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迎接“读经半体制”时代的来临 ——“读经示范班”的呼吁

读经——以诵读经典著作,作为高度语文能力的奠基和人生智慧的熏陶,是2000多年来,不论中西,凡是有高度文化发展的民族,对儿童实施基础教育的主要课程,尤以中华民族表现最为特出。这也就是中华文化传统所以承先启后,以保障中华民族所以灭而复起、源远流长的关键所在。西方史学家史宾格勒观察人类历史,得出一个结论:“一个民族只开一次花。”亦即:如果一个民族强盛起来了,经过一段时间,即要衰退,一衰退,则走入历史,永不复起。但,中华民族的命运,却超出史氏之预测。我认为其原因即在文化的活力,文化的活力,即人生理性的活力,由“理”可以生“气”,由“气”可以保“命”。中华民族以儒家为主的学问,是发于理性而有创新活力的学问,中华文化不亡,则中华民族不亡。而中华文化的传承,是靠着全民族普遍的经典读诵之教育传统。

 

这个传统,清末以来,受到西方现代化的冲击而日渐消亡,吾人当然知道近代西方的学术及其教育,有一定的价值,但不必要视之为人类唯一必然的标准。本来,教育的内容应是多元的,凡是有益于人生的科目,都是可以兼容的。古人的智慧,与现代的知识并不互相妨碍;东方经典的哲理,与西方人的人生理想并不冲突;读经的教学方法,虽不同于西方人所擅长的知识学习,但在儿童期注重背诵的方法,对现代化知识的学习也不会造成予盾,甚至有提升学习能力和兴趣的作用。

 

吾人十余年来推动读经教育,往往被视为“逆向思考”,以为“颠覆体制”。其实,吾人乃是认为:要为未来的世纪文化做准备,最具实质意义而最迫切的,即要有开扩的心胸,作“双轨”的思考:一来要提倡民间再兴“私塾”的风气,让政府与民间的教育双轨并立,合力提高教育质量;二来应使读经教育重回学校,在政府的体制内,新学与老书,新教法与老教法双轨并行,培育真正通达古今、融贯中西,而可以面向时代的人才。

 

我深知,要实现这两项“不合时宜”的建议,是不容易的。但经由10余年的读经推广,很自然的,读经私塾已在台湾地区及大陆各处悄然兴起,读经声音也渐渐在学校课堂间四处流溢。私塾之开设虽全凭民间觉醒即可,看似较为容易,但私人力量有限,实有难处。体制内读经,需由政府议定,难处甚大,但巍巍教室及专业老师俱在,如果先以变通的方法,不必等待政府明令改制,只要家长、学校校长和老师在教育理念上稍作调整,则立即可办这种随机便宜进入体制的方式,我称为“半体制读经”。

 

我曾经有一篇关于“小学读经实验计划”的文章,刊载于《读经通讯》第26期(案:此文收录于本书第二章第七节),文章建议采用“融入式读经教学法”,即请学校老师利用零碎时间,随机作读经教学。如在早自习、午休时间作读经教学或实行弹性课程。而最方便的是,在每次上课铃响后,依照教师对读经认识的深浅,或读三五分钟,或读10余分钟,或者更多。如果每节平均能读20分钟,加上适量的家庭复习,则每天可以保证读经1个小时以上,就等于每天有两堂的读经课时。我想,如果政府真能在体制上恢复读经课程,将其正式排在课表上的时段,最多也不过如此。

 

据我所知,这种“融入式”的读经教学,已渐渐在多数的小学、幼儿园以及少数的中学开始被采用。但,这是散漫的、随意的,成效也不易为人所关注。所以,近年来,我在演讲中,屡屡期待有“读经示范班”的出现,进一步在体制中被半正式地认可,以扎下深根,让读经教学成效显明化,积极地带动学校读经风潮,并慢慢取得普遍民意的支持。

 

不过,教育的事是不能等的。所以在体制未改以前,如果从现在起,每个县市有三五个“读经示范班”,则在这漫长的等待期间里,至少也有一小部分的儿童接受到真正大量的读经教育。我计算了一下,其实不用多,只要随时保持千分之一的儿童接受大量的读经教育,对读经成效的证明和风气的带动,也尽够了。如台湾地区全部约有2000000名小学生,66000个班级,取其千分之一,则全省将有66个示范班,计2000名学生;大陆的小学生是台湾地区的80倍,则有数千班,10余万名学生,保证同时逐年接受大量读经的教育,二三十年之后,国家的人才也就用不完了。

 

这样的期待,是很卑微的。在读经风气已颇为流行的今天,只要教育界中人有点儿热忱,善于变通,愿意担当,要在每个县市设置三五个“读经示范班”,应不是难事,兹就我平日的设想略举其要项如下:

 

甲、基本原理

 

一、分清“笼罩性”和“平板性”的学习层次。平板式的学习,即学一科得一科之益的学习。笼罩性的学习,是不仅学一科得一科,还可以提升总体学习能力的学习。当然,教育有所谓“学习迁移”现象,学任何科目,都对其他科目有所助成。但儿童的语文教育,是一种笼罩性最为显明的科目,此所以一般常说“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之故。而读经更是语文学习当中又最具笼罩性的学习,即:读经的学习,是增进语文能力的最佳路径。而一般的体制功课,大多是平板式的学习。凡是有智慧的教育工作者,想要使教育发挥最大的效果,应有“轻重本末”的见识,亦即应该加重笼罩性学习的份量,以轻易带动平板性的学习。所以,小学以内的教育,宜以读经为重,则其他科目自然跟上。

 

二、切记灵活运用“背诵”和“理解”两种学习模式。在人生记忆力发达的时候,要善用其记忆力;理解力发达的时候,才加强理解力的训练。对该背诵的科目要老实背诵,对该理解的科目则要真正理解。依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所示,儿童时期是所谓“具体运思”的时期,12岁以上才进入“抽象运思”的时期。其实儿童时期是语文学习的恰当时机,这时学习的主力是记忆与储存。施教者理应尊重儿童的本性,正视儿童的学习特色,让他多存入最高深的文化资源。储存多了,酝酿久了,等理解力渐次成熟时,自然运用自如。大量读经,即把握恰当的时机和学习模式,以大量背诵产生“笼罩性”的学习效用,让人格智慧全面发展的设计。但经典是艰深的,儿童自己也不能知道读经的意义,所以须由教师规范、带领、鼓舞、测评。这种学习只要大量熟诵即可,所以是简易可行而成效深远的。

 

三、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为了让全班有同侪感,有小部分时间可以共同学习,其他大部分的时间,教师应尊重个别差异,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或个别处理,或分组处理。不论是读经还是体制内的功课,不必全班统一进度。举例而言:在读经方面,如全班每天都有《论语》的共同进度,而某些学生可以超前去读,又某些学生《论语》已自己完成,可以兼读《易经》。又如,读外语,全班共同读的是莎士比亚的诗,有某些学生,可以超前或兼读日文或法文等。即使同读的《论语》,同读莎诗,其熟练程度亦不尽相同,也不必执着,定死在同一标准上。读经,只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即:愈多愈好,愈熟愈好。只要各尽其力,即最佳状况。在学习其他功课和课外阅读及才艺培养方面,则更应自由开放,老师只是鼓舞个人自己学习。能力强而用功者,让他自行走去,不可用规定的进度阻拦他。能力弱且怠惰者,亦应善于鼓励和等待,只要多读经,就能日渐改善其智慧和学习心态。千万不可因为几个后进者,而拖延了其他学生的进度。

 

乙、班级状况

 

一、学生组成:由家长志愿决定让其子弟参与。

 

二、学生数量:同本校班级正常数。

 

三、教师来源:从本校有读经教学经验的教师中征求自愿者。

 

四、课表安排:如一般班级排课。

 

五、教学时间:由班级负责老师调配,并要求科任教师配合,原则是,读经占全部学习时间的一半以上(大约低年级每天维持2小时以上,中高年级每天维持3小时以上)。剩余之少量时间,做体制内的功课(对大量读经之儿童来说,体制内的功课是颇为简单的,尽量作为家庭作业自我学习即可)。

 

六、班级管理:如常态即可,不特别强调要本班须“表现特优”,亦不对学生作“圣人”的要求(经典的熏陶,让师生气质自然变化,才是可大可久之道)。

 

七、经费需求:不需另外的经费。

 

八、行政支持:不需额外的支持,一切正常即可。但班级负责老师最好能作“教学日记”,以备研究。

 

丙、成立步骤

 

一、首先做内部的宣导:或由校长主动发起,或由对读经有深度认识的家长或老师向校长建议,发起开设“读经示范班”的提案,并在校务会议中,宣导办班的意义,尤其着重于说明其对全校,乃至全学区子弟的益处,以取得全校老师的共识,并征招愿意带领示范班的班级负责老师。这第一步,完全靠校长的见识即可办成。

 

二、向教育主管部门沟通,取得谅解:据我观察,许多校长之所以明知读经之益,但并无推动的兴致,其原因是:立即把“读经示范班”和“资优班”或“才艺班”联想在一起。因为“资优”和“才艺”班级的设立,学生要经过筛选考试,教育主管部门要特别补贴经费,有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嫌疑;又,该班的课表与众不同,该班的教师要特别聘用,会造成学校行政的负担。所以这种班级常引起家长的不满、学校的困扰,教育主管部门对其所下的规范也特别严格。但“读经示范班”,并无这些纠葛。因为它只是一个教育观念的改变,对家长对学生,机会是均等的;对行政及经费不会有额外的改变或增多。在不违反社会正义,也不增加行政困扰的原则下,又可以保障高品质的教育成果,教育主管部门应是乐观其成的。而一个校长最重要的目的,是把教育办得成功,在民主的社会里,只要对社会无害,对教育有益,校长治校是有相当自主权的,教育主管部门之准不准,应不是首先要烦恼的问题。如果一时不准,也可以为了理想,再三争取,相信终有俯允之时。如果学校和主管单位都没问题了,接下来是家长。

 

三、向家长宣导,征求自愿参与者:先预定开设示范班的年级及要开的班数。为了配合学校通行的“拆班”升级制度,可以一、三、五三个年段同时皆开,若一时信心不足,较方便的是先从一年级开起。年级段选定后,可在上学期末或在暑期中,开家长说明会,将计划详细说明。征求自愿参与者,不作任何筛选。

 

如名超额甚多,可以考虑再开一班或两班,如不满额,则放弃。继续宣导读经之益,明年、后年,应可足额(以当前家长愿望来看,超额之机率较大)。

 

四、教学实施:以读经教学为主,以学校功课为辅。读经教学之实施,依多年的理论发明及广大的教学实务累积,已有定式可寻。即按:及早读经、老实读经、大量读经、快乐读经之“读经四要领”教学即可。学校功课尽量由学生独力完成,如,数学与自然最不应由老师教,最需自己学习(数理科之教学法,可参考本书第二章第三节),社会科如只读课本是绝对不够的,应以大量阅读超越之,英语以英文读经超越之。其他体育与才艺之学习,也可因读经所带动之智慧而学得更好。

 

五、成果预期:可以半学期或一学期考察一次。考察的范围可以包括:第一,读经方面,一学期熟诵经典一万字以上。第二,体制功课方面,达到全年段平均以上。第三,班级管理方面,达到一般的水准以上。第四,如愿意做其他,如“识字量”、“阅读量”、“记忆力”、“理解力”、“自我意识”、“EQ”等测评,皆可达到一般水准以上。总之,所有体制内明定与未明定的所有要求,都能达到一般水准以上,而读经是多出来的成果,终身受用。如果因为大量读经,而影响到体制内功课的学习,成绩表现不如一般班级,则可考虑停止实验。如果因为大量读经,而行为偏差甚于一般班级,亦应适时停止实验。

 

六、升级问题:此示范班最好不拆班,直到毕业,以展现最高的成效,以供教育界观察研究,作为全面教育改革之参考。但每两年宜征求家长意愿,愿离开者离开,由其他有意愿加入者补入。

 

(附记:据知,台湾地区已有不少随堂大量读经的班级,但尚未有如此之“示范班”。亦即,在体制内读经,还完全是老师个人私下的变通做法,而未受到较为公开正式的承认。在大陆,至少在深圳宝安区,教育局为了要落实国学教育,曾于今年八月间特别邀我演讲,经我大力宣导,已有多所学校成立了“示范班”。马来西亚劳勿区的双溪兰华人小学,亦为了要落实“示范班”,于今年暑期特意邀请台湾的宋育铮和陈珧华老师去演讲,本来预定要开一班,因为意愿参与的人多,开了五班。可见,“半体制读经”的时机已然成熟。)

 

(原载《读经通讯》第51期)

 

本站编辑:澤之

 


【文章推荐】

 

  曾 昭 旭 |在这个时代谁还需要孔子

  季谦先生|中华文化之源流与当代之传承

  王 邦 雄 |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看当代新儒家的精神开展

 

【专题推荐】

 

  季谦先生|阳明良知教四讲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一辑《(新版)教育的智慧学》。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与教育思想,请关注文礼书院,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

(0)
王财贵(季谦)的头像王财贵(季谦)作者
上一篇 2021年11月8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