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恭者不侮(wǔ)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wū)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孟子曰:“恭者不侮(wǔ)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wū)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恶,平声。
○惟恐不顺,言恐人之不顺己。
○声音笑貌,伪为于外也。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孟子曰:“恭者不侮(wǔ)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wū)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孟子说:“古今言人君之美德,莫如恭俭。然恭俭不可以伪为,盖谓之曰恭,则心存敬谨,必能下贤礼士,不肯慢视臣下而有所玩侮;谓之曰俭,则志在简约,必能制节谨度,不肯轻用民财而有所侵夺。是不侮不夺者,乃恭俭之实也。今之人君皆知恭俭之为美,但其平日所行都是侮人夺人之事。那侮人之君,自恃尊贵,其心必骄,只要人非礼奉承,顺着他倨傲的意思;夺人之君,惟务贪得,其心必侈,只要人曲意逢迎,顺着他兼并的意思,惟恐人不顺已,不能快其侮夺之心也。恶有侮人夺人而可谓之恭俭者乎?是可见实心谦让,然后谓之恭;实心撙节,然后谓之俭。若只在声音笑貌之间做出恭俭的模样,而不本于中心,则不过粉饰伪为而已。恭俭美德,岂可以声音笑貌伪为者哉?”盖当时之君,惟务虚名而不修实德,故孟子警之如此。《书经》上说:“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正是此意。盖侮生于骄,必克其骄心,方能虚已下人,而无所侮;夺生于侈,必克其侈心,方能约已裕人,而无所夺,此恭俭之所由成也。为人君者不可不知。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编辑排版:其嘉
【本站推荐】
长期招生 |乐习书院乙巳(2025)招生简章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