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话〕行颜渊之教

主讲:季谦先生王财贵

时间:2015年10月26日

地点:文礼书院

 

因为我八点就要出发,不过这次去韩国时间不长,1月5日就回来了,前后加起来大概十天。

 

同学说要我对大家说说话,其实只离开十天,不说也可以。要我说,我说的大家平常都听我说过了,或许看我的文章也都看过了,要不然,每个人自己内心也可以想得到。为什么呢?因为我认为我所说的不外是你心中所向往的,因为我所说的只不过是人性的本然。譬如你到这里来求学,我要你们读书,读的是什么书呢?读的是经典,经典就是人性的显发。所以我所要说的,你书上所读的,就是你心中所向往的。这样,我就没有什么话可以说的了。

 

不过呢?还是要常常说,因为人类是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相当复杂的,至少是两个层次的结合,一个是超越层,一个是现实层。超越层是在上位的,现实层是属于下位的,我们这样说上下,超越层是上层,现实层是下层,是以价值为标准的分法。但是如果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现实层是附着在生命的外围,它的活动性很强,或者说很直接,很明白。而超越层,它似乎隐涵于深深的内在。所以人很容易从现实层起心动念,王阳明叫做“顺躯而起念”。躯壳就是你的肉身,但这个肉身不是指你的皮肤筋骨四肢百骸,王阳明讲顺躯起念的意思是顺着现实生命而发,这是一种从很早以来就有的习性。说从很早以来,到底从多早呢?它可以从我们所回忆不起来的那么早的时刻就好像已经有了。自己回想自己什么时候受到现实的引诱,什么时候会自我保护,自私自利?当我们一直推一直推,推到你推不下去的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所以我们不知道我们的习性从什么时候就开始有了。佛教更推到前辈子,甚至推到几世几劫以来的前前辈子,一直推推到生命的根源处,就有了那为现实着想的习性了。可见习性的根之深,康德叫做“根恶”,就是一般说的人类的劣根性。

 

我们虽然可以较为轻松地说,现实是中性的,从现实起念并不一定就是恶,但是,它必定不能称作善,它不是善的来源,照荀子讲,这中性的现实之性,如果人没有去节制它,所谓“放于利而行”,那势将成为恶。总之,它不是善,而一个有道者,一个君子,必定希望他的所思所为是善的,一念善,恶就没有了。善跟恶是不能同时存在的,超越和现实的意识是不能同时存在的。

 

所以如何让自己现实的生命的发作少一点,从清明的心起意,从无善无恶之心起无善无恶之意,如何使这种力量大一点,那就是你的工夫了。现在大家至少从小读了一些经典,来书院久一点的人,大概都会默默中有那种自觉——自己觉察,自己觉醒——希望自己是向善的,是向往于道的,这种心灵的追求已经具体而微了,但是你还要面对你的习性。因为如果你似乎能从从光明之性起光明之心,从光明之心有了光明之意,你有时候能够这样从性而心,从心发意,这样心性内发的当下,自己觉得确实人生若有所向,有向往圣贤之意。这是你原来身心的大愿,它老早以来就深深地藏在你的心中,你知道那是你的真心。但当你这样觉醒的时候,更容易感受到你的习气,习气会马上出现在你眼前挡住你,有时候它象一层薄纸,那薄纸似乎即将被你冲破,有时象它一团迷雾,会让你觉得有点茫然,有时候它象一座高山,就难免让你垂头丧气,感叹圣人难为了。在这时,你要注意:一个人智慧的高低,就看你眼前习气的障碍是一层薄纸,一团迷雾,还是一座大山了?

 

《中庸》和《孟子》都曾表示“尧舜性之也,汤武反之也”,只有尧舜能直从性上发而中节,汤武以下,都要从习性中超拔出来,阳明说即使是明道、颜子,习气都难免,所以,你有习气,本不必惊慌。所谓习气,就是人的现实性,人对现实存在的恐慌与照顾。小处的表现是老想要让自己舒服一点,让自己所得多一点,有好东西吃多拿一点,有好处自己多享受一点,总之,平常是希望自己万事如意,最好是好吃懒做可以不劳而获。严重的表现是争名逐利,自是非人,贪读无厌,患得患失,这就是习气。习气障道,习气当改,这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知道,我看大家的日记,几乎每个同学心地都很善良,很纯真,很想改过迁善,但似乎都写在日记上而已,日记上满纸是一颗反省的心,每个人都说要努力要改过,当然也都有进步,但我想,能不能进步快一点,要学颜渊呢!

 

我以后或许会勇敢一点,敢跟外界人说我们书院是以颜渊为教,这是从古以来没有一个儒者敢这样说的。那如果我敢这样说了,好像是我比较勇敢,而古来的儒者不敢这样说,是他们勇气不够——千万不要这样想,古人不说,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也一直犹豫踌躇,是不是勇敢地说出来,我不知道我们书院的学生承受得起吗?期待一个人像颜回,那是很难的,刚才说那习气是有生以来甚至无始以来,就深入一个人的骨髓了,你怎么能够象颜渊这样“才动即觉,才觉即化”呢?但是,我们又说“个个人心中有仲尼”呀,怎么不能像颜渊呢?所以,怎么不敢去宣布呢?

 

我以上是从两个角度来看这问题,我们大家将来面对任何问题,最好也要从多个角度思考,不过,最好还是站在你的身心大愿这边来看,因为这才是真实的你,真实的世界本相。在我们理想中,确实我们希望这个书院可以以颜渊为教法,但是一个人也不能够太过自信,空言无实,要做出来才算,所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所以,这不是说不说的问题,而是我们大家要共同努力的实理实事。假如我们这一批二十几个学生都能有颜渊之德,将来入学的人,必定也可以,那我就可以宣布了。

 

希望大家要多往内做工夫,就是往超越层做工夫,“工夫”的意思是,你有了理想了,还不仅在心里向往于理想,而且要一步一步地实实在在地走过去,实实在在地在日常生活中践履出来,这叫“实践”,实践才出工夫。大家把“实践”这个词语好好的体会一下,西方pratical一辞,有实施、适用、操作等涵意,就是真的可行、能行;中国的“实践”两字更能表意,实是实在、真实,践是行走、践履。践行,是一步一步地走过去,为什么是一步一步走过去呢?因为你的理想可以一蹴而及,它可以一下洞见,这就是“智及之”,但是还要“仁守之”,就是你有了理想了,还要在你的现实生命中真实做到,才是行仁,才能成为一个仁者。所以“仁”有真实的意思,内在的意思,仁要守之,就是你的理想要真实化,要内化,要在生命中真的拥有它,守住它。本来,理想跟现实是有差距的,要透过你的实践,而那实践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而所谓走出来,你可以一年迈一步,也可以一个月走一步,也可以一天走一步,当然你也可以一秒钟走一步,也可以一刹那就走一千步,当下就与理想切合了。所以虽然用“实践”这个辞,但这不同于你在现实中用脚走路,是你的心灵在走路。你的快与慢,不是体力的活动,而是看你的工夫,或者说你的智慧。智慧越高的人,工夫越利,越快。智慧是人人本具的,就看自己认得真不真了。孔子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好仁和恶不仁好像很难做到,但孔子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见其简易,真可直截了当。

 

我们书院的要求大家都知道了,而其要求,如果由老师来要求,是不实在的,甚至期待同学之间互相要求,也还不是实在的,必需每个人自己要求,才是实在的。即使老师对你有所要求,同学之间互相有所要求,自己有所要求,我也希望不把它当作是一种要求,而要把它当作是鼓舞,所谓“鼓之舞之以尽神”。这鼓之舞之里面,就有神妙的作用,所谓“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你来书院就好像有灵明之神安驻在你心中一样,其实你自己就是神明,你从内有的光明之德而发,就是你的神明做主,似乎有神明在护佑着你,其实是你护佑了你自己,而你就同时护佑了我们的班级,护佑了书院,将来治国平天下,也是以这个神明来护佑天下。希望大家共同鼓舞,鼓舞自己,互相鼓舞,我的责任也是鼓舞大家,我尽量不想责备大家,不想疾言厉色,我知道大家身心大愿都本在,大家已经是天下间最可爱的一群了,在别的地方是没办法找到像你们这样的学生的。你们大家在一起,也会觉得这是一批最可爱的同学,你在别的地方很难找到这种朋友,不是吗?大家心中都知道了,要珍惜,不要再有哀怨、叹气、互相猜忌、误会。这些统统要放下,放得干干净净。随时鼓舞自己,推进现实的生命向上与理想的生命合一,你的理想很快地就能够在真实中表现出来。你以光明之德行光明之事,对别人就是最好的鼓舞,别人也会感受得到,别人也会见贤思齐。当大家这样互相鼓舞,书院的生活将会更加的悦乐,你的品德学问的进步会也比较快。

 

当你有一天,把你的理想真正做到的时候,你内心的满和幸福感就来了,我常看到大家在日记上都说很希望整个书院氛围好,很希望同学之间互相赞赏,互相鼓励。大家既然有这样的愿望,要达成你的期待,首先你要用这样的态度来读书,来过生活,来与人相处。

 

我们先不说成圣成贤,但总要做个君子,“君子坦荡荡”、“君子成人之美”,所谓君子,就是从自性而行,向往于圣贤的人。如果不敢说要成君子,至少可以说要成一个心灵成熟的人,成熟的心灵不会小气,不会爱面子,不怕被误会,不怕受打击,不要人家说了一句鸡毛蒜皮的无心之言,就被打击到了,承受不住了,要昏倒了,心碎了,难道你的心是玻璃做的?实在很可笑,自己想想都很可笑。所以先做一个成熟的人,成熟的人是坦荡荡的,天天气宇轩昂,笑容满面,蔼然有长者之风——这个长者不是指年长的人,而是指能体谅关怀别人的人,体谅关怀别人,你的光照亮了别人,自己也将得到人生的悦乐。

 

颜子之教就是悦乐之教,孔子之教也就是悦乐之教,所谓“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所谓“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所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这些句子大家不是都耳熟能详吗?但是我喜欢再讲一次,大家也很喜欢再听一次,希望你平时也要常对自己这样讲,与同学之间常讲这些话,随时要鼓舞自己,也要互相鼓舞,这叫鼓之舞之以尽神。但是你不要我讲过了,你听过了,或你自己想过了,当下乐一乐,那时的乐,还是一个理想的乐,你还没有践履,所以你要进一步践履,这样才变成你自己的。

 

我以前也去过韩国霞谷,参加一个学术会发表论文,但那次留两天就走了,没有在韩国走动。这次会去几个地方,但是以参访为主,大概只会有一两场演讲,然后跟一些朋友见面,参访几个文化教育单位,希望这次到韩国也能够象两个月前去日本一样,现在日本读经风气已经风生水起,东京和大阪已经有不少读经班了,有的人也开起学堂了,我希望这次也能把读经教育在韩国宣扬开来!

 

出发的时间超过了,好,我就讲到这里!

 

本站编辑:澤之

 


【朝话】栏目简介:

“朝话”为本站固定栏目,其文章选取以大儒先贤之语录、短文或文章片段为主,字数务求少而精,内容切近而警人,周一至周五每日凌晨4:30定时发布。或有勤学者早起而读之,则可助其反省人生、振拔生命,又或能长其一日之志气,日积月累,德业工夫或有渐进之效,则本栏目不徒为虚设,编者亦稍安心于大儒先贤教导之谆谆矣。

“朝话”其名取自梁簌溟先生同名书籍《朝话》,其义则见之于其书首篇之《朝会的来历及其意义》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三辑《永恒的理想:文礼书院》。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与教育思想,请关注文礼书院,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

(0)
王财贵(季谦)的头像王财贵(季谦)作者
上一篇 2021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1年12月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