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与自我问题|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一卷第二章第七节

弁言

第一章 上古思想之趋势

第二章 孔子的仁教

第一节 道之本统的再开发

第二节 仁的意义与特性

第三节 仁智圣的生命领域

第四节 由仁智圣遥契性与天道

第五节 义命观念与主宰性之肯定

第六节 宗教性与宗教精神

第七节 义务与自我问题(本节)

第八节 孔门弟子及其流派

第三章 墨子的思想理论

第四章 孟子的心性之学

第五章 老子的哲学

第六章 庄子的智慧

第七章 名家与墨辩

第八章 中庸易传的形上思想

第九章 荀子的学说

第十章 法家与秦政

一、义务问题与人伦责任

顺宗教的意思说下来,又可引出“义务”的问题,亦即“人生基本责任”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说,孔子开创的儒家——

第一、转化了“对神奉献酬恩”的义务观念,而表现为“对天地、祖先、圣贤”之报本返始,崇德报功。

第二、人生之基本责任,不在人神之间,而在广义的(家、国、天下)人伦关系中。此即通贯道德意识、文化意识、历史意识而言之的人伦之道。

从第一点说,仍然是本于“宗教人文化”的精神方向而来。依孔子“致孝乎鬼神”的话看,祭祀亦可以说是孝道伦理的伸展。在此,应该略说儒家的“三祭”之礼。三祭是“祭天地、祭祖先、祭圣贤”。天地,是生命之本始;祖先,是个体(族类)生命之本始;圣贤,是文化生命之本始。通过祭天地,人的生命乃与宇宙生命相通,而可臻于“万物皆备于我”、“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通过祭祖先,人的生命乃与列祖列宗的生命相通,而可以憬悟一己生命之源远流长及其緜衍无穷之意义。通过祭圣贤,人的生命乃与民族文化生命相通,而可以真切地感受慧命相承,学脉緜流的意义。总括起来,中国人对于生化万物、覆育万物的“天地”,自己生命所从出的“祖先”,以及立德立功立言的“圣贤”,并此三者而同时加以祭祀,加以崇敬。这种回归生命根源的“报本返始”的精神,确确实实是“孝道伦理”的无限伸展;而其中所充盈洋溢的“崇德、报功”的心情,亦未尝不可视为一种不容其已的“责任感”之显露。(盖面对天地而想到创发宇宙继起之生命,面对祖先而想到光大祖德以护佑后昆,面对圣贤而想到承续而且发扬仁道文化,这实在都是“责任感”之不容自己。)

从第二点说,所谓人伦之道,其中每一伦都有天理之当然作为根据。㉚并不只是一般所谓“责任”的意义。不过,“天理之当然”一落实于人生,一落实于生活,它实在亦就是理所当为的正当责任。再如“正名以定分”、“仕以行其义”、“行义以达其道”,以及“有教无类”等等,亦同样显示人伦责任的立场。而且,人伦责任又不仅对同时之人而已,它亦可以扩及于前代,伸展到远古。在孔子心目中,人类文化的业绩乃是一个整体;古人、今人、未来的人,都是历史文化之大流中,先后接续的共同工作者。㉛

由于孔子将人生基本责任,定在人伦系上,而人伦之道又是横通天下、纵贯古今的。因此,孔子的历史文化意识亦特为强烈而深厚。故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又曰“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从这深婉的感叹里,我们又看出孔子之以文统自任,不仅是一种责任的自觉承担,而且是一种超越的使命感之透显。

二、成德之教中的自我问题

据上所述,儒家不只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大学派,同时它亦是一个教,是“即道德即宗教”的天人合德之教。然则,这个成德之教中的“自我”问题,当然也应该有所说明。

“我”的发现,在西方哲学乃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譬如三百多年前,笛卡儿说了一句“我思故我在”,便成为传诵至今的名言。如果浅一点说,“我吃故我在”、“我爱故我在”,岂不亦一样可以通?不过,吃饭的我只是“形躯我”,恋爱的我只是“情意我”,还没有进到哲学意义的“认知我”(思想主体)以及道德价值意义的“德性我”(道德主体)的层次。对于“自我”的问题,孔子虽然没有作过正式的论证,但我们可以从他的教言里,看出他对自我境界的态度。

关于自我境界的划分,上文所提到的是较为通行的四分法:(1)形驱我,以生理与心理欲求为内容。(2)情意我,以生命感与生命力为内容。(3)认知我,以知觉理解与推理活动为内容。(4)德性我,以价值自觉为内容。㉜

综结孔子成德之教中的自我境界,可作如下之简述。

1 德性我:以价值主体之自觉为内容。孔子“欲仁、求仁、为仁、成仁”,其意向著重德性我,正表示他的自我境界系属于此。

2 认知我:孔子重“学”,而归于“进德”(摄知归仁),对纯知性的活动未予积极之正视,其认知我实居德性我之附从地位。

3 情意我:含“生命力”与“生命感”二面。前者表现坚毅勇敢之意志,后者表现于艺术性之活动。孔子“勇”必以“义”为规范;听“乐”则有“尽美矣,为尽善也”之叹,又有“放郑声”之表示,可知其情意我必须受德性我之指导或裁判。

4 形躯我:簟食瓢饮,君子固穷,谋道不谋食,杀身以成仁。凡此,皆表示形躯之苦乐得失乃至生死,皆非孔子所计较。而养生尊生,乃以成德,非为形役也。

 

按:近人常把伦常之道与人伦生活,看做是社会学、生物学的观念,这是不对的。父子、兄弟,乃是天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乃是天理合当如此。夫妇一伦亦不只是情爱,而是以“保合”为义的伦理关系(夫妇关系与男女关系不同)。故《中庸》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师友(朋友)一伦,则代表真理之互相启发,以期文化慧命之相续不断。而君臣以义相合,代表群体方面之道揆法守。可知“伦”之所以为伦,都有一定的道理根据,都有永恒的意义,所以特别名之曰“伦常”,表示这是人类安身立命之常轨。

按:在文化领域和人格世界里,实无时间空间之限隔,而是“古往今来心同在,东西南北志相通”的。单就个体生命而言,不免会有寂寞孤立之感,但从“志存千古,心通天下”而言,则此心同,此理同,与我同心同志者实比比皆是。想要了解儒者的道德信念与文化使命感,这亦是一个要点。

参劳思光《中国哲学史》(台北:三民书局),第一册第二章。

按:孔子之学,虽不以成就知识为主旨,但孔子亦从未在原则上轻忽知识之价值。至于如何自觉地从中国文化心灵中转出知性主体,使知性主体从德性主体的之下,透显出来独立起用,以开出“知识之学”的新学统(与道统分开而言的学统),则是当前中国人的责任,亦是儒家面对的一大中心课题。

 

编辑排版:其嘉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1)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1年10月10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