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本统的再开发|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一卷第二章第一节

弁言

第一章 上古思想之趋势

第二章 孔子的仁教

第一节 道之本统的再开发(本节)

第二节 仁的意义与特性

第三节 仁智圣的生命领域

第四节 由仁智圣遥契性与天道

第五节 义命观念与主宰性之肯定

第六节 宗教性与宗教精神

第七节 义务与自我问题

第八节 孔门弟子及其流派

第三章 墨子的思想理论

第四章 孟子的心性之学

第五章 老子的哲学

第六章 庄子的智慧

第七章 名家与墨辩

第八章 中庸易传的形上思想

第九章 荀子的学说

第十章 法家与秦政

一、继往开来的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时当公元前五五一至四七九),七十三岁。与孔子并世的世界性之人物是释迦牟尼(传说释迦生于西元前五五七,卒于四七七)。至苏格拉底,则要到孔子卒后十年,始出生于希腊。

孔子为儒家之祖,亦是中国知识分子之第一人。他开发了中国文化的长江大河,永远灌溉中华民族的心灵。他的仁教,更为人类开启了无限向上之机,所以他又是人类精神的导师。孔子的道路,是天下人共同行走的康庄大道;不同文化系统、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种族血统的人,都可以信从,可以行走其上而携手并进。他的实践方法,是没有教条,没有强制,没有禁忌的“和而不同”(虽不因而能和)的自由开放的方式。他开显了一个氛围祥和的坦荡荡的生活天地。

孔子既继往,亦开来,二帝三王(尧、舜、禹、汤、文、武)至于周公而构造成的“周文”,是顺圣王的政教之迹而开出的生活规范。其主要的内容有二:

1宗法的家庭制(通于社会、政治)

其中含有王统(天子世系)、君统(诸侯世系)、大宗(百世不迁,永为宗家)、小宗(五世则迁,五服以外无亲亲)。政治上的宗法,随朝代而消泯。家族伦常上的宗法,则长远运行于社会民间,至今不泯。

2等级的民主制(治权的民主)

封侯建国,分土而治。(1)公侯伯子男之等级,循“亲亲之杀(shài)、尊尊之等”而定,以世袭为原则。(2)卿、大夫、士之职位,则大体依“用人惟才”(贤在,能者在职)之原则,不得世袭。此中含有“治权的民主”,故春秋大义,必“讥世卿”

以上二点,乃顺政教之机制事迹而制订,此之谓“据事制范”,是顺二帝三王而凝成的“道之本统”(圣王之政规)。

二、“道之本统”的再开发

圣王之统,通称道统。孔子所继承的即是这个圣王之统。但孔子不只是继承道统而已,他还有新的开发。

周公依据三代政教之迹以制订圣王之政规(修德爱民,推行仁政王道),这是“王者尽制”的一面,这一面以二帝三王为标准,所完成的是王者礼乐中的成人与人伦,是生活行为的形式规范。到了孔子,乃反身上提而透显形而上的仁义之心,给予周文以超越的解析与安立;超越“事”而从“理”上说话,故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乐之事,立根于仁义之心,此之谓“摄事归心”。也可说是摄礼归义、摄礼归仁。这是对“道之本统”的再开发。这一面是“圣者尽伦”(伦、理也),以孔子为标准,所完成的是成德之教中的成人与人伦,是生命德性的自觉实践。

孔子为儒家之开山,儒之为儒,必须由“圣者尽伦”的成德之教(仁教)来规定,如此,乃能确定儒家之教义与儒者生命智慧之方向。成德之教,必通内外,通上下。孔子说“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由成己而成物,这是通内外;又说“上学而下达”。上达天德,与天合德,这是通上下。通天人上下,通物我内外,这才是儒者生命智慧的大方向。故儒之为儒,不能(不宜)只从“王者尽制”的外部礼乐(礼教)来规定。更何况“礼教”的真正内涵是“礼”加上“乐”所谓“礼别异,乐合同”,礼与乐的精神相反相成,而儒家实兼礼与乐以为教化之内涵,并不偏于礼或偏于乐。近人评责儒家“礼教杀人”,乃偏取流弊中之特例为言,甚不允当。

 

论者或谓,孔子的时代,正是人类心智成熟放光的关键时刻,亦即所谓轴心时代。希腊的哲学思辨,希伯来的超越向往,印度的本体探究,分别为科学、宗教、玄解播下了善种。而中国的儒家,则本乎“忧患意识”而昭显了“创作转化”的人文精神。此一说法,略嫌简略,而亦颇为醒豁。故特识之。

按:世世为卿,违背用人惟才之公正原则,故孔子作《春秋》时,特加讥评。

《论语》八佾篇。

按:如果以“仁、义、礼”作为孔子的基本理论,则“忠恕、直、正名”可以说是孔子的引申理论。由仁引申出“忠恕”,由义引申出“直道”,由礼引申出“正名”。此意,已见拙著《孔孟荀哲学》(台北:学生书局)卷上第三章,页五十-六十四。

见《论语》雍也篇。

见《论语》宪问篇。

见《荀子》乐论篇。

 

编辑排版:其嘉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1)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1年9月19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