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即天理|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9章<王阳明致良知教>第2节

“良知”一词,出自孟子。孟子从爱亲敬长之心,指点人的良心,亲亲是仁,敬长是义;人之本心自发地知仁知义,这就是人的良知。推广而言,不但知仁知义是良知,知礼知是非(道德上的是非),亦是人的良知。阳明即依据此义,而以“良知”一词,综括孟子所说的四端之心。他说: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尽了万事万变。(《传习录》下)

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现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传习录》中、答聂文蔚书)

 

前一则,是将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智也,羞恶之心义也”两者合一,而收摄到良知上讲。因为是非之心的是非,乃是道德上的是非,道德上的是非亦就是羞恶(好恶)上的义与不义,所以“是非”与“好恶”,其义一也。

 

后一则,是以“真诚恻怛”讲良知,从“恻怛”方面说,是“恻隐之心仁也”;从“真诚”方面说,则“恭敬之心礼也”亦含摄在内。由此可见,阳明是把孟子所并列的四端之心,一起皆收摄于良知,而真诚恻怛便是良知的本体。本体即自体,是意指当体自己的实性,亦即最内在的本性自性。良知最内在的真诚恻怛之本体自性,在种种特殊的机缘上,便自然而自发地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天理,如在事亲上便表现为孝,在从兄上便表现为弟,在事君上便表现为忠。孝、弟、忠,便是所谓“天理”(道德法则)

 

天理,并不是外在的抽象之理,而是内在的本心之真诚恻怛;由此真诚恻怛之本心,昭明地自然地朗现出来,便是天理。所以天理之朗现,就在本心良知处发现;“良知”“天理”,名异而实同。因此,阳明总说“良知之天理”。阳明认为“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牟先生据此而作了一个综结:良知是天理之自然而明觉处,如此,则天理虽客观而亦主观;天理是良知之当然而必然处,如此,则良知虽主观而亦客观。这就是“心即理”“心外无理”“良知之天理”诸语句的真实义旨。

 

古贤云:实理所在,千圣同证。阳明之学虽经由自己的独悟而实得于心,但独悟之后,一经反省,便觉得与往圣所说无不符契。如像良知之说,便自然合乎孟子。而孟子所说的良知、本心,亦必须如阳明与陆象山那样悟解,乃能定住他的义理宗旨。二千年来,孟子所确定的内圣之学的弘规,除了象山阳明之外,很少有人能全面接得上。(所谓接得上,是指慧命之相契相续而言。一般文字知解上的偶合相应,并不算数。)所以象山阳明确然是孟子之嫡系。

 

 

见《传习录》中卷,答欧阳崇一书。崇一名德,号南野,属江右王门。

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第三章“王学的分化与发展”。

另有“知行合一”之宗旨,拙撰《王阳明哲学》有专章讨论。请参阅。实则,“致良知”三字宗旨既出,则知行之合一,已不在话下。盖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即知即行,知行一贯,而合一不合一,已成剩语。

 

编辑排版:其嘉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0)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4年5月4日
下一篇 2024年5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