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
-
季谦先生:从孔子到王龙溪——一以贯之的成德之教(《阳明良知教四讲》 第4讲 “四无”圆说 第2节)(附视频链接)
就是我们一听到有良知之教,一定要信得及;信得良知及,对良知要有信心,这个对良知的信心,不是你来信它,是良知是可以自信的。那“信得良知及”就不需要再有其他一般的起伏收放,当下即是。
-
牟宗三:复性的工夫(气质之性与真我)
本讲所欲言者,乃复性之工夫。所谓复性,即恢复我们之本体性。欲恢复作为本体之性,即须克服或转化我们之气质之不善不正者。
-
季谦先生:天泉证道记——“四无说”的提出(《阳明良知教四讲》 第4讲 “四无”圆说 第1节)(附视频链接)
“即本体便是工夫”,就是讲本体的时候,工夫已经隐含其间,没有不开工夫的本体。那么讲工夫的时候呢?工夫本就是本体之所发,工夫的目的就是要回归本体,所以到最后,工夫的成熟就是“即工夫即本体”。所以最后“工夫与本体相即”。
-
季谦先生:致良知的工夫之学——良知“四有句”(《阳明良知教四讲》 第3讲 良知教 第5节)(附视频链接)
所以在道德之教中,在良知的实践中,可以体悟“人虽有限而可以无限”,因为良知这个心即理本身,它就是一个自由的心灵,自由就是无限的。
-
唐君毅:论广义之学问及以行为主之学问
在人类之学问范围中,我们可以方便为二大类。一大类是主要关联于我们之行为的,一大类是主要关联言语文字之意义之知的。
-
〔朝话〕比因学道,思虑心虚
文/程子 欲知得与不得,于心气上验之。 思虑有得,中心悦豫。沛然有裕者,实得也。思虑有得,心气劳耗者,实未得也,强揣度耳。 尝有人言“比因…
-
〔朝话〕谨严与拘迫
(节选)文/马一浮 顷得四月廿五日天台来书,告我甚详,亦见贤于日用之间甚有得力处,揽书为之一喜。朋友间鲜有如此亲切者,乃知夺志害志在乱世为益甚,只缘此中无义理以自安耳。 来…
-
『珍藏版』季谦先生《论语七讲》第6讲 君子之风——为己之学的步履(附视频)
请问我们怎么立志?大概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任何人他凭着他自己内在的光明,就可以立远大的志向,所以不需要人替你立志、也不需要人教导;这是一种方式。但是你真的能够自发为这个高远的志向吗?你能够自动自发地从你心灵里面,就能够洞见人生的目的、以它做你的人生方向吗?即使可以,我们也不能够这样地自信。所以还有第二种方法,你要“学”——接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