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疏之 为政第二 第2章|总第18章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三百十一篇,言三百者,举大数也。

○蔽,犹盖也。

○“思无邪”,《鲁颂·駉》篇之辞。

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或各因一事而发,求其直指全体,则未有若此之明且尽者。故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

程子曰:“‘思无邪’者,诚也。”

范氏曰:“学者必务知要,知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诗,是《诗经》。

○蔽字,解做盖字。

○思,是心思。

○无邪,是心思之正

孔子说:“《诗》之为经,凡三百篇。一篇自为一事,一事自有一义,可谓多矣。然就中有一句言语足以尽盖其义而无余。《鲁颂·駉》篇之词有曰:思无邪”

是说人之思念皆出于天理之正,而无人欲之邪曲也。只这一言就足以尽盖三百篇之义。盖诗人之言有美有刺。善者美之,所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刺之,所以惩创人之恶念。只是要人为善去恶,得其性情之正而已。人之心若能念念皆正,而无邪曲之私,则其所为,自然有善而无恶,有可美而无可刺,而诗人之所为以劝以惩者,包括而无遗矣。然则思无邪之一言,岂不可以尽盖三百篇之义乎。此可见学者必务知要,而其功莫切于慎思也。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三百:《诗经》三百零五篇,言三百,举其大数。

一言以蔽之,包盖义。诗三百。可举一语概括。

思无邪:《鲁颂·駉》篇辞。或曰,诗有美、变,所以劝善而惩恶。则作者三百篇之思,皆归无邪,又能使天下后世之凡有思者同归无邪。又一说,无邪,直义。三百篇之作者,无论其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其言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假,此即所谓“诗言志”,乃三百篇所同。故孔子举此一言以包盖其大义。诗人性情,千古如照。故学于诗而可以兴、观、群、怨。此说似较前说为得。駉诗本咏马,马岂有所谓邪正?诗曰:“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祛祛,强健貌。徂,行义。谓马行直前。思马之“思”乃语辞,不作思维解。虽曰引诗多断章取义,然亦不当大违原义。故知后说为允。

今按:学者必务知要,斯能守约。本章孔子论诗,犹其论学论政,主要归于己心之德。孔门论学,主要在人心,归本于人之性情。学者当深参。

 

【白话试译】

先生说:“《诗经》三百首,可把其中一句诗来包括尽,即是‘思无邪’。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0)
知世分子的头像知世分子编辑
上一篇 2021年4月27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