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十八章 【原文+拼音+各家注疏】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zuǎntài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wàng)tài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jī)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此言文王之事。书言“王季其勤王家”,盖其所作,亦积功累仁之事也。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大,音泰,下同。

此言武王之事。

○缵,继也。

○大王,王季之父也。书云:“大王肇基王迹。”诗云“至于大王,实始翦商。”

○绪,业也。

○戎衣,甲胄之属。

○壹戎衣,武成文,言一着戎衣以伐纣也。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追王之王,去声。

此言周公之事。

○末,犹老也。

○追王,盖推文武之意,以及乎王迹之所起也。

○先公,组绀以上至后稷也。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又推大王、王季之意,以及于无穷也。制为礼法,以及天下,使葬用死者之爵,祭用生者之禄。丧服自期以下,诸侯绝;大夫降;而父母之丧,上下同之,推己以及人也。

 

上第十八章。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这一节是说周文王的事。

作,是创始。

述,是继述。

子思引孔子之言说:“自古帝王创业守成,皆未免有不足于心的去处,有所不足,则生忧虑,若是无所忧虑者,其惟周之文王乎。何以见之?凡前人不曾造作,自己便有开创之劳;后人不堪承继,将来便有废坠之患。二者皆可忧也。惟是文王以王季之贤为之父,以武王之圣为之子,王季积功累仁,造周家之基业,将文王要做的事预先做了,这是父作之;武王继志述事,集周家之大统,将文王未成的事都成就了,这是子述之。”

既有贤父以作之于前,又有圣子以述之于后,文王之心,更无有一些不足处,此其所以无忧也。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这一节是说武王的事。

缵,是继。

太王是武王的曾祖,王季是武王的祖,文王是武王的父。

○绪,是功业。

○戎衣,盔甲之类。

孔子说:“周自大王始基王迹,王季勤劳王家,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那时天命人心,去商归周,王业已是有端绪了,但未得成就。及至武王,能继志述事,缵承大王、王季、文王的功业,因商纣之无道,举兵而伐之,以除暴救民,只壹着戎衣还定了天下。夫以下伐上,其事不顺,其名不美,宜乎失了天下的显名,然那时诸候率从,万姓悦服,人人爱戴称美他,并不曾失了光显的名誉,其得人心如此。以言其尊,则居天子之位,天下的臣民都仰戴他;以言其富,则尽有四海之内,天下的贡赋都供奉他。上而祖宗,则隆以王者之称,以天子之礼,自文王以前,都得歆飨其祭祀;下而子孙,则传世三十,历年八百,自成康以后,都得保守其基业,其得天眷又如此。”

盖武王之有天下,一则承祖宗之业而不敢度,一则顺天人之心而不敢违。此则善述之孝,丕承之烈,所以后世莫及也。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这一节是说周公的事。

末,是老年。

孔子说:“先时文王未为天子,于一应礼制,拘于势分而不得为。武王年老,才受天命,日不暇给,虽得为而不及为,是文王武王尊祖孝亲之德,尚有所欲为而未遂者。至周公辅相成王,才一一都成就之。如古公、季历,是文王的父祖,周公于是推文武之意而追王之,尊古公为大王,尊季历为王季,生前只是侯爵,如今加称尊号,则文王武王之心,至是而慰矣。周之先公自组绀以上以至后稷,又是大王、王季的父祖,于是又推大王、王季之意,以天子之礼祀之,礼陈九献之仪,舞用八佾之数,当初祭以诸侯,如今祭以天子,则大王、王季之心,至是而慰矣。然不惟自尽其孝而已,又以天下之人虽名分不同,贵贱有等,他那孝亲报本之心,也与我一般,于是以所制之礼,推而下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使人皆得随分以尽其孝。如父做大夫,子做士,父没之时,葬固以大夫之礼,而祭则以士之礼;如父做士,子做大夫,父没之时,葬固以士之礼,而祭则以大夫之礼。盖葬从其爵,贻死者以安也;祭从其禄,伸生者之情也。又制为丧服之礼,期年的丧服,下自庶人,上达乎大夫,犹通行之。天子诸侯便不行了,盖伯叔昆弟之丧,犹可伸以贵贵之义,所谓亲不敌贵也。若三年之丧服,则下自庶人上达乎天子,皆通行之,何也?三年之丧父母之丧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恩义至重,无贵无贱,都是一般,所谓贵不敌亲也。”

夫追崇之礼,行于王朝,丧祭之礼,达乎天下,孝心上下融彻,礼制上下通行,周公之所以成文武之德者如此。

上第十八章。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注释】

○无忧者其惟文王乎:只有文王可称为无忧。

○父作之,子述之:父,指王季。子,指武王。文王有开创基业之父亲,有继承其志的儿子。

○缵:继续的意思。

○绪:业也。

○壹戎衣:此有数解:(1)言壹著戎衣以伐纣。(2)壹用兵以伐殷,衣为殷之误字。(3)壹即殪(yì),戎是大,衣即殷,意即灭大殷。

○末受命:晚年受天命为天子。

○成文武之德:完成文武之德业。

○追王:王,音wàng,作动词用;追王,追加太王、王季的王号。

○先公:太王以上的祖宗。

○期之丧:期,一周年。期之丧,谓旁系亲属的期年之丧。

○三年之丧:父母之丧。

○达乎天子:旁系的一年之丧,到大夫为止。而父母之丧,则一直通行到天子。

 

【疏解】

此章应是承前章大德者必受命之说而更言之。首段言文王有至德,故无忧,即最有福。有父作之,有子述之,故无忧也。可见有德者必有福。故宇宙的生化,是按照道德理性的法则以活动的。

次段言武王之事。武王能承继其先人之业,定天下,故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亦大德者必受命之意。

再后一段言周公之事。周公的定礼乐制度,即是文武之德的终成。周公追王其先祖,又为法于天下,使天下人皆知所以亲其亲。朱子注曰:“推己及人也”,十分恰当。

 

编自:杨祖汉《中庸义理疏解》(台湾鹅湖出版社)

 

编辑排版:其嘉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3)
郑其嘉的头像郑其嘉编辑
上一篇 2021年8月9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