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的工夫论|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6章<朱子的性理学>第五节

一、工夫进路之形成

 

朱子经过中和参究与仁说论辩之后,便落在“大学”以建立他的学问纲领与义理规模。在朱子之前,对于“大学”之成篇,没有人确实指认是出于何人之手。朱子则认定“大学”一文乃儒家道统之所系。事实上,“大学的作者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朱子之所以“认定大学出于曾子”,乃是“以整个道统传承的线索,为其立说的根据。”

 

朱子既以“大学”乃曾子承述孔子之说而作,于是更就原文分为“经”“传”,而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依据此一认定,他便以毕生的心力,从事大学章句之重订工作。他以为旧本颇有错简,于是“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次序。”依朱子之重订,计分经一章,传十章;而以传之前四章统论纲领旨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功夫。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所增撰的“格物致知补传”。兹录列补传全文于此,以便说明。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此补传以“即物而穷其理”为“格物”之义,实与朱子对“物”字的解释直接相关。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二语,本相成文,各有所指。物有本末,指意、心、身、家、国、天下而言;事有终始,指诚、正、修、齐、治、平而言。而朱子上沿郑玄“物、犹事也”之注,以“事”训“物”,于是事物不分,一滚而说,而所谓“事物”,乃成为一抽象而不具体的空泛之词。事与物既各失其所指,则天地间万事万物之众,将如何一一而“格”?除了循事物之理而穷之,似乎更无他道,顺着这个思路下来,则朱子所谓“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等语,也就顺理成章了。明乎此,乃知朱子补传之作,实是以他自己之思想为根据的。

 

二、工夫论的完整说明

 

关于朱子心性实践的工夫进路,可以分为五点:

 

1静时涵养(对心而言):镜明水止,心静理明。

2动时察识(对情而言):察识情变,使之中节。

3敬贯动静:敬,立于存养之实,亦行于省察之间。

4即物穷理:“心知之明”与“事物之理”的摄取关系。

5心理合一:心摄具理,理寓于心以成德。

 

前三点,上文第二、三节有所说明。第四点即物穷理,则正是格物补传的中心义旨。所谓“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这一个心知对物理的思想格范,把天下事物一律平置为“然”与“所以然”。“然”是指实然存在的事物,“所以然”是指遍在于事物的普遍的理。“即物而穷其理”,就是以心知之明去穷究事物之理。朱子依于泛认知主义的态度,将仁体、性体,以至于道体、太极,也同样平置为普遍的理。而这普遍的理也同时在“即物穷理”的方式之下,成为心知之明所认知的对象。心认知了理,随即肯定理而摄理归心。朱子所谓“心具众理”、“心具万理”,正是在心知之明的认知作用中把“理”带进来。故朱子有云:“心,则知觉之在人而具此理也。”由这句话,更可确定朱子所谓心之“具理”,是认知地具。由心知之明(知觉)认知理、涵摄理,而后具理于心。这样讲的心具理,实只是后天(工夫)的“当具”(因为心不具理,则无由成德,无由成善,故心应当具理),而不是先天的“本具”。

 

因此,第五点,朱子的工夫实践,最后虽然也要“心理合一”(心摄具理,理寓于心以成德),但却无法承认“心即理”。心即理,是表示心之具理是先天本具。而本具理的心,必须是实体性的道德的本心。如此,便是孟子陆王系统的义理。

朱陆异同,虽然一向为人所重视,但却又往往流为门户之争,实在没有必要。辨析思想上的异同,应该是为了学术之公,而不可拘于门户之私。而真正说来,儒家内圣成德之教,本来就有两个基型,一是“心性是一”,孟子陆王可为代表;一是“心性为二”,程伊川、朱子可为代表。前者是康德所谓“自律道德”的系统,后者是“他律道德”的系统。儒家兼容自律与他律二个系统,而又能“和而不同”(虽不同而能和),实在非常理性,非常可贵。这种文化精神,值得别的文化系统来取资切磋。

 

 

见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台北:商务印书馆)页二六六。

见朱子“大学章句”,现与“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庸章句”合编为《四书集注》。

蔡仁厚《中国哲学之反省与新生》(台北:正中书局)页一三七~一五一“朱子的工夫论”一文。

《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徐子融第三书”。

 

编辑排版:其嘉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0)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4年3月17日
下一篇 2024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