真把圣人之书读进去了,会有感动的,因为智慧与智慧相调顺,光明与光明相照映,那是很令人愉悦的事。不过,这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孔子的心灵是敏锐的,他也曾有三个月的感动,什么让他感动呢?“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三月”跟我们平常讲的“三月”是不一样的,“三”可以是个虚数,是长期的意思。这“三月”是一种形容,形容孔子心中充满光明,形容他听到韶乐时心中的感动与震撼,这“三月”,连吃好吃的东西都没有味道,这“三月”,他满心沉浸在一种美感当中,连续不断,余音缭绕。

 

各位,这是什么样的感受你知道吗?我曾经教过音乐系的学生,我问他们,请你告诉我,这一辈子听过的音乐,哪一首、哪一章对你的感动最大?而你那一次到底感动多久?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啊!有人说,有一首交响曲让我深深感动,感动多久?有的说,我就感动当时,音乐关了就不感动了;也有说我感动五分钟哦;也有说几个小时哦。我问:有没有感动到一天二十四小时睡不着的?就很少了。有没有感动三天五天八天的?当然没有。我告诉他们——孔子感动了一百天!你能吗?你连这一点都不及孔子,还要说你是音乐专业,还要说孔子有糟粕,你如果将心比心,你就知道你行不行了!

读《论语》的态度,是追求智慧的态度,向往圣人的态度。怎么向往呢?凭着自己的程度,不要急,也不要自以为是,从你的心得处走进去。千万不要横亘着自己的观念,以非常粗俗的心去衡量圣人,专门想要去抓圣人的小辫子,对圣人讲几句批评的话用以抬高身价,我告诉你,你把自己推入地狱了,得罪圣人必下地狱。为什么得罪圣人必下地狱呢?得罪圣人就是得罪智慧,得罪智慧就是得罪天地,得罪天地就是得罪人性,得罪你的人性就是得罪你的生命……你还不下地狱去哪里啊!

 

孔子没有叫我们跟他学,孔子是把他自己心灵的一切表白给我们看,有的已经表白出来了,有的还没有表白出来。你可以从他表白出来的去想象他没有表白的,因为有的是不能表白的。孔子说“予欲无言”——我不想讲了,其中最看重知识的子贡,就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老师啊!你不再讲课我们怎么做笔记?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就是说,你看天地万物的生长,我的教导就跟万物的生长一样,你看春夏秋冬,天地变化运转,我的教导就这里面,我还要说什么呢?孔子讲这句话,你说孔子是谦卑的人,孔子不是谦卑;你说孔子是高傲的人,孔子也不高傲;他实话实说,孔子本来的境界就是天地的境界。这些东西是不必说的,也不能说的。所以“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在《论语》中已经讲出来的话,你去体会、实践都来不及了,那些没有讲出来的更是在我们的想象之外,你还去说东说西,你还去抓圣人的小辫子,你不下地狱去哪里啊?圣人不会障碍你的,是你自己把自己障碍了。所以,哪一个民族遗忘了他们的圣人,哪一个民族就要堕落,哪一个民族咒骂他们的圣人,哪一个民族必定走向毁灭!

 

让我们读《论语》吧!让我们开始尊重圣人吧

 

现场提问

 

问题一:“《论语》的注释有许多,成人读《论语》选择哪种注解?”

 

答:目前为止,最好的注解还是朱熹的《四书集注》,虽然有很多人不满意朱熹,但是,至今还没有人超越他。即使你不满意朱熹的注解,也要从朱熹的注解中走出来,不能绕过。套用西方人说康得哲学的话,我们说:“经过朱熹并不一定有好的注解,但是不经过朱熹,一定是坏的注解。”所以请你先看朱熹的《四书集注》。社会上有许多人在讲《论语》,依我所知,没有人讲得比朱熹好,所以你不去听讲也罢。如果有人讲《论语》给你启发,也很好,没有讲,你回家自修也可以。甚至你不求理解也可以,默默之中自有理解,那种理解可能更真实,更贴合你的生命。

 

依我的看法是讲也好,不讲也好,看注解可以,不看注解也可以。但是那种读经的态度一定要保持,一定要以求智慧的心来读它。你读注解,是要看那注解有没有比你所领悟的更高明,有没有把孔子的智慧开发得更真切。天下没有完美的解释,除非孔子自己再来做解释。我相信朱熹,虽然不能说他己经作了完美的注解,但是你看朱熹的解释往往都能感觉比你更上一层楼。如果这样,就有读它的必要。虽然现在很多人骂朱熹,我还是冒著危险劝大家先读朱熹,等到你程度高了再来骂朱熹嘛!

我一直讲“《论语》一百”,不管你是阿猫还是阿狗,你读一百遍《论语》,一定有你的理解。到时候要你去看注解,你就会自己作判断,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不好意思,问问题的人一定还没读《论语》一百遍,读了,就没有这问题了。因为解也可以,不解也可以。这是以后我们要大力提倡的读《论语》的方法,所以赶快去读吧!

 

问题二:“‘绘事后素’,一个校长写给女生的留言,请王教授讲解。”

 

答:这位校长蛮有学问的,读过《论语》。

 

这章的全文是: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绘事后素”这一句话是孔子说的,孔子是因子夏问一首诗,这首诗已不在《诗经》裡,但这首诗也很美,“巧笑倩兮”,嘴的四周长得很美叫倩,“巧笑倩兮”就是笑起来非常的灵巧美妙,从倩的美,借代为整个脸的美,继而整个人是美的,倩就是漂亮的意思,倩女就是美人。

 

“美目盼兮”,“盼”一个目,一个分,就是眼睛黑白分明。如果眼睛已经浑浊了,这个人就不美了,所以“盼”代表眼睛的美,后来还引伸到“顾盼”,就是她的眼睛很流动活泼。一个人眼睛黑白分明,又很灵动,那是美的,所以叫“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其意思是比喻一个人必须先有好的长相,然后才能够展现她的可爱。但对“素”和“绚”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解释,各有道理。一种解释是:就如同画画要先有白色的底子,才可以填上绚丽的色彩,也就是在素底上才能加绚;另一种解释,是说有一种画画的方法,是各种色彩画好了,最后才点上些白点去装饰,使原来的色彩更加豔丽,也就是素点加在绚上。这两种解释,看似相反,但文法训诂都通,所以都可以,尤其对“素以为绚”的意义,最后都一样,都可以解释为:有好底子才能够有好表现。

 

“何谓也?”子夏就问这首诗有什麽意旨?各位,孔门师徒的教学是非常活泼的,不只老师活泼,弟子也活泼。子夏问这首诗是什麽意思?并不是要老师把这首诗翻译看看,而是问这首诗有什麽样的意义。讨论已经超出了文义理解的范围,进入精神的、文化的层次。孔子当然知道子夏并不是问这章的训诂,而且孔子知道子夏明明是故意来问的,子夏心中老早就有了答案,问老师是想要印证一下。

孔子既然知道子夏心中有谱了,就不用大费周章了,平平淡淡的用一句“绘事后素”来解释“素以为绚”,说:绘画之事,是于素之后才能施绚,或于绚之后才能施素啊!其实这样解,等于没解,因为这两句话的文句和意思完全一样――我想孔子是故意这样答的,因为他知道子夏是故意来问的嘛。

 

子夏忍不住了,难免要表现一下,就问老师说:“礼后乎?”说老师啊,你说“绘事后素。”绘画的事情,必需在白色的底子上描画,才会显绚丽,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学“礼”,是不是也要先有个底子,行礼才有用?子夏这是暗中用了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的意思,表示他领悟了礼的全幅意义――内在的仁德是首要的,外在礼乐的表现是次要的――,这种领悟对吗?他为了求得老师一个印证,就绕了这麽一个大弯子,问了那似乎不相干的问题。

 

孔子果然识相,马上给他赞一个:“起予者商也!”子夏啊,之前我还直接从绘画上来解释,你一引申就引申到礼乐的本质上去,你了不起啊,你启发了我啊!“始可与言诗已矣。”从今以后,我们就可以哥俩来讨论诗经了。

 

各位,孔子教学是这麽样的活泼,弟子学习是这麽样的多样化,你说那些二千多年前的古人都是封建,你才封建呢!

 

但,这位校长题“绘事后素”给毕业学生,这学生或许长得漂亮,校长也喜欢,要她长得这样漂亮,应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笑)

 

问题三:“《论语》的‘论’为什麽要读为lún ?试问为什麽叫做《论语》?”

 

答:这个字,或许本来就应该读lún。为什麽?因为这个字的形符是“水”,声符是“仑”,文字学中有“声必兼义”的原则,所以声符也是表意的。“仑”字上面一个屋顶,一横梁,代表结构,结集,下面是个“册”字,用“集册”两字会意。是“有条理”的意思。所以凡是从“仑”得声的字,都有“结集而有条理”的意思。譬如把论语的论的形符,换成人字旁,就是人伦的伦,换成车字旁,就是车轮的轮;换成水字旁,就是沦涟的沦。做人做得有条理,父慈子孝弟恭,朋友讲信君臣讲义,这样就是人伦,若你违背了人的次序,你就是一个不伦不类的人,所以人中有伦;车子有轮,三十辐共一骨,车轮的辐是很平均的,假如车子的辐不平均,它就歪歪倒倒,所以车子的轮子结构是有次序、有规矩的。你往水中投下一颗石子,起了涟漪,这波纹是有次序的,由一个同心圆开始向外扩散,叫做沦涟。看,所有的字都读第二声,可见“论”字本来就应该读第二声。后来引申为“互相讲论道理”的“讨论”“辩论”,少读第四声。“论语”一书是有规矩有次序的语言的集结的书,并不是孔子跟人家讨论辩论的书,所以要读做《论语》。

 

假如读第四声“论lùn语”呢?那就不是孔子的《论语》,因为孔子不跟人辩论。或许孟子的书,可以称为“论lùn语”吧。(笑)他专门跟人辩论。所以,要体会儒家之道,要读论语,要建立道德理论,要读孟子。

 

编辑排版:行知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三辑《国学之育涵与时代使命》。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与教育思想,请关注文礼书院,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

(1)
王财贵(季谦)的头像王财贵(季谦)作者
上一篇 2022年10月14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