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象山
原标题:与邵叔谊(节选 字数:379)
主要议题:多知、多能在儒家学问中的地位
涉及人物:伏羲、尧、舜、后稷、夔、成王、周公、孔子
次引经典:《诗经》《周礼》《礼记》《庄子》
本站文言文阅读提示:遇文义不通处,初期可借助文末注解,静心凝神,一字一句慢慢疏解,假以时日,不但能得其义理之妙,还自会增加语感、增长文言阅读之能力。>>>
【正文】
学问固无穷已,然端绪得失,则当早辨,是非向背,可以立决……
今谓之学问思辨,而于此不能深切著明,依凭空言,傅著意见,增疣益赘,助胜崇私,重其狷忿,长其负恃,蒙蔽至理,扞格至言,自以为是,没世不复,此其为罪,浮于自暴自弃之人矣。
此人之过,其初甚小,其后乃大;人之救之,其初则易,其后则难,亦其势然也。“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于其端绪知之不至,悉精毕力求多于末,沟浍皆盈,涸可立待,要之其终,本末俱失。
夫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后世耻一物不知者,亦耻其非耻矣。人情物理之变,何可胜穷,若其标末,虽古圣人不能尽知也。稷之不能审于八音,夔之不能详于五种,可以理揆。
夫子之圣,自以少贱而多能,然稼不如老农,圃不如老圃,虽其老于论道,亦曰学而不厌,启助之益,需于后学。
伏羲之时,未有尧之文章,唐虞之时,未有成周之礼乐。非伏羲之智不如尧,而尧舜之智不如周公,古之圣贤,更续辑熙之际,尚可考也。
学未知至,自用其私者,乃至于乱原委之伦,颠萌蘖之序,穷年卒岁,靡所底丽,犹焦焦然思以易天下,岂不谬哉?
(《陆九渊集》卷一《书》)
【注释】
○傅著(fù zhe):附会。
○增疣(yóu)益赘:意谓增加毫无用处的东西。疣,皮肤上突起的小肉瘤。赘,多余的、无用的。典出《庄子·大宗师》:“彼以生为附赘悬疣。”
○狷忿:性情急躁,容易发怒。狷,胸襟狭窄,性情急躁。忿,生气,恨。
○负恃:仗恃,凭借。
○扞格(hàn gé):有抵触,互相抵触,格格不入的含义。《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浮:超过,多余。人~于事。
○沟浍皆盈,涸可立待:出自《孟子·离娄下》: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要之其终:总之到最后。要之,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要而言之;总之。
○标末:树梢。喻枝节。
○稷(jì):即后稷,尧舜时的农师,后世称为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孟子·滕文公上》有云:“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八音:中国古代根据制作材料对乐器的分类。
○夔(kuí):人名。尧、舜时的乐官。
○五种:五谷。《周礼·夏官·职方氏》:“河南曰豫州,……其畜宜六扰,其谷宜五种。”
○理揆:依照道理推测。揆,度(duó),揣测。
○少贱而多能:语出《论语·子罕第九》:(子)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稼不如老农,圃不如老圃:语出《论语·子路第十三》: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pǔ)。曰:“吾不如老圃。”
○唐虞:是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成周:指周公辅成王的兴盛时代。成,指成王;周,指周公。
○更续:更换接续。
○辑熙:继续光明和乐。朱注:缉,继续也。熙,光明也。
○萌蘖:萌,芽。蘖,芽之旁出者。萌蘖即新芽。引申为微小的事物。《孟子.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
○靡所底丽:应为“靡所底止(mí suǒ dǐ zhǐ)”,意思是指没有止境。出自《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焦焦然:忧急貌。
○易:改变。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朝话】栏目简介:
“朝话”为本站固定栏目,其文章选取以大儒先贤之语录、短文或文章片段为主,字数务求少而精,内容切近而警人,周一至周五每日凌晨4:30定时发布。或有勤学者早起而读之,则可助其反省人生、振拔生命,又或能长其一日之志气,日积月累,德业工夫或有渐进之效,则本栏目不徒为虚设,编者亦稍安心于大儒先贤教导之谆谆矣。
“朝话”其名取自梁簌溟先生同名书籍《朝话》,其义则见之于其书首篇之《朝会的来历及其意义》。
【文章推荐】
梁 簌 溟 |谈学问——学问贵能得要
马 一 浮 |义理之学,贵乎自得,不以文辞为尚
【专题推荐】
当代新儒家|生命的学问
儒 释 道 西|儒家与宗教——从人类学问的总源头说起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