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先世述要(之一)

编者按:此文系熊十力先生去世前三年所作(八十岁时),彼时,熊十力先生“身心俱受摧残”,心境悲凉,此文先半部分回忆先世,后半部分议论”家天下“,颇长,未完稿,收录于《十力语要》。本站节选其回忆先世部分,分节而发。

正如熊十力先生所说,不忍忘,必真有不可忘者在。传统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之浸润,于”村夫村妇“即可见一斑,他们阐扬之、继承之,更教化培养了一代一代的“新儒家”。

小序

 

《先世述要》一篇,始于先曾祖父光东公,暨先曾祖母华太夫人,而终于先父其相公。数千年来号为国史者,实以帝王家为主体,其仆臣或知识分子,交游于贵族、太官,承其欢悦,而荐于朝者,没后亦得见称于国史。惟乡村老媪,有高德奇行,与穷士有特识朴学者,皆不求闻达于尘俗,其身阨,其志高。其没也,已与大化同流,何须以文字传说乎?然为子孙者,终不忍忘先德。不忍忘,必真有不可忘者在。

 

中华夏历乙巳年,公历一九六五年八月曾孙熊十力谨识

 

余家世穷困。所可闻知者,先曾祖光东公、先祖父敏容公、先父其相公,三世皆单丁,都无立锥地。光东公少年弃世,先曾祖母姓华氏。誓不改嫁,育族侄为嗣子,才五岁,即敏容公也

 

家故有宅二间,宅旁有旷土;曾祖母于其间辟一小园,种豆类、瓜类及蔬菜。所以自给而育子者,惟小园中产品耳。瓜与蔬,则于其生长期内恃以充腹。豆类熟后藏而弗用,寒季缺瓜蔬时,豆类磨粉,可代米粮。豆粉不易消化而营养甚足,少食便佳。曾祖母勤纺织,可供油盐等杂用。曾祖母常自傲曰:“穷人无田而自有活计,无求于人也。”

 

敏容公八九岁,从师学木工,其制造各种器物常自出心裁,运用木料极精审。工之劣者,辄随便下刀斧,以误损材料,公痛戒之。器械之结构,其要在凿孔穴时,小大深浅恰到好处,否则其结构不能坚固。公于此有特长。公所造诸器具,乡村用之者,恒经久不坏。众口称颂其泽。公事母孝,性刚直,为乡人所敬。然或有触其怒者,则其锋不可当,人亦以此惮之。

 

祖母姓曹氏。事姑谨,习劳作,仅生一男,即先父其相公也。先父七岁时,衣食犹极窘。曾祖母坚主先父就乡校读书,而躬率先祖母勤劳纺织。俾先父得奉束脩于其师,无有缺礼。古时小民受压迫,家庭手工业,劳苦极而工资微。家中每日一蔬饭之时较多。蔬饭者,先祖父木工业之月入甚有限,购尔时四口之米粮殊不足。四口者,曾祖母与祖父母,及先父尚在幼时。故常以大量蔬菜杂少数之米以煮稀饭而食,是名蔬饭。若煮干饭则用米稍多。先父常忍饿而不废读,以是体弱卒不得永寿。家故无书,乡党有藏书者,借读而限期还之,能记忆其大要。好研历史。古时,老师教于乡者,皆以八股文、试帖诗为主。先父掌教乡校,不肖十岁始入校随侍。乡校者,清世乡党多数学人同奉一师,而组成一集团。有春秋时郑国乡校之遗意。故以乡校名之。

 

后文:熊十力|先世述要(之二)

           熊十力|先世述要(之三)

            熊十力|先世述要(之四)

 

编辑排版:其嘉

 


【相关文章】

 

熊十力先生自述生平|黎涤玄记语

牟宗三|我与熊十力先生(追念会版)

大哉父教!——牟宗三忆父亲

钱穆|八十忆双亲

梁启超|哀启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熊十力,转载自:《十力语要》。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9日 下午7:00
下一篇 2021年11月23日 下午7:00

相关推荐

  • 季谦先生:只讲高明的部分,就反而不高明了——儒释道三家综论(一)

    佛家是从现实人生开始说起的,现实人生是无明的、染污的、烦恼的,所以要来个翻转,说无常、无我,以回归真实,叫做“解脱”解开无明虚妄,让生命从染污烦恼中挣脱出来。无明烦恼在我们的生命中,其根源是无限深远的,其内容无穷无尽的,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真正完全解除。譬如我们的思考,不仅恶的念头不能有,连善的念头都不能有,甚至对于最高真理的欣喜向往也不能有。

    儒学义理 2021年7月28日
    11.2K0
  • 何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论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须与“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参看。夫如是,则无往非吾师也。若谓遇得三个人,其中必有我师者,是焉得为通论乎?佛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是全宇宙无…

    儒学义理 2021年12月26日
    08820
  • 梁启超:哀启

    编者按: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一生忧国忧民、勤奋著书、匡国济世。此外,他注重家教,教育子女以“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著称。那么,…

    2021年11月9日 家风家教
    01.0K0
  • 钱穆:八十忆双亲——七房桥

    余生江苏无锡南延祥乡啸傲泾七房桥之五世同堂。溯其原始,当自余之十八世祖某公,乃一巨富之家,拥有啸傲泾两岸良田十万亩。而上无父母,下无子女,仅夫妇两人同居。十八世祖年三十左右,婴衰虚…

    家风家教 2021年9月23日
    09270
  • 季谦先生:“说法第一”的哲学大师——我所知道的牟宗三

    王财贵(季谦先生)谨案:吾平生有两位恩师:一者掌牧民先生,示我古儒教化实况;一者牟宗三先生,指我中西学问大道。吾今之推广读经,祈读经之风遍于天下,望中华文化之早日兴复,中西文化之终于融通,日夜孜孜,一刻不敢或忘者,其来有自也。二位恩师俱已谢世矣,然其精神学问犹当永存人间。

    2021年7月13日
    01.5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