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注疏之<滕文公章句下>第3章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传zhuàn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zīchéng;夫人蚕缫sāo,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出疆必载质,何也?”

 

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wèi出疆舍其耒lěisi哉?”

 

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xì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wù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传zhuàn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传,直恋反。

质与贽同,下同。

○周霄,魏人。

○无君,谓不得仕而事君也。

○皇皇,如有求而弗得之意。

○出疆,谓失位而去国也。

○质,所执以见人者,如士则执雉也。出疆载之者,将以见所适国之君而事之也。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

周霄问也。

○以、已通,太也。后章放此。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zīchéng;夫人蚕缫sāo,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盛,音成。

缫,素刀反。

皿,武永反。

礼曰:“诸侯为藉百亩,冕而青紘,躬秉耒以耕,而庶人助以终亩。收而藏之御廪,以供宗庙之粢盛。使世妇蚕于公桑蚕室,奉茧以示于君,遂献于夫人。夫人副禕受之,缫三盆手,遂布于三宫世妇,使缫以为黼黻文章,而服以祀先王先公。”又曰:“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

黍稷曰,在器曰

○牲杀,牲必特杀也。

○皿,所以覆器者。

 

“出疆必载质,何也?”

周霄问也。

 

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wèi出疆舍其耒lěisi哉?”

为,去声。

舍,上声。

 

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xì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wù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为,去声。

妁,音酌。

隙,去逆反。

恶,去声。

○晋国,解见首篇。

○仕国,谓君子游宦之国。霄意以孟子不见诸侯为难仕,故先问古之君子仕否,然后言此以风切之也。

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

○妁,亦媒也。

言为父母者,非不愿其男女之有室家,而亦恶其不由道。盖君子虽不洁身以乱伦,而亦不殉利而忘义也。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传zhuàn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周霄,是魏国人。无君,是不得仕而事君。皇皇,是有所求而不得的模样。疆,是本国的疆界。质,是执贽以见君,如大夫执雁,士执雉之类。吊,是悯恤的意思。

昔孟子以道自重,不见诸侯,周霄欲讽其出仕,先设问说:“古时君子亦欲得位事君否乎?”孟子答说:“君子抱道负德,本欲出而辅世长民,为何不仕?《传记》有云:“孔子若三个月不得君而仕,即傍徨不宁,如有所求而不得,及其失位去国,则必载贽以往。”盖贽是见君的礼仪,若所适之国君有用我者,则执此以见而事之耳。公明仪曾说:“古之人若三月无君,则人皆悯恤而来吊。”以其志不得伸,而慰安之也。”即此而观,可见君臣之义等于天地,虽圣如孔子,贤如公明仪,皆不能忘情于仕如此,则君子之欲仕可知矣。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zīchéng;夫人蚕缫sāo,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以,是已甚的意思。黍稷,叫做粢。在器,叫做盛。缫,是治丝。衣服,是祭服。田,是祭田。牲杀,是特杀之牲。宴字,解做安字。

周霄闻孟子之言,遂问说:“三月无君,其时未久,遂至于相吊,古人欲仕之心,不亦太急乎?”孟子答说:“三月无君则吊,非是急于功名,只为情礼所在,关系甚切耳。夫士之有位,犹诸侯之有国家,士若失位,就如诸侯失了国家的一般。何也?盖古人最重祭祀,必有田禄之入,方能举祭。《礼经·祭义》上说:“诸侯亲耕籍田,率庶人终亩,待其收获,藏之于御廪,以奉祭祀之粢盛。夫人亲蚕受茧,缫丝,以颁之世妇,使为黼黻文章,以供祭祀之衣服。”是诸侯能备祭祀,以其有国也。假如诸侯失了国家,则牺牲不能成,粢盛不能洁,衣服不能备,就不敢举祭了。虽有尊祖敬宗之心,何以自尽乎?为士的也是如此。《礼记·王制》上说:“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假如士失去官位,即无祭田。无田,则牲杀之具,器皿之资,祭祀之服,皆不能全备,也不敢举祭了,既不敢祭,则人子之心,必有戚然悚惧,而不能一息自安者。故三月无君,即废一时之饷,而有亏于奉先之孝矣。这等样情事不堪,亦不足吊乎?是知三月而吊者,非吊其不仕,乃吊其失祭也。子何以谓之太急耶?”

 

“出疆必载质,何也?”

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wèi出疆舍其耒lěisi哉?”

周霄闻孟子之言,又问说:“三月无君,不得尽奉先之孝,是诚可吊也。乃若一去其国,必载贽以往,这等急于得君,又是为何?”孟子晓之说:“士之欲仕,本以行道,犹农夫之耕本以谋食。见君不可无贽,耕田不可无耒耜,其义一也。农夫虽至他处亦不能不耕,既欲耕则必用耒耜,岂为离了本土,遂舍其耒耜而不用哉?士虽至他国,未尝不欲仕,既欲仕,则必用贽以见君,亦岂以出疆而不载贽乎?”盖上下之交,固自有道,而进退之际尤必有礼,士岂有无羔雁之贽,而可以见君者哉?然则君子之欲仕而不轻仕,周霄可以自悟矣。

 

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xì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wù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晋国,即是魏国,韩赵魏分晋,谓之三晋,所以都称晋国。仕国,是游宦之国。媒妁,是议婚之人。穴隙,是壁间空隙。

周霄设辞探问,既得君子欲仕之情,至此乃讽之说:“据夫子之言,君子之欲仕,可谓急矣。然晋国亦士君子游宦之国,未尝闻有无君则吊,出疆载贽这样急的。仕果如此其急,则君子亦当易于仕矣,乃又不见诸侯而难于出仕,却是何故?”孟子答说:“君子之心,岂不欲仕而得位?但出处进退自有正道,不可苟且。且如男女居室,人之大伦,故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这是父母之心,人所同有。然在男女必待父母有命,媒妁之言,才好婚配而成室家。若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钻穴隙以相窥,逾墙垣以相从,这等污辱苟合,不惟为父母者贱而恶之,举国之人皆贱而恶之矣。是以古之君子未尝不欲仕,亦如为人父母之心,未尝不愿男女之有室家,但必审去就之义,明进退之礼。又以不由其道为耻,若不得诸侯之招而屈已往见,这便是不由其道,与钻穴隙相窥的一般,人之贱恶又当何如?然则士之不见诸侯,正恶不由其道也,岂以欲仕之急而遂轻于仕哉?盖君子之大义虽一时不容少缓,而出处之大节,则一毫不可或逾。苟以欲仕之急,而贻可贱之名,即终身不仕,君子有甘心自守者矣,况三月无君耶?”世之为君者,知士之欲仕,而遂其致君泽民之心,又知仕之有礼,而全其直己守道之志,斯上下交而德业成矣。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编辑排版:其嘉

 


 

【本站推荐】

 

长期招生 |乐习书院乙巳(2025)招生简章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0)
郑其嘉的头像郑其嘉管理员
上一篇 6小时前
下一篇 5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