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从良知而行

季谦先生王财贵)演讲现场录音


 

编辑荐语:这是2007年季谦先生在河南漯河的演讲,据说现场掌声不断,气氛热烈。

这视频里,先生还“年轻”,还在孜孜不倦地日夜奔走推广读经~

转眼间15年过去了。

 

有一位老师现场听了先生的这个演讲,并与先生约定,立志把《论语》读一百遍。然世事扰攘,一直未能如愿。

 

8年后,此志不灭。

2015年春节期间,独自一人去北京白羊沟,参加论语一百冬令营。

 

彼时白羊沟寒天冻地,萧瑟的大山里,渺无人迹。只有这几间房,日日传来经典之声,温暖着整个山沟,温暖着寒冬,温暖着人间。这位老师也终于如愿读完“论语一百”。

 

ps.当时还有从贵州组团而来的学员,青涩的面孔被冻的通红,带着他们特有的方言,读完“论语一百”。这是他们第一次离家,第一次北上,第一次读人间至美经典。

 

那份与先生初识、与经典初遇的热情与美好,你还记得吗?(本站编辑:郑其嘉)

时间:2007年4月13日

地点:河南漯河技术学院

 

各位领导、主任,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包括我的男朋友跟女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刚开始讲话,就有了三次鼓掌,漯河的朋友是这么热情!大家不要太高兴,我到每个地方都这样讲,不过我今天讲的是真的,虽然以前每一次讲的也都是真的,因为我最喜欢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这样的和谐,这么相亲相爱、互相关怀,从刚才各位的掌声中我就可以发现,今天我们的演讲一定非常成功。演讲的成功不全是因为我会讲,而是因为各位也要会听,或许不一定真的会听,至少表面上会鼓掌,这样一方面让我心里高兴,另一方面我也觉得责任重大,我一定要好好讲,努力讲,认真讲,我要讲出我最好的献给各位!

 

不过,今天所定的题目有一点问题,这个题目不是我定的,是别人帮我定的,让我来讲什么“传统文化和美德建设”。这个题目可能让一些人不想来听,所以今天只来了七、八百人,如果题目换一换,可能会来七、八千人。这个题目太形式了,太硬了,带点迂腐,带点封建。因为这个题意好像是说“我们应该弘扬传统文化来培养自己的美德”,或者“培养美德来代表我对传统文化弘扬政策的支持”。虽然这样也没有错,但还不是很精到。怎么样才算精到呢?须知美德教育培养一个人的美德,本身即是目的;培养美德不是为了要弘扬传统文化,更不是为了要配合政府政策。要有美德很简单,就是:你应该怎么做人就怎么做人,你就是一个有德的人。这句话很经典,我再说一遍:你应该怎么做人就怎么做人,你就是一个有德的人。听到经典的语言,应该鼓掌!而一个文化之所以称为文化,传统之所以被称为传统,尤其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之所以源远流长,就是因为它本来就教我们应该怎么做人,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德的人,不一定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不一定是要发扬传统文化,而是我们传统文化本来就是一个有德的文化,而这个所谓有德的文化也没有特别的地方,就是它教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做,鼓舞我们这样去做。所以这个题目最后也并没有错,也很精当。

 

那我们怎么做才算应该,怎么做才是有德呢?有德无德谁来判断呢?是不是遵照中国的传统文化来做就是一个有德者,如果遵照西方文化或者印度文化来做,就不算一个有德者呢?所以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探讨一个问题,什么叫作有德,如果我们不能判断什么是有德,你怎么知道自己这样做是有德,那样做是无德,又怎么判断别人哪样做是有德,那你又凭什么去修养,使自己有德?又应以什么态度来面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我们今天先从判断有德无德的标准谈起。

 

我们说“有德”,就是“有道德”。“道德”这个词语,现代人听起来都很害怕。为什么会怕呢?因为认为它好像一个枷锁,一个拘束,好像让人不自在,是一种胁迫。甚至有人说,它是吃人的,它是一种摧残人性的东西。所以现代许多人对“道德”这两个字深恶痛绝,至少是不怀好意。因此,今天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道德”的意义。照中国人用词的方式,我们可以望文生义,看到一个文辞就想到它的意思。所谓“道德”,就是“行道有得”。那么什么是“道”,“道”在哪里,你怎么去“行”之而有“得”?

 

我们且先看“道”这个字的构造,有一个“首先”的“首”,就是“元首”的“首”,首就是头,本是指“人的头”。“首”是象形字,就是一个人的侧面,像我偏过脸来,上面几根头发,你画出来就是“首”字。修辞学上的借代格就是以局部代整体,“首”就代表一个“人”。旁边加上一个走之旁,表示走路。所以“道”的意思就是“人行道也,人所行也”。人所走的路就是道,我们一般说“道路道路”,人所走的路叫作“道”,我们引申为“人应该走的路”。为什么能够这样引申呢?因为“道路”原来就是从这里通往那里的交通管路,而这个“道”有一个特色,它是“一条通”的意思。如果是十字路、四条通,叫作“衢”,所以“通衢”就是交通要道。要是九条通,就叫“逵”。而“道”就是“唯一的路”。从现实的“道路”,引申为天下的事情都有它从这里到那里的规则,这规则往往是有其固定的程序的,我们就加上一个“理”字,叫作“道理”。什么是“理”?一个“玉”字旁,加上一个“里”字,这个“里”是注音,“玉中的纹路”叫作“理”。普通的石头我们看不到里面的纹路,只有玉是透明的,我们可以看到里面的纹路,那一种“清楚明显”的纹路叫“理”,所以我们也叫“理路”。“道”和“理”放在一起,我们就更加明白,任何事情都有它一定要走的路,都有它的“道理”。

 

儒家典籍中的人生之道

 

说“行道有得”,既要行道,“人生之道”何在呢?中国的传统典籍中,有两种说法:一在《中庸》,一在《孟子》。

 

天下最高的道理,我们称为“天地之道”,简称“天道”,就是宇宙的规律。人既生在宇宙之间,“天地之规则”同时也应是我们人生必须依照的规则,所谓“以天道规范人道”。所以《中庸》上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地宇宙的最高的原理原则,在你生成的时候,已经放在你的生命当中,成为你生命的特质,这叫作“性”,所谓“天命之谓性”。率者,循也,你遵循你的人性,也就遵循天性、遵循天道,遵循从天道而来的人性而行,就是“人之道”,所谓“率性之谓道”。但一般人往往不能按照广大的、客观的、光明的天道而坦然明白而自然实践,所以必须要“教”,必须要有所修养,叫作“修道之谓教”。所以“教”的最初意思,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要一个人能依照本性而行,回归天德。总起来叫作“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在这里,道是天理,是客观的,道是绝对的,依照绝对而客观的天理而行,谓之“行道”。德者得也,如果行道而有所得,那么就是有德的人。所以道德不是古圣先贤规定的,道德不是老师教的,也不是父母希望的,道德是如果他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依照“天道之所命”、“人性之本然”而走他的人生之路。如果不行道,没有德,我们就可以说他违背天理,没有尽到人生的本性,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人”。所以,道德是为自己的本份而做的,孔子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之学者”意思就是理想中的学生、理想中的君子,是为了自己生命内在的本性而做而学而成;“今之学者”是指现在受教育的人,他不是为了自己生命的本性而做人,而是为了别人看,比如迎合师长的要求,迎合父母的期待,迎合社会的规范,想着别人一直在看着我,我就要做给他们看,这叫作“为人”。所以“道德”本来并不可怕,道德也不是来规范你,限制你,道德是让你的生命顺其本性很自由地自然地开展。假如你不能够认识道德的这种意义,那么一旦想成为有德的人,每个人都好像担了千斤重量一样,而且觉得绑手绑脚,只为做个好样子给人家看,像这样子了解道德是错误的。所以刚才我才说,我们要做一个有德的人,或者我们要弘扬中国文化,其实只有一个要点,就是我们按照本性,应该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依照《中庸》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如果我们遵照天性而行,就是有德了。如此看来,要做一个有德者,岂不是很简单吗?不过,这样讲,表面像是简单了,其实其中还是有不很透彻的地方。因为,我们的本性何在,我应该怎么做,我能够真切地知道吗?我们的本性既来自天命,则我们必须了解“天道天德”,才能了悟人的本性。而天道高远,天命渺茫,如何了悟?不了解天道天命天性天德,你怎么走出你的人德呢?于是道德就变得非常困难,或者就可以因为猜想的错误,而走向不道德。大家知道西方有一位教主叫耶稣,有一次,他的门徒忍不住问一个难题,说:“老师,你天天要我们信上帝,到底上帝在哪里?我们都没有看见上帝,你怎么叫我们信?”这和刚才说《中庸》要我们要从人的天性而行,而这个天性是天之所命,如果我们都不了解老天,怎么知道天命给我们的是什么呢?问题的意思差不多。所以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必须要很高的智慧才能解破这个难关——如果是你,你能回答吗?耶稣果然了不起,有智慧,他答道:“你天天和我在一起,你还没有看到上帝吗?”其实,这句话是搪塞之辞,并没有解决真正的疑惑。他的意义就是要你信,而且要信“我”!这叫作宗教。所以由这句话开出了基督的宗教。但如果你是因为信耶稣信上帝而行其道,乃至于成为一个“有德者”,这种成,是从宗教的情操而成,是成为一个“宗教人”,一个“教徒”,这种成,不是自由自在的成,这好像还不是儒家所说的“有德者”。儒家所成的有德者,才是真正的成,这种成,依照孔子的意思是不要为人,只是为己,这样的有德者才是一个自我决定、自律自主、自由自在为自己而活的人。

 

如何而可以是自由自在为自己而有德呢?中国文化以儒家为核心,而儒家的教化可以说是一种“成德之教”——让人成为一个有德之人的教育。儒家的教育当然有相当成熟的道德理论,尤其到了孟子,他不走这从上到下的路,说“你应该信我们的人性和天道,你依照天道而行就成为有德者”,孟子不这样建立他的道德理论,因为这是建立不起来的。孟子对于人的“道德性”——道德的根据,道德的标准的证明,走相反的路,是从下到上的,可以让我们当下自觉自证,任何人只要一念自反,即可“挺立人德,上通天德”。因为孟子告诉我们,道德的根源是在你的眼前,在你的心中,你自己当下就知道应该怎么做,每个人都按照他知道的去做,天道天德就在这里,人心即是天心,人道即是天道。

 

我们都知道孟子的人性论是很特别的,是所谓“性善论”。但孟子怎么证明人之性善呢?证明其合理不合理呢?我认为我们如果对孟子论性的原典有真切的了解,就知道“性善”是不可以反驳的,人性就是善,没有别的说法。

 

当时有个有名的思想家叫告子,告子说,性无所谓善恶,就好像水无所谓东西,一塘池水,你在东边决了堤就往东边流,在西边决了堤就往西边流,所以,人性没有所谓善或者恶;有的人说,人性是环境决定的,你给他好环境,他就向善,给他坏的环境,他就向恶;又有人说,人性有两种,有的人天生是善的,有的人天生是恶的,即是有好胚子,有坏胚子。当时只有孟子主张“性善”。孟子的学生也和刚才耶稣的学生一样,很会问问题,就问:“孟夫子啊,现在人们对人性的说法有这么多种,老师你却单单说性善,难道其他人都不对吗?”这个问题的意思其实是:“你说性善,可以不可以证明给我看看。”孟子并没有说“你整天跟着我,还没有看到性善吗?”孟子没有讲这话,因为孟子不是耶稣——所以中国才没有成为宗教的民族——孟子伟大,伟大在哪里?他说:我说性善的意思啊,是“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孟子当然知道一般人会质疑:怎么可以肯定人性是善的呢?若从人性还没发出来时看,你怎么知道他以后是善人还是恶人呢?若从人性已发出来的结果看,人生的表现有那么多种,恶人一大堆,所以你怎么可以坚持说人性是善的呢?这些质疑当然都是有根据的,也是相当合理的,是不能反驳的。所以孟子不从这些“现实的”地方说话。他是从“超越的”、“原本的”意义上看问题,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若”者顺也,“情”者实也,意思是:如果一个人顺着他生命的实际情况,“则可以为善矣”,那么他是可以做一个善人的,“乃所谓善也”,这是我说的“性善”的意思。而“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若,如果,如果一个人居然成为不善的人,“非才之罪也”,这个“才”字这么写,其实最后那一撇,原来是一点,就是一横一竖,中间画一点,叫作才,是个象形字。中间的一点是一粒种子,往下生根,往上发芽,超过土地,这叫作“才”。所以才是“刚刚发生的事”,是“原来”的意思。也就是说,假如一个人为不善,并不是他原来的本意,即不是他的本性就有的过错。所以孟子并没有一口咬定人间没有恶人,孟子乃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顺着他真实的本性而行,他应该是善的,只是他违反了自己的本性,所以才成为一个不善的人。

 

孟子对性善的论证

 

这样的理论可靠吗?如果你还不能了悟,孟子又提了一些事例来证明。其实一个理论的建立就这么几句话也够了,“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就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性善的理论,而这个理论是天下少有,只儒家这一家有,由孟子完成。只这几句话,我们就不得不佩服孟子伟大,孟子了不起。所以好话不用多,我今天的演讲也不用讲很多,假如我讲的有道理,讲几句也就够了,但我还是要多讲几句,让我们更加明白,从今天开始,这一辈子,很清楚地认识,不可再疑惑:人性是善的!孟子的理论不可违背,因为他举一个例子来证明——所谓“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接下去就讲,“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然后扩大来讲,“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我们把它解释一下,“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这个“乍”字重要,乍就是忽然,忽然看到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去,“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个“皆”字更重要,就是任何人一定有一种惊动不安的心理自然产生。你看,要掉到井里的是一个孺子,而产生惊动不安的人是你,这是非常奇特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是客观普遍的,不是一个人主观的,或者某一个时刻才有,是必然有,时时有,人人有。不管任何时“乍见”,一切人“皆有”。这个“怵惕恻隐心”我们今天叫“同情心”,它之所以生出来,不依赖任何外界条件,而是由于你真心真情的感动。孟子说“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就是说你这种不安和触动,不是因为你想如果去救这个孩子,孩子的父母会感谢你,也不是因为你计算救了这个孩子,邻居朋友会赞赏你,当然更不是因为倘若这个孩子掉到井里就会大哭大叫,你不喜欢听他哭叫,所以起了一个恻隐之心,想要援助他。孟子连举了三个“非”,从文学的修辞来讲,是以少代多,其意就是“非掉”一切条件。这种并不因为任何条件而来的真心的感动,这种真诚的而且带有行动力的决定,来自于哪里呢?不来自于任何你能想到的条件,这叫“无条件”的命令,这种发出“无条件命令”的意志,叫作“自由意志”。就是你不知道从何而来,很自然的由你内在生命而产生的一个感动、一个决心,乃至于一个行动,这种感动叫作“善的感动”,这种意志叫作“善的意志”,这种行动叫作“善的行为”。而这种善的感动的可能随时都在,顺着善之感动而行,即是德行。不只是救一个孩子要这样做,人生的任何事情你都依照心之自觉去行,时时有此德行,即是有德的人。

 

如果有人说:“你有善的感动,我并没有啊,你叫我做一个有德的人,这不是我的天性啊!”也就是说,如果我没有感动,你就不能证明我性善哪。如果你胆敢向孟子这样抗议,他也没有办法,他只能叫你自己回去检查检查,只要不欺骗自己,顺着自己的真情而发,必能自己证明是有的,所以做个有德者是自己承认,自己愿意的,不是谁来设定的,谁来逼迫的,这叫作“逆觉体证”。人人要返回自己的心,自己去体贴证实,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这不是靠辩论辩来的。这自觉的心里的感动,孟子称为“端”,是我们道德本性的“发现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自觉,孟子称为“四端之心”。何以会有这四端的呈现?如果要进一步追溯这些自觉的来源,会发现它来源于我们生命内在很深的地方,我们只能自然地觉察这样做是对的,却不知道它的来由,只能说从天而来,可以说这就是人的“性”。孟子就这样由善的“心”之自觉,来证明人的本性是善的。说到这里,如果你还死硬坚持自己并没有感动怎么办?没关系,没有人能强迫你去做道德的事。比如我们面对父母子女兄弟朋友,一点感动也没有。又比如有些人说我是商人,我必须为恶,才可以赚到钱,我这样做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内心也不会觉得痛苦,那怎么办?孟子只能说,这种人“非人也,是禽兽也”。所以你不要死鸭子嘴硬了,你心底一直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人!一切不如此者,都是自欺欺人!

 

不过有很多人好像真的不知道怎么做人,他浑浑噩噩怎么办,孟子又这样举例,说,一个人,在清晨刚醒来的时候,他还没有想到很多俗务的时候,心里是十分清静的,这叫“平旦之气”,这个平旦之气中,有一种清明的感觉,是很近乎人的本性的。但是等到他一醒来,面对他的生活环境,以前的习惯又来了,于是就开始为自己的私利而考虑,他明知道自私是不对的,伤害人是不对的,但是他借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他就改不过来了。就好像山上的树木,本来长得很茂盛,但是被人用斧头一回砍两回砍,只剩下树根,不过这个树根还是有生命力的,还是会长,长出一些芽来,可是又有人带着一群牛羊,又把这些新芽给啃掉了。这样又砍又啃,久而久之,这座山就真的没有树了,于是有人说,这座山本来就长不出树的。是这样吗?不是!人类的善心是随时要发的,你让它好好地发出来,你就成为有德者,只要不天天去砍它啃它!所以要做一个有德者,是那么样地亲切自然,不需要外求,所谓“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有求就有,没有求就没有,“是求有益于得也”。至于名利富贵呢,名利富贵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虽然你按照一定规律去求升官发财,是“求之在外者也”,所求是外在的东西,这种求“是求无益于得也”,你求不一定有所得。所以要做一个富贵的人,尤其是心灵富贵的人,就求自己吧,不要外求了,外求往往是求不到的。求自己做一个有德的人,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不仅能做到,一个有智慧的人是立刻可以得到,谁想要做一个有德者,只在一转念之间,一秒钟,就可以脱胎换骨。只是,你愿意吗?

 

良知见在

 

难道我们不知道自己所做所为合理不合理,安心不安心吗?假如你不知道,没关系,“先从你知道的地方开始”。注意!这句话很重要,你怎么成为一个有德者,你说我原来好像没有什么高尚品德,那我怎能改变成为有德者呢?刚才说过,你反手之间,就可以成为一个有德者。只要你从今天开始,所做所为都依照你内在的呼吁而行,你不要再管外在的利害,只管内在所涌现出来的一点精华,把握它、实践它,你就是个君子,甚至是个圣贤。这点精华后来王阳明叫作“良知”,良者“常”也,良者“善”也,你对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真实的感应,这个感应是很灵敏的,是“良的”、是“善的”、是“常在的”。如果你一时糊涂了,就说自己没有良知,王阳明会说,你是“昧了自己的良知”,不是你没有良知,一个人不可能没有良知,所以只要不昧着良心去做事,你就是一个有德者,而良知是每个人当下就有,而且一现全现,毫不欠缺的。

 

但良知是要求自己的,不是要求别人的,每个人都要求自己按照良知而行,每个人就都是有德者。你要求别人是没有意义的,别人要成为有德者,必须也要按照他自己的良知而行。在此,有人常常误会,以为:你说你有你的良知,他有他的良知,人人都按照自己的良知,若良知起冲突怎么办?大家思考这个问题,良知会不会起冲突?刚才说过这个善念,这个人性之端,虽然从某一个人的心底发现出来,但它所发出来的是一个“理”,“理”虽发自主观,同时又是客观的,甚至是绝对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德之理的内容质量,是任何人都一样的,这叫作客观。而人德之理又是合乎“天地之理”的,这叫作绝对。所以,假如我依我的良知而行,他依他的良知而行,结果两个人所想的会是一样的。假如所想的不一样,只是因为个人所面对的情况不一样,他依照那个情况决定应该那么做,我依照我的情况决定应该这样做,这表面上看,好像是不一样。但这个不一样,不会是像两个自私的人起冲突一般,而是双方互相体谅、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协助,叫作“君子成人之美”。

 

孟子说“禹、稷、颜回易地则皆然。”大禹治水,当了天子;后稷教人种田,他当了大臣;颜回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你看他们的地位差多远。但孟子说,把他们的地位对调一下,让颜回去做天子大臣,让禹、稷在陋巷,让他们一箪食,一瓢饮,“则皆然”,他们的心境情状,他们的所做所为都一样。颜回也会为国为民,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禹稷也会甘于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因为他们都依照良知而行,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不要以为禹稷和颜回,当前所做的事情不一样,就认为他们有冲突。禹稷欣赏颜回,颜回欣赏禹稷,中国的《易经·乾卦》中,九二代表民间的贤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五,是在位的贤人,“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不论在朝在野,都是大人,而这两个大人互相利见。各位,如果我们的社会是如此的社会,这叫作有德的社会,不只是文明的社会,且是有文化生命的社会,这是令人喜悦的社会,这叫作天下太平!

 

你交个朋友,大家都希望交到君子之人,一个有德之人,他用良心对待我,那多好。不过,我们应该这样想,刚才说过,有德是自己的事,我们应该让自己先按照良知而行,应该怎么面对朋友就怎么面对朋友。所以你不可以希望交到一个君子的朋友,而只能决定让自己成为君子,成为别人结交的对象。你成为这样的人了,才有权利,也才有机会交到一个君子做朋友。各位同学年纪还轻,假如现在男生还没有女朋友,女生还没有男朋友,我恭喜你,你今天遇到我,知道交朋友的方法,今后可以交到好的男朋友跟女朋友,你遇到贵人了,我的名字叫王财贵

 

但是如果现在你已经有了男朋友或女朋友了呢,我劝你也要听我的话,今后才能有幸福,就是,你一定要去考察现在这个朋友,是不是一个君子,是不是所做所为都依照良心来做。如果不是,你千万不要再和他交往了。“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女孩要是选择了一个不是君子的男人,你这辈子就活该受苦。男生也是一样,你要考察自己的女朋友是否依照良心来做,还是自私任性的,你不要以为她现在对你很好,她对你很好也可能是为了自己好。这种人是不可以当爱人的。再次提醒各位,你要想交到理想的朋友,你先要使自己成为别人交朋友的理想对象,所以男生要鼓励自己做一个男君子,女生要鼓励自己做女君子,男君子和女君子结婚,终身幸福。

 

大家常常会说“施比受更有福”,真诚地善待人,本身即是令人感到幸福的,何况他人将亦以真诚回报你?而这些情况也来自于刚才说的“从良知而行”。可是一般人明明知道,却明明违反,所谓“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走”,到最后,你能够欺骗一时,能欺骗一世吗?你能欺骗一个人,能欺骗全世界吗?你欺骗得了自己,能欺骗得了天地鬼神吗!所以人生只有一条路,就是从良知而行,做一个有德者,其他没有路了!你就不要管别人,只管好自己,如果每个人都能管好自己,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和谐,这叫作和谐社会。不过,人总难免自私小气,有些习惯是由于整个社会风气带领着你,让你的良知不能很自然地舒展开来,人自己反省起来经常会感到很污秽,很不安,会看不起自己,为什么自己会这么自私?为什么不能勇敢地坦然地为善,做一个有德者?所以要成为一个有德者,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还蛮困难的。那么今天首先就静下心来,第一、问自己愿意不愿意做个有德者,不要问别人;第二、从自己觉察到的那一点做起,从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那个地方做起,慢慢的你的德就日益扩充。

 

良知的实践

 

王阳明讲“良知之教”,他说我们只要从良知而行,就是圣贤。有一次王阳明带学生在街上走,听到有人吵架,他停下来转头跟学生说:“弟子们,听啊!那两个人在那边讲学哩!你不要只听我讲学,你也要听听这两个人的讲学。”弟子们笑了,说:“老师啊,他们在吵架,不是在讲学。”王阳明说:“他们不是在讲学吗?你听,他们一个说“你没有良心”,另一个说“你才没有良心”!我在讲良心,他们也在讲良心,我在讲学,他们难道不也是在讲学吗?”“只是我讲的学是问自己有没有良心,他们呢,只问别人有没有良心,于是就吵架了。”所以人与人要不吵架,国与国要没有战争,社会要和谐,国际要和平,非常简单,只问自己有没有良心,不要问别人有没有良心!

 

但是刚才说,一个人总是有一些习惯,总是有些自私,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叫你为善,你恐惧你害怕。现在假如你已经有了自私的习惯,这种不干净的心灵随时会从内心升起来,那种生命的污浊和恐惧,好像树根一样,深深扎在你的心中,难以拔除。其实,它的根并没有那么深,在它底下,你心灵最深的地方,还是想要做一个光明的人,你终究还是不甘愿让自己做个卑鄙的人的。但是,你的现实生命往往会让你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把良知的呼唤故意压下去,这叫作“泯灭良心”,你只是把良知盖住了。就如孟子所说,假如你在早上睡觉醒来的时候,突然发现到一点良知,或者在走路的时候,忽然发现到自己的良知。比如说,想到父母亲恩德广大,我已经多久没有和他们问候,这一点的良知发现,你就赶快去问候一下;对于某个人我觉得需要关怀,你就想办法去安慰一下;对于某个人,我无心之中伤害了他,你就赶快去道歉;对于某一种学问,感到我必须去追求……这也是良知哦!所以良知管一切,不仅仅是道德,也包括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你认为我应该好好地努力,应该节省一下上网的时间,不要每天打游戏了,这也是良知,当你的良知发现,立刻把计算机关掉,拿起书来,这就是一个有德的人;当你发现自己的身体不是非常健康,恐怕将来承担不了大事,你就要想办法让自己健康起来,生活起居有规律,少吃一些垃圾食物,多做运动,让自己精神充满,这也是有德的条件之一。所以有德的意思,包括人生的一切,做最有意义的事情,做最光明的事情,做最坦荡的事情,做最自由的事,做所有人都欢迎敬佩的事,这叫作有德者!

 

所以一转念之间,你从现在开始,立志一切事情从良知而行,马上就成为一个有德者。如果良知没有升起来,你不知道怎么做,那可以不做,但假如一旦知道,你必定不要委曲自己,你必定要这么做,就是你只做知道应该怎么做的事情,也就可以了。你越做,自己的心智就越活泼,你也就越做越精致,越做越广大,这叫作“扩充”。所以孟子讲良知,讲性善,也讲扩充,所谓“扩而充之,可以保四海”,扩充就可以使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一路扩充出去的根源在于你当下的提炼,每一刻的这一念,假如有人真的愿意从当下为自己负责,他的人生立刻“脱胎换骨”,这就是一个有高度智慧的人。所谓高度智慧,就是知道应该做的事情,立刻能够做到。中国古时有一个模范生,叫作颜回,他之所以被人敬佩,是因为他“即知即行”,“不迁怒,不贰过”,这是高度智慧,是很难得的。假如你不能够立刻做到这样,也要鼓励自己尽量做到,你的志气越高,成长越快速。假如你从今天开始就立志以如此不同的态度面对人生,就是以良心面对人生,你就在步步走上圣贤之路。一个有德者——不仅包含你的行为世界,也包含知识的世界——就是一个有高尚人格,而且有丰富学问、广大才华的人。假如你的智慧没那么高,或者有人个性已经养成,业障深重,不可能一悟就做,一做就成,没有关系,孔子说“过,则勿惮改”,从现在开始,感受灵敏些,发现错误,就尝试改掉它,不要害怕改错。所以最高智慧的人即知即行,按照他的本心去行,立刻就可以成圣成贤;第二种人是有过则改,改不过来下次再改,渐渐他的心智也清明起来。只怕是第三种人,浑浑噩噩,不认良知。这种人,这辈子或者掌控了全世界,却丧失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又留下罪恶给子孙,他自己也早已知道自己不是人,历史上将会记载说他不是人,他轰轰烈烈折腾一辈子又有什么意义?或者是世界首富,苦苦赚得了全世界,但是别人都说他不是人,他自己也觉得自己不是人,请问他赚那么多钱做什么?

 

所以,我们必须有一种非常清楚的价值次序。最高价值是有德,其他的价值才可能实现。要不然,本来经济发达是一种人生价值,但是一个无德的人、无德的社会让他去发展经济,就会成为可怕的人、可怕的社会。社会上的权势,本来也是一种价值,他可以用他的权势来为善,结果呢,他为恶,他不是人,这样高的权势地位助长他的恶,而且带给人间恶,这是反价值。只有有德的价值,才是真正的价值。孔子说“贫而乐,富而好礼”,一个有德的人,他可以处于贫贱的状态,也可以处于富贵的状态。贫贱时,就在贫贱中行他的道,叫作贫而乐,像颜回一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如果处于富贵呢,就在富贵中行他的道,他可以尊德乐义,乐善好施,叫作“富而好礼”。这样不论贫富都是幸福的,所以要保证一个人幸福,就要成为一个有德者。

 

一个人即知即行,善于改过,就成为一个有德的君子了,也就是继承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了。这是非常容易的事,又是非常艰难的事。容易与艰难,就看一个人智慧的高低了。在座各位,你既然听我的演讲,听出兴趣,心中有所感动,常常鼓掌,我就知道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了。先从自己做起,先从简单的做起,先从你能够感觉到的做起,不要慌乱、不要急躁,这样你每天都会发现新的世界、新的意义,你的世界将日渐充实、日渐光辉!

 

以经典陶冶人格

 

为了帮助你成为一个有德者,本来说你依照良知而行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有师长和朋友随时来提醒你,帮助你,不是更好吗?所以我现在提倡“读经”的教育。什么是读经,从良知而行就是研读经典,什么是经典,就是有德者流传下来的智慧之书。经典本身虽然已经从智慧转成是文字,但会读书的人,可以从文字里读出原来的智慧。所以我们读经的意思是要读出智慧,我们读出古人的智慧,并不是要依照古人的智慧来过我的人生,而是用古人的智慧唤醒我们自己的智慧,所以你读懂了古人,原来就是读懂你自己!

 

我们推广读经的教育,建议最好是从小开始,让他渐渐酝酿,渐渐成熟。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本来,不应该跟各位讲读经的时机,恐怕伤害了你,因为各位已长大了,错过第一时机了。但因为大家还年轻,你将来可能结婚成家,可能会生孩子,所以我要老实告诉各位,亲近圣贤的智慧,最好的时机是在胎儿!你以后要有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做胎教。怎么做胎教?就是让他熟悉人间最美好的东西。方法很简单,只要准备三架播放器:一架放古今中外最好的音乐,我们简称“古典音乐”;一架放中文经典诵读,就是选取我们这个民族最高度智慧的文章,朗读出来;第三架播放器放外文经典诵读,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好像在英国出生,就放英文的经典诵读,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像在德国出生,就放德文的经典。这种人间最美好的声音,一天二十四小时不断,因为你睡觉了,胎儿并没有睡觉,当然胎儿也没有醒来过,叫作半睡半醒,他将所有听到的声音都吸收到心灵的深处,存放着,这叫作“养圣胎”——培养圣人的胚胎,十个月,就可以教出一个聪明而有智慧的孩子,十个月就完成人生的教育,他的道德与才华,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全世界,已经有成百上千接受读经胎教出生的孩子,我们叫作“读经宝宝”,如果来不及做胎教,出生以后,三岁之前的教育也非常重要,所以三岁之前让他听尽世界名曲,看尽世界名画,又让他多听熟经典诵读。大家都知道胎教跟婴儿的教育是有效的,只是一般人受了近代西方以知识为主的教育理论的影响,认为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就把他忽略了。他的心地非常纯洁,你不趁机种下好种子,他也会种下坏种子。譬如,你不给他听古典音乐,他也会听香港四大天王。人类的耳朵一直在听,因为我们的耳朵是二十四小时三百六十度开放的,人类的眼睛一睁开来,就看到四周的风景和颜色。孩子的头脑和性情还在建构阶段,他的五官就随时接受各种信息,构成头脑神经回路系统以及心性的特质。你给他丰富而优美的东西,他一生就聪明而优雅;你给他简陋不干凈的东西,将来他就愚笨而且深度污染。生命型态一旦成型,费大劲,也难以改善了。我在辽宁听到一个朋友说,他的朋友怀孕的时候心情不好,就每天挺着肚子去打麻将,十个月下来,孩子生出来经常哭闹,后来发现有个办法,就是把麻将桌抬出来一打,这个孩子就笑了。你如果要培养赌神赌圣赌后,你就用这个方法吧!如果不是,怀孕时,父母亲诵读,或者播放“子曰子曰”的经典诵读给他听,出生之后,还是继续,等到他会叫爸爸妈妈,就会“子曰子曰”了,你一定要记得这件事。另外,孩子到了两三岁就可以教他真正读经了,真正的读经,就是看着书,跟着大人或播放器念。反覆地念,念到会背,念到一辈子不忘,打下终身学问的根基。这样教学,首先看到的附带效果是,他很快就可以认字,认字后就能够开始阅读,及早养成阅读的习惯,及早博览群书,为卓越才华打下良好基础。等到一个人长大了,才想要多读书,已经来不及了。教育应该趁好教的时候赶快教好,当你长大了,才发现自己头脑不够聪明,就是脑神经不够发达,已经来不及了;当你长大了,才发现自己的心性非常鄙陋,情绪非常暴躁,要改善就要费功夫了。我们这辈子已经走到这个地步,才知道为时已晚,我们既然已经被牺牲了,只好坦诚面对自己的生命,从此依照良知去行事,尽力做去,能做多少算多少,也不枉此生了。但是对于下一代,千万不要再牺牲他们,我们应该让他们更平稳更光明地长大!

 

语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具有笼罩性的一种教育,尤其语文教育要在十三岁之内完成,这叫作“学习的关键期”,超过十三岁,一个人的语文要进步,就费力多而收效少了。所以要教一个孩子语文,我们应该用最高度的语文来教他,让他熟读到背诵,也就是说人间最难的书,在他还不知道困难不困难的时候都已经背完了,放在肚子里面,经过十年八年,他就可以酝酿成熟,成为一个有高度语文能力的人。有高度语文能力,他才能进入高度的语文世界。所谓高度的语文世界,照中国人来讲就是经、史、子、集,一个人能够读经史子集,他所面对的都是圣贤豪杰,对他的心性涵养必有潜移默化的效果,能领会经史子集的智慧,他才能成为一个继承中华文化的人。中国人的人生本来就该这样好好成长,可是现在我们教育体制内的语文课程,却让我们读那些非常简陋、粗浅、无聊的教材。我们小时所读的书,其实都存放在内心深处,成为一生学问的背景。小时候你读的是经典,叫作“满腹经纶”,到时候要用了,就会“融会贯通”,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作诗作文就出口成章。李白号称“酒一斗诗百篇”,是因为他从小读有用之书,满腹经纶,所以喝了一斗酒,就有诗百篇。现在的人呢,从小读无用之书,满肚子是草包,给他酒一百斗,诗也没有一篇!

 

所以不要怪自己为什么对中华文化认识那么肤浅了,因为你没有能力,你连读中国书的能力都没有。倘若长此下去,中华文化永将要断灭。所以今天谈复兴中国文化,第一步,就是让中国人恢复读中国书的能力,要让中国人能读中国书,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在十三岁之内,在语文能力正在成长的时候,就让他读经。不要问他懂不懂,他只要现在熟悉背诵,供他一辈子去懂,他就会懂一辈子,叫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刚才一方面说自己良知的发现,一方面说要有文化的氛围,让我们全民族的人从小就接受圣贤的教化。而圣贤的教化原来也是要帮助我们良知的发现,所以如果你能够自我良知发现,不读书也可以,这叫作“六经注我”——六经里所讲的,只不过就是我的心,我不读书,也可能成为有德者。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希望所有人都能特立独行、壁立千仞,自己走上圣贤之路,尤其对于广大的群众,对于整个社会,我们必须营造一个很好的文化气氛,让民众在这个社会里,好好地成长。这种文化的氛围的营造方法,就是让所有的人都从孩童时候及早亲近经典亲近圣贤。怎么亲近经典亲近圣贤?就是你只管让孩子去接触,至于懂不懂,不是你要管的。

 

这种教育的理论,不同于西方的知识教育,但它也是必要的。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德者、一个有智慧者,他既知道科学是必须的,学西方是应该的,也知道中国的文化是有智慧的,也是应该学的。总之,世界上只要有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系统、任何一个人物,可以供我们效仿,提升我们的道德质量,我们都应该去学习。如果一个人有这样清明的头脑,有公正的心态、开放的心胸,那么古代和现代是不会冲突的,东方和西方是可以合作的,我们的世界将来是可以大同的!

 

从自己的良知而行,你会发现,正合乎圣人之道,你亲近经典,让圣贤来启发你,正好启发的是自己的良知,这个叫作“古人先得我心之妙”,这样你才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国文化如果具有这样的特质,它所讲的是我们的良知和人性,那么中国文化就是永恒的。我们要发扬这永恒的文化,不仅是为了民族祖先,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要把发扬中国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个责任不是重担,乃是你诚心诚意喜悦的,如果你是诚心的喜悦,那么你就是个有德者,你成为有德者,就越发地发现中国文化的伟大!

 

你成为一个有德者,你将会感觉到人间是幸福的,要做一个人是简单的,因为你只要诚恳而行,就可以继续走下去,所以前途是远大而光明的。假如这点信不住,我告诉各位,你还是依照一般现实的追求过活去吧,你不知人身难得,不知天地广大,只是小里小气,天天只知斤斤计较,一生和人斗争倾轧,到最后两败俱伤,通通与草木同朽!有人说做个君子会被人欺负,我就这样子比喻,这里有一瓶水,你滴下一滴墨汁,这瓶水就不能喝了,如果是一个池塘,你滴一滴墨汁下去,好像没有什么妨碍,如果是一个大海,就是用一车的墨水倒下去,也不会对它有任何影响。所以你怕做君子会被人欺负,你其实就不是一个君子,你还是一个小里小气的人,一个大方的人怎么会怕被欺负呢?

 

孔子被欺负了吗?是的,有人百般欺负孔子。孔子伤心吗?他没有伤心。他被欺负以后,他又回来了。所以我告诉各位,孔子回来了,孟子回来了,老子、庄子回来了,杜甫、李白又回来了!希望我们迎接他们,希望我们以他们为我们的老师,为我们的朋友!让我们大家都在传统文化的教养中完成自我,成为一个有德者。

 

谢谢各位!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三辑《认识新儒家》。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思想与教育理论,请关注本站,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

(1)
王财贵(季谦)的头像王财贵(季谦)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