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chí)人不治(zhì)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chí)人不治(zhì)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治人之治,平声。
不治之治,去声。
○我爱人而人不亲我,则反求诸己,恐我之仁未至也。智敬放此。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不得,谓不得其所欲,如不亲、不治、不答是也。
○反求诸己,谓反其仁、反其智、反其敬也。如此,则其自治益详,而身无不正矣。
○天下归之,极言其效也。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解见前篇。亦承上章而言。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chí)人不治(zhì)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孟子说:“君子处世,但当反求诸己,而不必责备于人,若责人太过,而自治或疏,未有能服人者也。且如仁者切于爱人,人之被其恩泽者谁不亲而附之。其或爱人而人不我亲,则是吾仁有未至耳,便当自反其仁,务使立不独立,达必俱达可也。智者明于治人,人知受其约束者,谁不顺而从之。其或治人而人不我治,则是吾智有未及耳,便当自反其智,务使知无弗明,处无弗当可也。有礼者敬人,人之被其敬者,岂有施而不报之理?其或礼人而不我答,则是吾敬有未尽耳,便当自反其敬,退让以接之,积诚以动之可也。”若爱人不亲而谓不可以恩结,治人不治而谓不可以德化,礼人不答而谓之不可以诚感,徒以自足自用之心,薄待天下,而不以自责自修之学厚待其身,岂君子之道哉?”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配字,解做合字。天命,是天理。
○孟子承上文说:“君子以一身而酬酢万事,不但爱人、治人、礼人而已。若能以自反之心推而广之,凡所行之事,有窒碍难通不能尽如其愿的,件件都反求诸已,只在身心上讲求,根本处着力,必欲每事尽善而后已。这等的修身克己,严密精详,则一生之中视听言动,好恶取舍,无一不当乎天理,合乎人心,天下皆敬信而归服之矣。岂有不亲不治不答者哉?《大雅》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是说人能常常思念,务合天理,则天心佑助,多福自臻,这福是自己求之,非幸致者。”其即身正而天下归之之谓也。如不能正已,而但知责人,徒以权力把持天下,则令之不从,威之不服,欲使天下归心,其可得哉?《大学》论平天下而推本于修身,亦此意也。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编辑排版:其嘉
【本站推荐】
长期招生 |乐习书院乙巳(2025)招生简章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