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数理读经:从人类理性的二用谈数理教育

要成为科学家是有条件的,第一个条件是人人都有的,因为人人都有逻辑的心灵,都有好奇心,都可以做相当研究;第二个条件是,要有做精密研究的特殊心灵质量,一个科学研究者的心灵随时要保持思考的清明,而且要很用功,宁愿关在实验室里数十年,一步一步研究,一点一点累绩,失败了也不气馁,具备这种心灵能力的人已经很少有了;还要有第三个条件,要有一种走得很快的敏锐力,这就有关于禀赋天性了,这就不是努力就有的了。

二、本末之取舍

 

我们国家、民族的文化,现在要重新建造,这一步走出去,我们希望不要再在迷茫中摇摆。一般人都说不可以“定于一尊”,但如果我们所说的定于一尊,是向往于那“所以一阴一阳的道”,则是定于一种“对无限的追求”,而那种追求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态度,定于这一尊就是不定于一尊。从某个角度看,这种终极的向往和追求的态度是不可改变的,所以是一元的,是绝对的,因为人间只有一种真理,只有一种态度才是正确而可行的,从这个角度说它是一元的;但它同时又是无限的、开阔的、涵容的、调适的,于是它又包涵了多元。只要是有道理的,统统是它所要接受、所要保存、所要学习、所要发扬的,只是以其道理的大小偏向,而给予恰当的衡量,而调整对它的用心深浅。如此,“上通下达”、“和而不同”、“不同而和”,这才是真正的多元。不是各打五十大板叫多元。

 

更进一步,在你的一元心态中,以理性的态度,去面对多种智慧,乃至于多种技术才艺——技术才艺也有相当价值啊,虽小道必有可观啊——你可能还会发现那多元的价值之间,不仅有平面的左右的不同,还会有大小高下的不同,所以你会产生另外一种能力,就是对这些多元,能分清它的本末内外,轻重缓急,知道它的先后顺序,就如论语所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大学所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么耳熟能详的话里,含有无穷的智慧。

 

“物有本末”是什么意思?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处和末节处,人类文化也是这样。王弼有一篇文章叫做《老子微旨例略》这篇文章,篇幅不大,但是非常精深,这篇文章要读的——他一开头就说“《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而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儒家谈本末,是说“本立而道生”,老子没正面讲本末,但其实到处都在指示本末的道理,王弼以“崇本息末”总结老子的五千言,就好像孔子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一样。

 

但何谓“崇本以息末”?看到这五个字,望文生义一下,你了解到什么?或许你可以直接用一般的中文能力来了解,或许你可以进一步用你对老子的了解来测定王弼的意思。但,历来注解家解这一句有麻烦,因为在训诂上出了问题。“崇”字没有问题,尊重的意思,“本、末”没问题,有根本有末节。哪个字有问题?“息”,这个字有问题。因为“息”有歧义,对“息”的解释不同,则这整句的意思会不一样。在训诂上,“息”的本义是“鼻息”“喘气”的意思。引申出去,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休息”、“止息”,停下来,摆在一边,就像一个人工作累了,会停下来喘喘气。则“崇本息末”,解成“尊崇根本,止息末节”,文义很通顺,而且符合老子的思想,当然是可以这样解的。但是不是一定这样解?“息”还有另一个意思,是从“休息”的意思再引申出来的。天地也要休息,像现在我们在冰天雪地的冬天来北京开这个研习会,是不合天理的啊,因为现在天地在休息,秋收冬藏嘛,结果你从那么远跑来参加什么研习会,不合天理,所以大家现在应该呆在家里休息好好休息才对。但是天地休息是为了什么呢?冬天过去春天会来,冬天的休息是为了让春天万物有更好的生长。人也和天地一样,休息之后,生命力更旺盛,流行语所谓“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所以“息”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生息”。我们一般也用这个意思,比如你去银行存款,他会给你“利息”,你的“利”有了“息”了,钱不是增加了吗?我们又说“消息”,消就是消沉,息就是生长,问这件事的消息如何,就是问这件事到底往前发展呢,还是往后退缩?所以说“打听消息”。又把子孙说成“子息”,“媳妇”的“媳”也用“息”作声,知道“息”有生长的意思,则娶个“儿媳”,希望子孙满堂的意思不言而喻了。在这里,如果把“息”字边解成“止息”,说娶“儿媳”是要来绝子绝孙的,那就糟糕了。因此“息”有“生息”的意思,依此意,“崇本以息末”,就是“推重根本以长养枝末”。柳宗元说种树的技巧就是“崇本以息末”,因为本根牢固了,枝叶就渐渐会生长起来。那么请问这句话应该用哪种意思来解释?你取哪一种,就可以看出你对老子的了解方向,更可以看出你对中华文化智慧的心得。今天不是讲老子,这个问题留待每个人自己去领会,我是要带出“本末”的问题。

 

世间事有本有末。至于何者为本何者为末,是不是可以随各人的态度取舍呢?按照我们刚才说虽然道心总体是一个,但其表现为多样性之中,有平面的不同,有高下的不同,那些不同既然都来自于同一的道,可见本末也应该是有定性的、是客观的。只有当心灵不够开放、不够光明的时候,当你不能照透客观的本末的时候,你就只有自己主观的本末,你便会常常把别人的本看成是自己的末,并且很快地发现对方正好相反,居然把你的本当作他的末。两人便为谁本谁末争吵不休,其实,当两个人都放下己见,都归于道的时候,是会有客观的共识的。

 

从“道的表现”有本末,我们也可以想到人性的表现也应该有本末,于是世界上的文化可能也有本末,也就是说,人类在天地间,所表现的成就,会有大小或高下,如果以大者高者为本,那小者低者则为末。而哪些是本,哪些是末,是一定的,不可以各说各话强词夺理的。要对人间的各民族的文化分出高下本末,是不容易的。一来,民族文化是大事,非有天大的眼光,不容易把握要领。二来因为人们往往会对他所熟悉的东西有偏好,为他的生活习性所障蔽,他是否愿意开放自己心胸,去做客观的判断,这更是困难的。还好,只要是一个有诚意有良心的人,他会博闻广识,好学深思,不死守自己的习性和民族传统的偏见,也不会那么难。

 

今天研习会给我的题目是“数理读经”,我先从这里说起,讲那么久,还没进入主题,但是冯主任说今天让我随便讲讲,所以我就随便讲讲,可能要讲细一点,讲久一点,大家随便听听,如果听得提不起劲,那就打瞌睡也没关系。

 

以上说:文化表现,依照人性依照天理来说,应该有本末的区别。而天理无限,人性无限,既然每个民族一时不能完满一切文化成就,便会随时想开拓它自己。要开拓,有两类机缘:一类是能自动反省自己的文化,发现自我的不足,随时自我升进,以达于天德的完满。这样的自我发现,自己开展,是比较自然的;另一类机缘则是,遇到了别的民族,看到别的民族有别的文化表现,可以促使你去警觉,去开拓,去成长。当然,这从外而来的机缘,到最后也要靠自我反省的能力才能落实。

 

一个人也是一样,我们的成长也有这两种机缘。一种是自我反省。一个人能够自我反省而让自己日渐充实、日渐光明,这是有大智慧的人,按照孟子的说法,历史上有四个人可以做到这样,这四个人又分两组,第一组就是尧舜,“尧、舜,性者也”,他们德业的完成,是从本性而发,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顺性而行,所行皆是道,这叫“尧舜性者也”。另外一组是汤武、“汤、武,反之也”,是反过头去,从日用伦常的事事物物反省回去,我这样想对吗?我这样做完整吗?我这样看高明吗?我这样的生命状态合于道吗?时时省悟,时时回归,这叫“汤武反之也”。这两组四个人都是圣人,但他们成就圣人的模式不一样。“性者也”是立一个最高原则,是理想中的人格,是不能学的,“性者也”就是所谓天纵英明,生而知之,从性道的本源开出来,不学而能,安而行之啊;一般人只能学“反之也”,就是学而知之,利而行之,从现实中开发自己,往后返,返回到本性,返回到天德。现实的生命必然如此,这是一般人都可以学的,只是学得能不能纯粹圆满,到圆满处也与性之也无二无别。不过,既然从现实起步,这里必须有个过程,在过程中逐步圆满,这步步的过程就是学习长进的过程。学习的方法是随时返回自己的良心,一面看自己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人性,并且同情地了解他人的表现是否符合人性,他人的表现如果是合理的,你就该鼓舞自己也有这种表现,这就是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一个人一个民族需要如此,才能长进。

 

我们中华民族本来是一个好学的民族,也是学有所成的民族,他对人性有其自己的开发,我们中华民族所开发的,假如你深入了解,你会发现,这个民族对得起人类,因为他开发了人性非常重要的部分,所谓“实践理性”的开发,而且开发到了非常高明的层次。儒道两家之高明,已到极致,其他所谓诸子百家,虽然未达乎极致,却也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各有所长,各有贡献,总合而为一大中华文化系统。层次最高明的,智慧最好表现的人,叫“圣人”,其他叫“贤者”。圣人所代表的学派的根本的书籍叫“经”,其余还不够高明的思想家的著作叫“子”。所以经和子是有很大区别的,“经”是圣人的表现,圣人是完满的人,最高智慧的人,诸子呢,是他有相当的理性表现,但还没有达到最高明境界,所以不可以把诸子百家和儒家等同看待。近百里年来,中国人一直要把儒家的地位压下去,把诸子的地位提高,认为学术的价值不分等级,学术就是学术,研究韩非子、墨子和研究孔子、孟子同样价值,这是思想的混乱。你的学术如何精致是一回事,你走哪一条路是另一回事。现在的学术界不知道、不能分别“方向的”问题和“远近的”问题,“方向的偏正”和“前进的远近”这两种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人说我研究儒家,对儒家有了解,有人说我专门研究韩非子、墨子,而这个研究韩非子墨子的人,穷尽一生,把韩非子墨子研究得非常精深,走得很远,而这个研究儒家的人,才气不够,用功不够,他走得比较近,于是,我们学界就认为,这个把韩非子研究好的,他就是标准的读书人,应该在学术界有很高位置。这或许可以承认他的价值,但你要知道,这种价值和走对了路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两种价值判断。这也是一种“本末”的见识啊!

 

我们回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有相当广度深度的表现,最少我们看到有两家已经达到非常高明的境界,就儒家道家,光凭这两家就可以保佑我们中华民族永远流传世界之上,后来我们又吸收了印度的佛教,这是我常提到的文化观念,为什么我们要吸收佛教呢?因为佛教也是人类智慧的表现,也有“道”在其中,这价值虽然不是中国人开创,但是当你遇到它的时候,就像刚才所说,你开拓生命的机缘到了,虽然那道理不是由自己民族发现出来,但是看到别人的表现,我们应尊重他,所以,现在说一句跑马的话,假如中国读书人而不懂佛教,不读佛经,你也枉为了中国读书人了,因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老早就把佛教的智慧看得很重,吸收进来消化了,成为中华民族的智慧之一,而与儒道两家相辅相成,我们祖先用这么大的努力,开拓了这么一个新的世界,我们子孙为什么不去承继呢?你不是自己障碍自己吗?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尽力去恢复古人那种开阔的心胸,才对得起祖先。我们的祖先吸收佛教,不是让你去信佛教,而是不管信不信佛教,你要尊重这种智慧,多少要有点了解,到了解的时候,信也可以不信也可以,对学问的了解和对宗教的信仰,这本是两套观念,不可混为一谈。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二辑《读经教育全程规划》。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与教育思想,请关注文礼书院,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

(3)
王财贵(季谦)的头像王财贵(季谦)作者
上一篇 2022年8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7日

相关推荐

  • 季谦先生:说卦传(六)

    2008年12月16日   有同学问到关于书院的事。我推广读经就是为了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在开发人性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程序是三~十三岁该经背书,十三~二十三岁解经博览,二十…

  • 牟宗三:生命与理性对立

    (一)今天是第六次聚会,上次所讲的西方文化是经过感觉与思想的对立,顺着逻辑定义之路前进的智的系统。他们把“智”与“意”总看成对立,始终讲不好。大家如有问题,可提出来讨论,没有问题,…

    儒学义理 2022年5月2日
    04370
  • 牟宗三:理性的运用表现与架构表现

    各位会友,今天是我们人文友会第二十四次聚会。近来我们讲理性之运用表现与理性之架构表现的问题已有三次。第二十一次聚会首先提出架构表现与运用表现的名词大体加以解说。第二十二次聚会特别就…

    儒学义理 2022年9月5日
    04310
  • 季谦先生:说卦传 (一)

    2008年11月11日   上一次我们把《易经》的结构形式介绍了,现在要介绍它的原理。以前讲过,《易经》是用卦来做象征的,而这些卦,可以看成是一切事物的分类。因为从逻辑的分类角度看…

    儒学义理 2024年3月27日
    01110
  • 季谦先生:简易三百读经法

    2000   自从一九九四年元月,正式向社会推广读经教育,六年来,我本人以及各处热心的读经教师所作的倡导演讲累计有数千场,由全国电子专卖店及各方捐印流通的说明手册及理念简介合计超过…

    儿童读经 2023年6月26日
    0407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