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原文及解释
-
《孟子》注疏之<滕文公章句下>第9章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
《孟子》注疏之<滕文公章句下>第8章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
《孟子》注疏之<滕文公章句下>第7章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踰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
-
《孟子》注疏之<滕文公章句下>第6章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xiū)之,虽日…
-
《孟子》注疏之<滕文公章句下>第3章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传(zhuàn)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
-
《孟子》注疏之<滕文公章句下>第2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
-
《孟子》注疏之<滕文公章句下>第1章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jīng),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
-
孟子 · 滕文公章句上(原文+注音+注疏)
第一章【注疏】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 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 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jiàn)谓齐景公…
-
《孟子》注疏之<公孙丑章句下>第3章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kuì)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kuì)七十镒(yì)而受;于薜(xuē),馈五十镒(yì)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
-
《孟子》注疏之<公孙丑章句下>第1章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