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疏之 季氏第十六 第04章|总第424章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pián pì),友善柔,友便佞(nìng),损矣。”

○便,平声。辟,婢亦反。

○友直,则闻其过。

○友谅,则进于诚。

○友多闻,则进于明。

○便,习熟也。便辟,谓习于威仪而不直。

○善柔,谓工于媚悦而不谅。

○便佞,谓习于口语,而无闻见之实。

三者损益,正相反也。

尹氏曰:“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而其损益有如是者,可不谨哉?”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乐,是喜好。

○节,是审辨。

孔子说:“凡人意有所适,则喜好生焉。然所好不同,而损益亦异。举其要者言之,喜好而有益于我的,有三件;喜好而有损于我的,也有三件。所谓好之而有益者,一是好审辨那礼之制度,与乐之声容,而求其中正和乐之则;一是见人有嘉言善行,便喜谈而乐道之;一是好广交那直谅多闻的好朋友。夫乐节礼乐,则外之可以治身,内之可以养心,而中和之德成矣;乐道人之善,则在人得为善之劝,在己有乐取之心,而人己同归于善矣;乐多贤友,则习与正人居,所闻者皆正言,所见者皆正行,而相规相劝之助多矣。岂不有益于我乎?所以说益者三乐。所谓好之而有损者,一是好骄惰淫荡,而任情于纵侈之事;一是好安佚邀游,而媮取乎一时之快;一是好宴饮戏耍,而沉酣于杯酒之中。夫好骄乐,则侈肆而不知节,将日入于放荡矣;好佚游,则惰慢而恶闻善,将日流于怠荒矣;好宴乐,如淫溺而狎小人,久将与之俱化矣。岂不有损于我乎?所以说损者三乐。”

此三益者,学者好之,则为端人正士;人君好之,则为明君圣主。可不勉哉?此三损者,学者好之,则足以败德亡身;人君好之,则足以丧家亡国。可不戒哉?孔子此言,其警人之意切矣。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便辟:辟,读如僻。便僻谓习于威仪,致饰于外,内无真诚,与“友谅”之“谅”正相反。谅,信义。

○善柔:谓工于媚悦,与“友直”之“直”正相反。工媚悦者必不能守直道。

○便佞:巧言口辩,非有学问,与“多闻”正相反。便字或作偏,即巧言。

 

【白话试译】

先生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类,有损的朋友亦有三类。和正直的人为友,和守信的人为友,和多闻有广博知识的人为友,便有益了。和惯于装饰外貌的人为友,和工于媚悦面善态柔之人为友,和能巧言口辩之人为友,便有损了。”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注释】

:诚实不欺。

:信任不疑。

多闻:见闻广博。

便辟:音pián pì。只重表面,习于邪辟而内心僵化。

善柔:面貌谄媚。

便佞:pián nìng。言语花巧。

 

【疏解】

讨论过不仁之道的无望,这一章正式提出“益友”与“损友”的观念以相比较。当然,前者才是合理而具有建设性的友道。

所谓“益者三友”,不当理解为“三种有益的朋友”,而当理解为“益友的三种品格”。在这三种品格中,直与谅是就内在的德性而说,多闻则是就外在的知识文采而说的。有质有文,文质彬彬,当然是一副理想的朋友形象了。

现在先说直与谅,这是一对相关互补的观念。直是对待自己的基本态度,就是凡事诚实不欺。谅是对待他人的基本态度,就是凡事信任不疑。有此两者,朋友间真实的沟通互勉才可能达成。要知朋友相交既然以德性人格的修养为要义,就不能专说好听的话,即便是朋友的优点或善行,也只当说到适可而止,以便恰能达到互相印证的目的而不致产生为之骄矜陶醉的副作用。因此,不保留、不夸张、恳恳切切、认认真真的诚实态度自然是非常必要的。其次,说的人固然要用心诚实恳挚,听的人也要态度开朗无疑才能配合。所谓信任,是指相信对方说话的动机诚实,其称赞不是奉承、其规谏不是攻击,这样,才能将对方的话,一一如实听进受用。否则,态度上一有猜疑、闪躲、自卫,别人的诚实便无所用,而只好噤口不言,而人际的真实关系也就无从建立了。

因此,我们可以说“直”与“谅”是相关互补的。说者真诚才能启发听者的信任而不致流为骄矜疑虑;而同样的,听者的开朗无疑,也才能鼓励说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不致流为避重就轻的虚意应付。

当然,有了真诚信任的态度并非就已足够,此外还得有真实而有价值的交往内容,才能产生陶养人格、丰富生命的意义。而这些有价值的内容就是文化,动态地说就是多闻。因此,多闻被列为益友的第三项品格。

至于多闻被列为第三而非第一,则自然是因礼文化仍当从属于德性才能产生意义,所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6)的意思。

确定了益友的品格,再来对照地看看损友的普遍特征罢!

损友的第一项特征便是习于邪辟。这邪辟不必往怪异的方向去想;其实,只要人心灵不独立而需要认同于某些外在形相以自我文饰,便算是邪辟了。例如有钱财便夸耀其财,有美色便骄矜其色,勇者恃其勇,智者恃其智,乃至标榜其肤色、种族,所属的学校、社团,所做的好事坏事等等都是。乃因当人一旦投靠这些有限的形相以自文自欺,便立时关闭了他心灵中通向无限德性的通路。与这样的人交往,除了附和他以益增其虚妄,或者互相标榜以益增双方的投靠陷落之外,尚有什么意义呢!

其次,不求德性人格之独立而需要投靠外在形相的人;是必然善于压抑真情以奉承讨好别人的,这便是所谓“善柔”与“便佞”。与这等人交往,当然不可能见到真诚的交往态度与有意义的交往内容,而只会在虚假的应酬中使人的精神疲惫陷落。

损友的便辟、善柔、善佞,试与上一章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参照,将可发现其涵义是极相类似的。

 

注:以上选自《论语义理疏解》(台湾鹅湖出版社印行)之主题五【师友的交遊】(曾昭旭)第五条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0)
知世分子的头像知世分子编辑
上一篇 2021年5月27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