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与李延平|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6章<朱子的性理学>前言

朱熹(西元一一三〇~一二〇〇年),字符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后世更以考亭称之。朱子原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而生于福建。先侨寓崇安,晚年居建阳。父名松,号韦斋,师事罗豫章,与李延平为同门友。韦斋卒时,朱子方十四,奉遗命从学于刘屏山、刘白水、胡籍溪。十九岁中进士,二十四岁赴任泉州同安主簿,过南平谒李延平,二十九岁再一见,三十一岁始正式受学,又三年而延平卒。

 

延平之学,承龟山豫章一脉,主静坐以观喜怒哀乐未发之大本气象。这静坐“观未发之中”的指点,乃是静复以见体的路,是超越的逆觉体证。延平乐道不仕,亦不讲学,不著书,赖朱子之扣问而有《延平答问》,其学始见知于世。据朱子所撰“延平行状”(见《朱文公文集》九十七),可见延平示人之大要,约有四端

 

一、默坐澄心体证天理。

二、洒然自得,冰解冻释。

三、即身以求,不事讲解。

四、理一分殊,终始条理。

 

但朱子四十岁以后,越过师门三代(延平、豫章、龟山),直承伊川而发展,经步步之讲论厘清,终于开显一个大的系统。本章将先简述朱子四十以前的学思历程,再分节讨论朱子系统中的性理学、仁说、工夫论以及其居敬穷理的进路。

 

 

此四端之大意,可参阅《宋明理学·南宋篇》页七0~七六。

 

编辑排版:其嘉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0)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4年3月2日
下一篇 2024年3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