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疏之 颜渊第十二 第06章|总第284章

子张问明。
子曰:“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谮,庄荫反。愬,苏路反。

○浸润,如水之浸灌滋润,渐渍而不骤也。

○谮,毁人之行也。

○肤受,谓肌肤所受,利害切身。如易所谓“剥床以肤,切近灾”者也。

○愬,愬己之冤也。

毁人者渐渍而不骤,则听者不觉其入,而信之深矣。愬冤者急迫而切身,则听者不及致详,而发之暴矣。二者难察而能察之,则可见其心之明,而不蔽于近矣。此亦必因子张之失而告之,故其辞繁而不杀,以致丁宁之意云。

杨氏曰:“骤而语之,与利害不切于身者,不行焉,有不待明者能之也。故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然后谓之明,而又谓之远。远则明之至也。书曰:‘视远惟明。’”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明,是心中明白,无所蔽惑。

○浸润,谓如水之浸灌滋润,是形容毁人者,入之以渐,使听者不觉的意思。

○谮,是毁人之短。

○肤受,谓肌肤上受害,是形容祸患切身的意思。

○诉,是诉己之冤。

○不行,是不听信。

○远,是明之至而不蔽于浅近。

子张问说:“人情微暧而难知,物态纷纭而莫辨,苟非至明,何以察识?请问如何方可谓之明?”孔子告之说:“凡见人之所易见者,未足以谓之明;惟察人之所难察者,乃可谓之明耳。如谗谮人者,若直将那人的不是处说将来,则情犹易窥也。惟夫谮而浸润焉者,或乘我喜怒,而暗为中伤,或即其近似,而巧为诬诋,微言冷语,积之以渐而不露形迹,譬如水之浸物的一般,则听者不觉其入而信之深矣。又如假诉冤者,若使其词少缓,则情犹可见也。惟夫诉而肤受焉者,或言人之害我,苦在至极,或言我之受祸,就在目前,情状危急,事势迫切,譬如就加到身上的一般,则听者不及致详而发之暴矣。夫是二者,设心甚狡,用机至深,皆人所难察者也,若能察其为伪而不行焉,则是确然有见,洞烛群情之隐,人不得以售其奸矣,岂不谓之明乎?然不但可谓之明也,若能于润之谮,肤受之诉而不行焉,则是超然远识,明见万里之外,而非浅近之知可比矣,岂不谓之远乎?盖于难察者而能察焉,则凡人之所易见者,皆无足言也。其谓之明且远也,不亦宜哉!”

:此章之旨,在人君为切要。盖人君以一人之耳目,照临乎天下,使非明而且远,则憸邪之情状难明,谗潜之游言易入。苟听信或差,其关系治乱,非小小矣。故必居敬穷理,使心有主持,而情伪毕照,然后人莫能欺,足称明且远也。明君宜三致意焉。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浸润之谮:谮者之言,如水渐渍,初若不觉,久自润湿。

○肤受之愬:一说:如皮肤受尘垢,当时不觉,久乃睹其不净。一说:如肌肤亲受,急切迫身,骤听之,易于动信。今从后说。谮者毁人行,愬者诉己冤。

○可谓远也已矣:远,明之至也。

 

【白话试译】

子张问:“怎样可算是明呀?”先生说:“像浸润般的谮言,像切肤般的控诉,在他前面行不通,可算明了。像浸润般的谮言,像切肤般的控诉,在他前面行不通,可算远了。”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0)
泽之的头像泽之编辑
上一篇 2021年5月26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