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体与寂感|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1章<周濂溪“默契道妙”>第4节

 

《通书》诚下第二章云:

 

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者也。……

所谓「圣,诚而已」,乃就人之体现上说,亦即就圣人之为「圣」说。就圣人之尽诚,而看出诚体是道德的创造之源,所以说「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就其为本为源,亦即就其为「体」而言,则「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这二句是对诚体本身的体悟。静时无声无臭,无方所,无形迹,一尘不染,纯一不杂,故曰「静无」。静时虽然无,但却并非死体,所以动时则虚而善应;当其应事,则因其所应之事而有方所、有形迹,故曰「动有」。动时虽然有,而其为一尘不染,纯一不杂之虚体,则依然如故。下句「至正、明达」是呼应「静无、动有」而言。故静无即以「至正」来了解,动有即以「明达」来了解。明,是「自诚明」④之明;达,是「利贞」之达:通而有定向,利而有终成。

 

「静无而动有」,与《太极图说》开端二句「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表示同一思理。(解见下第六节)「无」与「有」虽借《老子》之词,但濂溪所谓「静无动有」实与《易传》系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义相通,仍纯然是儒家之义理。

 

《通书》圣第四云:

 

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

 

《易传》系上云: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乃是先秦儒家原有的,亦是最深的玄思(形上智慧)。濂溪便通过这句话来把握诚体,所以说「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寂,是就诚体之「体」说;感,是就诚体之「用」说。总之,诚体只是一个寂感真几。说「天道、乾道」,犹是形式的抽象的笼统字,所以落实说个「诚体」,诚体仍觉笼统,所以再落实说个「寂感」。

 

这是对诚体之具体的了解-内容的了解。诚体由寂而感,其几甚微,动而未形,若有若无,有无之间,发微不可见,故曰「几」。濂溪又以「明、妙、幽」说此「诚、神、几」。诚体至精,纯一不杂,故明。神感神应,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故妙。动而未形,发微不可见,故幽。而真正能够体现此道妙者,则为圣人,所以说「诚神几,曰圣人」。

 

依濂溪之体悟,这个作为寂感真几而能起创生作用的诚体之神,又实即「太极之理」。(义见《通书》动静章第十六、理性命章第二十二,参拙撰《宋明理学·北宋篇》第一章第四、五两节。)它动而无动相,静而无静相,它神感神应,妙运生生,所以阴阳气化的混辟(几微之始与生成之着),实际上即是诚体的流行与充周(周遍充满)。他的《太极图说》,由太极阴阳五行之生化万物,叙述一个由宇宙到人生的创化过程,以彰显「由天道以立人极」之义;便是根据《通书》言诚体寂感的义旨推衍出来。⑤

 

 

 

《中庸》第二十一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自诚而明,是孟子所谓「尧舜性之」的性之:自明而诚,是孟子所谓「汤武反之」的反之。「性之」是安然而行,自然合道:「反之」是反省自觉,克己复礼,这是在工夫中以复其诚。既复其诚,则与前者并无差异。所以又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⑤《太极图说》全文之疏解,请参阅拙撰《宋明理学·北宋篇》第三章。下文第六节亦有讲论。

 

编辑排版:行知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台北学生书局印行)。

(3)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2年8月14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心平的头像
    心平 2024年1月13日 上午10:39

    第三节 乾道变化即是诚体流行,这一节只有目录没有内容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