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家五家之宗风|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3卷第7章<佛教的“教外别传”:禅宗的异采>第4节

 

六祖亦尊重经教,只因重在心悟,故不落知解言诠。后来南禅专重在「无心为道」一语之拨弄,亦即专重在「拈花微笑」⑩此一主观之领受。于是——

 

1.「即心是佛」是禅;

 

2.「非心非佛」亦是禅;

 

3.「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是佛」,亦是禅;

 

4.「佛之一字,我不喜闻」(石头门下天然丹霞语),同样是禅。随之而来的,扬眉瞬目,擎拳竖拂,画圆相,举一指,棒打口喝,呵佛骂祖,都是顺着「无心为道」一语而来的一些奇诡的姿态,说穿了,即是「作用见性,当下即是」。根本上还是《般若经》之「不舍不着」,这原本是修行人之圆证圆悟,亦是共义,不但佛教,实亦儒道二家之所共。

 

职是之故,过分夸大「教外别传」,而又截取此一「别传」为宗,以与他宗相抗,反而显得自己小,而不免陷于孤单。盖「教外别传」这个「教」字,是指「禅、教」相对而言的经教,而不是总述的佛教之教。所以,禅宗只是佛教内的教外别传,并非外于佛教而有一个禅宗也。

 

一花开五叶,本是同根生。但南禅五宗,风姿各别,须当略为一说。为便于参照,先列出各系宗法源流于后:

 

禅家五家之宗风|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3卷第7章<佛教的“教外别传”:禅宗的异采>第4节

 

(一)为仰宗——

 

由为山灵祐(西元七七一——八五三年)仰山慧寂(西元八一四——八九0年)师徒开宗。化地一在潭州(今湖南地),一在袁州(今江西地)。此宗先开先谢,仅三四传而绝。其禅风体用圆融,师资济美,父慈子孝,上令下从。

 

(二)临济宗——

 

由临济义玄(卒于西元八六七年)开宗。临济,曹州(山东地)人,化地在镇州(河北地),为南禅北行之始。

 

北宋时回化南方,在五宗中传灯最盛。一度分为杨岐(在袁州)、黄龙(在南昌)二派,至南宋,黄龙派趋衰,杨岐复临济宗名。

 

此宗禅风以棒喝见称,峻烈莫比。南宋大慧宗杲(临济十一传)倡看话禅。自此以后,禅流皆以「看话头」为入门。

 

(三)曹洞宗——

 

由洞山良价(西元八O七——八六七年)、曹山本寂(西元八四0——九0一年)师徒开宗(以六祖住曹溪之故,不敢称洞曹,故称曹洞)

 

其禅风回互叮咛,亲切绵密,颇重传授。化地一在高安,一在临川(皆江西地)。曹山一脉二三传而断,赖洞山另一弟子云居道膺(云居寺在庐山)单传,至南宋而兴盛。后东渡传入日本。

 

(四)云门宗——

 

由云门文偃(卒于西元九五0年)开宗。化地在乳源(广东地),后北行江浙,更入京洛,北宋时最盛,入南宋而微。

 

此宗禅风,如奔流突止,颇为急切,而亦简洁明快。

 

云门弟子德山缘密尝归结为云门三句:

 

①涵盖乾坤(显发精神心灵之涵盖性——开显)

 

②截断众流(离事以显理,绝对而普遍——超绝)

 

③随波逐浪(与具体之现实浑成一片——圆満)。

 

(五)法眼宗——

 

由清凉文益(西元八八五——九五八年)开宗,住金陵,卒后諡号法眼,因以名宗。

 

其禅风先缓后激,古称巧便。一传天台德韶,再传永明延寿,着《宗镜录》一百卷,导唯识、天台、贤首教入本宗;又以禅融净,开禅净一致之风。北宋中绝于中土,而转行于高丽。

 

 

⑩《大梵天问佛决疑经》载:释迦在灵山会上,手拈金色婆罗花遍示诸众,众人默然无语,惟迦叶破颜微笑。释迦知叶已悟心法,便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法门,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云门三句另一顺序:(1)截断众流——拨开现实上一切利害之顾虑,透显本体(理)。(2)涵盖乾坤——只有本体才能涵盖乾坤,透体便自然涵盖天地万物。(3)随波逐浪——本体含具的天理不能挂空,必须流行于事。天理随时在事(生活)中表现,有如春风化雨,流行起用。

 

编辑排版:行知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台北学生书局印行)。

(1)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2年9月11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