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如何以读经培养大才

教育是非常简单的,我们把握要点。第一个要点是高度,高度可以笼罩低度;第二个要点是核心,核心可以带动外围。

时间:2010年12月6日

地点:重庆市巴渝剧院

 

各位重庆的朋友,包括我们大朋友、小朋友、还有男朋友跟女朋友,大家晚上好!

 

这好像是我第三次来到重庆,我为什么说好像呢?因为我到过很多地方,有些地方去过一次、两次、三次,有些地方去过十几次;因为去的地方太多了,我就不记得到底几次了,所以好像是第三次。每一次来到我们重庆,来听讲的朋友都很多,而且一次比一次多,可见我们重庆的朋友,对于我们今天的讲题,是很有热情很有兴趣的;大家的这一种热情,也感动了我。今天好像是我演讲的第一千零一场——我已经讲过一千场了,今天第一千零一场。今天的气氛很好,这么多人这么热切,有些朋友很早就来排队了,甚至听说有一些人拿不到票,他不敢来;我们中午吃饭的时候,同桌的主办单位接到这个电话,说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先生、他想要来,但是拿不到票,问说能不能来?他们在那里讨论的时候,我说,请他来请他来,就是站着也没关系,如果没地方站、就到讲台这里坐一坐也可以。这么多朋友这么热情,我一定要给予大家相应的回报,所以今天晚上我要很认真地讲,我要讲得很好,让大家听得很高兴!其实我每一次都讲得很好,呵呵……讲得很好不是说我很会讲、我口才好,不是的。因为这个议题是大家所关切的,是什么议题呢?这是一个教育的议题。教育,它是每个人所关心的事。不仅每个人自己要关心自己的教育——所谓自我的教育——一个人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之后,他也一定会关心他的家庭教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定要把教育放在他施政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国家的百年大计。整个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很注重教育,世界上所有的家庭也都很注重教育,不过,教育还是一直困扰着我们每个人、每个政府。教育是大家关心的,而教育又是不容易处理的问题,所以有关教育的演讲很多人都会想参加。不过今天,我们讲的这个教育问题,可能跟其他人所讲的不大一样。哪一点不一样呢?刚才说很多人都关心教育问题,国家也关心教育问题,但是教育的问题一直层出不穷,一直没办法得到安顿。既然大家都很关心,一定有很多人讨论、一定有很多的演讲会,但是,一直没有解决问题,所以大家都在为教育问题烦恼。今天演讲以后,不一样的是,从今以后,大家不要再为教育问题烦恼了。

 

今天我们要解决一切的教育问题,包括个人的、包括家庭的、包括国家民族的、包括全世界的教育问题。为什么一场演讲能够解决所有的教育的问题呢?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教育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事,教育本来就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只要每个人都知道怎么做,然后去做,教育就没有问题。一个国家,它怎么会不知道怎么做呢?既然知道怎么做,怎么还会有问题呢?问题就出在,明明知道要怎么做,却偏偏不这样去做,然后,就有了问题了。有了问题、有了苦恼,大家就在互相地责备,大家就来发牢骚……互相地责备能不能解决问题呢?不能!发牢骚能不能解决问题呢?不能!所以假如有人谈教育问题,而依然没有办法解决,那我称为发牢骚。牢骚是很容易发的,因为大家都能够看出这里有问题,大家都能够感受到这里有烦恼,于是就把问题举出来、把烦恼说出来。但是有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呢?假如有,它是不是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呢?往往一般人不去追究。不去追究的结果,问题还是在。今天我们这场演讲的主题叫做读经教育,但是,我们不只是来讲读经教育。既然读经教育这个词语其中有一个是教育,而读经教育就是属于教育当中的一个项目,所以我们把读经放在教育中来思考,以读经来解决教育问题。所以今天的主题应该在教育。教育不能凭空说的,我们要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只有把教育的目的把握了、把它的目的设法达成了,我们才能够解决教育的烦恼。

 

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教育的目的在哪里?这个就是一般人不容易回答的一个问题。现在大家就陪着我,大家一起来运用你的思考,一面听讲,一面动头脑。大家一起参与我们这个演讲会,这样子你不止是听我讲,而是一面听一面想。假如你认为听到的有道理,那是因为你认为有道理,这样子你才接收到它;假如你一面听讲,一面认为这个没道理,那么你干万不要接受我的意见。不过,我相信,我等一下所讲的每一句话都会让各位都接受的——不是让你接受我的意见,而是你本来也是这样想。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天就不是我来解决教育问题,而是各位自己解决的教育问题。我解决的不算,我讲的可能是我自己的一个想法。很多人都有想法,尤其是所谓的专家,能够站上讲台的专家,大概都有他的一番的思考、都有他特殊的见解;这个见解,大家要注意,它如果没有经过你的验证,你千万不要随便接受。不要因为他是专家、他拿着麦克风,你就接受,你接受了就是盲从。纵使他是对的,你盲从了,也有危险。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盲从的人,他是会随便去跟着人家走的,你就算偶尔跟对了,大部分的机会也会跟错。所以,听讲不要盲从,要自己思考,现在我一面讲,一面就请各位思考。

 

刚才讲到,教育要能够合乎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要认清楚教育它基本的特色、基本的作用——就是教育的本质。假如我连教育的目的在哪里,教育的原来的意思是什么都不知道,结果我就开始做教育……怎么开始做教育呢,首先我们自己长大了,我们会想对自己做做教育,但你往哪里去做教育?没有目的,你往哪里走呢?所以教育就不可能了。再来,生了孩子的人不懂教育,还不知道教育到底要做什么,就已经在做教育了——因为你不得不做教育。西方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说,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抵得上一百个校长。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你要负起教育责任来。现在如果不懂得教育的意义,不懂得教育的目的,请问你怎么对孩子做教育?而你又不得不做。对教育还是糊涂的时候,你已经要负起教育的责任,于是就大糊涂就带着小糊涂,然后天下间一塌糊涂。所以我曾经建议我们政府,以后要立个法规,不懂教育的人,不准他生孩子,呵呵,因为你生孩子就害了他嘛。何况一个国家制定教育的政策,教育的政策就是培养人才的政策,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包括治国的人才,以及各行各业的人才,乃至包括,你就是成立家庭也需要人才啊,为什么?你没有成立家庭的本事,你不知道夫妻相处之道、不知道父子相处之道,你怎么可以成立家庭?你成立家庭不是就乱了这个家吗?那家庭一乱,社会不就乱了吗?所以国家制定教育政策,也要了解教育的道理。那么请问教育的道理在哪里?教育的目的在哪里?什么是教育的基本的意义?请大家思考一下,假如你有自己的答案,很好!不管你这个答案是深是浅,乃至于不管它是对还是错,你如果有自己的答案,代表已经动过脑筋、用过心。一个人只要用心,已经就了不起了。我们不要太苛求每个人都是圣贤、每个人都是学者,每个人一思考事情,一做事就非常地正确、非常地有效,我们不这样苛求人。但是至少要经过自己一番的考虑。所以,我们现在问:教育的目的在那里?教育的意义是什么?自己要有自己的答案。

 

我今天来不是为了为难大家,我也会说说我自己的想法,跟各位做参考。假如你认为这样讲很合乎你原来的意思,那我们两个意见是一样的,你当然就支持我;假如你认为我的想法比你的好,那你更应该支持我;假如你认为我这个想法还不够好,你自己想的更好,那你应该跟我说,以后我来支持你。总之,道理是客观的,虽然他从主观的心灵发出来——就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心灵、自己的见识为基础,来解释一个问题——但是你解释得好不好、对不对,它总是有一个不属于你的真正的道理所在。而一个有良心的人,他是会渐渐地去接近这个道理的,他自己一直思考、一直思考,越思考越清明的时候,他就越接近这个客观的道理。他跟人家交往的时候,别人的意见,他也能够渐渐地做他的参考,如果别人的意见比较高明,他会跟着往上走。一个有良心的人、一个心灵活泼的人,他必定是这一种生命的态度。所以今天,我讲每一句话,大家都要跟我考查一下,我希望我所讲的每一句话,你真的都能够支持;你的支持不是来支持我,反而是我来支持你。也就是说,你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你将来所做的教育是为你而做的,不是为我而做的、也不是为别人而做的。这样子,你才能够做得心甘情愿、你才能够做得永久,而且你才能够做得非常的喜悦。最后你会知道,天下间教育只有一条路,没有那么多路了,没有那么多学者东边讲一讲、西边讲一讲,没有这么多可走的路,只有一条路。假如你能够对教育有这种看法,你就了不起了,你就真的能够培养人才了,生到你家的孩子就是有福气的了。然后你也可以渐渐影响你的亲戚朋友;你如果有身份地位,你可以影响社会大众;你假如有机会,你也可以影响我们整个国家民族……所以对于道理的清晰的辨识、理解是我们行动的第一步。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这个“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认为,“知行合一”这一种学说有问题,因为我们一般人呢,往往都是“知”而不“行”。其实,王阳明是没问题的,因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这样说的,说有“真知”者必有“真行”,能“真行”者必有“真知”。所以,王阳明的“知”是“真知”,只有“真知”才是“知”;他说的“行”是“真行”,只有“真行”才是“行”。所以你如果“知”而没有去“行”,王阳明不是说,那你的“行”不够,不是这样讲的,王阳明会说,那是你的“知”不够。因为,只要是“行”不够,一定代表“知”不够。所以他以“行”来规定“知”、以“知”来规定“行”。你“真行”了,我就看你的“真行”,说你是“真知”了;我就看你是“真知”,我就必定知道你能够“真行”。所以,“知”、“行”是合一的。那么今天我们对于教育的“知”,应该从泛泛的、一般的、庸俗的知,一直走向真正的“知”。真正的“知”它只有一条路,你真的知道这一条路,你就非走不可、非这样做不可,这样子,我们的教育就没有遗憾了。

 

人性的全幅内容

 

那么,首先第一个问题是,教育的目的在哪里?教育的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很简单可以回答,我把教育的定义说成教育是开发人性的工程。因为教育是对着人而说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对一般动物说教育,但是,我们对动物的教育,我们知道是去训练它,所谓驯兽;但我们不是去训练一个人,而是开发他成为人、开发他本来具备的人的潜能。所以我们说教育是开发人性的一种工作、我们叫做工程——这个工作,是有条理的、有程序的、所以是开发人性的工程。教育的意义在开发人性。那么请问人性在哪里?一般人为什么不敢说教育是开发人性?或者有人也讲了,教育要开发人性啊……那不敢说的意思是,什么叫人性我不清楚,人性的意义太广大了,太深远了,那我怎么敢说教育是开发人性的工程呢?说了也是白说嘛!所以我们要先问,什么叫人性?我们要对人性了解,才能了解什么叫教育。

 

那么什么叫人性呢?人性是不可说的,因为人性是属于形而上学的范围——所谓形而上,就是在我们的思考之外,在我们的言说之外,是不可思、不可议论的,叫做不可思议——你在思考的时候,你在讲的什么,你已经在人性之下。所以,人性基本上是不能够了解的。那这样子我们教育怎么办?虽然不可了解不可完全地透彻,但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来接近它。用什么方法呢?我认为很简单,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人。假如你是人,你应该知道,至少多多少少知道,什么叫做人性,只是要把它说出来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就且说一说、看一看。我认为,我们对人性要用两个方式来了解,第一个方式是,人性具备有哪些内容;第二个方式是,人性在人生发展的历程中,它有哪些发展的阶段。所以,我们要对人性了解,第一个要了解它的全面性,第二个要了解它的全程性,这样子我们才能够把握人性而来开发人性。什么叫人性的全面性呢?就是,作为一个人,他可能发展出哪些人性的内涵?这是不容易了解的,但是我们一般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比如说,我们都希望我们自己,或是希望我们的孩子,或是希望我们的朋友,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人。品学两个字,我们一般都在用、但是往往都把它忽略了,因为品学两个字、它所包含的范围是很广阔的,它的深度是很远大的,要做到品学兼优是很困难的。而品学兼优,也可以说它等于一个圣人的品质。所谓圣人,就是把人性完全开发了的人。把人性完全开发、只不过是“品”、“学”两个字。所以,我们怎么把人性开发?就是要让一个人成为品学兼优的人,就这么简单。大家想,这太简单,我听了不过瘾。不过瘾,我们就再用另外的方式讲、用另外的方式讲同样的内容。我们说,作为一个人,他接受教育,应该让他科技与人文并重;现在不是讲吗,科技与人文是文化的两个轮子,这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缺了一轮,这个车子就要颠覆了。所以,科技与人文要并重,这是现在人常讲的话。那么科技与人文,可能就是我们教育的全部内容了。假如把一个人培养成科技与人文都能够有良好的成就,那我们想,我们应该就达到教育的目的了。

 

科技与人文,很奇怪地,它刚刚好,又很类似“品“、学”这两个字的内容;然后,在这个时代里边,又好像刚刚好,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所表现的所有内容。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人类的文化发展,发展到现在这个时代——本来人类可以说在东方与西方各自发展它的文化,到最近东西方世界开始接触,东方人发现还有西方文化、西方人发现还有东方文化;而这两个文化不同的发展路向,应该都可以看成人类的文化——所以我们处在这个大时代里面,我们应该培养出大人才。所谓大人才,就是兼通中西。假如你的教育,没有往这一个方向去思考,我们就障碍了我们的孩子、障得了我们自己、障碍了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所以东西文化,也可以用来说明人性的内涵。东西文化为什么能够代表人性应该有的内涵呢?我们再进一步追寻,看到东西文化有两大特色,这个我们可以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说法来说,他说、人类的理性有两种用途,就两种作用,一种叫做思辨的作用、一种叫做实践的作用。思辨的作用号称思辨理性,实践的作用号称实践理性。不是有两个理性,是一个理性的两种作用。思辨理性所成就的、恰好就是所谓的科技的学问,科技的学问,就是西方两千多年来它最有特色的成就;而实践理性所表现的,是对于生命与智慧的开发,这个对生命智慧的开发,恰好就是东方文化的成就所在。所以,不管从最初步的、一般人常用的词语——品、学,还是现在学者常用的观念——科技与人文,或者是我们国家民族所遇到的文化问题——东西文化,或者是哲学家他所说的人类的理性……从各个方面、每一种说法,我们大体都可以把握到什么叫做人性的全幅的内容。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应该以开发人性的全幅内容作为我们教育的目的。

 

讲到这里,每一个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想法,每一个人都要摸着你的心肝想一想,你生孩子了,你做老师了,或是我们想,我们国家在对整个国民做教育,请问,我们有没有以这样子的大气魄,这样子的心胸雅量来作为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如果没有,从今天开始,一定要这样想,要不然,你就障碍了你孩子的前途。教育是开发人性的工程,前面说的是开发的内容,至于怎么开发呢?我们必须注意人性发展的历程、思考人性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假如一个人天生就有这些性能——这个性,本来是性质、是静态的,但我们说有个性质,就应该有这个性能,他有这个能力、他可以发展——只是这个性质跟性能,必须通过人类的引导;一个小孩子,他有这个性质、有这个性能,但是没有人引导,他可能发展不出来。那作为一个人,从一开始到他成长,要怎么一步一步把他的性能发展出来呢?这就必须注意他的发展的历程性。发展的历程性,就关系到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手段。所以今天我们就这两方面来谈我们的教育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会遇到教育的这些烦恼,大体上是对于人性的全幅性、人性的全程性有所误解,甚至,连注意都不去注意它,于是我们的教育就产生问题。

 

首先,我们对于所谓人性的全幅性如果不知道,我们教育就有所遗憾,因为它有空缺,它不能培养完整的人格。如果在古时候不能培养完整的人格、某个丛林的民族不能培养他的孩子成就完整的人格,那我们也不苛求;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而居然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格,我认为,这是我们所有中华民族的子孙,应该感觉到惭愧的。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发展到现代,我们面对了西方的文化,请问中华民族走哪一条路?一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怎么做教育的?教出了怎么样的人才?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想一想。一般的百姓,很少有人这样子立下心愿的,乃至于我觉得我们整个国家的教育政策,其实也没有想要培养完整的人格。自从民国初年五四运动,一般的名流学者,他们就主张打倒中国、全盘西化;这些学者的主张,后来成为政府的主张,政府以全百姓教育的力量,来让整个中华民族打倒中国、全盘西化。现在经过一百年了,我们应该重新做个反省,要吸收西方文化,需要不需要打倒中国?五四时代那些名流学者说,我们应该现代化,如果要现代化,一定要打倒传统,不打倒传统,你就不能现代化。已经一百年了,我们应该重新反省,现代化需要不需要以打倒传统为代价?如果不需要,我们应该走另外一条路。所以,全幅人性的发展包括融汇中西、贯通古今。每个家庭,都应该以这样子的心量来教导他的子女。纵使我们这一代已经被牺牲了,我们不可以再牺牲我们下一代。所以,说教育很简单,就是把人性开发出来,说它不简单,哪一个人有这样子高远的见识?而没有高远的见识,怎么可以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所以人都不成人、不像人。所以我们解决教育问题,首先要立志,立志要开发全幅的人性、培养完整的人格。

 

全幅的人性怎么开发?这是今天我们要讲的重点。我们要把人性做最好的开发,要注意教育的基本原则,要遵守教育的道理,这个教育的道理本身就包含了对历程的尊重,乃至于对于全幅内容的一个期待。然后我们还要想,我们要做那么大的一个工程,我有能力吗?大家有能力吗?它是一个艰难的工程,还是简单的工程?所以我们要注意教育的方法问题。

 

教育三原理

 

做教育,我认为必须遵守三个基本的道理。我们遵守教育的道理了,把教育做得合乎人性了,那么,纵使我们不能完成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个伟大的目标,但是,我们已经对得起孩子了,这教育的三个基本道理是什么呢?第一点就是教育的时机要把握。刚才不是讲教育的全程性吗?全程不是要按照他生长的历程来把握吗?所以我们要注意教育的时机。教有的第二个道理就是教育的内容要把握。什么叫内容?就是我们要给他一些教材,可以对他的生命产生影响、产生积极的作用,让他能够成为一个更广大高明的心量、更有品德更有学问的人。第三,教有的方法要把握。所谓方法,就是面对这样子的时机,面对这样子的内容,请问你用什么方法?因此,我们又可以把教育的工程,用一句话把它解释出来,就是,所谓的教育,就是在最恰当的时机、用最恰当的方法、教最恰当的内容,使他的生命得到最恰当的发展。我再讲一遍,所谓教育,配合着教育的目的、配合人性的发展,我们说教育的工作,就是在最恰当的时机,我们用最恰当的方法,教他最恰当的内容,对他的生命产生最恰当的积极作用,成就他最恰当的一个人生。

 

教育如果是这样,每一个人都应该很清楚。不过有些人说,这样讲,我还是不清楚,最恰当的时机、最恰当的方法……我也会讲啊,你什么都包了,那请问最恰当的时机在哪里?最恰当的内容在哪里?最恰当的方法又是什么?对了,接下来我们就要把刚才讲的理论落实下来,落实下来,我们就可以操作。所以今天不止是讲理论,我们也讲实务,怎么操作。假如,等一下你听的结果说,哦!这个实在,但要做到这么好的教育,这个太困难了,我力有未逮,我做不到,那就请你尽量做。假如你做得到呢?那就请你一定要努力做。等一下我介绍的结果,我相信在座每一个人,一定会跟我说你做得到!因为它是这么样的简单。你说,既然这么简单,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做呢?我刚才说了,不是你不知道,是你故意不做!问题出在这里。所以今天我们所讲的,只是把你所知道的再讲一遍,然后让我们更清楚地再知道一次,而且这一次一定要真知,于是就有了真行。所以大家不要先疑惑说,哪有那么奇怪的道理,既然我爱我的孩子、我爱我的学生、我们国家爱我们的百姓,怎么会知道了故意不做呢?等一下你就知道。

 

现在我们落实下来说,教育的时机把握、教育的内容把握、教育的方法把握。这三点我怎么去把握?我们把它合在一起,因为教育要实践,要真的做事,所以这三个原理在一起说。首先我们用教育的时机做线索,说了时机以后,再说在这个时机要用什么教材、这个教材要用什么方法……一步一步地说。教育的时机在哪里?教育的时机包含两个小项目,第一个项目就是,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是一个要做教育的人,事先一定要明明白白的。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如果你不知道,你在这里糊涂,你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这样请问你怎么做教育?还有你如果错过了开始的时机,那能够弥补吗?可能弥补不过来。所以教育时机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点,在开始的时候,它有哪些步骤?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影响一个人一辈子。也就是说,教育在开始的时候,是不是有所谓的学习关键期?是不是有所谓打基础的阶段?基础没有打好,将来就不能够盖高楼;就像树木的根没有扎好,将来就长不了大树。所以开始的时机对一生的影响这么大,那我们更应该注意了。

 

好了,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大家要想一想,你有没有答案?假如你连这个答案都没有,你就不能做教育了……其实也不应该生孩子。好,请问大家,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我刚才说过,你的答案对或不对,深跟浅都没有关系,但如果你没有答案是不行的。请问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哦,还没有出生?零岁?有的说胎教,嗯,了不起!哦,有人提得更早了,在结婚之前?在恋爱的时候就要开始了?呵呵,刚才讲的这些,出生、或是胎教、结婚、或是结婚以前……刚才讲这些话的人,大概都没有良心的。我就说嘛,大家都懂得,哪一个人不懂?不懂得的人是很少的,真的有人不懂,哪个不懂啊,不知者无罪。至于懂的人呢?如果你真的做了,你真的是做胎教了;或是说你认为从出生开始,你真的从出生开始了;或是你要找对象了,真的从找对象时候开始了……那么你是有良心的。这一位女士说,她在选她先生的时候,她不是看她先生将来是不是好先生,而看他将来是不是孩子的好父亲……啊,这样子选先生的啊,那你真的是对孩子负责了,不过对先生有没有负责我就不知道了……呵,不过其实对孩子负责就是对先生负责了。好了,大家懂这个道理了。那么我们现在来反省一下,你有没有做?还有,这个国家有多少人做?不要讲到国家啦,我们重庆市啦,重庆市有多少人做?为什么不做?刚才不是讲嘛,明明知道,明明就不做!所以现在我们不要好高骛远,先做我所知道的。真知,就有真行。

 

为什么很多人不做呢?其实这也有道理的,因为有的人只有一个印象,他说教育要从胎教开始,但如果问他为什么从胎教开始,他会说我也不知道,这样要怎么做呢?所以要有真知。有人说,中国古人都叫我们做胎教,所以我做啊,我说这叫盲从;这个盲从虽然可能对,但是最好不要盲从。而盲从可能对、也很可能错、所以要真知。中国古人叫我们做胎教,我们听从古人的话,总不会错,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听老人言,总是占便宣的。虽然我们中国古人所说的道理都被我们打倒了,我们都已经不相信了,不过现在有个机会来了,西方人他们的科学研究可以来帮助我们了解胎教。有很多人大概也知道了——不知道的人从今天开始要知道——西方的医学有一种叫胎儿医学,专门研究胎儿的。他们发现胎儿在三个月到五个月之内,就可以看到他的脑神经开始发展了。什么叫脑神经发展,就是一个孩子聪明不聪明,完全取决于他的脑神经发展得丰富不丰富。哪一家想要生聪明的孩子,就让他的脑神经发展,就只有这一条路了,没有别的路。一个国家民族想要他的百姓都很聪明,很容易,就让百姓的脑神经发展得好一点,不就好了吗?但是脑神经怎么发展呢?医学能够看到在三个月五个月之内发展,那我们要问,首先,第一点,它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第二点,用什么方式它可以发展得比较好?

 

它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当能够用西方的仪器看到现象时,那都已经有长远的累积了。所以有的医生说,一个人患了癌症被检查出来,纵使是初期,它都已经累积二十年、三十年,才被科学所发现。所以,一个胎儿,三个月到五个月发现了脑神经发展,我们可以推测,他是在以前就累积了,而且他可能累积很久了。多久?我们可以推、推、推……推到可能从受胎的第一天,就已经开始云酿了。所以,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孩子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他的聪明?我们可以说,从他受胎的那一天开始。因为他是一个生命,从他生命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应该给它教育了。

 

西方医学家告诉我们,脑神经的发展要通过信息刺激。我们是怎么接收信息刺激的呢?人类接受信息刺激只有五个管道,眼耳鼻舌身,只有五个管道可以做教育,而胎儿只有一个管道可以起作用,就是耳朵。所以我们找来找去、找来找去,就找到胎儿受教育的一个管道了。如果只有一个管道,我们就做一个管道,因为生命是活的,我们把这个管道做好了,老天就帮忙我们把所有管道也都一起提上来,这个叫做学习的迁移;它会影响到别的学习的,所以我们只做我们应该做的。老天给我们人类定了一个发展的程序,越早期的时候越好教,教育所做的效果是百分之百,乃至于超过百分之百;老天就让我们人类做很简单的工作,而达到很好的效果。还有,越早期所做的工作,它可以影响一辈子,所以你几乎就只做早期的工作就好了,以后就是顺利成章,水到渠成。

 

胎教——听觉的教育

 

所以,我们应该做胎教。胎教怎么做?光从脑神经发展来说,信息刺激。胎儿现在听觉开始发展,尤其胎儿在母亲肚子里面,他跟外面世界的沟通大概只有靠声音,所以我们只做听觉教育。怎么做听觉教育?给他听声音。你说他不是已经在听声音了吗?是!他如果只听一般我们日常生活的声音,他也可以有一般的发展,但是我们想要让他发展得比较好,我们就应该做人为的教育,我们要用丰富的声音刺激他的脑神经的发展,让他聪明。

 

接着,如果我们再注意中国古人所说的——中国古人对一个人才的认定,聪明属于第二位,第一位的是品德、智慧、性情——我们也可以想想,做胎教的同时,性情是不是也可以培养?如此一来,我们就定下我们的教材了。

 

我们对胎儿的教材就是声音。什么声音?丰富的声音、优雅的声音。丰富与优雅并不互相冲突,而且往往是两者兼备的。所以我们选择丰富加优雅的声音来给我们的孩子做教材。那么丰富优雅的声音在哪里呢?有的人或许知道,你就开始这样做;有人不知道,那我今天提供一个选择的方法,供你做参考。不一定要按照我的啊,但是这是一个良好的建议。第一个,丰富优雅的声音,就是所谓良好的音乐。良好的音乐在哪里?就是所有音乐家都说它好,大概就差不多了。所有音乐家都说它好,必定是经典之作,而这个经典之作,一定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淘不尽的,就必定流传千古。经典之作、流传千古,号称古典,叫做古典音乐。古典音乐不是古老的音乐的意思,是因为经典,流传千古。你再也没有办法自己去选了。你假如有能力自己去选,当然可以,一般百姓是不能自己选的,所以我们听从专家的意见。那么有人说,古典音乐在哪里呢?现在要听古典音乐很方便,家家户户都可以自己准备;你只要去卖音乐光碟的地方,你问老板说,你们这边有没有古典音乐?老板说,有!在那个角落最便宜、最没有人要的就是古典音乐。你就买回来。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颠倒的时代。那些靡靡之音,那些暴力之声,那些污染的歌曲,都摆在他们店的门口,往往是很高的价钱,然后买的人最多。而流传千古这些的好的东西呢?没有人要买。所以,你去到一个国家,走进他们买音乐光盘的商店,你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要兴还是要亡。要不相信,你去欧洲,那些所谓的先进国家,你一进门,他们就是古典音乐一排,卖的价钱最高、摆在最前面、最多人买,这个国家要兴。我们选择声音要很谨慎。中国的古书上,《礼记·乐记》这样说,“音乐感人深”,音乐感动人是很深的。《孝经》这样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要移风易俗,音乐是最好的。那么,胎儿能够听到声音,我们就要给他听最好的。第二种最好的声音,我建议是经典的诵读,什么叫诵读?就人类的语言。人类的语言也变化万千,能刺激脑神经的发展;而经典的语言,它的意义非常深远,经典的文章,文学性又很高,念出来抑扬顿挫,也具备有音乐的特质。所以读经典的声音是很好听的。尤其是如果由父母亲把它来念出来,把它录音录下来,或是我们请音色很美的人把经典读出来,听经典是一种享受,它既丰富也优雅。古典音乐声音丰富,它的内容优雅;经典,声音丰富,内容优雅;所以建议大家用这两种声音。你如果有第三种、第四种,你再去选,但是这两种声音,我认为,已经足够对你的孩子做良好的教育的教材。

 

那我们怎么做?教法,我们要有方法。这么小的孩子,用这么高深的内容,请问我们怎么教?我认为教法要越简单越好。怎么简单呢?就是合乎人性的、顺乎自然的,就简单。那怎么合乎人性顺乎自然呢?所谓合乎人性,就是合于人性发展的历程。现在一个胎儿既然只能听,我们就只让他听,这也是合乎人性、合乎自然。我再讲一遍,胎儿只能听,我们就只让他听。什么意思?因为有很多人不做胎教,我们告诉他说,这是好的教材,古典音乐与经典诵读,那他就回去跟胎儿商量了——这个母亲就问胎儿、胎儿啊、孩子啊、我要让你听古典音乐,让你听古琴古筝、二胡笛子,还要让你听贝多芬、莫扎特,孩子你听懂吗?孩子没有回答,这个母亲会替他回答,我不懂!为什么?连妈妈都不懂,我怎么懂?那些妈妈想,不懂有什么用!结果就不教了。孩子啊,我让你听《论语》、听《易经》,这你懂吗?这我替你回答,你不懂!连妈妈都不懂,你怎么懂?于是,不必教、不可以教。所以我刚才说,每个人都知道要做胎教,每个人也都知道什么是好的教材,但是他教的方法错了。方法错是什么意思?就是他认为要懂了才能够教,假如教了不懂是没有用的,于是他就不教了。这就是近代我们教育界的盲点。今天晚上我们最主要的是解决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教育就没有问题。因为每个人都那么爱孩子,我们都想把孩子教好,而且每个人都知道要什么时候教、都知道要教什么才有意义,只是这个方法选错了。所以,从今以后,不要再问你的胎儿懂不懂,你只问这些东西对他的生命有没有良好的作用。

 

那么既然你选择了教材,面对这样的孩子,请问你怎么教?给他听啊。怎么给他听?我建议,家里有人怀孕,准备两架播放的机器,然后把原来你所听的那些东西换掉——因为家家户户都在听流行歌,什么叫流行歌,就是流行几个月,最多流行两、三年,就没有人要的,那些音乐叫做流行歌。所以,流行歌这三个字就透露了一个信息,叫做垃圾,垃圾音乐叫做流行音乐。什么叫垃圾?我们要丢掉的东西叫垃圾。那什么叫古典、什么叫经典?是你丢不掉的东西。所以经典是永久流传,垃圾是随时要丢掉。你千万不要用垃圾的东西教你的孩子,要不然,你的孩子会被你教成垃圾人。要用经典的东西教他——把流行歌换掉,把流行歌收起来,换成古典音乐。我叫你收起来的意思是,你放着,等到这个孩子听古典音乐,听、听、听……到他长大了,你可以再把流行歌拿出来听,为什么?反正你已经没救了,我们孩子还有救。

 

以一架播放器放古典音乐,一架播放器放经典诵读。哪些是经典呢?要怎么选择呢?我们所说的经典是最有价值的书,但是一个民族发展那么久,五千年中华文化,这个多少有价值的书啊!所以经典有经典中的经典,我们用最高明的经典教我们的孩子,那些比较低层次的,以后再说;或者高明的学会了,低的自已就会,所以我们只教高的,不必教低的。高的经典在哪里?假如你有自己的意见,那请你就这样做。假如没有,那我今天可以提供一个选择的方法。你愿意这样做,也不错了,因为这不是我的意见,这是两千多年来,所有中国读书人共同的意见。中华民族最高明的书,第一个层次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完这些,再读第二层次的书《易经》《诗经》《老子》《庄子》;这些都读过了,还有时间,再读《古文》《唐诗》《宋词》《元曲》这些文学性的书;这些书都读完了,没有书可读了,再读一些小书,什么《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千家诗》……读这些叫做蒙学的书。也可以说,蒙学的书不读也没有关系、唐诗宋词不读也无所谓,因为我们培养大人才,不是用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只能培养风花雪月的人物。我们一定要真正的经典——刚才所说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号称四书;其次,《易经》《诗经》代表着五经最重要的两个经。然后再加中国的诸子百家,这个诸子中地位最高的《老子》《庄子》。所以,把四书、《易经》《诗经》《老子》《庄子》读熟了,中华文化八九不离十,以下所有的书你都能读。

 

我们的教育要把握重点,把握重点教育就变得很简单了。我们以高度的涵盖低度的,我们以核心来带动周围。你不可能什么都教,你什么都教,处处设防、处处薄弱;你一定要有重点,你从那里切进去,然后,一即一切。所以我们选择教材也是一个教育原理的重点所在。怎么选择?教材,越高深的越好;教法怎么办?越简单的越好;时机怎么办?越早期的越好。所以,时机,越早越好、教材,越高深越好、教法,越简单越好。这样岂不简单了吗?准备两架播放器,每天用两秒钟,对这两架播放器,按一个play,按一个replay;第一秒钟,古典音乐就在你家里演奏,而且让他演奏二十四个小时,免费的,你就可以教出你的天才孩子。古人如果要听古典音乐是不简单的啊,王公贵族,要请乐团来演奏,我们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可以买一架播放器;而且这个乐团来给你演奏,不可能给你演奏二十四个小时,我们现在可以演奏二十四个小时。另外一架播放器,也是用一秒钟,按一个play,子曰,子曰,子曰……这个圣贤就到你家里来当家教,而且当二十四个小时,不休息,也不要付薪水的。注意,二十四个小时。什么意思?白天播放晚上也播放。白天或者播放大声一点,晚上播放小声一点,小声到几乎听不到,虽然听不到,它都有作用。所以,要教孩子是很简单的,而且你隔天也不必换碟片,让它转七天,一天转二十四遍,七天转一百六十八遍。如果你所听的是《论语》,《论语》总共一万五千多个字,录成两张光碟、一张光碟六十分钟,上半部《论语》听一百六十八遍;第二个礼拜,再放下半部《论语》,一百六十八遍;第三个礼拜放《中庸》跟《大学》,《大学》《中庸》六千多个字,也是一张碟片,第三个礼拜听完一百六十八遍;第四个礼拜听《老子》,《老子》不到六千个字,不到一个小时,也听一百六十八遍。四个礼拜把《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全部听完一百六十八遍。

 

一个胎儿把四部经典全部听完一百六十八遍,他的脑神经受到刺激,而且这个刺激重复刺激、重复刺激,形成脑神经的巩固;所有脑神经发展得非常细密又巩固,将来成为聪明的基础。然后这一遍六十八遍的声音,可能留在他的心灵当中,记录到他的下意识、潜意识,也可以说记在他的骨髓里面,终生不忘,影响他一辈子。只要四个礼拜。一个胎儿在他母亲肚子里面要有四十个礼拜,你看他能够听多少东西?这个音乐,不管是东方的、西方的,最美好的音乐只不过那几十首、几百首,听四十个礼拜,把那些都听完一百六十八遍,一辈子听觉非常敏锐,他就有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有一种与音乐天才心灵相共鸣的、高度的鉴赏能力。而且这些声音对他整个脑神经的发展起了多大的作用啊!只要十个月,你就可以保护你的孩子,成为所谓的天才。我说,不是你培养天才哦,是你保护他,让他维持他的天才。因为老天就是给每个孩子都具有天才的本性,只是被我们人类把它断丧了。日本有一位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说,任何孩子都是天才,哪一家的孩子如果不是天才是很特别的。一般人听到这句话就很反感,说,一般我们所知道的是一般的孩子都是庸才,哪一家的孩子出天才是很特别的,你怎么跟我们相反,请问你有什么理由?铃木镇一说,本来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被庸俗的父母、用庸俗的手段教他几年,他就从天才变成庸才了。如果这些父母还没有能力把一个天才教成庸才——因为要把天才教成庸才是很困难的,要用尽心机才能够。你看一个种子要发芽,你石头压着它,你都压不住,它会走路出来的,你要把这颗种子消灭是很困难的,你知道吗?——庸俗的父母天天用庸俗的手段把孩子的天才一直砍,一直砍断、一直砍断……如果父母还没有能力把孩子教成庸才,再送去学校给老师再教几年,必定成为庸才。

 

十个月就可以保护他的天才,你用天才的内容、教天才的方法、把握教天才的时机,他一定可以成为天才。不仅是一般人可以成为天才,纵使是老天对这个孩子疏忽了,所谓阴阳造化不协调,这个孩子心智上有先天的不足,我们人类都可以凭我们对教育的努力,把他挽救回来。但是,一定要在他心灵非常纯洁的时候,他的机会是百分之百的时候,要不然老天就把机会渐渐收回去,你的机会就越来越少。所以,胎儿是百分之百的时候,请你不要错过这个时机。我常说,一个人一辈子受教育,只要十个月就够了。或是父母教孩子只要教十个月就好了,只要这十个月教好了,他就一帆风顺。因为根长得很扎实的一棵树,他自己就会长,你几乎不用管他;但是如果根没有长好,或者已经烂了,你怎么维护,都是没有用的。老天给我们人类一个很大的机会,但是这么大的机会只给你一段时间。因此,今天在座各位,你还没有结婚,或是你刚结婚还没有怀孕,或是你刚怀孕,孩子还没有生出来,我恭喜你,你的孩子遇到贵人了——我的名字叫王财贵!如果你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呢?那也没关系,大不了再生一个!因为错过时机,永不再来。不过你也不要那么紧张,说如果我的孩子已经生出来一、两个月怎么办?千万不要紧张,老天留给我们很长时间的机会。人类脑神经的发展,到三岁发展完成百分之八十,所以三岁之内是断定一个人聪明不聪明的最好时机。那么如果你的孩子超过三岁呢?还有百分之二十的机会。百分之二十到了六岁的时候,剩下百分之十——因为到了六岁,人类脑神经发展的百分之九十都定型了——如果超过六岁呢?到十三岁,发展到百分之九十九。所以六岁到十三岁,就是小学阶段,是我们培养一个孩子一辈子基础最后的机会。有人问,那如果超过十三岁呢?我们就应该说,那就算了吧,因为已经没救了。什么意思?就聪明度来讲,中国古人说,三岁看大,这一方面说聪明,一方面说他的性情;我们现在光讲聪明——这已经是科学证明的了,因为脑神经发展可以用最新的照相技术看到——光就脑神经的发展来讲,十三岁之前,他或许有他的遗传——遗传就是他的起步高一点;但是再高,你也不能够完整。起步低也没有关系,最重要是靠人为的努力——天生遗传对一个人聪明不聪明,它的影响只占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都靠我们后天的教育。如果十三岁之前,你让他聪明起来,他到十三岁以后一辈子永远聪明,不会再笨;因为他不可能笨。而且脑神经如果发展得很健壮很巩固、到老的时候,他都还不会老年痴呆。所以聪明起来的,一辈子聪明、不会再笨。假如十三岁之内没有让他聪明起来,他就一辈子笨、永远不可能再聪明。那不可能再聪明,他想要成就怎么办?我们中国人说,勤能补拙。你很努力,你比别人努力两倍,人家一天用十个小时用功,你用二十个小时用功,可能吗?很难!而且你一天用功二十个小时,你能够用功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十年?还是三十年、五十年?所以人生往往是一个人发现他能力不够了,就放弃了他的努力,维持现状,这样过活就好了。过活、过活,活着、活着一辈子,到最后死了,与草木同朽。

 

很多家长都说,孩子啊,我们比别人笨,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努力吧!咬紧牙根吧。你为什么这么残忍?还好孩子不会问,妈妈,我为什么这么笨?还好孩子不会问这个问题。孩子如果这么问,妈妈我为什么这么笨?而且你又很诚恳地告诉他,是妈妈把你教笨的,那请问怎么办?你为什么这么残忍?我问你,我们教育为什么要这么残忍,教一个人要努力、努力、努力?固然一个人要努力,努力值得我们敬佩,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让他的努力的效果更好?一个聪明的孩子也会努力啊,而且他更能够努力、他努力起来很愉快。那些不聪明的孩子啊,他努力起来很痛苦。所以你如果了解人生发展的全程性,你就会知道越早期越重要,而且越早期越好做。胎儿是很好教的,首先胎儿是不会跑来跑去,你看多好教,胎儿也不会给你反抗,你看多好教。第二点,胎儿他的能力。我们要注意,胎儿的能力是吸收的能力,吸收什么?吸收世界的信息。所有信息他都照单全收,百分之百地吸收;而且都放在生命的最底层,最底层的意思就是最、最重要的心灵深处。虽然我们长大以后,那个底层的东西好像忘记了,不在意识中,但它是在潜意识中;后来越长大,我们放在下意识中;到了十三岁以后,我们只剩下意识。这个意识是生命活动里面的最表层,但是影响力最小。我们长大以后用意识在活动,但是下意识、潜意识都在影响我们整个性情。我们有些时候会不知道我们的想法从哪里来、我们灵感从哪里来、或是不知道我们的脾气从哪里来,就是从你的潜意识、下意识而来,你控制不住。意识的活动只占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我们意识以下,那些都是在十三岁以前所受的教育,对我们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不是要提倡和谐社会吗?不是要八荣八耻吗?一个人能够听了口号就能够跟着改善他的心性了吗?这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很难的。一个人的下意识、潜意识都定型了,他要用他的意识来改造他的下意识、潜意识,是很难的。所以现在西方的神经科、精神病医生,他就发明了所谓的催眠疗法。什么叫催眠?一个人神经有问题,天天紧张,或天天不晓得从哪里来的恐惧、幻想等等,已经进入到神经病了;这个医生说,这个来源很早,不是你的意识所能控制的,于是就让他催眠、让他睡着了,然后叫他回去。他现在三十岁,回去到二十岁、回去到十岁、回去到五岁、回去到三岁,甚至回去到两岁、一岁,甚至假如可能,回去到胎儿……叫你去回想一下,你到底受了什么刺激?然后,这个医生就用很柔软的声音跟你讲,你不要再计较,那个人不是故意要伤害你,他是无意的,你原谅他。后来醒过来了,哎,他的心病好了。各位,你为什么要到长大以后再让人家催眠?而且催眠很危险、你知道吗?那个催眠是把你催眠了,他要是唤不醒你,你变成真正的神经病。你为什么不在孩子正在成长的历程,用光明的、积极的、用高尚的、优雅的东西来让他吸收?你为什么要让他吸收这些垃圾、这些污染的东西?良好的教材对生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良的教材也在潜移默化。所以你要怎么选择教材、要小心了。

 

胎教是这么地容易,能听的时候给他听。当孩子出生呢?出生以后继续听。人类的听觉发展到三岁、四岁就差不多定型了,所以要培养非常敏锐的听觉,一定要在三、四岁之内。所有学音乐的人都知道,要有绝对音感要在三岁之内培养,什么叫绝对音感?任何的声音的高度,他一下就听出来,准?不准?还有,很多声音集合在一起,他能够分辨得清清楚楚。听说有一个音乐家,他家里有一天玻璃杯掉到地上了,“哐”一声,大家就只听到一个噪音,但那一个孩子,就马上跑到钢琴旁边,用十个手指头,弹出那个声音。“哐”一声,你能够吗?你以为你的耳朵都能够听到声音对不对?人家敏锐的耳朵听到的声音跟你不一样,而且一辈子就定型了。所以各位,不要错过时机,三岁之内,照常让他听尽世界名曲、听尽经典诵读。

 

出生以后的教育——视觉教育

 

出生以后,眼晴张开了,一个人的视觉神经开始发展。视觉神经越早期发展得越快,发展到十三、四岁就成熟了,所以在这个时候要对他的眼晴做一些教育。眼睛怎么教育?除了他张开眼晴随便看你的家庭环境之外,最好的是给他人文的教育。怎么教?三岁之内,看尽世界名画,看尽世界有名的雕塑、舞蹈、建筑、喜剧……这些在现代来讲都很容易,有很多的博物馆,都把他的珍藏录像出来,你只要放给他看就好了。有人说,我要带他去大英博物馆让他亲自参观,那当然很好,但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这样做的,所以我们要利用科技。有人说,听真正的演奏比较好,我们听那个碟片,用机器播放的声音,并不见得完整。这些人都是理想太高、都是空想。你可能带你的孩子去听尽那些世界名曲吗?听尽那些演奏吗?不行,你只好退而求其次。所以一个孩子,他可以在三岁以内,把世界最有名的作品完全看完,一方面刺激视觉神经的发展,一方面培养优雅的性情、以及高度的美术鉴赏能力——这是很难培养的。我们的国民长大以后几乎看不懂什么叫世界名画,你不知道它为什么成为世界名画,就是看他画得还蛮漂亮的……这不是漂亮不漂亮的问题,是你的心灵要跟那个画家有起共鸣,你才能够受到感动,这种能力是很难培养的、是几乎不可能培养的。尤其长大以后,是培养不起来的。三岁之内,他自然有感应,因为我们的孩子刚从天地而来。而这些美术音乐的创作者都是天才,天才就是天地的才华,我们的婴儿、胎儿最接近他们的心灵,他们都是属于圣贤的心灵。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一个圣人的心灵就跟婴儿是一样的,那么样地纯真、那么样地深远。

 

你不要看不起你的孩子!为什么我们现在都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呢?因为我们都问孩子:你懂吗?他当然不懂啊,你懂得比他多啊;现在我们国家的教育就是问,孩子,你懂吗?你不懂,我讲给你听。老师都以为他比孩子伟大,家长都以为他比孩子聪明。告诉你,孩子有孩子的聪明,是你所不及的,而且你永远也及不了他!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孩子对于知识的理解还没有成长、我们就看不起他、我们就以理解的方式教他;大人的理解能力成熟了,你的理解能力当然比他好啊,你跟他比理解能力,他当然比你差啊。所以你就一直要教他,结果呢,你就浪费了他的这种吸收能力。理解的能力是输出的能力,吸收的能力是输入的能力,老天安排我们人生先输入再输出。但现在我们家长就拼命要他输出,结果看他不能输出,就说你怎么这么笨,你什么都不懂!于是就教他很浅的东西,把最无聊的东西都教给他……现在我们孩子所学的教材都是无聊的、白痴的教材,无聊的教材、白痴的教材,培养出无聊的人生、白痴的下一代。

 

所以三岁之内,要听尽世界名曲、看尽世界名画。三岁来不及,三岁到六岁,一定要做这个工作。所以我到幼儿园,我都劝幼儿园从早上上学到下午放学,整天古典音乐不断,他听三年,也听尽世界名曲了;然后,如果能够再读再听经典,那更好。如果六岁来不及,六岁到十三岁,最后一个阶段。至于十三岁以上怎么办?其实十三岁以上还是可以的,至少一般的人,就是你没有特别教育的孩子,他都还有基本的聪明;虽然他不能够再增加他的聪明了,但他用他的基本聪明,在这个时候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他也能够有相当的成就。所以十三岁以上其实还是可以的。像各位,你不是十三了,你是三十一了,其实也是可以的。甚至任何时刻都是可以的,都是可以接受这种经典教育的益处的。关于成人读经的办法,我也有不少的视频和文字介绍,你们可以去看。(按:见季谦先生纵论成人读经》)不过,我们讲了那么多,还没有真正进入到所谓的读经。我们只讲了音乐、美术这两方面。因为人类最先成长的感官是耳朵,再来是眼晴,眼晴跟耳朵在这么早的时期对我们人生影响很大,尤其是对聪明不聪明影响很大。你看,假如一个人耳朵,就是听觉训练好了,他听觉敏锐,我们古人称为耳聪;假如他的视觉训练好了,我们称之为目明;耳聪目明,就简称聪明。古人老早就知道,聪明跟耳朵和眼晴有关。所以对胎儿的读经教育,我们把它姑且称为音乐读经和美术读经;而读经的胎儿,我们就称为读经宝宝。现在海内外已经有成千上万的读经宝宝就是在胎儿时期接受读经教育的宝宝——这些孩子确实就是不一样。家家户户生了这种孩子,都认为这是父母的福气。所以,我建议,我们各位,在重庆市,如果你有身份有地位,可以影响更多的人,请你这一辈子去做一件事,就是去推广胎儿读经。假如你没有什么身份地位,你在你的亲戚朋友之内,推广胎儿读经教育,你是功德无量。

 

刚才讲到,该听的时候就给他听。所以胎儿就开始听,听古典音乐跟经典;出生以后,开始可以看,继续听经典之外,再加上视觉的美术读经。等他长大到一岁、一周岁多,他就可以开始讲话了——其实一个人会讲话,他也不是那个时候才开始会讲话,他是经过胎儿跟出生以后一年,不断地在听、在预备、练习,直到身体条件发展成熟,这样他才开始讲话的——所以,听很重要。我们让他听读经,就可以整天到晚听到人类的讲话,他就可以开始模仿,所以,听经典的孩子,比较容易比较早开始说话;甚至,他一开始说话的时候,他不是叫爸爸妈妈,他一开口就是子曰、子曰。

 

关于听经典,我还曾经这样建议,不止是准备两架播放器听两种声音、而是准备三架播放器——一架放古典音乐;一架放经典诵读,从《论语》开始放;还有一架呢,放英文经典诵读。因为现在的中国社会,都想要孩子学英文,要学会英文很简单的、美国孩子怎么学会英文的?美国孩子不必学就会了,至少不必学就会讲英语,会讲英语以后英文就比较容易学。美国孩子讲英语是不必教的,就好像我们中国人讲汉语是不必教的一样。他们为什么会讲英语呢?因为从他入胎开始,他就都在听这种语言,所以我们就用这种教法——用一架播放器放英文的语音,读英文世界最高明的书,也就是英文经典诵读。英文经典诵读发出来的声音也是语言啊,但是它的含义可能很深,所以就语言来讲,它的作用跟你跟他讲英语的作用是一样的、跟听一般的英语是一样的、跟听一般的英语故事是一样的;不过,它的内涵可能不一样。所以我们就让他听英文经典诵读。听十个月,孩子一出生,你会发现这个孩子前辈子可能是美国人,因为他对英语就那么熟悉。前几天我发现一个证据。一个法国的孩子,这个家长发现他有自闭症,他不讲话的,这个家长讲话他也好像听不见,他也不跟家长讲话,这糟糕了!所以就请心理医生来治疗,这个心理医生想尽了各种方法要跟他沟通,都没有办法;后来忽然发现,这个法国的孩子,如果跟他讲英文,哎,他有反应,于是,这个医生就跟他讲英文,结果这个孩子居然好像听得懂,而且他还会回答。这怪了,医生就间他的父母说,你们家里有在教他讲英文吗?说没有啊,我们法国人,都是跟他讲法语。那这个孩子怎么会讲英文呢?这个妈妈就回忆了,原来她在怀孕的时候,怀这个孩子的时候,是在英国人的公司做事,她听到的都是英文,她跟同事讲话也都是英文,这个孩子,在怀孕期间是在英文的环境之下长大的、所以出生以后,就只听得懂英文,听不懂法文了。所以,你不要看你的孩子什么都不懂,糊里糊涂,他精明得很。

 

一岁以后的教育——口舌教育

 

好了,这样做一用三架播放器……你说三架播放器,这个声音会不会太吵杂?他听这个声音会不会发疯?我说如果会发疯,大人先发疯,孩子大概不会。我们很少看到小孩子因为声音吵杂发疯的,但大人很容易。所以今天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孩子受到教育了,我们大人却发疯了,这也很麻烦嘛——其实大人也可以不发疯,只要你不注意就不发疯。什么叫注意?刚才我们说,大人只剩下意识了,意识在活动,你把你的意识专注在一个地方,这叫注意。现在有三种声音,假如你三个声音都要注意,你的意识就要分成三方面,你一心多用,你就发疯。不过你要知道,我们孩子本来一心可以多用,因为他根本不注意——他不去注意他都已经就注意到了,我们大人特别去注意都还恍惚了,可见我们大人的学习能力是很差的——孩子他不必注意,四面八方他全部吸收。甚至有人用四种声音——我没有鼓励用四种声音,不过,用四种声音应该也没有关系,只不过你不要把四个播放器摆在一起,以免人家误以为你在卖播放器。声音从四面八方而来,这本来就很自然的,所以能听的时候就给他听。到了一岁,几乎会讲话了、能念书了,这样的时候就给他念。什么意思?让他练习讲话。一个孩子练习讲我们普通的日常用语,这是不用教的、只是一个孩子不可能整天到晚常常讲话;而如果让他念经典呢,他除了平常讲话之外,还可以多训练他的口舌,而且可以比较长时间地来读经典。训练口舌有什么意义?刚才说过,我们接收讯息刺激的五个感官——眼、耳、鼻、舌、身,我们动舌头、其实就动口腔啦,所以训练口舌也能增加聪明。口腔、舌头,它的肌肉活动是很精微的、很精密的,我们要用很精密的脑神经来掌握来控制,才可以使我们的口舌有正确的运动。你要知道,一个人要发一个音是很困难的。一个最小的刚出生的胎儿,他有自然的吸吮、就是吸奶的能力,但是他的咀嚼能力可能还不好、吞咽固体的能力可能还不好,更不能够说话;要长大到一岁左右,才开始动他的口舌做语言的练习。而刚开始讲话时,他的声音还不正确,因为要动他的口舌,达到发音的标准,是要调动非常细密的神经系统;比如说你要发一个“啊”的声音,你必须丹田、就是所谓的下腹部,用力挤压横膈膜,横膈膜上来挤压你的胸廓,胸廓挤压肺部,肺部通过气管支气管,到喉咙、喉哦这里还有声带要配合,出来以后舌头——分舌根、舌尖、舌面——还有你的嘴、你的牙齿,你的嘴唇、你的脸颊、甚至你的是鼻腔……统统要联合成一体,才发一个音。

 

所以你不要认为我们孩子为什么一出生不会讲话,因为要发音是很困难的;或为什么刚开始学讲话发音不标准,因为发音是很困难的。我们让他练习发音就是在锻炼他的聪明,所以口舌常常动的孩子聪明。怎么口舌常常动?我们让他念书。怎么让他念书?你说,“小朋友,跟我念”,你念“子曰”,他就跟你念“子曰”,你念“学而时习之”,他就跟你念“学而时习之”,这就在动他的口舌。虽然念的声音不标准,没有关系,虽然念的文句不完整,没有关系。有人说,一个小孩子这么小,应该教他《三字经》啊,因为《三字经》只有三个字啊,他讲得比较标准啊。各位,你千万不要这样想,假如他会发三个音,你一直教他三个音、一直教他三个音,他的语言能力就得不到你的教育的功效,因为他已经会发三个音,你为什么还教他发三个音?他会发三个音,你就教他五个音“学而时习之”,他纵使五个音发不出来,他想要发五个音,这种想要发的这种心态就已经在锻炼他脑神经的发展了;所以,教《论语》的孩子比教《三字经》的孩子聪明。你要让你的孩子笨,就教他三字经吧!那为什么还有人教孩子《三字经》呢?除了这种理由之外,他以为《三字经》孩子会念;你要知道,他不会念没关系嘛!“学而时习之”他念“时习之”也是三个字嘛,他“学而”两个字没念出来有什么关系呢?过一个月、两个月,他会念了,他会念五个字就比会念三个字聪明!还有人说,因为《三字经》比较容易懂啊,他怎么懂呢?是你比较容易懂,不是他比较容易懂!所以大人都是为了自己在做教育,你不是为了孩子!所以懂不懂的观念一定要破除!

 

如果问,教他不懂的东西有什么用?刚才不是讲过吗,锻炼脑神经系统就有用,将来这个脑神经系统可以供思考理解所用。所以一个人将来要学好数学、能够学好科学,他的唯一的一个道理就是让他聪明。让他聪明的方法,就是大量的信息刺激,而最大量的就是口舌的信息刺激,比听、比看,还要大量。因为听看是输入、而口舌是输出。而且你口舌要动,一定要听,所以。听觉也训练到了、你的口舌也训练到了。一个孩子会讲话,是天地间不得了的大事!我们要让他多讲话,但是他不能整天到晚叽里咕噜讲话,我们就让他读书。读书,这个时候不能读怎么办?念。等到两岁三岁就能读书了,怎么读?看着书读。看着书,一方面眼晴看,一方面耳朵听大人做示范,然后他口舌模仿大人的声音——这种模仿是,刚才说过,很困难的,结果一个孩子两、三岁就能够模仿了——你一直让他模仿、一直让他模仿,是增进聪明最好的方法。一个两岁多的孩子,你拿着书,把他抱在膝盖上,“小朋友,跟我念。”你说:“子曰”,一边就指“子日”两个字给他看,“学而时习之”,指给他看,或者,如果他已经很熟悉了,就教他指,指错了,没关系,你随时就指指字;有些人是用大字报,也可以,不用大字报也没关系。他只要常常看这些字,他就有印象,印象深了,他就能认字。

 

所以教读经,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大家发现最初步的功效,就是认字。其实教读经的功效很深远,一般家长、老师好像看不见,但是认字看得见,家长老师就很高兴,他认为孩子认字真的了不起。其实认字是很简单的,认字是不需要教的!一个孩子怎么认字?多看了就能句够认。比如我举个例子,你第一天教你的孩子《论语》第一章,你说小朋友跟我念:“子曰”,他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说:“不亦说乎”……这样念。你念这一章,念完了一遍,再来一遍、念完了一遍,再来一遍,念三分钟,就念了七、八遍了,十几遍了,他不想念了。不想念了没关系,他在那里玩,你念给他听,要不然播放器放着,他也在听。听了就有效,念了更有效,看着念更有效果又加倍。但是你不要逼着他:你一定要给我坐好,要给我读一个小时。无所谓的,随便教!因为随便念念就好,随便听一听就好,随便看一看也就好了。然后第二天教他“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第三天教他“子曰:‘道干乘之国……’”;第四天教他“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这一章;第五天教他“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一天教一章,都给他念三、五十遍、一百遍,五天之后,这个两岁半的孩子他就能够认字了,他至少能认两个字。哪两个字?子曰!哎,大家都知道,但是都没有良心,为什么?因为我们做教育的时候就想:他能够懂得“子曰”这两个字的意思吗?“子曰”这两个字在日常生活中有用吗?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用,因为我们现在不讲“子曰”了,我们讲“老师说”,所以这两个字没有用了!什么时候用?等到他上初中高中再用,所以那时再教“子曰”……各位,是这样子的吗?人是这样长大的吗?认字是这样教的吗?我们就这样教,教一个字,就要会认一个字、会写一个字、会用一个字,还要组词、造句,这样教一个字很困难;我们随便教,结果三、五个月,古人是半年之内,就可以认完两千五百个汉字。

 

半年就认完两干五百个字,现在我们小学教育,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也认两千五百个汉字,到底是古人聪明?还是你聪明?所以我们现在把认字教得太困难了。现在所谓的教改、教改,有很多所谓的教改方案都说我们怎么来教小孩子认字,让他脱盲、让他不要再做文盲,我们要提早让孩子认字。提早让孩子认字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他提早阅读;提早阅读有个好处,就是提早吸收知识:知识量大,他的理解力也好,就提早会思考。然后他提早阅读,他会养成阅读习惯,对一辈子都有好处,所以提早阅读是很重要的。提早阅读的前提是提早认字,所以提早识字就变得很是我们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但是怎么提早认字?怎么提早认字,非常简单,你只要教读经,你都不需要提早认字,他就提早认字。所以教认字是很简单的,就是一不必教。你只要教他读经。而且,经典中出现的单字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现在的小学教孩子认字,都只认日常用字,因为我们认为一个孩子必须了解,所以教他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花花草草、猫猫狗狗……就教这些东西;而其实我们读经的孩子,最后也能认这些花花草草、猫猫狗狗,为什么?因为那也是日常生活常出现的字。他经典的字也会认,日常生活的字也会认,所以读经的孩子读白话文没问题——而且语文能力增高了,读白话文更简单——所以读经的孩子很容易进入阅读的阶段,一开始阅读了,他便手不释卷。

 

很多人提倡阅读,认为孩子能够自己读书是多么可喜可贺。各位,其实一个孩子要自己读书是很简单的啊!因为每个人都有好奇心、每个人都有求知欲,尤其一个孩子更有。我们只要教他认字,他就会读书,只要会读书,他就废寝忘食。现在所有教读经的家庭跟老师都可以做见证,读经的孩子我们现在要预防他太喜欢看书了,所以家长和老师都要时常去监督他——你不要再读书了!现在要限制孩子读书,因为读书都把眼晴读坏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读那些,是没有用的书。什么意思?他能懂的书就是没有用的书。一个孩子能读懂的书就是没有用的书。各位,你用你童年时读的书来为人处事吗?你来建功立业吗?你来爱国治民吗?没有的事!那些书都是敲门砖,敲了门,丢掉!叫垃圾!不要让你的孩子看太多垃圾的东西,因为障碍他心灵的成长,所以真正懂教育的人是不让孩子看太多的书的。各位,人生有限,你读这些千古流传的经典你都读不完,你还有时间去读那些童话吗?那些故事吗?而那些童话、那些故事,如果要读岂不简单吗?什么时候读?我长大再来读。什么叫长大?我把我的语文能力培养好了再读。一个人的一生,培养语文能力最好的时候就是十三岁之前,十三岁之前是人类语文能力的关键期,所以,一辈子要用的语文能力要在十三岁之前完成。

 

一个中国人他一辈子要用的语文能力,最少要培养一种,就是能够读经史子集的能力。因为五千年来,所有的书、有用的书,通通都是文言文。经史子集通通是文言文记载的,不能读文言文,就不能读经史子集、不能读经史子集,你就不能够认识中国祖先的智慧、不能够认识中国祖先的智慧的人,你就没有中国的灵魂、没有中国灵魂的人,就不是中国人!而培养读经史子集的能力是那么简单,只要在十三岁之前,用经史子集教他,他就自己会读经史子集,不需要你讲解,不需要你引导,这是人类的本能。就好像一个孩子,一岁、两岁就会讲话,到三岁我们的讲话的能力就成熟。讲什么话?讲你从胎儿开始听的话,从来没有一个家长告诉他,你的语法应该怎么办,你的发音应该怎么纠正,从来没有的。所以美国的父母没有教美国的孩子文法,他的文法不会错;中国的父母没有教中文的文法,孩子的文法不会错。谁教他的?人类本来的能力,天性!我们能够读古文,不是老师教古文教出来的,现在老师不是在教古文吗?初中就有比较简单的古文,高中比较深的古文,到大学还要有古文的课程。请问你学了七八年的古文,你会古文了吗?不会!为什么?你读得太少,而且读书的方法错误。古人的方法是对的,就好像一个孩子学语言一样,天天就在这个语言环境中,他听了这个日常的语言,听了一百遍、一千遍,所以他就会用了。我们如果让他读古文,读一百遍、一千遍,他的古文也就会了。你能够背《古文观止》的一百篇文章,你就会读古文,你能够把一百遍背熟,你就会作文作古文;这是非常简单的事。

 

但现在我们的教育不是这样做的。我们不是让他接触古文,我们是让从小语言能力培养的时候,让他接触这些日常生活语文。你要知道,日常生活的语文分语跟文,日常生活的语是三岁就学好了,我们的文只是用文字来把这些语记载下来、写出来。这些文字的学习是有用的,因为这些文字将来可以读别的书,而这些文字所记载的内容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三岁就懂了。你为什么还要教他懂得的东西?你不是重复吗?你不是浪费吗?所以所有白话文教育通通都是浪费!假如我们还教孩子白话文,你就浪费你的孩子,白话文是不需要教的,白话文是自己会的。信不信就由你了。我们只教高的,低的自己就会了,而且更会、会得更好。民国初年提倡白话文的那些人,胡适之、陈独秀、鲁迅通通都是读古书长大的,他们没有读过白话文。要做白话文还不简单吗?现在我们学白话文长大的,不止白话文作不好,古文更连入门都没有。所以我们两面都失败,他们两面都成功。

 

教育的道理

 

教育是有道理的,尤其是语文教育,一定要用语文的方式——就是多听、多看、多念、多接触。懂不懂?没关系,自然就会懂。所以有人说经典那么困难,我说哪里困难?你说经典哪一本困难?大家就七嘴八舌说,最后一致赞同说,《易经》最难。我说,说《易经》难的举手,很多人都举手,我说读过《易经》的人举手,没有人举手。我说你受过什么教育,高中、大学、有的说研究所,都毕业了,我说你为什么这么不负责任?所以现在整个中国人呐,都被教得不负责任了。以后不要再说经典很困难,除非你读过经典。我说,《易经》你读过吗?没有人读过,那你怎么知道它困难呢?有人很勇敢地说,我读过!我说你读过几页?他说我读过两页,没有一句我懂的,所以很困难。我说老兄,你为什么不读下去,第三页就有你懂的了,你为什么只读两页就不读了。所以,我们的教育是错误的,尤其是语文教育、文化教育、性情教育、品德教育、智慧教育、美感教育……通通是错的,因为都用理解的方式教。你要知道,理解是科学教育,不是人文教育。科学教育是思考、是理解,人文教育呢?是熏陶、是潜移默化。但是人文教育也不是不理解,熏陶久了就理解,而且这个理解,它是有层次、有深度的。至于科学,它的理解是理解就理解了,就到那里,所以科学是死的。科学的知识是死的,人文的知识是活的;死的要用死的心灵来学,活的要用活的态度来学。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而一个人,老天安排他先有人文的吸收、有人文的酝酿,最后有人文的解悟;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则以人文酝酿培养出来的脑神经系统去供科技的思考。所以,人文的学习是科技的基础。假如这一点没有分清楚,我们的教育永远是在浪费我们的人生。

 

所以,你要学好文言文,你就用经典来教育他。经典教育怎么教?就是反复诵读。同一段文字,不管是一百个字、一千个字,同一段文字练习一百遍。我现在提倡一个很基本的读经教学法,就是三百读经法,供大家参考。这是一个很基础的标准,你如果做不到,可以降低一点,你如果做得到,可以升高一点。三百读经法,第一个一百,一天一百个字的进度;大概是《论语》第一章与第二章,这么多。第二个一百,让他念一百遍;有时候上午念十遍,下午念十遍,晚上比较有空,念个三、五十遍,要睡觉前念过十遍、二十遍,大概一百遍了,念一百遍。第三个一百,给一百分;给谁一百分?会背的人给一百分,不会背的人也给一百分。怎么有这种给分法呢?有!因为会背了,就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了。他已经诵读那么多遍了,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将来长大以后,他就能够融会贯通,他就能够拿出来用,而且越用越精明、用一辈子用不完。他如果不会背呢?他不会背,那一百遍已经对他脑神经系统发展有良好的促进,而且留下一点点印象,将来要复习的时候也比较容易;而且他会越读越聪明、越读越聪明,到最后,一百遍就会背。有些孩子读久了、进步了,八十遍就会背了;再进步,五十遍就会、二十遍就会;有的是三遍就会、有的是一遍就会,叫做过目不忘。这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能力。但是我们不要求每个孩子都能够读二十遍就会背,读二十遍就会背的,我们也让他读到一百遍,因为锻炼他的脑神经系统,还有,让他终生不忘。

 

所以读经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拿到最高深的、最有意义的教材;方法就是利用人性,能听的时候给他听、能念的时候给他念、能读的时候给他读,而反复听、反复念、反复读。就这么简单,他就培养了他的高度的语文能力。有了高度的语文能力,他就有深度的文化教养;有深度的文化教养,他的性情比较容易端正、他的品德比较容易高尚、他的智慧比较容易高超。而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有了良好的语文能力,他就可以自己去读所有的其他知识类的书。所以,所有我们学校的所有的课本我们都可以让他自己读,而且他可以读比学校课本多出十倍到一百倍的内容,他将比任何父母跟老师学问还要大。如果不是这样,你的孩子就不可能成为大人才。所以,教育是非常简单的,我们把握要点。第一个要点是高度,高度可以笼罩低度;第二个要点是核心,核心可以带动外围。核心的课程是语文,语文要用高度的语文,所以十三岁之内最重要的教育是教他语文,语文最重要的是教他高度的语文,高度的语文就是经典。经典怎么教?就是反复诵读。如此教育就完成了。任何一个家庭、一个学校的班级老师,如果能够这样做,他就发现,他的教育就越做越轻松,因为孩子聪明起来,学习能力强,而且孩子性情稳定,学习态度好;还有,他理性,他比较理性,比较好沟通;还有,他原来的那种纯真,他的同情心也就比较容易保持。所以,这个孩子他不仅是好学,而且他也有品德,有品而好学,叫做品学兼优!

 

我现在就举一此实际操作的方法,或是一些模型。有的人是在家里自己教、这也很好,不过,父母要兼做老师不容易,所以最好是团体来教。团体教有两个方式,一个是业余读经班——因为大家都要上学嘛,放学的时候,或是一个礼拜一、两次,几个小朋友组成团体一起读经,这也是可以的。不过,这只是少量读经。然后有些家长发现,读经的时间越多、读的量越大,他的进步越快;但是,读经的时间如果很多,学校功课怎么办?学校老师也说,我的功课都很多啊,你怎么叫我读经?我教读经教一点也可以,要教很多怎么办?现在我就要告诉各位,读经的时间达到所有学习时间的一半,是一个基础的标准;少于一半,你都可能在浪费孩子;如果一半以上,你就在帮助你的孩子了。很多家长都这样说,我的孩子全心全意地做功课,都做不好功课了,现在用一半的时间读经,功课还怎么做得好呢?我说,用一半的时间读经,读经的效果提升了他的学习能力,他只用一半的时间就可以把原来做不完的功课做完;如果能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读经,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做功课,那功课会更好;读经的孩子去应试,应试的成绩也是最好的。而经典的作用是一辈子的好处。所以我们观察了许多的孩子,最后我们得到一个结论,最好的方式是用十分之九的时间读经,用十分之一的精神和力气去做他现在要学的东西——不管是小学还是幼儿园——用十分之一的力气就学完了,而且学得更好!假如你不相信,你就去障碍你的孩子吧。

 

及早读经、老实读经、大量读经、快乐读经

 

我现在到处演讲,有人听了我的演讲,甚至或是看了书,他就开始教学。要评判他对读经的实践到位不到位,其实就是他对读经的了解到位不到位,了解到位,实践就到位,这叫做检验的标准。我们有四个标准来检验,你今天听完了我的演讲以后,你可以做读经的教育,你也可以随时用这四个标准来检验自己是不是做到位了。

 

第一个标准是及早读经,及早的意思就是越早越好。但是及早,这个我的孩子已经长大怎么办?所以及早,是早到从今天开始,最早了,你不能更早了。所以及早读经。

 

第二个标准是老实读经,越老实越好。什么叫老实?第一点,读真正的经,不要读假的经;读大的经,不要读小的经。什么叫做真正的经?什么叫做大的经呢?就是刚才所说的,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的经,第三层次下,都是小经、都是次要的,乃至于不需要读的。第一个老实,读真正的经。第二个老实,只有读经,没有花样。花样越少越好,你说没有花样他怎么有兴趣呢?现在都以为耍花样是为了维持他的兴趣,其实我们都忽略了,孩子本身就喜欢学习,而且孩子学习的基本特色就是反复,跟着做、反复做,做到他熟悉了,熟能生巧,他就很有兴趣,所以他以成就感来维持他的兴趣。现在我们用游戏、用讲故事,用各种的活动,接龙、打拍子……来维持他的兴趣,这一种维持兴趣都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内在的兴趣是他一直读、一直读、一直读,读进去了,读出味道了,他一辈子就是一个好学的人。你如果用很多的花样,花样没有了,他就不读了。现在学校或许有花样、或许没有花样,因为老师来不及做花样了,现在学校就以考试来引导他学习——不是引导,是逼迫他学习;所以只要不考试,他就不读书了。但是我们读经的孩子只是一直读、一直读,他对读书产生兴趣,他就自己终生都在自我教育。所以,要培养一个孩子能够自己教育自己,能够定下心来读书,那是你花一千万都买不到的啊,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因为他随时都在长进自己。要从小开始,用这种方式,一直读,一直读,一直读,一直读,就是老实读经。

 

第三个标准,就是大量读经。你有没有大量,就看你对读经的了解到位不到位。什么叫大量?第一点,读很多,《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易经》《诗经》《古文》《唐诗》《宋词》……什么都读啦,读越大量越好。因为越大量,他整个的学养的基础就越扎实。第二点,要反复,反复的遍数越大量越好。刚才说过,一百遍是一个基本的标准,很多真正读经的老师,他教导他的学生,要读两百遍到三百遍;读三百遍以上,不仅是终生不忘,而且整本都连起来、整本会背——《论语》从“子曰,学而时习之”开始,一直背到四百九十八章背完,一连串背一个小时,没有停过、没有断过一个字,这样子叫做把《论语》背完了。我们长大的人比较难达到这个境界,儿童则是人人都可以的,但是你错过时机,它就永不再来。《易经》两万四千多个字,一口气背完,两个小时。《易经》是很难背的,你如果打开《易经》就知道,它很多地方都很类似;但一个孩子就可以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这样一直背出来,不错一个字,这都要两百遍到三百遍的工夫。这叫大量读经。所以,大量读经,时间也要花得多,花多少时间呢?最好能够每天平均八个小时,读十年。最中下的孩子一就是看起来很笨的,在学校考试成绩都是不及格的那些孩子——他如果这样读,读十年,他也变天才。如果中等以上,那更不得了了,他就可以成为一个,不仅是继承中华文化,乃至于会通中西、融贯古今的大才,他的基础就奠定在这十年。

 

一天八个小时读十年。你说八个小时读经,那这个孩子不是枯燥乏味,他不是会反抗吗?不然。甚至有些孩子还会要求多读一点。刚刚开始读的时候,确实他不习惯,有些孩子一天只能够读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你就让他读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你不需要去强迫他,其他时间你就让他玩。玩的时候他就在听,听也在读,渐渐地他就静下来。尤其是多动症的孩子——多动症他不是到处跑、到处闹吗?这个很简单,只要一天读经八个小时,大概两个礼拜就治好了,有的人三天就治好了。就治好了、不动了。不是不动,他该动的时候就动,不该动的时候就静;能动能静,是最高品质。因为你经过大量地反复地这样读,一方面增长你的脑神经系统,一方面调整你的脑神经系统;经过调整以后的脑神经系统,它就很顺当。现在有很多孩子,叫做感统不良——感觉神经统合不良——他手脚不协调、手眼不协调,他走路会歪、会斜;这种孩子也很让人头痛。怎么做?读经!一直读、一直读、一直读,就用读经清洗他的头脑。这种例子很多,只要在十三岁之前,他的脑神经系统还有机会改造的时候,我们就去改造它。你可以用很多方法改造,西方有所谓的特殊教育这门学问、研究出很多很多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操作起来都相当地费劲、很困难、都是要大人永远陪着他,教他做一些动作,而且效果还很少。只有读经一能听的时候给他听,能念的时候给他念、能读的时候就给他读,老师没有时间就放播放器给他听——就这样子,他就可以把一个心智不成熟,或是心智有障碍的人,让他恢复正常,而且超越正常!不过你一定要把握十三岁之内,十三岁以上也不是不行,效果比较少。第三个标准,大量读经,就这么简单。

 

再来第四个标准,就是快乐读经。只要你越早开始,他就越快乐;只要你能够越老实越好,你不要做花样,刚才说了,读出味道,他就快乐;而且这种快乐不是嘻嘻哈哈那种游玩的快乐,而是那种心里非常笃定的、深度的幸福之感。快乐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浅度的游戏的那种快乐,一种是安定的、深度的幸福之感。浅度的那种快乐是很容易得到的,一个读经的孩子,能静的时候他静,能动的时候他也很动啊,他也能够有浅度的那种快乐;但是他也能够静下来,得到深层的幸福之感。我们要转外在的快乐为内在的幸福,凡是内在幸福的人,他的快乐是比较深远的;如果一直是外表上嘻嘻哈哈的、吵闹的那种快乐,到最后他自己会感觉非常的空虚无聊,父母亲、老师、朋友、小朋友都会感觉到厌烦。要有内在的幸福,一定要有深刻的教养,我们用读经可以让他比较容易达到。

 

所以四个标准,大家去检查。及早——你对读经了解多少,就看今天晚上回去,有没有立刻教你的孩子读经;不过现在已经很晚了,明天早上开始教。老实——不要再教《三字经》那一类的书了,但是那一类书也不是说不要读,你可以随便读、偶尔读一读;一个会背《论语》的孩子,你只要丢一本《三字经》给他读,他自己就读起来了,但是只教他读《三字经》的孩子你叫他读《论语》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教育要越教越简单,你不要越教越困难。怎么越教越简单?在他还不知道难不难的时候,最先就教他最难的东西,把人间最难的东西通通教完,然后等他知道难的时候,他已经学完了。这就是教育的智慧。

 

再来是大量。除了家庭教育、社区的读经班、还有学校老师可以做读经教育之外,现在还有一种新兴的教育的模式,叫做私塾。私塾是用古代的名称啦,就是由父母,或是由一个老师,自己用自己的教育观念来教育孩子。什么观念呢?大部分都是用读经的观念,所以叫读经私塾。这个孩子没有上学,去私塾读书,而且这个私塾可以走读的,早上八点来读书,读到下午四点半、五点,放学回去,跟学校的作息一样,只是把学校的功课全部改成经典。那学校课程怎么办?他随便自己偶尔看一看就会了,而且超过学校课程功课的能力。这是私塾的其中一个模式。还有进一步的模式,寄宿型的。就是全天候的读经,包括晚上也住在学堂。这样的效果最好,一年可以抵十年用;一个中等资质的孩子,一天只要读八个小时到十个小时,只要一年,他就具备终生读经史子集的能力。何况他读二年、三年,五年、十年,这是培养大才的方法。

 

还有,他所读的书不止是中国的经典,还有外国的经典,比如英文的经典、法文的经典、德文的经典、西班牙文的经典、乃至于拉丁文的经典……怎么读?我们哪有钱请老师?中文可以自己教,英文怎么办?很简单。我们中文的教学法是“小朋友,跟我念。”你念了,他就跟。我们外文的教学法就是“小朋友,跟它念。”跟谁念?播放器!跟机器念。跟机器念是最正确的教学方法,为什么?你如果要教孩子读英文,你请英文老师来教,他的发音可能是不标准的,而且他可能没有读过这些经典,他读起经典来是结结巴巴的,那我们的播放器呢?他是外国人读的,而且我们选择发音非常标准的外国人,读得也非常流利。那小孩子他怎么学呢?他都听播放器。听几遍呢?听一百遍。听一百遍就会跟着读,听两百遍他也会背,一章一章地背、一篇一篇地背、一本一本地背。其实只要背一本到两本的英文,就是只要能够背五万字左右的英文经典,这一辈子的英文你就不要烦恼了,他自己就能够走向英语、英文学习之路。我们现在整个国家对国民的英语、英文的教育,感觉非常艰难,我们每个家庭也为孩子的英语、英文教育花很多的时间、精神、金钱。我告诉各位,要把英文学好是非常简单的事。能够背诵五万个字的经典英文,你这辈子的英文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步上康庄大道,而你能够背诵五万字,最好在十三岁之前背完。

 

现在,有些孩子能够背诵十万字英文,乃至于十五万字英文,现在正准备再背诵十万字法文、十万字的德文。为什么?因为我们要培养的人才,是划时代的国际性的大才。如果你没有这些语文的基础,你比较难——不是永远不能,因为我们可以翻译,但是比较难——不只是比较难吸收他们的一手资料,且你将来要跟外国人交流学问,请问你如果没有这样良好的语文能力,你怎么跟他交流?所以将来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会通中西融贯古今的大人才——首先就要把他的语文素养提升。还有,语文的学习对一个孩子来讲相对很容易,而这个学习会刺激他的脑神经发展;有人说,多一种语文多一个头脑,所以多学几种语文,就多几倍的聪明。这些聪明可以供他做其他的学习所用,比如说学数学、学科学。学数学、学科学要靠聪明,但学数学、学科学是运用他本来的聪明,并不是让他增加聪明;也就是说,本来聪明的可以学数学、科学,不是学科学、数学让他聪明。所以,聪明的基础在语文教育,在开发脑神经系统的教育,不是在运用脑神经系统的教育。科学、数学都在运用,它是属于“用”的学问,不是“体”的学问。我们要立“体”才能开“用”,就好像我们要开很多高速公路,才能够跑汽车;现在我们整个学校教育通通都在跑汽车,不开高速公路,结果就塞汽车。而且汽车跑不出高速公路,但高速公路的建造只有在十三岁以下,我们如果把这十三年都白费了,这个人永远不得聪明,永远不得成为人才。

 

所以各位,不要弄错了,不要认为现在这个数理化是很难的学问。为什么你觉得数理化这么困难?道理很简单,第一点,我们孩子不聪明、不够聪明;第二点,我们教材不合理。什么不合理?我们中国人为了迎头赶上西方科学,为了所谓的科学救国,政府就把我们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物理化学,这三科的教材,加深它的难度;而且不只是政府加深,有些校长为了争取升学率、为了争取应试成绩,他把政府的深度再加深;有些家长把学校的这个深度又加深……这叫莫名其妙!真正的科学先进国家,它是依照人性安排课程,六岁、七岁的孩子,普遍的能够懂多少,它就教这些,所以科学先进国家的孩子,学习数理化都很高兴,为什么?不学就会、随便学一学就会。还有,那些老师跟家长都知道,不会也没关系,因为现在不会,再过两年自己就会。所以数学科学是根本不需要教的。你不教数学科学,我们才能够真正培养数学科学的人才。你教他,而且教他很深的数学,他才六岁,你就教他九岁的数学,我问你有什么意义?只是障碍他、只是让他觉得很辛苦、让他挫折而已。九岁的数学什么时候学?到九岁再学!不要教就会了。你为什么要提前三年,你提前三年教真的能让他比较聪明吗?没有!你只是让他对数学、科学恐惧害怕,结果就不喜欢思考,一思考就头痛,造成不思考的中国人。那不思考的中国人,他只好训练、训练,训练出技术,做什么?做人家的科学奴才!所以我们国家培养的都是欧美的科学奴才。

 

从今天开始要知道,数学是不要教的、科学是不要教的,不要教的意思不是不要学——也不是通通不教他,是他到了自己会的时候自己就会。他如果还有一些不会,我们把一些重点提醒一下,他会了,就再前进,不会也没有关系。为什么?他过三个月就会了,你急什么呢?我们国家就是急!我们急了一百年!

 

前几个月,钱学森先生要过世的时候,胡锦涛先生去看他,钱学森就跟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说,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因为一百年来,我们没有培养出科学人才,我们培养不出科学大师所以我们的科学教育是失败的。其实钱学森很客气,没有说一百年来我们没有培养出哲学大师、文学大师、艺术大师……整个中国,这一百年是白过的!都是西方人的世界。因为我们只跟西方人学,而且,学都没有学好。你不是要学科学吗?你应该按照西方人怎么教他孩子科学的方法去教他科学,这样我们中国孩子,科学就是一流的,大家都很喜欢科学,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孩子聪明嘛,中国孩子用功嘛,至少不会比别人笨;我们这么聪明又这么用功,你的数学、科学怎么会学输人呢?所以现在中国的数学、科学在小学、初中、高中都是一流的,全世界一流;到了大学,就末流了。为什么变末流?他全部都是技术,而不是思考。为什么不是思考?因为他不能思考。为什么不能思考?他六岁的时候,我们教他九岁的东西,他就天天害怕;九岁的时候教他十二岁的东西,他就天天恐惧;十二岁的时候我们教他十五岁的东西……你有意义吗?但是,这是不是说六岁只能教六岁的数学,不能教九岁的数学?不然。我们如果让六岁的孩子有九岁的聪明,他六岁也可以做九岁的数学。怎么让他聪明?刚才讲过了——信息刺激。不是去做数学,做数学不能使人聪明,是聪明的人,才会做数学。

 

各位,你要注意哦,你不要再烦恼你的孩子的功课了、不要再烦恼你孩子的数理化了、不要再烦恼你孩子的英文了,你只要把经典读好。信不信由你。整个中华民族世界,台湾、大陆、东南亚,以及海外的华侨,知道读经教育的人已经越来越多——我们推广读经教育已经十七年了,所以今天不是第一次讲读经教育;你的孩子也已经不是白老鼠了,因为已经有那么多人实践了,没有一个失败的例子——谁教读经,教一句就有一句的效果;教越多,效果越大。就在我们重庆市,也已经有几百或者是上千的孩子,他整天读经。你可以去看一看,看他是被逼迫的吗?他不快乐吗?你可以去看看,他不活泼吗?他身体读坏了吗?你可以多看看、可以去看看嘛。他读这么多经,他读笨了吗?……这些你都可以去看一看。他的学校功课好不好?他的学校功课是不必教的,把书拿给他读就好了,他自己会读;而且二年级就可以读到五、六年级的功课。你为什么还烦恼呢?所以,知道的人,你要知道得更清楚,实践得更努力;不知道的人,或许是你从现在开始自己知道,或许是你可以去考察人家已经走过的路。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有真知,然后有真行。

 

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

 

今天我就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大略地介绍,这只是大略因为要讲的还很多,每一次演讲都只能讲某个重点。不过,既然已经推广十几年了,有很多的书面资料,有很多的录像资料,还有更多的网络上的资料,请大家自己去搜集。我们也要自己做做功课嘛,不能够什么都靠人。这些都是很容易收集到的,推广读经的人们,他们都有这些资料,甚至是免费送给你,你都可以去要。更好的方式呢,是你上网去查,因为所有的文字资料、影音资料都在网络上有;并且网络是一个沟通的平台,有很多的问题——几乎比你所能够想到的问题还要多十倍到一百倍的问题——就你的问题,人家都已提过了,也都解答了,解答过很多次;更多你没有想到的问题,人家也都提过了。到网络上,你可以解决你的一切问题,所以请你上网。我现在介绍一个网站,那是我主持的网站,也是全世界推广读经的核心网站,全世界读经的观念从这个网站推出去、所有的问题也都回到这个网站来解答;所以你抓到这个网站,就抓到一切读经的理论、一切读经的问题的解决、跟一切读经的经验分享。这个网站叫做“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它的全名,不要用英文了,英文更难记,你就记中文——“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这是一个读经教育的交流网,很容易记。

 

它为什么叫全球呢?因为我们所说的读经教育不只是为了读中文,不只是中国人要这样教,凡是人,都应该这样教。所以,我们这个教育是要推广到全球的,它是国际性的,它是永远的。这也不是我的发明,这是人类有史以来都这样做的;不仅中国古人这样做,西方古人也这样做,只是现在因为某些原因他忘记了、放弃了,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把它恢复——这个恢复不是复古,而是回归本质、回归正常、回归道理。所以有人说,你这个不是跟古人一样吗?不是。是古人跟我们一样,不是我们跟古人一样。古人为什么会跟你一样?因为道理本来就这样。所以古人如果作对了,我们也作对了,我们就跟古人一样;如果古人做错了,我们做对了,我们跟古人不一样;如果古人作对了,我们做错了,我们也跟古人不一样。所以,我们只问对、错,不问古、今。我们只问对错,不问这是西方人有没有这样做?也不要说这是中国人的发明。还有,千万不要问,这个推广的人从哪里来?从台湾来。这样问的人很莫名其妙。有一次,听说政府的领导——有些政府的领导很莫名其妙——他说这个人从台湾来,我们要小心一点。我说,你不是要统战吗?我来回归了你,还要统战吗?你不要统战我都回归了你,你还不欢迎我吗?什么叫回归?回归中华民族的祖宗。你要知道我推广人家读《论语》,你知道这个《论语》的中心人物孔子,孔子是哪里的人,你知道吗?他不是台湾人,他是山东人。我推广《老子》,老子也不是台湾人,他是河南人。你对我还有什么忌讳呢?所以中华民族要做一个孝子,要对我们祖先尽孝道,你就要继承他的智慧,读他的书!这不关乎台湾还是大陆,不关乎内地还是海外。我们只讲道理,这个道理是行遍天下的、道理是永恒的。

 

最后,不要说我今天我来听一个王某人演讲,他叫我们读经,教我们这个语文教育。不是的。是你今天再重新想一下教育道理,把教育的道理想清楚,是你了解你自己。你千万不要听我的话。我今天所讲的话如果是对的,等于我没有说,因为这也是你应该这样想的;假如我说的话是错的,你当做我没有说,因为不要让错的影响到你。假如是我说的错,影响到你,你去教你的孩子,教错了方法,那我要负责任的。古人说,这个教师如果误人子弟,那是要下十八层地狱、十九层地狱,我没有那个胆量。所以,假如我今天讲错,你不要听,我就没有害你,我就没有罪。那假如我讲对了呢?你自己要想想,是真的对吗?真的对道理就是你自己的,不是我的。所以,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随时重新思考问题,不一定要跟着西方人走、不一定要跟着美国人走。美国人对的,我们跟他走;美国人不对的,不一定跟他走。美国人的科学教育好像是对的,因为他把他们的国民教得有科学精神,美国出了很多科学家,所以他们科学教育好像是对的;我们应该学他的科学教育,我们应该把它学好。但是,美国的语文教育是错的,他们明显是错的,我们就不要学。

 

嗯,现在只有一个民族作对了——犹太民族。犹太民族占全世界人口百分之零点二,就是千分之二;但是犹太人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是全世界的百分之二十。百分之零点二的人口,他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占百分之二十,所以犹太人成就人才的比例,是所有其他各国的一百倍!而犹太人,有一个教育的特色,从小就教他的孩子背书。背什么书?他们背他们的宗教的书,背他们的《圣经》——我们不一定要背他们的《圣经》,假如你是基督教徒,或许可以背这些《圣经》。我们也不提倡要背《圣经》还是不背《圣经》。我们所提倡的是智慧,只要是智慧,就是你要读的书。所以,我们读经的范围是相当广阔的,中国的智慧——中国的智慧包括儒家、道家,以及诸子百家。经、史、子、集,只要好的,都是你读经的对象。还有现在中国文化已经跟西化文化要融合了,所以我们也要吸收西方文化,也要读西方人的经典。而中国文化在历史中已经吸收了佛教,所以我们也要读佛教——我们并不是以宗教的立场来看这件事,我们也不是以民族的立场来看这件事,更不是以党派的政治的立场来看这件事,我们是以人性来看这件事——所以,你只要了解人性,你就非这样做不可。假如你有所疑惑,希望你自己解决这个疑惑。你如果有打折扣,那可能你就障碍了你的孩子。

 

十三岁之内,只做一种教育,就是读经。用最大量的时间、读最大量的经。我不是说把一个孩子关起来。没有的。孩子还是一般的生活,他在日常生活,就可以学到日常生活所应该学到的东西,尤其是他把经典读好了,他学的能力更强。所以你不要烦恼一个孩子读经会读傻了、读呆了。假如你真的还有别的问题,你可以上网去查看。今天我就先介绍到这里。将来、将来的事就交给各位了,我认为我今天尽到责任了。我苦口婆心,虽然超过时间、耽误了大家,但是,我还是觉得,我必须把它讲清楚。以后的事就交给各位。

 

有人说,你怎么到现在才来,我的孩子都已经长大了!那我再提供了一个方法,没有关系,再生一个。有人问,你以后什么时候再来?我说,假如我这场讲过之后,重庆市这个读经推广得非常好,我看我就不必来了;但假如我讲过之后,居然动也不动,效果没有,我来干什么呢?呵呵!哎,不过,我的心意不是这样子的。我说这场讲过之后,假如我们重庆市读经风气非常盛行,那我一定要来看一看;我可以看到很多的朋友,很高兴,那我一定会来。假如这场讲话之后,大家都不动,那我更非来不可,一定要讲到你了解为止。所以,我们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最好我们在空中见面、在交流网上见面,我几乎每天都上网的。我回答人家的问题,现在有人把它整理出来(按:《王财贵教授读经教育问题网络回复集成类编》,百度网盘:点击下载 提取码:0928,有一千页,A4的纸打印出来有一千页,你已经看不完了;而有些教读经的老师,还有读经孩子的家长,他发愿要读完,而且已经有人读了两遍、三遍,他已经成为一个读经教育的推广人,因为他不得不推广。他说这件事情太重要了,人生做这件事情,就值得了。我希望大家也都成为读经的推广人。

 

谢谢各位!

 

本站编辑:澤之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二辑《读经与大才》。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与教育思想,请关注文礼书院,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

(0)
王财贵(季谦)的头像王财贵(季谦)作者
上一篇 2022年6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