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旭:生命的正面存在感与负面存在感(《让孔子教我们爱》之三十九)

生命的正面存在感。是指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充实、饱满、自由、自在,这当然是一种生命充分存在之感,它的主要表征就是悦乐。至于负面存在感,即是一种生命的不存在感(或生命不充分存在之感,也就是一种残缺感),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残缺、不存在,当然就会起一种“我可能消失、不存在”的恐惧与优虑(例如人会怕死),也会有一种因不知道要怎样做才能让生命恢复存在的彷徨(惑),此即孔子所谓“忧、惧、惑”。(一个生命健康的人是不会对自我存在感到忧惧惑的,反之,当人生命受伤,变得不仁、不智、不勇的时候,忧惧惑等负面情绪就自然会在他心上浮现。)


导航:本文选自曾昭旭《让孔子教我们爱》一书,点击查看目录。点击查看更多儒家在线学习资料


 

子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篇》29章)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篇》1章)

 

借着这几次对生命病痛的分析讨论,我们也许可以有一点领悟:原来人之所以不爱人——或说没有能力去爱人——本质上都是由于生命受伤生病,自顾不暇。而这种种伤病的表征(情绪过当、虚张声势、贪恋财势、志气昏惰、灰心气馁、怨天尤人…),则可总称为“生命的负面存在感”。

 

所谓“生命的负面存在感”,意思是说:人要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总要有一些感受上的依据,例如笛卡儿曾说:“我思故我在。”(从我正在从事思考活动,可以证明我的存在。)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我吃故我在”、“我饿故我在”、“我累故我在”……不过这些都止于形躯我的活动(思考是大脑的活动,仍属形躯),本文着重的是心灵我的存在,这就不能只从饥饱思维去指明,而需要更勘深一层才行了。

 

在此,我们可以分从生命存在的正负两面来感知生命的存在,即“生命的正面存在感”与“生命的负面存在感”。

 

生命的正面存在感。是指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充实、饱满、自由、自在,这当然是一种生命充分存在之感,它的主要表征就是悦乐。至于负面存在感,即是一种生命的不存在感(或生命不充分存在之感,也就是一种残缺感),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残缺、不存在,当然就会起一种“我可能消失、不存在”的恐惧与优虑(例如人会怕死),也会有一种因不知道要怎样做才能让生命恢复存在的彷徨(惑),此即孔子所谓“忧、惧、惑”。(一个生命健康的人是不会对自我存在感到忧惧惑的,反之,当人生命受伤,变得不仁、不智、不勇的时候,忧惧惑等负面情绪就自然会在他心上浮现。)

 

前文所次第讨论的种种生命受伤表征,大体是偏就客观面可被人观察得到的现象来说,若偏就受伤者自己的主观心境与情绪而言,则归约为忧、惧、惑,毋宁更为贴切。所以,本文才径以“忧、惧、惑”来代表生命的负面存在感,来和以“悦、乐”为代表的生命正面存在感对举。

 

于是,人生的课题何在就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来了,那无非是:我们要如何才能转化生命的不存在为存在?亦即:我们要如何治愈生命的创伤,以恢复爱人的能力?也可以说:我们要如何化除忧俱惑等负面情绪,以恢复心境的悦乐?

 

这当然需要我们付出足够的诚意与努力,去作反省自觉、迁善改过的功夫,因为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所以孔子才在《论语》第一章开宗明义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需得通过认真问学、适时实践的功夫历程,才可能从内心深处升起一份生命真实存在的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然后,我们才会自然发抒出生命的光、热与爱,让远方之人都感应到我们的善意与温暖,愿来相友,而让我们感受到一份人我相融的和乐!)

 

在这里,孔子确是明白点出:自我生命的健全充实,是爱人的基础。而自立立人,共成一体,其存在感(身心一体、人我一体)也就不妨合称为悦乐了!

 

在孔门,孔子教导的,的确就是这样一种“成人之学”(成为一个人的学问),也就是先修养自己成为一个自由开放、充实饱满的人;然后就自然会延伸出去知道怎样爱人,而兼有存在的悦乐之感了。孔子自己当然就是一个乐道的典范,他曾如此自述心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虽然在物质生活上只是粗茶淡饭,睡觉时甚至连枕头都没有,但我的心境依然是安乐的,一点不受物资匮乏的影响。因此,对那些不该得的富贵,我确是丝毫都不会羡慕。)

 

在孔子的学生中,以颜渊最懂得这自得的境界,孔子也曾夸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饮食居处都很困乏简陋,一般人多半受不了这样的生活,颜回却丝毫不受影响,心境依然和乐如常!)

 

孔子、颜渊为什么能做得到这人格独立自足的境地呢?宋明儒因此常以他们两人为典范,要学生思考寻找“孔颜乐处”。这其实就是成人之学的功夫要怎么做的课题,我们就等下回再一一探寻吧!

 

 

编辑排版:躬厚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曾昭旭,转载自:江西教育出版社《让孔子教我们爱》。更多生命哲学、爱情学文章请关注曾昭旭老师个人微信公众号:TSENG_CHAO-HSU

(1)
躬厚的头像躬厚编辑
上一篇 2022年5月27日 上午7:00
下一篇 2022年6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