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
季谦先生:心即理与性即理(《阳明良知教四讲》 第2讲 心即理传统 第3节)(附视频链接)
如果是从心即理这个观念上建立的学问,他就是一个儒家的正宗,所以王阳明就说,我这良知之教,“我这里是千圣相传一点滴骨血。”
-
季谦先生:真正的道德:自由意志与自律道德(《阳明良知教四讲》 第2讲 心即理传统 第1节)(附视频链接)
自从五四以来,中国读书人很厌恶听到这个词语,甚至往往说这是“吃人的礼教”,礼教是不是吃人,或者说礼教吃人,道德是不是可怕的,其实这都需要我们每个人好好思考的问题,其中包括对什么是道德的认识。
-
诗词吟唱♫玉阶怨(唐·李白)(普通话+闽南语吟唱)
音频一 作曲:柳松柏 选自《中华儿女唱唐诗》 音频二 吟唱:梁炯辉(闽南语) 选自《闽南语经典诵读》之(五)《唐诗语曲吟唱》(王财贵 编订) 玉阶怨 唐·李白 玉…
-
季谦先生:讲学之必要性与儒学在人类总体学问之定位(《阳明良知教四讲》 第1讲 道德本义 第1节)(附视频链接)
假如内心的省悟深,刚才说的,它就具备有客观性乃至具有永恒性。再接着就是能不能表达的清楚,表达的清楚也是一种能力。因此,“立于礼”在现代的学术研究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
〔朝话〕毋友不如己者——陆象山论朋友之道(附:《论语》中关于朋友之道语句汇集)
文/陆象山 原标题:毋友不如己者 人之技能有优劣,德器有小大,不必齐也。至于趋向之大端,则不可以有二。同此则是,异此则非。向背之间,善恶之分,君子小人之别,于是决矣。友者,所以…
-
《中庸》第三十一章 【原文+拼音+各家注疏】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zhì),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zhāi)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
-
诗词吟唱♫观书有感(南宋·朱熹)
作曲:柳松柏 音频选自《中华儿女唱唐诗》 观书有感(一)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珍藏版』季谦先生《论语七讲》第3讲 学思并重——开启生命的无尽藏(附视频)
从今以后我们对于一个观念、一个道理,乃至于一门学问、一种文化系统,我们都要用平和中正的态度来作一个定位,要跳开自己的主观、跳开自己的习性,重新做思考,随时把自己的心灵归零,只是一种很公正的、很清明的态度来判断,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现在所必需加强训练的国民的能力。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开始,随时就保持这种态度,这就要思。所以不只是要“学”,也要“思”啊!
-
朱子读书法
编辑导语:古人读书之病,今人亦有,古人读书之法,今人亦适用。读《朱子读书法》可见朱子读书之用力用心,宋儒之好学、勤学精神跃然纸上,读之令吾辈不敢不用功、不敢不努力!本篇可搭配《读&…
-
《论语》注疏之 学而第一 第5章|总第5章
子曰:“道千乘(shèng)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