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信禅法与东山法门|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3卷第7章<佛教的“教外别传”:禅宗的异采>第2节

 

在论及南禅之「如来禅」与「祖师禅」之前,还须对四祖道信之禅法与五祖弘忍之东山法门,略作说明。

 

一、道信禅法之特色

 

 

印顺法师在所着《中国禅宗史》③中,对道信与弘忍皆有所论。他指出道信禅法,有三大特色:

 

1.戒与禅合一——弘忍门下的禅风(禅与菩萨戒相合),其实是禀承道信而来。道信的菩戒法虽无明文可考,但从「南能、北秀」的戒法,以自身清净佛性为菩萨戒体而言,可以想见为梵网戒本。道信的戒禅合一,极可能受到南方(天学)的影响。

 

2.愣伽与般若合一——达摩禅从南方而到北方,与般若法门原有风格上的共同。道信游学南方,并深受般若学的影响。到他在双峰山开法,就将《愣伽经》的「诸佛心第一」,与《文殊说般若经》的「一行三昧」融合起来,制为「入道安心要方便门」,而成为「愣伽」与「般若」统一的禅门。

 

3.念佛与成佛合一——念佛是大乘经的重要法门。在中国,自庐山慧远结莲社念佛以来,称念阿弥陀佛,成为一个最平易通俗的佛教。达摩凝住壁观,圣凡一如,原与念佛的方便不同,而道信引用一行三昧(一行三昧乃念佛三昧之一),「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息一切妄念而专于念佛,心心相续,念佛心就是佛。道信的「入道安心方便」,即是这样的方便。依念佛而成佛,双峰禅门才能极深而又能普及。从弘忍门下的念佛禅中,可以充分看出。

 

道信的禅法,「佛即是心,心外无别佛」,成立了「念佛」与「念心」的同一性。「念佛」是引用「一行三昧」的新方便,「念心」——观心、守心,而没有说到「念佛」,这正是《愣伽》的旧传统。④

 

二、弘忍之东山法门

 

弘忍是黄梅人,但原籍浔阳,两地分属二省,而实只一江之隔。他自幼年便从道信出家(一说七岁,一说十二岁),他一直追随道信,承受双峰禅法,十余年间,其名望掩盖双峰,号称「东山法门」。

 

东山法门又称东山宗,弘忍时代的禅门隆盛,发引独树一宗的信念。其中有二点很关重要:

 

第一是对法统承传的重视。张说「大通禅师碑」有云:「自菩提达摩天竺东来,以法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继明重迹,相承五光。」(五光「即指「摩、可、璨、信、忍」五人而言。)

第二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顿入法界,以心传心的达摩禅,也被明确地提出来。弘忍门下(北方)的禅法,充分表现「不立文字」「顿人」「传心」的禅宗特色。自弘忍传法以来,「东山法门」的优越性,被佛教界发现,使东山成为当时的修道中心。

 

不过,禅法是应机的,不随便传授。学者有所领会,又得师长印证,即秘密「与法」外人不与知。此所谓「与法」正是「不立文字」「顿入」「心传」(密意传授·亦梅「意传」)。这是道信弘忍承传的达摩禅之真意。

 

东山门人众多,神秀在京洛得朝庭礼重,其门人普寂推尊神秀为禅宗六祖,后来为慧能门人神会所攻,六祖之名衔,归于不甚识字之慧能。此一史实,更见证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确为禅宗之本色。下节即讨论南禅之「如来禅」与「祖师禅」。

 

③参印顺《中国禅宗史》自印本(慧日讲堂流通)第二章。

 

④「念心」是:(1)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2)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法皆如。(3)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4)常观心空寂,内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未曾有碍。(5)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引见印顺《中国禅宗史》页六七。)上说五事,即是道信门下「观心」之五类方便。

 

编辑排版:行知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台北学生书局印行)。

(1)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2年9月4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