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读《论语》《孟子》法(《读<论语><孟子>法》的全文讲解与翻译)(附视频)

读书的人不是只读文句,要从文句里面去体会到,甚至明明去感受、去看见书背后的精神气力,其实就是这本书作者的生命,因为作者是用他的生命去写这本书的。

原标题:读《论语》《孟子》法

时间:2009年8月27日

地点:庐山东林寺

 

各位晚上好!

 

各位知不知道,刚才的师傅上来跟我小声的说什么话?说今天的课到八点钟结束,就是讲一个半小时,本来两个小时,变成一个半小时。我想大概是因为我昨天讲太多了,超过时间,所以今天把我砍掉半个小时,呵呵。不过今天时间长短比较没有关系了,因为这个主题比较灵活,可以多讲,可以少讲。

 

本来主办人邀我来这里跟各位讲一些课程,我一时也不晓得讲些什么好,所以就只给了两个题目,其它的我说到了以后再说。这几天下来,我感觉到我们学员很好学,有不少人在课外私下来找我谈论,所提的问题很有深度,对时代的文化问题有相当的关怀。其实学员们如果有特别想要听的题目,可以向我建议,或许我可以依照各位的需要讲。如果大家没有特别的建议,那就只能照我的预定,原来所定的主题是讲《论语》,《论语》也不知从何讲起,今天就姑且开个头,就讲一个题目叫做:“《论语》的读书法”,或说“怎么读《论语》”。

 

怎么读《论语》呢?我是借用古人的意思,尤其是朱熹引用程子的几段话来说——所谓程子就是程氏二兄弟,程明道、程伊川,统称程子。不过依照朱熹的性格和他学术的特色,他所引用到的,大部分都是程伊川的言论。——我们今天所给大家的讲义是程子所谈到的有关“《论语》《孟子》的读书法”(按:见程子《读<论语><孟子>法》原文。《论语》《孟子》两书的性质是类似的,所以讲《论语》,往往顺便提到《孟子》。朱熹所引用的程子言论,是远在八百年前说的,但对我们现代的人,还是具有很大的启发性。现代人以为自己眼界开阔了,但并不一定就真会读书,也就是说并不一定懂得读书的方法,或者说并不一定知道用什么心态去读书,尤其是对不同性质的书,可能要用不同的态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读,这是一般人常常忽略的。一般人都在读书,但是不是能够读得对路,读得有效,这是很可疑的。今天所以选择这个题目,其实也是缘于我自己读书的经验。我年轻时,读到这几段文字,很受感动,很受启发。所以我希望能够提出来跟各位共勉。

 

就在前几年,美国有一个学者阿德勒,出了一本书,题目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在序言上说这个时代谁不读书几十年?所以他预想这本书,应当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兴趣,但是出乎意料之外。这本书出版以后,大受欢迎,一版再版,成为畅销书。世界各国争相翻译,台湾也有翻译,也成为畅销书。这本书原来有四百页,有些读者反映,能不能写得精简一点,所以作者又编了一册精简本,更为畅销,台湾也把精简本翻译出来。你看,“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子的题目居然大受欢迎,居然还要出两种版本,而且像台湾这样并不热衷读书的地方,居然把两种版本都译出来。可见全世界的人表面上好像都在读书,但是并不一定会读书。

 

读书的要领

 

那么我们现在要谈的是如何读《论语》《孟子》。在座有些人的学问或许已经相当高了,这个主题对他来讲可能比较浅近;但如果大家像我年轻时一样,读《论语》《孟子》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够把握其中的要领,那么我们今天来讲这几段文章,应该有相当意义的。

 

讲到读书,我想到当代国学大师钱穆,钱宾四先生,曾经这样说——因为他主要是学历史的,他主要的成就是历史学——他有一本历史名著导读的书,也就是告诉人如何读历史名著的书,在序言中,他告诉读者:读一本书,尤其读名著,最重要的是要从书里面读出一个生命。因为一本书之所以有价值,之所以动人,不是文字、句子、文章、内容,乃是,文章背后有一个大的生命,在支撑着这本书,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读书的人不是只读文句,要从文句里面去体会到,甚至明明去感受、去看见书背后的精神气力,其实就是这本书作者的生命,因为作者是用他的生命去写这本书的。钱穆举例说:如果我们读《史记》,我们应该从《史记》的文章中,体贴到司马迁的生命特质,除了司马迁对于历史的记录外,要彷佛听到他内心不平的呼喊。

 

扩而充之,我们读《论语》,要从《论语》里面,体会到孔子的精神,好像孔子就从《论语》书里走出来,让你当下面对他,与他的弟子们一起生活着。读《孟子》、读其它有意义的书,也是一样。凡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学术成就的人,他写作一本书,这一本书的文字承载了他的思想,而他的思想,就是他的智慧的流露,他的智慧就是他的生命的结晶。这本书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堆白纸黑字,文字是死的,但是字里行间所展现的智慧是活的,智慧如果是活的,这个生命就永远活在任何一个当下。

 

今天我们引用的几段文章,都是白话,本来是不需要讲的。昨天我请程师兄去影印这些资料,后来程师兄跟我说,他自己偷偷地先看了两遍,感觉大受启发。可见如果让大家自己看,也就可以了,不需要我再来啰嗦。但是,既然我已经坐在讲台上,就尽我所能,稍微做点发挥吧。

 

好,现在请大家一条一条地看。为了尊重古人起见,我们每一条要讲以前,都先念一遍,就是跟我念,我念一句,大家跟着念一句。这样念一遍,一方面自己会留下印象,并且会有大略的心得,另一方面也可以收收心静静心。请先看第一条,来,请跟我念(大家跟读):

 

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

 

这文章的意思这么浅显,谁不明白呢?不过,经过这几句话一提醒,我们会更加警惕,因为我们平常读书,确实没有这么用心。这里说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学者,是泛指一般的读书人,尤其是指学生,不是说那些有学问的学者。这里的学者,当然都是指成人,程子认为读书人读书要以论孟为根本,为基础。其实就连现在我们提倡的儿童读经,也是建议从《论语》《孟子》开始,这也是以《论语》《孟子》为本的意思。接着一句话很重要:“《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这一句话可不要误会,以为我们就真的可以不治六经了,这是一种文学性的修辞方法,是一种强调,一种夸张,当然它也是事实。用夸张法就是要显示《论语》《孟子》的重要性,而说它也是事实,因为道理本来也就是如此,无所谓夸张。为什么呢?假如我们把读书——尤其是读圣贤书,不把它当做是知识的追求,而是一种智慧的开启,所谓“见道”,如果《论语》《孟子》中有道,读《论语》《孟子》可以见道;而六经中有道,读六经也可以见道。只是程子认为读《论语》《孟子》比读六经更容易见道,所以读通了《论语》《孟子》,六经就可不治而明。因为六经的道理乃至于天下所有的道理,也只不过是《论语》《孟子》的道理。所以从求道、见道的立场来讲,可以说,《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不治而明。但是,如果从知识的立场来讲,一个儒者,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儒者的学问当然越丰富越好。从这方面说,你就不能够只读《论语》《孟子》了。所以“六经可不治而明”这句话要分两层了解,不要错会了。

 

就好象我们提倡读经,有时候会说:读经就是了,只要读经,一切的学习就不在话下。有人就质疑:难道说读经是万能吗?所以有人很反感,给我们一个讽刺的封号:“读经万能论”。其实,对“读经万能”可以作两个层次的了解——我一直说——已经讲过好多次了——对于一个问题往往有两种回答的方式,而两种回答的方式往往是针锋相对的。比如说读经是万能的吗?我们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两种回答不同,而且完全相反,这怎么可能呢,这岂不是矛盾吗?如果是平面地看,是与不是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如果从不同的观点,或者说不同的层次来看,它就可以不矛盾,可以各归其位,各得其所。从平浅的现实的一面看,读经当然不是万能的,一个人只有读经,其它的知识技能怎么办?尤其现代是所谓知识爆炸的时代,难道只有经典就够了吗?所以我们说“读经不是万能的”。但是换个观点,把读经看成是一种基本性的教育,核心性的教育,笼罩性的教育,读经可以提升一个孩子的学习的智慧,智慧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叫做聪明,一方面叫做兴趣,一个孩子如果有学习的聪明,又有学习的兴趣,则整体的学习能力提升了,具备了学习的大能力,他就可以很方便地去学会其它的学问。所谓以简御繁,所谓一了百当,从这个观点,就可以说:“读经是万能的”。

 

同理,《论语》《孟子》是万能的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对于一个真正明理的人,他的回答可以左右取之逢其源。所以,程子说论孟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是真理,我辈不可强辩。当然你如果想翻古人的案,硬要说六经还有许多内容在《论语》《孟子》之外,也不见得就错。只是你便会被古人所笑。第一,笑你不知伦类,第二,笑你见识卑下。嘲讽“读经万能论”的人,我也会这样笑他们。

 

下文的意思更重要:“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圣人之所以用心所在;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我之所以未至者。”——读圣贤之书,最最首要的,其实还不是要去了解圣贤,因为了解圣贤之前提,是要能了解自己,要能返身自我省思,才能把自己与圣贤相比较,才能真正了解圣贤。这里教我们自问:“圣人为什么是圣人,而我为什么不是圣人”,这是一种很切实而有效的读书方法,其实读所有书的每一句话,都可以随时将自己和作者做这种参照。如果能够作这种参照,那就不是在读书而已,是在读我们自己,这样子读书,叫做“切己”——关切自己,切合自己。这道理一般人应该本来就知道的,但常常忘记了。如果一个人能以这种心态来读书,他的进步将是非常快速的。整部《论语》和六经,既然都是圣人生命的表现,而这种表现就好像是地下水,在任何一个地方挖井,都可以引出所有的地下水。所以读《论语》,并不一定每一句都要有体会,只要体会了一句,你就体会了圣贤之心;体会了圣贤之心,所有的句句,也都可以作如是观。所以不只是“《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甚至可以说:只要明白《论语》一句,天下之书都可以不读而明白。当然,这是一种很高明的说法,只有高明的人才可以说,普通人是不可以随便说的。说我只要读懂一句《论语》,我就可以懂得全部的《论语》,读懂《论语》,我就可以懂得《孟子》,论懂论孟,我就读懂六经,甚至懂了一切学问。如果有人真的抱着一句《论语》,自己限制自己,一生只好孤陋寡闻了。但是,高明的人说这种话的时候,他并不会障碍自己,因为高明的人说,我懂一句,就懂了一切时,他心里明白,那是智能层次的话。一个有智慧的人,是上下兼通的,我相信,他更能够对所有的学问句句而求之,更会老老实实去读六经。因为道的“体”固然是一,但是,它的“用”是多。所以朱子说,同体一太极,物物一太极。以读书这件事来讲,一方面,你可以说,所有的经典,只不过表现同一个道,所以说“同体一太极”;但是,经典有那么多部,它每一部,每一句话,都有不同的意义,所以说“物物一太极”。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真正的儒者,要既了悟同体的一太极,又要关切物物的各太极。也可以说,如果了悟同体一太极的人,他必定不会疏忽了物物一太极。用现代的白话,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必定不会拒绝知识”。更进一步讲,一个真正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人,他必定不会排斥西方文化,一个真正受传统良好的教导的人,他必定不会拒绝于现代化。这其中有一个本末的关系,本者,根本,末者,枝末。本末的关系,虽是一体的关系,不过,古人总强调本,因为本不会拒绝末,不会排斥末,不仅不会拒绝排斥,反而能生成末,成就末,能生成成就末的本才是真正的本。但,我们不可以反过来说:末能生成本,末能成就本。因此,古人教我们不可以舍本逐末,不可以因小失大。一个真正明白的人,他是两边全部明白,能随机运用的;一个不明白的人,就死于句下,讲高的就偏于高,两脚悬空,一派浮华空洞之言;讲低的就死守着低,见识卑陃,功利现实,俗不可耐。

 

程子又说,我们读书,求圣贤之心;而求圣贤之心的同时,最好能够了悟原来圣贤之心就是我的心。圣贤之所以为圣贤,是因为他能把他的内在的心灵,全部如如地呈现,他可以毫不委曲地把他内在的光明落实在他的真实生命中。而一般人,本来也有如此如此的光明的本质,有如此光明的可能,只是自我障碍泯灭了。在人人本具,本应成就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自责:“为什么圣人是圣人,而我不是圣人”。假如圣人是天生的,是天纵英明,而我们不是,这是“定性众生”的观念,既然众生的质量是天生先定的,那圣人本来就是该做圣人的,凡人本来就该做凡人的,何必苦苦再去向往圣人呢?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这句话的背后预设着:“众生是不定的”,也就是说,众生的品格阶位是不定的。不定是什么意思呢?以佛教的话来说,是本来众生都有佛性,都可成佛,但是为什么我不是佛呢?是不是因为本性上不同呢?不是,而是工夫上的不同。在这样的认识下,就了解到:我的心性,原就是圣贤之心性,圣贤之心性,原就是我的心性,都同样的光明广大。只是圣贤把他光明的心性,完全在他现实生命之中展现出来。而我们不能如此的展现,是我们后天的工夫不到,而不是先天的心性不同。所以,所谓读圣贤书,其实是以圣贤之心性,来引导我的心性,来启发我内在的光明。一个人有了这种了悟,就可以用功了。如果我们认为,圣人与我们不一样,圣人天生是圣人,我们就会减弱用功的劲道。

 

在东方的学术当中,佛教在《涅盘经》上有明文说:“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佛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主张,需要大力的说出来让众生都震动觉醒,叫做“狮子吼”。而这类型的认定,在儒家更是明白。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说;“怵惕恻隐,人皆有之……”都是这个意思。不过,西方的思想,就不这样。比如说,耶稣宣称自己是上帝的“独生子”,西方的神学为之解释说:“上帝是圣父,耶稣是圣子,他们的共同点叫做圣灵。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这种话头明显地宣示:“只有圣子才能够跟圣父一体”,那么请问芸芸众生怎么办?这样的理论,必定引申出相应的教义,所以基督教,乃至于所有的一神教的特色,是:信徒只能够崇拜,只能够祈祷救赎,只能够等待最后的审判,众生是永不可能与上帝同在的。东方人说人人皆可成圣,众生皆可成佛,但是,西方人说,众生不可能与上帝同在,不可能成为耶稣。所以西方人没有“工夫”的观念,而东方的学问,佛家和儒家,非常注重工夫,当然道家也不例外。什么是工夫?工夫的第一个要件就是要有一个理想,这理想是超越的,是所谓的“道”。虽然,各种的学术系统所说的“道”的内容不一样,但是必定有一个“道”,所谓止于至善的那个“至善”。而那个“道”,在儒家和大乘佛学看,都是本具于众生生命中的。比照于现实生命,现实生命往往是不合于道的,这不合于道的距离,就是要做工夫的所在了。所以,工夫就是使自己的生命朝着道,日渐净化,而能够接近于道,到最后与道合一的进程。

 

我们如果能够从书中读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意义,将发现其中有一个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之道,而那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道,原就存在在我的生命当中,只是圣人把圣人之道完全实现了,我们之所以不是圣人,未得圣人之意,不至于圣人的境界,未得圣人之名,完全是因为工夫的不足,不是心性的不足,不是道的不足。道本就在天下,本在人人心中,道虽然在天下,在人人心中,但是道不能够弘人,是人才能来弘道。这是东方文化特有的见解,西方人就不能这样说了。他们不能够教人自责:为什么耶稣可以成为耶稣,而我不是耶稣。如果基督教徒想办法要让自己成为耶稣,那便是叛徒。这是东西文化最内在最大的不同点。

 

那我们在读圣贤之书的时候,要读出圣人的用心,还要让自己的现实生命,往圣人生命的层次上升进。再说明白些:不是自己的生命往圣人的层次上升进,而是往自己人生的本质上升进。一个人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你本来就应该这样做,要不然,都是自己障碍自己,自己委曲自己,自己浪费自己。你可以成圣贤,为什么不成圣贤?可以成佛,为什么不成佛?要常常以这样的高标准来砥砺自己,生命便不白活。

 

理解经典的方法

 

所以程子说读这种书,要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总之,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时时刻刻念兹在兹。而且最后再交代一句:“读《论语》《孟子》,要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平其心,易其气,就是不要激烈焦燥。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有两种激烈的心态,一种是义和团,一种是五四。义和团心态是认为:中国是华夏之邦,西方是蛮夷之邦,中华民族是完美的,西方有的一切我们都有,如果我们没有,也不屑去有。从古以来,只有变夷为夏,哪有以夷变夏的?这一种心态叫做义和团心态,义和团的见识浅陋,注定很快就失败了。于是出来了五四,他们要打倒传统,全盘西化!五四的文化见解跟义和团相反,但态度的激烈则相同,像是钟摆的两个极端。这叫不能平其心,不能易其气。国家民族这样被整过来整过去,折腾了一百年。

 

读圣贤书而激烈焦燥,大概有两样:或者,一读圣贤之书,有些心得,就以为悟道了,以圣人自居,以卫道者出现,处处想代圣贤立言;或者一读圣贤之书,抓到几句自己认为不通或不合时宜的话,说圣贤也是人,原来圣贤也有过,圣贤不必尊,经典不堪读。所以读圣贤书要平其心易其气,不懂就不要装懂,慢慢来,要见得圣人之意,谈何容易?能平其心易其气,不焦燥了,才能“阙其疑”,这一点,我认为特别重要,尤其像《论语》《孟子》这样的经典,如果遇上疑惑了,千万不要先入为主,自以为是,应该先想想:圣人怎么会这样讲呢,有没有其更深的意旨?所谓“阙”的意思就是先摆在一边,要谦卑一点,有了疑问,要想或许是我现在还不能够完全了解,而不是圣贤的错,因为圣贤不会那么笨,笨到让我们可以随便抓到小辫子。再读几年书再说吧!

 

最近几十年来不是有许多人说,经典有糟粕,有的人劝告我们给孩子们读的经典,要慎重地选择,像《论语》,《孟子》,也不可以给孩子整本读。怕其中有糟粕。遇到这种说法,我就问他:“请问糟粕在哪里?请你确实指出一句糟粕给我看”,这些人就哑口无言了。所以各位,以后如果遇到有人跟你说,经典有糟粕。你就这样考考他,大部分人就闭嘴了。那些人其实自己并没有真读过书,只按照一种理论说: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任何事情一定有它的缺陷,所以圣人也不可能完美的,圣人之言一定有糟粕,他就用这种推理的方式推过去了,这叫做庸俗之见,这叫做狗眼看人低。这一个时代的风气就是如此,这叫做不负责任,对中华民族来说,又叫做自我作贱。那么如果真的有人举出,这几句是糟粕,请问我们怎么办,我们可以这样处理:“阙其疑”。自问:难道真的是糟粕吗?我真的了解吗?

 

近代西方有所谓的“诠释学”,或翻作“解释学”,解释学告诉我们解释涵义深刻的文章,要有特别的方法。一般的语文容易了解,尤其是科学性的论文,只要一步一步地顺着文脉去追究,那步步都是实在的,步步都是明白的,就没有解释学的必要。但是有些文章,像诗词,因为作者的文句非常简练,只约略的表现了一些“意向”,那意向的背后或许蕴含着深远的情感,怎么可以用表面的文句判定作者的意思呢?至于神话,和经典,更是如此,譬如圣经,圣经里面有很多神话,神话表面上看来是一堆无稽之谈,请问它就是无聊的吗?神话的背后有没有更为深远的义涵呢?谁又可能把握而自以为得其真髓呢?所以对神话的解释也有各种的角度,以致众说纷纭,谁也不知道标准在那里。所以这里就须有一种办法来处理。解释学有两个处理的方法,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第一个方法是:“要了解全体,必先了解部分”,就是说你要先了解一个作者,或者一个学派,或者一本书整体的意义,必须先了解部分,要一句一句一章一章了解了,慢慢积累,到时候才可以了解全部。所以你要读《论语》,要了解《论语》的意义,要从《论语》一个字一个字训诂,一句一句读去。不了解《论语》的一字一句,怎么可以了解全部呢?要了解全体必定要了解部分,有道理!但道理不只是这一面。第二个方法又说:“要了解部分,必先了解全体”,刚好反过来。你想对一部分,一个字,一句话,一节一章,有真切的了解,你必须先了解全体之后,用全体整个的意义,来解释这一章一句甚至一个字,这种解释才是靠得住的。所以想要了解《论语》的任何一句话,必须以整部《论语》,整个孔子生命作背景,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其中一句话。两面说,才完整,叫做“解释学的循环”。

 

有些人举出《论语》某句话不合现代的民主精神,某句话不合现代的法治主张,某一句又是歧视女性,这就是所谓的《论语》的“糟粕”啦。《孟子》的“糟粕”可能更多,《孟子》为什么要骂人,骂杨朱,骂墨翟,杨朱墨翟不都是好人吗?还骂,而且骂得这么凶。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把他们骂成禽兽,太过份了吧,糟粕!各位,我建议以后读圣贤书,应该运用解释学的原理,要用全体来解释部分,要了解《论语》《孟子》的要旨,领悟孔孟的用心之后,才来判定那些话到底是不是糟粕,合不合时代,是不是过份,等等,所以要“阙其疑”。我们这样提醒,并不是为了要维护圣人,因为圣人不需要我们维护,而是为了自己的学问智慧着想。

 

读书能解就解,不能解就“阙”,这叫以不解解之。什么叫以不解解之?我们问那些说糟粕的人:“请问《论语》总共几章?”“四百九十八章。”“你举出几章的糟粕?”“三章。”“那四百九十五章都不是糟粕对不对?”“对。”“为何为了四百九十八章里面的三章,而就认定了《论语》就没有价值,而不读《论语》?”他如果还坚持说,如要读也必须剔掉这三章,四百九十八章只剔掉三章有什么大的意义呢?那三章纵然真是糟粕,我们把四百九十八章中精华的的四百九十五章都体贴了,都实践了,那糟粕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德业,怕什么呢?再说,如果它们不是糟粕呢?如果这三章也是精华,只是我们并没有完全了解呢?所以“阙其疑”是我们读有深度的书时的基本态度。这叫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如果能够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按:本部分内容可参阅王财贵教授另一篇演讲文章:《如何看待<论语>中的糟粕》

 

再来我们看第二段,跟我念(大家跟念):

 

程子曰: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

 

这是当然的,这是指读书的第一步而言,要先晓其文义。前几天我们就讲,因为从小的白话文教育,现代的中国人,连晓文义这一关都渡不过,实在太可怜了。晓文义之后,还有第二关,求其意。求其意就要用刚才所说的解释学的方法,去迎接圣贤之心意。晓其义是第一步,求其意是第二步,当然,真做工夫是第三步,能有这三步,成圣成贤应该是份内应得的了。

 

再看下一段(先生念,众跟读):

 

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

 

“甚生”就是“什么”,“甚生气质”就是说怎么样的气质,就是有多么好的气质的意思,这应该是宋朝洛阳一带的白话。这一条我认为很重要,也就是说,经典还是活的,它活在我们面前;圣人还是活着,他活在我们面前;圣人的诸弟子还是活的,他们活在我们面前。因为圣人与诸弟子所讨论的只不过是人性,虽然远在两千多年前,地点是在山东曲阜,或者说孔子周游列国的某一个国家的一个定点上,尽管时间地点都不在我们眼前,他们所讨论的事件已经过去了,比如他们讨论管仲,他们讨论王孙贾,他们讨论春秋时代,或者更早的尧舜人物。总之,他们所讨论的人、事、物,都不是现代的人、事、物。不过,他们在谈论人物,处理事件的时候,他们背后有一个道理。所以善读书者,应该从事见理。常听一些自以为很现代化很先进的人说:《论语》,那是两千多年前的东西,不合现代,我们现代人应该有现代的学问。这一句话讲得没错,只是,太肤浅。因为,我们读书不是为了知道那些古老的事,我们读书是从事件见所以如此处事的理。事挂搭在时空中,事是会变,会老旧的,而理不会变,是超越的永恒的。所以由古代的事见出永恒的理,用永恒的理来处理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事,这样岂不是古可以为今所用吗?所以程子告诉我们读《论语》的时候,读到有某个弟子问,都应当当做是自己在问。为什么?因为虽然弟子所提的问题有他的主观性,但是他的主观里,就带有客观性。也就是说,弟子所问的问题,往往是人生常遇到的问题,是你我也会有的问题。我们看看弟子问了哪些问题呢?弟子所问的不出几方面,第一,是自己修身养性的问题,譬如弟子常常问仁,这是永恒的问题,这种问题我们也该问。孔子弟子是替我们先问了。而孔子的回答,是针对每个人气质和境界的不同而回答,所以孔子对于弟子同样问仁的回答,都不一样,刚好切合个人的情况。不过在这个不一样当中,有一样者在,也就是不同的回答中有相同的义理在。那个义理我们也可以说是孔子心中的“道”,所谓吾道一以贯之。弟子原来也是为了求道,孔子就按照自己体贴的人生之道——天地之理,因者不同的弟子的需求而作回答。因此弟子的问可以当作任何人的问,而孔子的回答当然就可以当作是对任何人的回答了。第二类问题是关于事件的,弟子问事,其实是问如何看待这件事,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如何对这件事情作一个批判的了解。孔子给弟子的回答,当然也都是从最深远的人生之道而提出来对这件历史事件的判断,对于孔子的判断,我们可以追寻他背后所依循的道理。总之,最后的道理都是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在孔子统称为“仁德”。假如再往上推,可称为“天理,天德”。所以不管事情怎么变,问题怎么问,回答怎么答,到最后都统归于人生天地宇宙之道。如果这样看,这些问答,到现在都还是活生生的。如果孔孟复生,他对于我们的问题,也只是依那永恒之理而回答。所以读《论语》,如果能读活了孔子与诸弟子,那真的是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在了,所以说:“涵养甚生气质”。

 

我们再看第四段。跟我念:

 

程子曰:“语孟,且须熟读玩味。须将圣人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

 

这一段最重要的提醒是——读圣贤书要“切已”。不过在切已之前,教我们要“熟读玩味”,熟读,很重要。因为有些时候我们读书,虽然读过了,好像了解了,但那了解,或许并不深刻。我们常有一种经验:或者在走路或者在做事,或者听人讲话,忽然间有一种灵感,体会到:“哦,圣人所说的那一句话,原来是这个意思啊!”为什么会有这种随机体会呢?因为平时已经熟读了那些句子了,就好像埋下了种子,这时候时机成熟,萌芽了。有时读书,第一遍读过去,没有什么感受,读过两三遍,也平平淡淡的,没有什么感受,何时能有感受,是可遇不可求的,真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过,读它十遍二十遍一百遍,熟记于心,所谓念兹在兹,必然可以增多体会的机会。接下去要“玩味”。要玩索了品味了。要把圣人之言,时常拿上心来琢磨琢磨,或者在事上印证印证。可以用自己的言行来琢磨印证,也可以用古人古事来琢磨印证,譬如读历史的时候,可以用历史人物的言行,朝代兴亡的气数,来与经典互相印证,这叫玩味。但想要有这种功力,必须要先熟读,熟读以后,才有可能随时玩味。所以,熟读玩味,是深入经藏的重要法门。

 

进一步,程子说“须将圣人言语切己”,切己的意思就是跟自己的生命关切。要知道《论语》《孟子》的话,不只是圣人跟他的弟子的问答而已,它同时是关切到自己的生命的,所以“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终身尽多,就是说这辈子也已经够了,乃至于太多了。这当然也是一种文学上的夸张之辞,不过,也有其客观的真实性。因为如果真的将二书看得切己,这个人,应该会像孔子所说的“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像子夏所说的“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像颜回“不迁怒不贰过”那么好学了。一个好学的人,当然不会只看这两本书,所以终身自会用功去。而且在儒家以德为本的学说中,这两本书确实是成德之教的基础,核心。所以说“看得二书切已,终身尽多”也。  

 

读经不需求甚解

 

再看下一段,跟我念:

 

程子曰:“论孟只剩读着,便自意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

 

这一句话很有趣,很奇特。跟我们提倡儿童读经的办法非常类似,简直可以当作读经的宣言。论孟只剩读着,只剩就是只有只要,你只要读着读着,就是只要去读原文,一读再读,读着读着,便自意足,是说其中意义就会从里面浮现出来,满溢出来。又说:“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者,意便不足”,只读原文,不求甚解,更能为我们的心灵留下思考玩索体贴感受的余地。因为如果太看重训诂注解,所谓以语言解者,往往限制于知识的理解,知识的理解是表面的,所以说“意便不足”。我想程子讲这句话,不是说不能去解经,也不是禁止人看注解。而是如果一个人只偏重在注解,只偏重在翻译,便偏离了读圣人之书的主要目的了。原来读圣贤书最主要的目的,是领悟圣贤之意,而不是只是摆列知识,道听途说。所以读论孟,就将原文这样读这样读,自然会有自己的领悟,自己的领悟才是真正的了解,如果只看别人的注解,博闻强记能言善道,对于自己的心性,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所以这几句话,不是叫我们不要看注解,是强调不可以只以文意来解圣人之意,假如只用文意来解,圣人之意是不可得的,所以说意便不足。所以我们看这种儒者文章,要还原他讲这些话的用心所在,千万不要死于句下。那不是说我们完全不要看翻译了,不要看注解了。其实纵使看翻译,注解,其目的也是要追求圣人之意。如果能用追求圣人作经之意的心去看注解,就跟前面“只剩读着,便自意足”之意相合了。因为古人曾经玩味过了,古人把他的心得告诉我们,我们读古人的心得,是要启发自己的心得,而不是拿古人的心得来作茶余饭后之谈,或者来展示自己的博学多文,这样看注解,更能帮助我们达到读论孟的目的,有何不可?

 

此外,从另一个角度说,“论孟只剩读着,便自意足”,别解起来也相当有意思:我们前天不是曾说过,有人说“经典很难读”吗?其实说经典的难,有两种认定的方法。经典可以说很难,也可以说经典不难。很难,就是说,你要句句了解,要完全领会是很难的。但是我们也可以说,经典并不难,刚才说过,只要能懂得一句,从这一句深入进去,整个圣贤之意都在里面,所以经典并不难,只要懂得一句,只要实践一句,就够了。还有经典不难的理由是:很多非常重要的义理,往往都以非常浅近的文章表达出来。纵使语文素养不高的人,来读《论语》《孟子》,甚至读易经,诗经,他也能够有所得,而且所得的那几句话,大概就是那一部经典中最重要的话。所以读经典,不要专门去追求那些深奥难懂的地方,因为不懂得而苦恼,而要先去领会自己现在能懂得的,能懂到多少就领悟多少,能领悟多少那就尽量实践多少,这样一步一步前进,才是真读书,才对自己的生命有帮助。朱熹曾引礼记说“读书如锯木头,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所以读书也可以说难,也可以说容易,程子这一句话就说的是容易这一边。说我们纵使只读原文,也可以领会经典完足的意思。

 

宋儒陆象山有一个弟子问:“老师,你常常叫我们读中庸,请问中庸哪一句是要语”,要语,就是最重要的话,陆象山沉默了一阵子,不回答。弟子一直等着,心想:老师是不是在搜索重要的话告诉我呢?没想到陆象山说:“句句是要语!”什么意思,刚才不是讲吗?圣人的智慧,表现在每一句话中,每一句话都从圣人心中流出,佛教所谓“从最清净法界等流而出”,所以每一句都通于圣人之心。这样来看,你懂了一句话,不就懂了全部经典,你懂了一句话,不就懂了圣贤之意,读书岂不简单吗?所以,难和易,两面都要说,才完足。

 

一个读书人,当然也要博闻广识。刚才说,了解部分才能了解全体,你必须把句句都了解了,你才能够真正地把握到经典的全部的意涵,或者说你才能够归纳总结,或者领悟出它的真正的原始的道理,所谓“约之以礼”,所谓“一以贯之”,那是要下扎实的工夫做长远的努力的,但是也可说当下一句就直接透入而有余。程明道曾经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是彻上彻下语,圣人原无二语”。居处恭,居处,就是平常,平常做人,乃至言语行动,都很谦恭;执事敬,执事,就是处事,处事都能敬重不苟;与人忠,与人,就是人际往来,都能够信守忠实,这岂不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很平常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吗?但是程明道说,孔子这三个做人的要领,是“彻上彻下语”,彻下就是下学,彻上就是上达,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德。这几句就是彻上彻下,圣人原无二语,圣人原来就没有第二句话,圣人一生教人只不过这三句话。你也可以说,整部《论语》只有这三句话。请问,《论语》简单不简单?当然简单!所以读《论语》就是这样读着读着,便能兴发感悟,有得于心。

 

好,我们再看下一句,跟我念:

 

或问:“且将论孟紧要处看,如何?”程子曰:“固是好,但终是不浃洽耳。”

 

你看,这不是很像刚才所说的陆象山的故事吗?可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学生就是想走快捷方式,想从一本书中选些紧要处看,希望得其精华。这当然也可以,刚才说,只要一句话就可以,如果选出名言名句,岂不好吗?所以程子说,“固是好”,古人也并没有那么样的固执,一定要人拼命用功,一丝不苟的。所以说这样也好啊,只是可惜,总是不能浃洽。什么叫浃洽?就是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左右逢源等等的意思。有些章节,或许你以为那是小事,不关紧要。但儒者的自我要求是:为学做人,大小事都能照顾得到,才完美,这叫浃洽。譬如《论语》的乡党篇,都是些小事,谁知其中正表现了圣人生活严谨而优雅从容而中道的面相。此外,你认为不紧要的,难道真的不紧要吗?一般人认为不紧要,草草读过处,说不定是体现圣人大智慧的所在,譬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按:见《乡党第十》第14章,又如孔子禘自既灌而往(按:见《八佾第三》第10章,即不欲观,都是很少被引用的章节,但这或许是了解圣人的大关节处。或者,有些事件言论,表面看起来,好像不大合理,说不定背后就是一个伟大的心灵,在处难处之事时变通的手段,这反而有一般人难以理会的深度。所谓“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在某些时候对某些事,应该有特别的处理,虽然那样处理好像不合于正常之道,那种变道,是圣人的不得已,也是圣人的更高明处,你怎么说这些就不要读了呢?譬如颜渊死要不要厚葬的问题,没有深心大爱,是不易理解的。(按:见《先进第十一》第10章所以程子说,选择也可以,但最好是全书通读,不了解的地方阙其疑就好。

 

再来,下一段:

 

程子曰:“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

 

唉!体会得真好!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就不要再解释了,此时此刻,我们在心中领会古人读书的诚意,在心中赞叹古人体贴圣贤气象之精准,就好了!这句话大概是程明道说的,因为程明道善于品题圣贤。

“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这里固然都是称赞之辞,但其中对孔孟的境界啊,就有些微的分判了。孔子是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孟子》呢,就实话实说,这样。其它的意思,各人自己去琢磨吧,我也不想多说了,以免破坏了美感。  

 

好,再来我们看下一段:

 

程子曰:“学者先读《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

 

《论语》《孟子》,从浅处说,是为人处事之道,从深处说,是天地宇宙之心,所以不管大、小、高、下,都可以用《论语》《孟子》的道理去衡量,就好像权、衡、尺、度一样,权,是指称子,衡,就是去称物的轻重;尺,就是尺子,度,就是去量物的长短。尺度权衡,就是判断准确的意思。儒家的学问,是一种追求理性实践理性的学问,以理性面对事事物物,而求其合理。这个理性,就是判断事事物物的标准。程子认为孔孟为人类立出了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不是他们主观的设想。你可以说凡是思想都是主观的,但出于主观的思想,并不一定就只是主观的,它如果是依理性而定立的,就可以同时是客观的。不仅主观的同时是客观的,甚至可以同时又是绝对的,亦即通于天德的。以这种标准去权衡事物,当然事物的长短轻重,可以判定得分毫不差。所以,对事,该怎么看就怎么看,说话,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到最后是做人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就是圣人成德之教的全部意思。

 

再来,最后一段:

 

程子曰:“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

 

这里所谓“知道”,不是我们现在说知不知道的知道,而是去“领悟道”的意思。这一点,刚才我们讲了很多了,读《论语》《孟子》所记载的,都是圣贤之言,其中涵薀了圣贤之意,圣贤之意,即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此人之所以为人之道,又上通于天德天道。我们读《论语》《孟子》的最终目的,即是为了领悟其中的“道”,要不然,读那么多,又为了什么?所说“虽多,亦奚以为”?陆象山曾经感叹说:朱子人格学问像泰山那样巍巍可敬,只是可惜,“学不见道”。姑且不论陆象山的判定是不是可靠,但由此可见古人为学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见道”。不见道,学问就虚做了,工夫就白费了。现在人如果没有这种警觉,那真是枉读圣贤书了。

 

我们讲到这里,时间也到了,剩下还有三段,意义也都相通,了解了讲过的这几段,也能够了解这三段。

所以,这三段就留给各位自己研读领悟了。跟我念:

 

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其实,会听的人,应该能够听出,不仅那三段与讲过的这几段意义相通,我们从头讲到现在,其实每一句话都一样,乃至于各位如果有机会听我讲整部《论语》,我讲的每句话也都会一样。无非是——切己体察,躬行实践。“切己体察,躬行实践”,我就用这八个字与各位共勉吧。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附:程子《读<论语><孟子>法》原文链接

 

本站编辑:澤之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四辑第一本《儒家的道德意识——2009东林寺讲学》。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与教育思想,请关注文礼书院,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

(5)
王财贵(季谦)的头像王财贵(季谦)作者
上一篇 2021年7月13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