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象山
-
季谦先生:认识新儒家
现场原版录音 可循环播放 按:2012年11月13日晚,应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社的邀请,王财贵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九教学楼502室面向师生作了题为《认识新儒家》的文化讲座。现场由北…
-
季谦先生:牟宗三“良知坎限说”释义
时间: 2012年6月2日 地点: 北京季谦教育咨询中心白羊沟培训学校 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鼓掌) 这次号称为春季讲座系列,总共有六场,今天是第六场。今天的题目是《…
-
〔周末连载〕宋明时期:儒家心性之学的新开发(弁言)|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
(一) 从魏晋到隋唐这七八百年中,中华民族的心智力量并没有衰竭。 (1)魏晋阶段,文化生命有歧出,有虚脱,但仍有道家玄智之开显与玄理之畅发…
-
季谦先生:儒家的形而上学导论
你一定要把你这个人的特质好好的把握,而这个特质最高的意义所在,就是探求你的现实生命之上有没有学问,还有没有可值得你追求的,乃至于你应该了悟到用生命,现实生命之上的学问来体贴你的现实生命,来提升、来润泽你现实的生命!如果不这样想,你如果没有赶快这样做,这一辈子真的是对不起自己啊!所以人人都是教育家,人人都应该是哲学家,也就是人人都应该有这一套的形而上的向往,最好能够形而上的体悟,这个体悟要透过你心灵的成长,这叫做实践。
-
曾昭旭:创造意义的最佳途径就是去爱(《让孔子教我们爱》之四十四)
所谓“自我认同”的核心要义:我乃是认同我为我,而不是认同某些外在标签(如土地、血统、国号、政党、球队、身份、地位、别人的评价乃至自我的期许……)为我。也就是说,纯粹的自我是没有任何内容的,它只是一点单纯的自我意识。人必须看透到这一层,才能建立绝对无条件的自尊与自信,才能如陆象山所说:“某虽不识得一个字,也需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翻成现代口语就是:“就算我一无所有,也依然顶天立地!”这样的自我意识,才是独立、自由的真我,能这样面对自我,才算是忠(忠于自我)。
-
〔朝话〕师友会聚,不可必得
文/陆象山 原标题:与黄元吉(字数:216) 【正文】 道广大,学之无穷,古人亲师求友之心亦无有穷已。以夫子之圣,犹曰“学不厌”,况在常人,其求师友之心,岂可不汲汲也!…
-
〔朝话〕着实作工夫,才能不为虚论
文/陆象山 原标题:与曹挺之(字数:280) 【正文】 挺之气质劲直,本无他病,初谓肯笃志学问,自应日进。来书气象甚觉龌龊,至有一贯多学之辩,此似无谓。 大抵学者且…
-
〔朝话〕孔子的生涯规划
文/季谦先生(王财贵) 近年来,人们流行“生涯规划”,其实,对自己的人生歷程能够有所规划的人是不多的,一般人对生涯是没有什麼规划的,他的人生就是误打误撞,一辈子只好期待瞎猫是否…
-
季谦先生:先立乎其大
一个有志者,他一方面要维持他永恒的向往,一方面也要随时地使其理想在生活中实现。假如他能够在现实中实现永恒的意义,则现实中的琐事一点一滴也都具备有无限的意义。这样的人生才真的令人向往。
-
〔朝话〕学者大病,在于师心自用
文/陆象山 原标题:与张辅之(节选 字数:188) 【正文】 学者大病,在于师心自用。师心自用,则不能克己,不能听言,虽使羲皇唐虞以来群圣人之言毕闻于耳,毕熟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