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旭:道理是用做的,不是用说的(《让孔子教我们爱》之五十)

子路每听到一句好的道理,就会立刻尝试把那道理做出来、活出来。如果还没做到,他就很怕又听到新的道理,就怕来不及呀!


导航:本文选自曾昭旭《让孔子教我们爱》一书,点击查看目录。点击查看更多儒家在线学习资料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篇》24章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篇》22章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27章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篇》13章

 

就依于仁(借仁心自觉去接通理想与现实)而言,我们已经先点出仁心果行他创造之责以后所理当呈现的成效,就是对自己而言无愧、无憾、无怨,对与我相关的他人而言是仁至义尽所以也不招人之怨。总之就是无怨。

 

但落实到行动层面,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获致这内外无怨的结果呢?这可以说就是功夫修养上(也就是所谓“行仁”)的重要课题,包括行仁的基本态度、分寸的具体拿提、勇敢地忠于自我(自信)、谦逊地尊重他人(信人)等,我们不妨就依此次序,一一加以讨论。

 

首先就行仁(或说功夫修养、道德实践)的基本态度而言,我们当然要恳切认取:这本质上是属于“行”或实践而不是“言”或思辨的学问。我们以前也曾分辨过:科学才是以知为主的学问(知识活动有独立性,可以有效指导行)。生命体验、道德实践之学则是以行为主的问题(知识没有独立性,顶多有指点、参考的功能。要靠人在真实具体的生活中去摸索、试误、反省、修正,才能逐渐逼近道或准确掌握到道)。所以当孔子跟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就是用仁心的实践去通贯)的时候,曾子懂,其他同学却不懂。来问曾子,曾子也无法告诉他们答案,而只能指点他们试着去走通忠(诚实地面对自己)和恕(无私地对待他人)两条路。等走到底了,就会遇见道(道就在你走通时呈现),那时就自然懂了。

 

试问这是哪一种懂?就是在行中懂,而不是指头脑思辨上的懂。所以道德实践的学问不能靠言说的便巧(巧言令色,鲜矣仁)、头脑的聪明,而要靠用心的诚实无私。所以孔门中最聪明会说话的子贡、宰我(都属言语科的高才生),反而难以见道,鲁钝的曾子反而懂,就是这个缘故。

 

所以在《论语》中,孔子经常会以此来告诫学生:

 

·君子的为人,总是希望把重心放在行上而不是言上。所以总是不轻易发议论,却认真去实践。

·古时候的有德之士,都是不轻易述说什么大道理的,就是怕自己说得到却做不到啊!

·君子最担心自己的,就是话说得太满,结果事实上却做不到。(在这一句中,“耻其言而过其行”的“而”,有学者认为是“之”之误。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不是要人在行动上超过,而是要人警惕自已不要言过其行,说的超过做的。这样解的确比较合理,直接强调“过其行”语意太强了,不合中庸之道。)

·子贡问孔子要怎样做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最重要的就是心里头的话要先做到了,然后才说。(恐怕就是因为子贡经常言过其行,所以孔子才特别提醒他吧!)

 

原来所有有关于道德、爱、美、自由、尊严、价值、意义的道理(其实“道理”原就是“道德之理”,这有别于“科学之理”),都没有认知的内容(就知识言都是无从了解的空概念),而只具参考的价值。例如对它所描写的完美境界你只堪想象或向往而无从指认(世上其实并无“桃花源”这个地方),对它就在所举的例子(如圣贤行谊)你也只能欣赏赞叹而不能模仿照做。(因为彼此境遇有异,削足适履,必窒碍难行。)阅读这些话语记录、经典道理,主要目的乃在启发读者自行去尝试实践的热情。所以当然要做到了、走通了,这些道理才有意义,你对这些道理也才会有真正的会心或者懂。若只是死读书而不去试做,那就算把《论语》背得滚瓜烂熟,每次考试都一百分,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由此便知目前各级学校的经典教育,其差错在哪里了!就是把《论语》、《孟子》当知识学科来教来学来考,而完全忽略了实践与身教。于是经典便失去它真实的生命与动人的风采,而只剩下空洞难解的文字躯壳了!当然也就难怪学生会望而生厌与生畏!真的,经典不能这样读更不能这样教。要像子路那样才对:子路每听到一句好道理,就会立刻尝试去把那道理做出来、活出来。如果还没做到,他就很怕又听到新道理,就怕来不及呀!(“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见《公治长篇》14章

 

本站编辑:澤之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曾昭旭,转载自:《让孔子教我们爱》。更多生命哲学、爱情学文章请关注曾昭旭老师个人微信公众号:TSENG_CHAO-HSU

(3)
知世分子的头像知世分子编辑
上一篇 2022年8月11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