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仁厚:愚而日明的子羔

导航—>>本站《儒学研修参考目录>>蔡仁厚《孔门弟子志行考述》目录及内文链接


 

编者按:《孔门弟子志行考述》是蔡仁厚老师早年著述。既可帮助人们了解孔门弟子之行谊,又可作为解《论语》之参考书籍。蔡仁厚老师曾自己介述自己撰述此书:

是以《论语》为据,旁采古籍,列叙孔门诸贤之生平行谊、学识艺能、志节风义、人格精神,兼及其资禀气度,才情声光。娓娓道来,庶几引人入胜。既情味深醇,又发人深省。而附录之“孔门弟子名表”与“孔门师弟年表”,简明醒目,不仅可以供参考,尤能显孔门师弟之时代社会背景,以加强读书之效果,引发阅读之兴味。

兹连载于此,以飨诸君。

柴也愚

 

子羔,姓高名柴,子羔是他的字,左传或称季羔,檀弓又作子皋,少孔子三十岁。史记集解引郑玄之说,以为卫人。而家语则以为齐人,自来注家亦以子羔为齐大夫敬仲高傒之后。惟王应麟则说是卫人,而后居于鲁。

 

论语先进篇云:“柴也愚。”史记弟子列传亦说“子羔身不盈五尺,受学于孔子,孔子以为愚。”愚,是智不英发之意。子羔的天资虽不甚高,但他是一个谨厚纯笃的人。家语说他:

 

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礼;往来过之,足不履影,啓蛰不杀,方长不折;执亲之丧,未尝见齿,是高柴之行也。孔子曰:“柴于亲丧,则难能也。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成汤恭而以恕,是以日隮(圣德日升)。”(弟子行)

 

人的影子照映地面,别人践踏而过,本来无伤于人,而子羔不忍;蛰伏冬眠之虫,到了春天,逐渐出土,这时人要杀害它,非常容易,而子羔不忍;花草树木,方春发芽,人偶而採撷一片嫩叶,亦可能是荡漾在心中的一点春意,而子羔亦不忍。这“足不履影”“启蛰不杀”“方长不折”,都是由于不忍;不忍便是人道,便是仁心。常人不慎于此,所以常常无意中殄灭了天良;却反过来嘲笑像子羔这类养仁行恕的工夫,智愚之难言,于此可见。孔子说“柴也愚”,请容我下一转语:“其愚不可及也”。

 

子羔的孝行

 

子羔之孝,孔子称其“难能”(见上引家语),礼记檀弓亦说:

 

“高子皋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未尝见齿。”

 

郑玄注:“泣血,言泣无声如血出”。这个解释是没有道理的。泣无声,是人人所能,而且不必待亲之丧,这有甚么可称之处?易云:“泣血涟如”,血泪涟涟,那里是“泣无声如血出”?韩子谓和氏抱璞而哭,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说苑亦说蔡威公闭门而哭,三日三夜,泪尽继之以血。古籍类此的记述,枚不胜举,要之都是泪尽而以血继之的意思。郑玄盖以三年泣血太甚,所以作此迁就臆测之说,殊不知三年之中,常有泣血之时,便是泣血三年,不必三年中日日泣血也。因感于古人之苦心孤诣与特立独行,常不为浅人所信,所以略述如上。

 

再如“未尝见齿”一句,王充亦表怀疑,说是“未尝见齿,不言不笑也。不笑可也,安得不言?言安得不见齿?”(论衡)这更是无理之极。论语宪问篇:“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亦只是说殷高宗居于庐三年,未尝言及政事,并不是三年不说一句话。礼有“笑不见齿”之教,可证见齿乃专就笑而言。子羔居丧三年,从无欢容,所以说“未尝见齿”;这与“泣血三年”,同为孝思纯笃哀痛之极的性行,亦同为人情之所难,所以传记特加称举。又檀弓载:“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衰音崔,丧服之名),闻子皋将为成宰(成,孟孙氏之邑),遂为衰。邑人曰:“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见子羔不但有孝行,而且他的孝行还能化及于民。

 

子羔的为政

 

论语先进篇: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崔述谓此事当在堕三都时。季氏费邑之堕在定公十二年,时子路为季氏宰,所以可使子羔为费邑之宰。另据论语:

 

“季氏使闵子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若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雍也)

 

大概因为闵子骞不愿为费宰,所以子路荐举子羔。但子羔此时方二十四岁,年事太轻,所以孔子说“贼夫人之子”。孔子不赞成子羔为费宰,和子产不赞成子皮使年轻的尹何为邑宰,是同一意思。子皮和子路都认为年轻人正可以借从政的机会学习历练,而子产与孔子则认为为政治民,任重事繁,不能“以政学”而应“学而后从政”。否则,就像“未能操刀而使之割”,不但伤人,抑且伤己。

 

子羔为费邑宰的事,因为孔子反对,可能没有就任;即就任想亦不甚久,因为次年(定公十三年)孔子便自鲁适卫了。子羔后仕于卫,但何时仕卫,仕卫多久,则无法详考。鲁哀公十五年冬,卫国出亡在外的世子蒯聩,利用他姐姐伯姬(卫灵公之女,孔文子之妻,孔悝之母)的关系争位,强迫孔悝(卫之执政)立盟誓支持他。卫君辄听到他父亲蒯聩已经回国,便出奔于鲁。这时子羔仕于卫,而子路则为孔悝之邑宰。左传载:

 

季子(子路)将入,遇子羔将出,曰:“门已闭矣”。季子曰:“吾姑至焉”。子羔曰:“弗及,不践其难”。季子曰:“食焉,不避其难”。子羔遂出。……子闻卫乱,曰:“柴也其来,由也死矣。”(见哀公十五年传)

 

子路以为食人(孔悝)之禄,便应死人之事。(其死难事,详见子路一文)而子羔则认为卫君父国,自己既不预闻卫国之大政,何必践难?其实,二人的行爲都是合义的。“义者,人心之。”义不义,虽然有其事理上之准衡,但人在行义之当时,是必然要断之于自己之心的;心是义,不安便是不义。因为义不是一个干冷的理,它是一个人的生命行为之真实表现。我们看子羔子路二人相遇对谈,虽然处难之态度不同,但心迹一经表白,便各行其心之所安。即此便可知道“义”决非外在的物事,它是与生命人格不可分的。所以孟子闢告子义外之说,非偶然也。关于子羔脱难的事,家语至思篇云:

 

羔为卫之士师(狱官),刖人之足;俄而卫有蒯聩之乱,季羔逃之,走郭门,刖者守门焉。谓季羔曰:“于彼有缺(墙缺)。”季羔曰:“君子不踰”。又曰:“于彼有宝(孔穴)”。季羔曰:“君子不隧”。(王注:隧、从宝出)又曰:“于此有室”。季羔乃入焉。既而追者罢,季羔将出,谓刖者曰:“吾不能亏主之法而亲刖子之足矣,今吾在难,正子报怨之时,而逃我者三,何哉?”刖者曰:“断足,固我之罪,无可奈何。曩者,君(指子羔)治臣(刖者自称)以法令,先人后臣,欲臣之免也,臣知之;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君岂私臣哉?天生君子,其道固然。此臣所以脱君也(助君脱离危难)。”孔子闻之曰:“善哉为吏!其用法一也,思仁恕则用德,加严暴则树怨。公以行之,其子羔乎?”(说苑至公篇记载略同)

 

有缺,“君子不踰”;有宝,“君子不隧”。曲礼所谓“临难毋苟免”,子羔是真的做到了。

 

子羔脱难去卫,重仕于鲁。左传哀公十七记载,鲁君会齐侯盟于蒙,孟武伯为相,子羔亦参预其间。武伯问子羔说:“诸侯盟,谁执牛耳?”子羔告以史无定例:“衍之役,吴公子姑曹(执者为大国);发阳之役,卫石魋(执者为小国)”。于是孟武伯遂执牛耳主盟。

 

子羔在孟氏成邑宰任内,他的妻子去世,送葬之人多,车马纷杂,以致损及道旁田禾。或告子羔似应给田民以补偿,子羔曰:“孟氏不以是罪予,朋友不以是弃予,以吾为邑长于斯也;买道而葬,后难继也”。(檀弓下)妻丧而送葬者盈道,正是子羔为宰有善政,而士民亲附之证。所以虽犯人之禾,而孟氏不罪,朋友不弃。若予补偿,便成“买道而葬”了,犯禾之失小,买道之害大;成邑之宰且买道而葬,则后必为例,而邑民之有丧者将难以为继。子羔的话正是有见之言,而郑玄竟说他“恃宠虐民”,不知所云了。孟子曾说子产“惠而不知为政”。子羔上面几句话,与孟子之意实有相合之处。他虽生性谨厚,却并非只会煦煦为仁。柴也虽愚,但经过师友的薰陶,学识的修养,以及实事的磨练,他已经愚而日明了。

 

编辑排版:行知

 


【相关文章】

 

季谦先生|颜回的生命境界

|孔门弟子及其流派

 

【相关专题】

 

认识孔子

《孔门弟子志行考述》目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孔门弟子志行考述》。

(2)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