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疏之 为政第二 第12章|总第28章

子曰:“君子不器。”

○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

○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器,是器皿。

孔子说:“人有一材一艺的,非无可用,然或宜于小,不宜于大。能于此,不能于彼。譬如器皿一般,虽各有用处,终是不能相通,非全才也。惟是君子的人,识见高明,涵养深邃,其体既无所不具,故其用自无所不周。大之可以任经纶匡济之业,小之可以理钱谷甲兵之事,守常达变,无往不宜,岂若器之各适于用,而不能相通者哉!所以说君子不器。”

夫此不器之君子,是乃天下之全才。人君得之固当大任,至于一材一艺者,亦必因人而器使之,不可过于求备也。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今之所谓专家之学者近之。不器非谓无用,乃谓不专限于一材一艺之长,犹今之谓通才。后人亦云:“士先器识而后才艺。”才艺各有专用,器,俗称器量,器量大则可以多受。识见高则可以远视,其用不限于一材一艺。近代科学日兴,分工愈细,专家之用益显,而通才之需亦因以益亟。通瞻全局,领导群伦,尤以不器之君子为贵。此章所言,仍是一种通义,不以时代古今而变。

今试以本章与上章相参,可见一切智识与学问之背后,必须有一如人类生命活的存在。否则智识仅如登记上账簿,学问只求训练成机械,毁人以为学,则人道楛而世道之忧无穷矣。不可不深思。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君子不像一件器具,只旧供某一种特定的使用。”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注释】

○器:器物、器具。

 

【疏解】

○这一张明白宣示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在于他已超越了气质形躯的局限,而获致了德性人格上的自由。“器”原义是器具。凡器具总是有限的,一物有一物之用。器具又都是为人所用的,自己并不能作主。因此,这里便也就可以用器来比喻人的气质、形躯的有限与不能自作主宰,必须有所依靠的特性。“君子不器”,就是表示君子并不仅仅是一具有限的形躯,同时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无限的自由心灵。至于小人,他们的生活既然只环绕着衣食打转,所以他们的存在当然只有形躯上的意义,不像君子更能够超越形躯、转化气质,以更往上达。所以小人仅是器,君子则更能不器。

○当然,在这里仍当提醒一下的,是君子的自由完全是指精神上、人格上的自由,并不说君子在现实事务上能无所不通晓。落到现实或者说“器”的层面上,君子也依然是很有限的。孔子说这句话,只为意在点明君子的特性;也以此来勉励学者不要划地自限,自困于衣食而忘记了作一个君子的本份。另外,像卫灵公篇第三十二章所提到的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也是这个意思。

 

注:以上选自《论语义理疏解》(台湾鹅湖出版社印行)之主题四【气质的成全】(曾昭旭)第五条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1)
知世分子的头像知世分子编辑
上一篇 2021年4月28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