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更多读经教育与季谦先生文章,请点击查看《王财贵(季谦)先生文章视频总目及链接总目及链接》
观卦第二十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六二,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醜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观,是卦名。刚才说,如果从临卦看来观卦,是至于八月有凶,这是从阴阳的消长来看,但现在这个观卦内容呢,它不从阴阳消长来看,而是从它阴阳的位置上下对照来看。其实整部《易经》的卦爻,阴阳及其配对,是对称的,照理来说,有吉有凶,应是各占一半。但如果把《易经》卦爻的吉凶统计一下,却可见吉多而凶少。因为卦爻是以卦画的图案来象征,而所谓象征,内涵广泛,可以有多种解释。所以如果凡能往吉的方面看的,就往吉的方面看,这样,一定的吉多凶少了。这个观卦,它就不用阴气渐长阳气渐被逼迫消亡的观点作解释,而是看其阳气在上,阴气在下,阳气代表君子,阴气代表小人,或是阳气代表在位者,阴气代表百姓。这个观,是以下观上、以上观下,以下观上就是仰观,以上观下呢,就是要观照,所以互相有所关怀、关切。卦辞“观,盥而不荐。”是用祭祀的仪节做象征,盥就是洗手,为什么要洗手呢?因为祭祀时表示诚意和恭敬,所以祭祀前几天要沐浴、斋戒,等到举祭的时候,行礼者还要洗手。“荐”是进奉礼品于神前,祭祀是先盥后荐。现在说“盥而不荐”,不是“盥”以后“不荐”,而是只有盥还没有荐的时候,就“有孚颙若”了,“有孚”就有诚信了,颙是大头,引申为大的意思,祭祀时有大诚敬之意,诚敬大到什么地步呢?到在洗手的那个刚开始的时候,虽然还没有进奉祭品,神明已经感受到祭者的诚意了,这是很好的意境。如果当我第一次来上课,一走上讲台,还没开始上课,大家就觉得能让找这个老师来教,真是人生的幸福,这叫有孚颙若啊。假如我是一个面目可憎的人,我就无可观,你如果是一个没有程度的人,你没有眼光,也观不出我的能耐,不是吗?所以观是不简单的。观出这个人的气象,观出他的内在有没有诚恳,这只有神明才能够啊。所以一方面一个人要自己有可观之处,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言室满室,言堂满堂,开诚布公,一下子就可以感动人;一方面面对可观之人要能观,目光如炬,如果眼光短浅见识卑陋,则不能正观,有人趋炎附势,遇到有财有势的人就卑躬屈膝,这种人遇见真人也两眼无珠不识泰山。所以又要有如祭神之诚,又要有如神明之明,才能够互相有感有观,叫“有孚颙若”。如果社会是有德的社会,则上下以诚相感,如果你要交友,最好能遇上知己,一见如故,已然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就有如“盥而不荐”,神明已经领受诚恳而降福于我了,这不是很好吗?你能如此吗?你想过如此的人生吗?所以读这样的书,读到这样的文句,马上使我们精神焕发,反躬自省。但是如果你心灵不诚,你不会读,也就受不到这本书的好处。
观,很好的一个卦。就看你怎么观,你眼睛一睁开来看到这个校园景物,请问你观出什么来着?你打开报纸看到这些消息,请问你观出什么来着?你在这里上课,我在讲易经,请问你听到什么东西了,感受了什么了?这也是观呐。有眼光的人跟没有眼光的人,有见识的人跟没有见识的人当然是不一样了。你的认知不同,你的判断不同,你的吸收也不一样,所以观要像面临神明这样,这么诚恳,要让神明都知道你的诚恳,这是很难的啊,“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彖曰:大观在上。”这个“大”就是因为两阳在上。“顺而巽。”这个大家都知道,不用说了,如果到现在连“顺而巽”还不知道,那你实在太差了。“中正以观天下。”中正是指谁啊?当然是九五了,九五在上,观四个阴爻,象征以观天下,以观万民。“观,盥而不荐。”那怎么观呢?要像“盥而不荐”这样子的“有孚颙若”,以诚互相感应,这样才能“下观而化”也,在上位者如果没有诚意,将看不出时代的风气,也观不出百姓的需求,当前的政客有所谓“民之所欲,常在我心”,他们当真能够如此吗?他们知道民之所欲在哪里吗?他们真的能心存天下百姓吗?还是讲假话了?你要“有孚颙若”,你要把人民看成神明一样啊,你不可以欺骗呐,你欺骗人民到最后就会被人民所唾弃,你知道吗?所以要“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我们要怎么观呢?就好像面对神明一样,“而观”。所以我们看天,要知道天有神妙之道,“观天之神道”。为什么知道天有神妙之道呢?因为你看四时永远都是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时间来临就会变化,四时不会差错,而万物生生不息,圣人体会天地这一种运作的法则,以神妙之道来设教,“而天下服矣。”所以圣人是上观天,下观民,都是观。可见天道跟人道是相通的。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方”就是四面八方,古代称诸侯为方国,“省”就是去省视考察,省方就天子考察诸侯,来“观民设教”。“童观”,“观”就是观得不好,观得太小。“童观”是“小人无咎,君子吝”,所以不要“矮人观场”啊,什么叫矮人观场呢?就是矮小的人去看野台戏,大家站着看,大人看到得戏台演出,小孩子站在人群中,看不到演出,人家叫好,他也跟着叫好,这样子叫做矮人观场。所以你的观,要站高一点,也就是要有高度的见识,不然,就容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叫“童观”。
“窥观”,就是窥视,所见狭隘,再来就是“观我生”,观一己之进退,然后是观一国,“观国之光”,现在说“观光观光”就是出自于易经的这个爻,再来九五是“观我生”,九五居王者之位,宜有王者之德以让百姓有可观,就如一个老师,要能心“传道、授业、解惑”,能让学生有可观者。上九“观其生”,居于观之最后,不只是要向内观自己的生,也要向外观他人的生。观我生要观整个人生,观他人之生要观百姓全民之生。有位名教授叫曾昭旭,是我的师长辈,他客气把我当朋友看,他新居落成的时候把他的厅堂取名“观生堂”,就出自于这一卦,曾老师的书法写得很好,但“观生堂”这一个匾,他却叫我替他写,那件作品就挂在他的厅堂当中,由于曾老师结交的天下豪杰之士,大家喜欢去他家喝茶论道,我的书法名声就从此传了出去。我现在天天要给你们写书法,你却拿不到,你没把经典读一百遍嘛,活该!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六辑《易经讲课录(下)》。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思想与教育理论,请关注本站,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