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孔子的音乐素养

今天就顺着我们来学古琴,我就跟大家讲一讲跟今天学琴有关的事情,就讲讲孔子的音乐素养吧。

 

讲这个我自己都很惭愧,因为我自己对音乐是外行,尤其是没有自己可以操作的乐器。我一直都有一个想法,以后如果有所谓的书院,或者我有学生,这个学生是从儿童或者青少年读经长大的,我都希望至少每个人会用一项乐器,它应该是对人生很有意义的。何况孔子不只是会一项乐器,孔子的音乐教养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呢?说起来令我们瞠目乍舌,我们会吐舌头。首先,光从孔子学音乐的精神,这是常常被引用的故事了,尤其是教音乐的人都会引用了,尤其教琴的人会引用了,因为孔子学琴嘛。

 

这个故事记载在《史记》的《孔子世家》。孔子跟师襄子学琴。这个师襄子不是襄子师哦,不是襄子老师,是师襄子,这个师,也可以解释成老师,其实这个师在古时候有一个特定的意义。像《论语》有一章叫“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孔子说:‘然!固相师之道也。’”这个师冕,这个名叫“冕”,不是冕师,是师冕,这个师,是乐师。这个乐师有个特色,就是他是瞎子。所以师冕来见孔子,“及阶”,到了阶梯前面,孔子就告诉他说,上面有阶梯哟,“阶也”;上了阶梯到了房间里面了,“及席”,到了席子,就是座位旁边,孔子说,“席也”,这就是座位了;“皆坐”,大家都坐好了,孔子就告诉他,“某在斯,某在斯”,子贡在你左边哪,前面是顔渊哪,右边是子路啊,就这样子。师冕出去了,孔子弟子很好问,他就问老师说:“这就是对待一个盲眼的人的道理吗?”孔子说:“是的,我们要这样来帮助盲眼的人。”“相师”嘛,相就是傧相、协助。所以,“师冕见”这个师,就是盲眼的乐师。

 

孔子与师襄子学琴,可能不是襄子乐师而已,而且应当也是一个瞎了眼的乐师。人类的五官平均发用的,有某些器官,尤其像眼睛这么锐利的器官关闭了,可能其他的器官发展得更好。所以古人都认为,最高的乐师,必定要瞎眼。(笑)甚至我听过有很多故事了,一个人他对音乐真的是喜好了,疯狂地喜好了,他自己把他的眼睛弄瞎。

 

孔子跟师襄子学琴,弹了几天了,师襄子一听,弹得可以了,“可以进矣”,我再教你另外一首吧。孔子说:“未也。”说还没,我觉得我还没学好。“你已经‘既得其曲’了,你已经把曲子都弹好了。”孔子说:“虽得其曲,未得其数。”数学那个数,可以解释成节奏。这个节奏,假如是琴的话,今天我们听金蔚老师说,这个琴的节奏是很细密的,但是它又是很自由的,你要能够在自由中表现你的细密,而这个不是跟哪一个琴家,他怎么弹我就跟他怎么弹,这里有一种自由发挥的意思,自由发挥而能够达到一个顺应音乐之道,或者自然之道,这个叫“得其数”。孔子说“我还没得其数”。好了,最后老师说:“有志气,再弹。”再弹一阵子,“已得其数矣”,啊,这个真的是抑扬顿挫,恰和乐理。“已得其数矣,可以进矣。”你可以再学一首了。孔子说:“虽得其数,未得其意。”我弹得虽然是还蛮好的,蛮顺畅的,但是这个琴里面表现什么意义,我还没得到,我要再弹。老师就让他弹。过几天老师一听就知道,“得其意矣”。意境都表现出来了,“可以进矣”。孔子说:“虽得其意,未见其人。”我已经知道曲子的意思是什么,但是我还不知道这个你者是谁,这个作者长什么样子,“未见其人”,没有看见。怪了,对不对。最后老师就觉得,你这个学生果然不一样,再让他弹。弹到有一天,孔子把琴放下,“喟然而叹”:这个人啊身材高大,两眼望羊,目光非常的深远,他的心胸怀抱天下,说,如果不是文王,会是谁呢?师襄子一听,“避席”,离开他的座位,“了不起,这就是《文王操》!”(众鼓掌)金蔚老师,以后如果不是这种学生不要收算了!哈哈哈(先生开怀大笑,众亦大笑)每个人都说“老师啊,再教我一首好不好”。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你可以不必去考证,它可能也是因为孔子一生好学而编出来的故事,也不一定,但是它或许是真的。纵使是假的,对我们都有无限的启发。所以不只是学琴,我们学其他东西岂不也要如此?

 

我们现在的教育有教导一个人这样去学习吗?假如没有,你怎么培养出人才呢?照这个故事来讲,孔子他是自己能够发出来的,所以天纵英明呀,没错。光这一点学琴的精神,世间就少有了,我们就比不上他,不要讲别的了。孔子音乐素养很高的,所谓“六十而耳顺”,声入心通。孔子听声音有感触的,他看东西有感触的。刚才说解释学对于散文、戏剧、诗歌、神话,心中有自己一番创造性的解释。孔子对于世间的事物,一眼望去,随时都有感触。所以他的感触,就是仁者的心怀,仁者的表现。

 

我的老师牟宗三的老师,就是我的师公、师爷,熊十力先生,他说:“感触大者为大人,感触小者为小人。”常常心中有感触的人,这个是大人君子,心胸开阔的人;感触小者为小人,心胸狭隘,心胸关闭了。这在《易经》叫作“吝”,吝啬的吝,吝就是把心胸关闭了。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嘛。生命关闭了,吝,所以叫小人。所以,感触大者是大人,感触小者是小人。那没有感触的呢,就是近于禽兽。

 

牟先生说,人类自古以来,感触最大者两个人,就是心胸最能感触的,一个是孔子,一个是释迦牟尼了。(智楷按:原文为“感触大者为大人,感触小者为小人。旷观千古,称感触最大者为孔子与释迦”。见牟宗三著《圆善论》)。这话有深意呀,大家鼓掌。(众鼓掌)能讲这个话,他就能够领导一个学派了,新儒家学派。

 

感触,是一个人生机活泼的标识。所以周濂溪最喜欢观鸡雏了。鸡雏,刚刚从鸡蛋孵出来的那种小鸡,那鹅黄鹅黄的,嫩嫩的,小小的,活泼泼的,唧唧叫的,非常可爱。我们那个婴儿刚生出来不久,是最可爱的。“绿满窗前草不除”,就是春天来的时候,庭院的草长了,长到超过窗户了,叫“绿满窗前”,人家问他说,草长这么高了为什么不除呢?“欲观其生意也”,我要看天地的生机旺盛。所以,这个叫做体贴“仁”。周濂溪就善于体贴天地生生之德,观天地生生气象。

 

天地无处不是生机,你能不能去体会他?所以,“子在川上曰”,孔子到了河川上,发大感慨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有这种感慨吗?有,读《论语》的人会背这章。(笑)孔子不是这样背一句话出来的,他心灵深处之内有一个震撼,怎么震撼?就是天地就是这样子,日往月来,月往日来,河水滔滔,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啊。不只是这样,或许还有很深的意思。总之是只有两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千古以来,没有人敢说对这两句有什么解释。朱熹你解释只好说:“此见道之言也!”这是一个见道的人说出来的感叹,见道之言。所以,看水,你有什么感受呢?

 

我看孟子也读过这章。孟子说:“泉源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有本者如是。”孟子也讲了这句“不舍昼夜”。所以,一个有德的人,像泉源一样,像源头的泉水一样;混混,就是一直涌出来;不舍昼夜,白天涌,晚上涌;它涌出来做什么?它涌出来一直流;往哪里流?往海里流。往海还有很远的路啊,在路上会碰到什么?会碰到低洼的地方,不是这么顺利地一直流,碰到低洼的地方就停下来,但是必定把这个低洼的地方填满,然后再往前进;放乎四海,到最后一定要到海里去。有本者如是,有根本,有本源的人,君子务本,有本的人就像这样。所以,天下没有困你,你看这个泉水就知道它没有困难。假如这个水不是泉水,它只是一桶水,倒下去,在水泥地上它可能流得远,你倒了土里去,这里有一个坑,一下子就没有了。所谓“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可立而待也”。七八月之间就是夏天转秋天的时候,最容易下大雨,下暴雨,七八月之间雨集,就是雨集合起来,下得像狗像猫一样。沟浍皆盈,大沟小沟都满了。这个水多了,其涸可立而待也,它很快就干枯,我可以站在这里等他干枯。现在有照相馆,它的名字叫立可待,(众笑)这翻译得很好哇。这叫“其涸可立而待也”,无本。所以做人要有本,一个有德性的人要从哪里检查出来,不是他现在做了几件好事,他现在说了几句好话,他现在用功读《论语》读了几百遍了。不是,有本。有本了,一直流啊,一直流啊,不怕停,不怕挫折,“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纵使是这辈子填不满,还有下辈子可以填。所以孟子也讲过一个“不舍昼夜”。

 

看到水流,而孔子想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孟子想到“泉源混混,放乎四海”,这个叫人生的大感触。这种感触就是发自你心灵的、想要你发你的光明、想要与天地同在的,那种不容已的一个向往。这个叫什么?这你叫仁心。所以孔子看到水就表现出来,仁德就表现出来,仁心就表现出来。孔子到了田野中,看到稻子,看到麦苗,有感慨,“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现在我们看稻苗,长得多好啊,稻苗很漂亮的,绿油油的一片。农夫种稻苗干什么?希望它开花。但是稻苗长的这么绿油油,必定开花吗?所以稻苗而不开花的是有的啊。那么开花的呢?开花希望它结果,结实,所以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也有的啊。

 

所以我们看孩子,我们有无穷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或者我们看自己,年轻时候对自己有很大的抱负,都要想到这句话,“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随时要提防,随时要加紧脚步了。这叫圣人的感慨,生命那么活泼,看到什么就感慨。

 

在《孟子》里面有一章,孟子弟子就问,孔子常常称赞水,到底水有什么可以称赞的?孟子就说,以前有小孩子唱歌,“有童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小孩子唱儿歌了。绿绿的、蓝蓝的水一直流,如果河流的水清,就拿来洗我的帽带子;如果河流的水是浊的呢,就拿来洗我的脚。孔子听了这个儿歌居然有感受,念到这里我觉得我很惭愧,我听刘德华唱歌我都没有感受,呵呵。(众亦笑)孔子那时大概跟弟子一起出游,听到这首歌,就说:你们这些学生你给我好好记着,“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清的水人家拿来洗帽带子,浊的水人家拿来洗脚,就把意思转了。童子说,这个水清我就洗帽带子,这个水浊我就洗我的脚,这是对水的应用,我们怎么用水。孔子转成什么你?你如果是清水的话,变你了你如果是清水。这叫圣人,这叫大手法,乾坤挪移。他把这句话转成什么,转成我们的德性所应该有的修养。就是说你人格如果高尚,人家把你戴到头上;人格如果卑下,人家把你踏在脚下。

 

孟子就更发挥了,“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这个厉害了,这个叫圣贤啊,连唱一首歌,他就想到,人是自己先欺负自己,然后人家才欺负他;一个家呢,自己毁灭了,人家才去毁灭它;一个国呢,是自己打自己,然后人家才会去打他。这个叫作圣贤心灵。这个叫做真的诠释学。你看,童子唱的歌哪有这个意思呢?所以心灵活泼,活泼到这个地步,天地间无所不是德性的教导。所以《易经》就是这个意思,“天行健”,日往月来月往日来,我们看起来是什么?物理现象,天文的自然因果。唉,作《易经》的人就不是这样说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跟君子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为什么?因为是你仁德体贴出来的。所以天行健,它不是自强不息,但是一个有仁德的人看到天行健,可以体贴出自强不息这样的道理。这个就是活泼。这个叫作活着的,生命死了,就不会有这样的体会。乃你于你的脑筋死掉了,死于句下,也不会有这种体会。谁活泼呢?我们说:“古人迂腐。”你才迂腐呢!“古人封建。”你才封建!你有这么活泼吗?笑话!

 

所以圣贤不可随便侮辱。你侮辱圣贤,圣贤也不会生气,反正他已经不在了。(笑)但是侮辱圣贤就是侮辱自己,侮辱自己的智慧,侮辱自己的心。你何苦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何苦侮辱自己的圣贤,你不是自取灭亡吗?(鼓掌)

 

所以孔子听到儿童儿歌,嗯,他有感受,这为可以归于他音乐教养很高。总之我们今天谈音乐,无所不是音乐。这个也是因为我心灵活泼嘛,对不对?(众笑,鼓掌)

 

孔子不只是自己音乐好,他也教学生礼、乐、射、御、书、数。这个礼乐,如果现实地讲,礼是一些仪、节、行、礼。再提升一点,比较大的,对于大礼来讲,它是国家的典章制度。那就意义来讲呢,它就是一种秩序、节制,凡是有秩序、有节制的,都含有礼的意义在里面。而国家的典章制度,它是最要遵守规则的。所以最大的典章制度就是宪法。宪者,显也;显者,明也;明者,大也。所以为法就是大法,治国之大法。所以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宪法。没有宪法这些从政者就可以胡作非为。所以宪法就是礼。周公制礼作乐,不是规定我们鞠几个躬,我们作哪些节目,这包含一些亲亲尊尊的社会组织的规则,等于是造了一部法典,这个是礼啊。乐呢?就等于现在唱唱歌了,弹弹乐器了。其实乐是一种和谐,现在说和谐社会就叫乐了。表现和谐的意义的,就是乐。所谓礼乐。

 

射、御、书、数。有射,有御。提到这个射,我就在想,假如以后有书院,我很想看看能不能提倡一下射礼。很奇怪,这个在日本叫“弓道”,它为什么不叫“箭道”呢,要叫“弓道”?我就觉得很奇怪。

 

御也不容易。御不是开计程车,古人也算开计程车类似开车,但是这个御不是开一般的车,是开战车。车子可以一匹马拉,可以慢慢地走,可以跑,都无所谓,两匹马就不大容易了,三匹马,四匹马,六匹马,你要知道,不容易啊。六辔在手啊。“六辔如组”。这个是《诗经》的句子。什么叫组?就是绳子把它组合起来叫组,就像绑辫子一样,绑辫子叫组。像软绳子挽在我的手里一样。六匹马的缰辔,拿在我的十只手指头里面,就好像我操作一根软软的绳子一样,这么样的轻松自在,不容易呀。

 

所以孔子教礼、乐、射、御、书、数。我们不讲别的,我们讲乐。

 

有子说的:“礼之用,和为贵”,这个“和”就是乐的意思,这个乐的精神,“先王之道,斯为美”。但是,孔子除了提倡和谐、和平之道之外,孔子对于现实的表现,就是音乐的技巧,音乐的表现,孔子自己应该是很注意的。由于他用音乐来教学生,学生都要学音乐,都要学乐器。为什么知道孔子的学生都要学乐器呢?因为连子路都会乐器了,可见其他人都会了嘛。子路会弹琴,记载是瑟,古代琴瑟,是不是有些时候在作文上不分,我不知道,但他纵使是弹瑟,瑟也跟琴是同一类的,丝弦乐器。总之是弹奏乐器。《论语》上刚好有记载。

 

《论语》上只有两章记载学生弹乐器,这两章都是弹瑟。记载子路这一章没有讲子路怎样弹瑟,而是孔子来评论子路,“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孔子有天发了一个感慨,说子路啊,你还弹什么琴,你还敢在我的门下弹这个琴,“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你弹你到别的地方去弹好不好,(笑)你弹这个烂琴。孔子就这样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说了不得了了,产生学堂的风暴。(众笑)门人不敬子路。(笑)子路是老大哥,大师兄,子路年纪也比较大,而且勇猛,会办事,而且保护孔子,所以大家尊重子路。现在讲了一句:子路你弹这个烂琴,你到别的地方去弹,结果门人就不敬子路了。怎么办呢?所以圣人就是圣人,他马上打圆场,“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子路的琴,其实已经到了厅堂上了,只是还没进到房间而已。(笑)“登堂入室”,典故就从这里出来的嘛。经过孔子这样打圆场,大家也说,哎呀,那也不错了啊,我们老师也不是说怎么样批评他,于是恢复学堂的和谐。(众笑)

 

子路弹琴,孔子是不很满意而已,也不错的了。你敢说哪一个人的琴“升堂”了吗?金蔚老师都不敢说。(众笑)那还得了吗?升堂入室,古人的房子都比一般的平地还高一点,所以都要上台阶,才到房子。而且台阶一上去就先进到厅堂,厅堂是会客的地方,所以凡是有客人来,一定先到厅堂坐,叫升堂。只有很熟的,很知己的人,才入室。堂的旁边有书房,甚至到寝室,而引导他来这边座,才入室了。所以入室代表什么?代表更深一层。这是子路弹琴,了不起。所以我们都没有像子路那么老粗,也应该弹琴才对。要不然是对不起子路。(众笑)

 

还有另外一章是曾点弹琴,境界比较高一点。孔子跟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点,有四个学生在座,孔子就讲了,“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怎么样怎么样。就是说,各位同学,我们来谈谈一些心里话,大家都认为我比大家年长一天,这是客气话,也就是说大家都认为我年纪比较大了,其实就是说,大家都认为我学问比较好了,做你们老师了。“以吾一日长乎尔”,你看孔子讲话,绕这么多弯,圣人就是圣人,连讲话也这么样的有艺术。“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们不要因为你比你们早生一天,“毋吾以也”,不要这样认为。意思就你说你们心中有话就尽管说出你。你们平常就说,如果有人用我,怎么样怎么样,现在如果有人真你用你,请问你能干什么?这四个人一定子路先讲话嘛,对不对?(众笑)而且子路讲话不打草稿的。所以子路“率尔而对曰”。

 

写《论语》那时候的人,要写字不容易啊,那时候还没有毛笔,用刻的,所以文字尽量精简。这就造成后来文言文的基础了,就可以表达这些文绉绉的话。你看,“子路率尔而对曰”,他就把子路这种很特别的情况、表情、表现、口气,用“率尔”两个字一下子就描写出来,忽然间很随便就讲了,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好表现嘛。所以“夫子哂之”,这个也记载下来。所以《论语》一部妙书啊。孔子就冷笑一声“嘿嘿”。(笑)哂之嘛,冷笑嘛。结果后来就不敢讲话了。这个很平常的啊,不是现在学生才不敢讲话了,孔子当时的学生都不大敢讲话了,只有子路,率尔而对。不敢讲话孔子就点名,“求,尔何如?”冉有啊你说说看,冉有不得不说了;第二个没话讲了,孔子又点名了,“赤,尔何如?”公西华你说说。这样大家都说了。

 

刚才不是说四个吗,还有一个是谁?曾点。曾点就故意不说话,因为曾点正在那里弹琴。诶,这个好,这个有意思啊。老师跟几个学生在那里谈天说道,居然有一个人在那里弹琴。请问他弹得是什么样的琴,他以什么样的心情在弹琴。这个都可以想象。所以孔子又说了:“点,尔何如?”你,你不要假装在那里弹琴不讲话啊,你也给我说说,你的志向如何?下面就记载了,“鼓瑟稀”,所以可能真的是瑟,因为琴叫弹琴,瑟是鼓瑟,用鼓的。“鼓瑟稀,铿尔,舍瑟而作。”他弹琴,稀就是稀少,声音越来越微弱,声音越来越少,越慢越慢。忽然间,铿尔,“铿”一下子,就是整个手拂弦,一下子,铿尔,就这样子做,结束了。“舍瑟而作”,把这个瑟放在旁边,坐高起来,就是跪起来,古人跪是屁股坐在脚跟上,现在把膝盖打直,这代表恭敬,“舍瑟而作,对曰”,就讲出那一段千古明文,千古令人向往的一段话。“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讲出这么一段佳话。

 

孔子喟然叹曰。《论语》有两个喟然。一个是“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哎呀,我就赞成曾点这样的志向呀!我就欣赏曾点这样的志向呀,喟然叹曰!另外一个喟然是,“顔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是顔渊喟然叹曰。

 

清朝有一个人叫金圣叹。人家问他为什么叫金圣叹,他说,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所以有学问就是有学问啊,圣叹。夫子喟然叹曰叫圣叹,顔渊这叫做叹圣。所以有两个喟然叹曰。

 

可见曾点弹琴,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弹琴,这也好像是无拘无束的弹琴,而他一面弹琴,并没有很专心弹琴,这个没有专心弹琴不是坏的意思,他一面在听老师跟同学在讲些什么,一面心里在琢磨。孔子点到他的时候,他就鼓瑟稀。这鼓瑟稀是同一首曲子还是变另外一首曲子?应该是同一首曲子。为什么孔子点到他的时候就忽然要结束了,刚刚好。是孔子等到这首曲子要结束了才去点他?不是的。他弹的是没有固定曲调的歌曲,是自己临时做的歌曲,是随着他的心意而弹的歌曲。这厉害了。即兴而作,了不起!曾点有这样子的能耐,可见孔子的高度了。即兴演奏啊。

 

孔子也即兴演奏啊。这有也有记载的。在《论语》里面另外一章,不是演奏琴,也不是演奏瑟,因为弹琴鼓瑟只出现过两次,是“子击磬于卫”。孔子到了卫国,这个卫君要用不用、不用要用的样子,在那边反复。孔子当然是满怀希望,但是他也不躁进,为什么知道孔子不躁进呢?因为卫国的红人、国防部长王孙贾。卫君有一点想要用孔子,孔子也知道。

有一天王孙贾就私自来拜访孔子,问孔子一句话。古人讲话很奇怪,来拜访人只讲这一句话,“与其媚于奥,甯媚于竈,何谓也?”就问,老夫子你,你有没有听过一句俗语啊,与其媚于奥,甯媚于竈。什么叫奥,什么叫竈?古人对神明很是尊重,平常家里呢就要常常祭神,有六种神要祭,其中有一种叫奥,有一种叫竈,都有神。奥是整个家最深最远的那个房间,深奥,所以奥本来是一个房间的名字,最深最远,那个房间是这个家的主人的尊长,就是这个家最尊贵的,年老的人,住在奥,那里房间比较深远,比较不会被打扰,或者说比较温暖,等等。这奥有奥神,所以以整个家来看,这个奥神是最尊贵的,因为他管那个地方嘛。还要祭竈神,竈神是什么样的神呢?竈是什么样的地方呢?就是厨房。厨房是谁的地方呢?是下人的地方,奴才婢女的地方。所以竈神是所有祭祀的神里面地位最卑贱的。

 

王孙贾就去问孔子,说,有一句俗话,你与其媚于奥,甯媚于竈。媚就是谄媚,就是去走后门。你与其去跟我们国家里面最尊贵的人打交道,我告诉你,你打不通的。大神易请,小鬼难缠,你懂吗?你甯肯去媚于竈的了。所以现在民间不是流传,竈神专门讲一些悄悄话、坏话,所以送竈神的时候要很恭敬,要不然他就向天上去讲坏话。现在民间还流传这个。当时就有了,“与其媚于奥,甯媚于竈”,什么意思?老夫子当然知道。他是想说,你不要专对我们卫君使眼色你,你要来拜拜地头,你懂吗?这个意思了。这实际上是欺负人对不对。“孔子对曰”,孔子就跟他说,“不然”,我听到的俗语跟这个不一样,“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有一句话说,如果是获罪于天,你祷告谁都没有用,你不要媚于奥,媚于竈也没有用,意思就是你,你给我滚回去,我不来这一套。这个叫高来高去,这个厉害。所以对方用一句俗语来,孔子用一句俗语把他回过去,恰到好处,天衣无缝。

 

所以在卫国就这样上不上、下不下的。孔子心烦,就拿乐器来玩,击磬,磬还是石头板,大石板小石板,铿铿锵锵。你看孔子既会弹琴,又会击磬,厉害。所以,子击磬于卫,在卫击磬,“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有一个挑着畚箕的,这个叫什么?我们农民朋友啦,无産阶级啦,红五类啦,经过孔子住的那个地方,听到孔子击磬,就说:“有心哉,铿铿乎!”你击这个磬,叮叮当当响,这是个有心人啊。而且就告诉他说,俗语有一句话说,“深则厉,浅则揭,斯已而已矣”。他就告诉孔子,说有一句俗语说,深则厉,浅则揭,我们要过河,河水如果浅呢,我就把我的衣襟往下拉一把,叫作揭,我把它提起来,提着衣服过河,不要让衣服沾湿了,这个是浅河啦;那如果河水很深,你揭有什么用,所以叫做厉,厉害那个厉,干脆全身都下去,撂下去了。(台语,笑)什么意思?说老夫子你,你要识时务,你不要太执着了。天下可以行道,去行吧;不能行,你行个什么道!你算了吧。意思说你不要再等了,你击这个磬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了。这个是高人,所以天下高人很多啊。那就叫隐者了,那就叫道家之徒了,孔子毕竟是儒家嘛。所以孔子难道不知道吗?知道为什么还要这样子呢?这叫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叫圣人。

 

所以孔子击磬,他击磬是古人的谱吗?古人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对不对?只有孔子遇到这种情况嘛。所以孔子击磬而能够表达他这种情况的,就是孔子当时自己作的作品,还有什么作品呢?所以孔子厉害,即兴演奏;一即兴演奏,外面有知音的人可以鉴赏,一听就听出来了。所以古人的音乐教养蛮不错的,很高的,我们都很羡慕。这个时代真的是人才寥落,我们很难说有一个人能够这样,达到这么一个高度,可以演奏自己的心境;又有人有那么的高度鉴赏,就像伯牙跟锺子期相遇,那是千古佳话,不是吗,所以不容易。所以孔子自己也演奏音乐,是厉害。

 

而孔子也唱歌,这个更可爱。而且孔子唱歌不是随随便便这样偶尔唱一下,孔子是几乎每天都唱歌,所以以后我们不唱歌对不起圣人。(笑)为什么知道孔子每天都唱歌呢?因为《论语》有一章记载:“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如果那一天哭了,他就不唱歌了。什么叫哭,不是他被什么人欺负了,他伤心了,不是的,那个哭有特别的意义,叫吊丧。有亲戚朋友有丧事,他去吊丧,那是要哭的。他们哭有一个规矩,这也有一个礼节。哭有哭的方法。这个哭是礼节,可以是假哭。但是孔子的哭是从心而感动,所以他那一天就没有那种喜悦的心再来唱歌了。所以弟子记载这一章很有深意。一般去吊丧哭一哭,是假的嘛。

 

宋朝有一个故事,是司马光死了,他是他们这一群的一个领导者。有一天朝廷办宴会,大家都去参加了,其中包括有苏东坡,也有程伊川。宴会完了以后,苏东坡就建议,我们去祭拜祭拜。程伊川说不可以,为什么?应为我们刚刚宴会的时候,大家在那边奏乐唱歌,所以我们现在不应该去祭拜。苏东坡就挖苦程伊川,他知道程伊川是引用孔子那一句话,“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苏东坡就说,孔子是那一天哭,所以不歌,并没有说那一天歌,所以不哭。(众笑)我老师牟宗三讲这一段故事,就说:“苏东坡啊,没心肝。”(笑)所以哭是真诚地哭,歌是尽情地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唱歌,而且他的技术应该很高。为什么?因为有一章又这样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跟人家一起唱歌,觉得对方唱得很好,这首歌很好听,“必使反之”,请你再唱一遍,“而后和之”。他唱了第二遍以后,第三遍,就跟他唱和。这个唱和,什么叫“和”?刚才不是要换和音吗?和音是不同的声音才和嘛,所以唱和的意思不是跟他一起唱,不是齐唱,是跟他合唱。而且他唱的这首歌照他的唱,孔子用别的音调来跟他相和。听两遍,第三遍就可以唱了。“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所以弟子要这样才记载,要不然记载干什么?像我们今天弹几句,弹了老半天,还在那边弄错手指。这个有什么可记载的?(笑)所以千万不可把今天我们学琴的故事写进去,是笑话。孔子厉害!假如我们学琴,看老师弹一遍,“唉,老师你弹得好,再弹一遍,我就不只你跟你弹,我你跟你唱和。”那就厉害了。所以孔子了不起啊!心灵非常活泼,能力很高,好学,而且学习能力很强。不及就是不及,赶不上就是赶不上,你不要说圣人怎么样。现在一班人很奇怪的,什么“圣人只不过是丧家之狗”。他那种狗跟你这个狗也不一样。所以这样子这么高才,那当然他有大用。

 

所以,“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而歌之。”厉害!孔子都把它变成曲调,可以唱的。据说这个谱,现在还有,不知道是不是孔子当时的谱,不晓得。但是据说还有流传,而且还不只一套。将来我们要请专家,比如说像金蔚老师,如果有兴趣,我们请金蔚老师或者稍作整理,或者选出一些精华,我们现在的人聪明程度不够,大概不可能三百五篇都去唱、都去弹,“皆弦而歌之”,什么叫皆弦而歌之?弦就是乐器会弹,歌就是唱歌的歌,就是一面弹一面唱,叫弦而歌之。《诗经》三百五篇你连背都背不起来,连看书都还不会,你还能够弦而歌之啊?所以古人读书是很精到的,书是背得滚瓜烂熟。不得了,三百五篇皆弦而歌之。现在我们这些读经的孩子或许能够把《诗经》整本背,也不错了,希望能够背得更熟,而且能够应用,假如能够唱唱歌也很好,弹弹琴、唱唱歌。所以我们要提倡提倡“诗三百五篇皆弦而歌之”,厉害。

 

孔子到了晚年了发挥他的才华,整理国家的音乐。所以,“子语鲁太师乐,曰”,孔子跟太师讨论乐。刚才讲“师”,师就是盲眼的音乐家,而太师,就是最高了,就是首席音乐家,鲁国的首席音乐家。

 

鲁国的首席音乐家跟别一个国家的首席音乐家不大一样。要知道春秋时代,周王朝已经没落,而最能够保存周公礼乐的,就是鲁国。所以鲁国的文化最高,齐国最为富强。齐鲁两国,它开国的人物都不一样。鲁国的开国祖先是周公。周公没有就国,就是没有来鲁国、治理鲁国。因为周公要留在王朝,来协助武王,后来就辅佐成王。所以周公一直没有来鲁国。但是周公派他的儿子伯禽来鲁国。鲁国是被周王朝特别重视的一个国家,一个诸侯。那么齐国呢?齐国是姜太公的后代,封给姜太公的。周公、姜太公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啊!所以这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所传的后代,这两个国家,也了不起。

 

鲁国,刚才说了,是文化最高明的一个诸侯,所以,假如孔子跟别的国家的首席乐师讨论音乐,那还不稀奇,跟鲁国的首席乐师讨论音乐,那就稀奇了。而且跟他讨论音乐时,好像孔子了教他一样。“子语鲁太师乐”,孔子告诉鲁国的太师,说音乐的道理是怎么样的,“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所以,孔子的音乐素养,不只可以跟全天下音乐大师平起平坐,甚至还可以指导他,从这一章可以看出来。

 

孔子也自己讲:“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孔子周游列国,最后一个国家是卫国,到卫国的时候已经年纪老了,六十几岁,他说,“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他想要回去了,回去鲁国教学。

 

所以孔子生命的最后期,是在彻底地做教育,完全地做教育,全期开始教育。当时孔子想要用世,所以带着弟子去周游列国。周游列国没有人要用,“道不行”了所以退回来做教育,培养后代,以待后起之秀,传承文化慧命。所以后期的工作,是应该比他周游列国有人重用,还要更重要。因为文化就从此传下来,而且代代有人兴起。这是教育的力量。所以孔子到晚年是做教育,而且纯粹做教育。

 

他说“吾自卫反鲁”,从卫国返回鲁国,孔子管的事情肯定也不少,这一章就提到管到音乐,管到鲁国的音乐,国家音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鲁国的音乐才回归正道;“雅颂各得其所”,雅是雅,颂是颂,演奏的方式不一样,演奏的味道不一样。这个厉害了。往往文化传到最后,子孙不肖,它就会失传,就会走样。那么雅颂是从什么时候传的呢?周公制礼作乐,离孔子那时候已经四百多年。而且周王室东迁,文献散乱。文就是文物,献就是贤者、贤人。文献流失。可见音乐也不成样子嘛。纵使像鲁国文化这么高的地方,他的音乐也不能够像古代流传的这样纯粹,这样端正。孔子就整理音乐。孔子的精力怎么旺盛啊?他还管到国家的音乐,还要替国家整理音乐?所以,“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很可惜,鲁国的雅颂也没有传下来,真的是,我们对不起祖先哪。

 

文化很容易消失的。所以孔子说,“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说殷礼,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说,我能够解说夏朝的礼乐,“杞不足征也”,杞国人没有办法跟我印证。什么叫杞国?就是商汤伐夏桀,把夏朝灭了以后,他没有像后来的打天下,一定要把前朝的王子皇孙赶尽杀绝,并没有,所以他革命的只革夏桀一个人。夏朝的族群,商汤把他封在一个地方,叫作杞国。但是到孔子的时候,夏朝四百年,商朝六百年,再加上周朝到孔子时候四百多年,夏朝亡了已经经过一千多年。经了这一千多年以来,杞国,夏朝的子孙,已经把他们夏朝的文化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了孔子讨论夏朝的礼乐,不能够在杞国得到印证,孔子感觉到非常的遗憾。孔子说,我也能够说商朝的礼乐,“宋不足征也”。也是一样,周武王灭商纣,把商朝的这个族群封在宋国。孔子就是宋人之后,搬到鲁国的。孔子说,我能够说商朝的礼乐,但是了国的人已经不能跟我印证了。因为也已经经过四、五百年了。你看,文化就这样容易消失啊,容易变样。子孙如果没有人才,都对不了祖先哪!

 

那孔子呢,就是致力要恢复周公之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认为周公的礼乐最为完整。所以礼乐的东西,有关于现实的制度表现,一定要法后王。所以中国的哲学里面有“法先王”跟“法后王”两种不同的态度。这个“法先王”跟“法后王”并不是互相冲突的。孟子“法先王”,荀子“法后王”。那么请问孔子是“法先王”还是“法后王”?孔子祖述尧舜,就是“法先王”;宪章文武,就是“法后王”。因为先王就是三代之前,后王就是三代以后,尤其是越到后面,像周礼,所以“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嘛。所以,在现实的表现要“法后王”,对于人生的理想要“法先王”。孟子专提人生理想,所以孟子是“法先王”。其实孟子有没有“法后王”,当然有法后王嘛,只是他以法先为重。荀子就“法后王”,荀子就不知道法先王的意义。所以在历史上,孟子跟荀子比起来,荀子是不及孟子,光看这点就知道。因为法后王不用说嘛,现实上的学习不用说嘛;智慧上的学习才应该大声疾呼嘛。所以孟子是法先王,荀子是法后王。现在我们学习西方文化,你问你是法他的先王,还是法后王,你想一想。我们是法西方的后王呢。什么意思?我们专学他们现实上的成就,你有没有效法古希腊精神呢?没有。你所学的是他们的文物、制度,他们的这些知识、科技,你有没有效法他们的哲学,他们的人生观呢?没有啊。这叫法后王,不法先王啊。

 

所以孔子厉害呀,该法先王就法先王,祖述尧舜;该法后王就法后王,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古人讲话不是虚假的,这不是赞叹孔子,不是把孔子推高变成神啊,我们搞造神运动,莫名其妙!孔子就是真的有这种理想,他没有尧舜理想吗?当然有,就是法先王嘛。他当然祖述尧舜。孔子有没有真的学周礼呢?当然有嘛,周公之礼都在他身上啊,怎么没了呢,他是法后王。你怎么说是造神运动?你自己没有那种能力,没有那种志气,而说圣贤不可能如此,这是现代人自取其辱!所以现在中国人才不行,说不行就不行。你连志气都不行,不说你成就不行。

 

所以雅颂各得其所。杞、宋已经完了。杞国没有长进,因为他们是古老的国家,夏朝之后,可能守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忌讳呀,民俗啦,就守这些,没有守他们先王的大道,也没有开创。所以杞国人就非常的保守、落后。宋国也是。所以在春秋时代,这些诸子百家,要拿人来讥笑,都笑杞国跟宋国。杞国叫什么?杞人忧天。哪有那么笨的人呢?就杞国人才那么笨,不长进嘛,祖先的文化你丧失了,又不学习新的文化,那不是会变得有杞人忧天这种情况吗?讥笑宋国,那更多。《庄子》说,宋人有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还有呢,孟子也笑宋国人,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苗助长,不是宋国人吗?就这么笨。(与众笑)所以杞国人跟宋国人是最笨的。

 

一个民族不长进就笨哪。现在的中国人就忘了自己的祖先,也没有学好别人的东西,所以现在中国人最笨。要这样想,才知道我们的前途在哪里。然了就是要开拓心胸,要以理性而行,要把仁德拿出来,随时有感觉,希望自己的生命日渐光明,要奋发,而且也要做教育,要能够期待一代比一代好。像这样子,一个民族才有希望,而且整个世界才能够光明。

 

我今天随便讲。谢谢各位!(热烈鼓掌)

 

季谦先生已丑正月初四 讲于 深圳

录音提供:蔡淑贵 文字整理:欲知道者 校对:智楷

 

编辑排版:其嘉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三辑《认识新儒家》。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与教育思想,请关注文礼书院,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

(3)
王财贵(季谦)的头像王财贵(季谦)作者
上一篇 2021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1年6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