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话〕人性本明,因何有蔽?

/伊川先生(程颐)

原标题:无(节选 字数:185

涉及人物:孔子、孟子、荀子、杨朱

引用经典:《论语》《孟子》

 

本站文言文阅读提示:遇文义不通处,初期可借助文末注解,静心凝神,一字一句慢慢疏解,假以时日,不但能得其义理之妙,还自会增加语感、增长文言阅读之能力。>>>

 

【正文】

 

问:“人性本明,因何有蔽?”

曰:“此须索理会也。孟子言人性善是也。虽亦不知性。孟子所以独出诸儒者,以能明性也。性无不善,而有不善者才也。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途人,一也。才稟于气,气有清浊。稟其清者为贤,稟其浊者为愚。”

 

又问:“愚可变否?”

曰:“可。孔子谓上智与下愚不移,然亦有可移之理,惟自暴自弃者则不移也。”

 

曰:“下愚所以自暴弃者,才乎?”

曰:“固是也,然却道他不可移不得。性只一般,岂不可移?却被他自暴自弃,不肯去学,故移不得。使肯学时,亦有可移之理。”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

【注释】

 

○须索:必须,须要。

 

○荀: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主张性恶论。

 

○杨:杨朱(约公元前395–约公元前335),一说约公元前450–约公元前370,杨姓,字子居,魏国(一说秦国)人,杨朱主张“贵己” 、“重生”、 “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为孟子所辟。

 

○途人:路上行人。

 

○上智与下愚不移:语出《论语·阳货第十七》,原文: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为不移。”

 

本站编辑:澤之

 


【朝话】栏目简介:

“朝话”为本站固定栏目,其文章选取以大儒先贤之语录、短文或文章片段为主,字数务求少而精,内容切近而警人,周一至周五每日凌晨4:30定时发布。或有勤学者早起而读之,则可助其反省人生、振拔生命,又或能长其一日之志气,日积月累,德业工夫或有渐进之效,则本栏目不徒为虚设,编者亦稍安心于大儒先贤教导之谆谆矣。

“朝话”其名取自梁簌溟先生同名书籍《朝话》,其义则见之于其书首篇之《朝会的来历及其意义》


【文章推荐】

 

  季谦先生|为什么性善论是不容反驳的(附视频)

 

【专题推荐】

 

  季谦先生|阳明良知教四讲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1)
知世分子的头像知世分子编辑
上一篇 2021年11月22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24日

相关推荐

  • 季谦先生:佛家释意——儒释道西四家的基本原理(二)

    佛教的起源是从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感受说起,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是虚假的、无常的,是苦,是我们要厌离的。一个教就从这么一个虚幻的、不实在的感受开始说起,这种说法很动人的,因为仔细想想,人往往真的生活在虚幻当中,都生活在痛苦当中,所以佛教为什么能够传遍全世界?因为释迦牟尼佛讲出了人生非常重大的一个特质,就是你的人生是虚假的。但是,一般人虚假一辈子,他还以为真实,误以虚为实,误以苦为乐,现在有智慧的人来告诉你,这是苦,是幻,所以听了佛法就会起大的触动,于是你也想从其中解脱出来,请问怎么解脱?

    儒学义理 2021年7月31日
    01.6K0
  • 《中庸》第八章 【原文+拼音+各家注疏】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yīng)而弗失之矣。”

    《中庸》注疏 2021年8月1日
    03.3K0
  • 季谦先生:儒家的形而上学导论

    你一定要把你这个人的特质好好的把握,而这个特质最高的意义所在,就是探求你的现实生命之上有没有学问,还有没有可值得你追求的,乃至于你应该了悟到用生命,现实生命之上的学问来体贴你的现实生命,来提升、来润泽你现实的生命!如果不这样想,你如果没有赶快这样做,这一辈子真的是对不起自己啊!所以人人都是教育家,人人都应该是哲学家,也就是人人都应该有这一套的形而上的向往,最好能够形而上的体悟,这个体悟要透过你心灵的成长,这叫做实践。

  • 义务与自我问题|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一卷第二章第七节

    一、义务问题与人伦责任 顺宗教的意思说下来,又可引出“义务”的问题,亦即“人生基本责任”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说,孔子开创的儒家—— 第一、转化了“对神奉献酬恩”的义务观念,而表现为…

    中国哲学史 2021年10月16日
    01.2K0
  • 蔡仁厚:《孔门弟子志行考述》自序

    编者按:《孔门弟子志行考述》是蔡仁厚老师早年著述。既可帮助人们了解孔门弟子之行谊,又可作为解《论语》之参考书籍。蔡仁厚老师曾自己介述自己撰述此书: 是以《论语》为据,旁采古籍,列叙…

    2021年10月14日
    12.7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